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26年前的這部武俠劇:沖著展昭顏值去的,卻被白玉堂的魅力折服!

前陣子寫了一篇關於「包青天」的文章, 反響比較熱烈, 勾起了許多朋友的回憶, 今天我們繼續這個話題, 聊一聊「包青天」系列的跟風作品《七俠五義》, 這部大型古裝武俠劇豆瓣評分至今依然保持在8.4分, 有近4成的網友給出了滿分好評, 是「包青天」系列及其衍生作品當中, 分數最高的, 兩位主演焦恩俊和孫興, 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1、曾經的《包青天》, 引起了收視熱潮, 並衍生出很多版本, 至今依然還被翻拍中

93 年臺灣出品的長篇古裝探案武俠劇《包青天》一經推出, 便在兩岸三地引起了收視狂潮, 雖然這不是「包青天」的故事被首次搬上螢屏,

但是卻成為了最經典、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版本。

那時大家對這個故事還不熟悉, 公正嚴明的黑面包公、足智多謀的公孫策、武藝高強的展昭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甚至連這部劇的配樂, 都受到了廣泛的喜愛。

在這之後各大電視臺看到了巨大的商機, 因此引發了一波拍攝「包青天」的狂潮。 香港兩家競爭激烈的電視臺TVB和亞視先後引進了93版《包青天》, 這在當時形成了兩個電視臺同時播出同一集的場景, 不知道的觀眾還以為是撥錯了臺, 這被當時的觀眾戲稱為「雙包案」。

幾乎在同時, 兩家電視臺還籌畫拍攝屬於自己的包青天。

94年TVB這邊召集金超群、范鴻軒、何家勁原版人馬「鐵三角」來助陣, 可惜由於一些糾-紛, 這個版本拍攝了幾集便無疾而終, 這反而便宜了亞視, 金超群和范鴻軒後來為亞視拍攝了一個版本, 展昭由呂良偉出演, 亞視的版本由兩岸三地共同打造, 質量同樣很高。

同時亞視還拍攝了自己的《碧血青天楊家將》和《碧血青天珍珠旗》, 這個系列將楊家將的故事和包青天的故事創造性的融合在了一起, 雖然有蹭熱度之嫌, 但是劇情還是很不錯的。

95年TVB決心重啟包青天, 所有演員都是「自己人」, 由狄龍出演包青天, 這個版本美女眾多, 可惜觀眾觀看了長達三年的這個故事, 已經嚴重的審美疲勞, 因此水花不大。

之後兩家電視臺仿佛傷了元氣, 多年沒有對這一故事進行翻拍, 直到去年TVB出品了《包青天之再起風雲》, 由狄龍的兒子譚俊彥主演, 可惜各方面都很一般。

反倒是內地不經常翻拍, 一翻拍就很經典, 內地的《少年包青天》系列(三部), 始於千禧年, 第一部相當好看, 劇情懸疑、恐怖是這個版本的特點, 幾位演員周杰、李冰冰、任泉等, 也都風華正茂。

臺灣那邊則比較懂得創新,並沒有死守這一題材,而是將視角放在了人氣特別高的展昭上,原班幕後拍攝了《七俠五義》;

同時又「開發」了同款古裝神話劇《天師鍾馗》(還有個版本是和新加坡合拍的),雖然包拯和鍾馗其實並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二者均由金超群和范鴻軒主演,人物造型和故事結構也都十分相似,因此很多人誤以為這也是「包青天」的衍生劇。

2、「七俠五義」和「包青天」之間的聯繫?

93版的《包青天》是根據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包拯」部分,結合民間傳說改編的,因此有的版本的《包青天》,劇情十分玄幻,也在情理之中。

《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清代石玉昆著,被譽為「我國武俠小說的鼻祖」,這部小說結合了探案和武俠兩個元素,包拯(及他的「團隊」)是清guan的代表,而俠義的代表正是以白玉堂為首的三俠五義。

晚清時期的俞樾對《三俠五義》進行了修訂和潤色,變成了《七俠五義》,這個版本便是94版《七俠五義》的原型,因此可以理解為93版《包青天》和94版《七俠五義》其實來源於同一個故事,只是二者的側重點不同,《七俠五義》則更加側重了原著的俠義思想。

三俠五義分別指,三俠: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丁雙俠,算一個),五義:即陷空島五鼠,其中最有名、最年輕也是最厲害的便是錦毛鼠白玉堂。擴容後的七俠包含了陝西俠白麵判官柳青(另一說為小俠艾虎)、東方俠黑妖狐智化和小諸葛沈仲元。

《五鼠鬧東京》是《三俠五義》結尾部分的高chao章節,簡單來說就是展昭多次相救包拯,後來包拯當官後,便將展昭留在身邊,一次展昭御前獻藝,展示了輕功,便獲得了皇上賜予的「禦貓」稱號,白玉堂不滿這一稱號,覺得比較克鼠,便要找展昭一較高下,後來引發了「五鼠鬧東京」,後被感化。

這一部分還穿插著幾個案件,案中有案,相當精彩。

3、本來沖著焦恩俊飾演的展昭看的,沒想到意外被孫興的白玉堂吸引

展昭這個人物,用原著的話說就是身手不凡、器宇軒昂,是原著裡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初登場便是武生打扮,充滿英雄氣概、品行端正、謙和有禮...他與包拯相識于包拯進京趕考的途中,多次拯救包拯於危難當中,後經包拯舉薦,被皇上賜封四品帶刀護衛,封號「禦貓」。

展昭的影視形象不少,幾乎所有的包青天和七俠五義的故事裡,必定會有展昭出現,而何家勁版的展昭,始終是觀眾心中不可替代的第一人選,有人說「沒有何家勁出演的展昭,是沒有靈魂的」,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卻反映出了何家勁的演繹與原著形象的鍥合度十分高。後來的呂良偉版、甄志強版、黃日華版雖然也都不錯,卻始終沒能超越何家勁。

《七俠五義》中的展昭是由焦恩俊飾演的。焦恩俊從小崇拜李小龍,因此他練過武術、跆拳道、雙截棍,不過他的演藝道路不算平坦,直到將近而立之年才憑藉「展昭」一躍成為一線。焦恩俊身材高大、顏值頗高,這是他的首部武俠劇,他對展昭的演繹同樣很深刻,雖然有何家勁的珠玉在前,但是也演出了自己的風格,可以說是顏值最高的一版了。

而白玉堂則剛好相反,他雖然也一身正氣、忠肝義膽,但是卻性格孤傲、心性很急,還要面子,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五鼠鬧東京」。白玉堂不屬於武俠劇中典型的「大俠」,性格卻很豐滿,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很接地氣。原著中對白玉堂的外貌也給足了筆墨,說他「面容俊美、乾淨飄逸,經常身著一襲白衣」。

孫興出身亞視,90年赴臺灣發展(那時香港藝人去臺灣發展很常見),因在臺灣發展的比較好,因此經常被誤以為是臺灣人。他為內地觀眾所熟識,主要是出演《花木蘭》、《春光燦爛豬八戒》等一系列喜劇角色,其實他在早期的時候,戲路比較廣,《倚天屠龍記》中玉樹臨風的楊逍,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孫興出演的白玉堂,算是本劇的一大驚喜,儘管年齡不占優(他比焦恩俊要大4歲,原著中二人年紀相仿,白玉堂要比展昭小一點),但是古裝一上身,大俠范兒就立刻上來了。

當然光有大俠范不足以撐起這個角色,孫興在角色裡加入了大量的任性、不羈和倜儻,立刻活靈活現起來。

孫興總有這種演啥像啥的魅力,喊出的一聲聲「貓兒」,用手指夾酒瓶倒酒、拍劍尾拿桌上的劍,還有一些看似很中二的表情和小動作,均是孫興的用心設計。他和焦恩俊兩人一白一紅,一諧一莊,一個美極一個帥炸,是對手,也是朋友,他們間插科打諢又惺惺相惜的樣子,即使不腐,也會很令人多看兩眼。

展昭終究是太過完美,因此反而更喜歡那個意氣用事、愛爭強好勝、有點小孩子脾氣的白玉堂,這個優缺點都很明顯的人物,時時會成為案-情zhen破的阻礙(這得怪編劇);

同時作為江湖中人,他又很仗義,他可以為素昧平生的人賣掉自己的寶劍,也可以為認識了半天的朋友伸張正義,他身上沒有那麼多的枷鎖,因此可以快意情仇,他就像一個在你身邊有些調皮鄰家小哥,令人仰望卻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臺灣那邊則比較懂得創新,並沒有死守這一題材,而是將視角放在了人氣特別高的展昭上,原班幕後拍攝了《七俠五義》;

同時又「開發」了同款古裝神話劇《天師鍾馗》(還有個版本是和新加坡合拍的),雖然包拯和鍾馗其實並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二者均由金超群和范鴻軒主演,人物造型和故事結構也都十分相似,因此很多人誤以為這也是「包青天」的衍生劇。

2、「七俠五義」和「包青天」之間的聯繫?

93版的《包青天》是根據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包拯」部分,結合民間傳說改編的,因此有的版本的《包青天》,劇情十分玄幻,也在情理之中。

《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清代石玉昆著,被譽為「我國武俠小說的鼻祖」,這部小說結合了探案和武俠兩個元素,包拯(及他的「團隊」)是清guan的代表,而俠義的代表正是以白玉堂為首的三俠五義。

晚清時期的俞樾對《三俠五義》進行了修訂和潤色,變成了《七俠五義》,這個版本便是94版《七俠五義》的原型,因此可以理解為93版《包青天》和94版《七俠五義》其實來源於同一個故事,只是二者的側重點不同,《七俠五義》則更加側重了原著的俠義思想。

三俠五義分別指,三俠: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丁雙俠,算一個),五義:即陷空島五鼠,其中最有名、最年輕也是最厲害的便是錦毛鼠白玉堂。擴容後的七俠包含了陝西俠白麵判官柳青(另一說為小俠艾虎)、東方俠黑妖狐智化和小諸葛沈仲元。

《五鼠鬧東京》是《三俠五義》結尾部分的高chao章節,簡單來說就是展昭多次相救包拯,後來包拯當官後,便將展昭留在身邊,一次展昭御前獻藝,展示了輕功,便獲得了皇上賜予的「禦貓」稱號,白玉堂不滿這一稱號,覺得比較克鼠,便要找展昭一較高下,後來引發了「五鼠鬧東京」,後被感化。

這一部分還穿插著幾個案件,案中有案,相當精彩。

3、本來沖著焦恩俊飾演的展昭看的,沒想到意外被孫興的白玉堂吸引

展昭這個人物,用原著的話說就是身手不凡、器宇軒昂,是原著裡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初登場便是武生打扮,充滿英雄氣概、品行端正、謙和有禮...他與包拯相識于包拯進京趕考的途中,多次拯救包拯於危難當中,後經包拯舉薦,被皇上賜封四品帶刀護衛,封號「禦貓」。

展昭的影視形象不少,幾乎所有的包青天和七俠五義的故事裡,必定會有展昭出現,而何家勁版的展昭,始終是觀眾心中不可替代的第一人選,有人說「沒有何家勁出演的展昭,是沒有靈魂的」,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卻反映出了何家勁的演繹與原著形象的鍥合度十分高。後來的呂良偉版、甄志強版、黃日華版雖然也都不錯,卻始終沒能超越何家勁。

《七俠五義》中的展昭是由焦恩俊飾演的。焦恩俊從小崇拜李小龍,因此他練過武術、跆拳道、雙截棍,不過他的演藝道路不算平坦,直到將近而立之年才憑藉「展昭」一躍成為一線。焦恩俊身材高大、顏值頗高,這是他的首部武俠劇,他對展昭的演繹同樣很深刻,雖然有何家勁的珠玉在前,但是也演出了自己的風格,可以說是顏值最高的一版了。

而白玉堂則剛好相反,他雖然也一身正氣、忠肝義膽,但是卻性格孤傲、心性很急,還要面子,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五鼠鬧東京」。白玉堂不屬於武俠劇中典型的「大俠」,性格卻很豐滿,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很接地氣。原著中對白玉堂的外貌也給足了筆墨,說他「面容俊美、乾淨飄逸,經常身著一襲白衣」。

孫興出身亞視,90年赴臺灣發展(那時香港藝人去臺灣發展很常見),因在臺灣發展的比較好,因此經常被誤以為是臺灣人。他為內地觀眾所熟識,主要是出演《花木蘭》、《春光燦爛豬八戒》等一系列喜劇角色,其實他在早期的時候,戲路比較廣,《倚天屠龍記》中玉樹臨風的楊逍,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孫興出演的白玉堂,算是本劇的一大驚喜,儘管年齡不占優(他比焦恩俊要大4歲,原著中二人年紀相仿,白玉堂要比展昭小一點),但是古裝一上身,大俠范兒就立刻上來了。

當然光有大俠范不足以撐起這個角色,孫興在角色裡加入了大量的任性、不羈和倜儻,立刻活靈活現起來。

孫興總有這種演啥像啥的魅力,喊出的一聲聲「貓兒」,用手指夾酒瓶倒酒、拍劍尾拿桌上的劍,還有一些看似很中二的表情和小動作,均是孫興的用心設計。他和焦恩俊兩人一白一紅,一諧一莊,一個美極一個帥炸,是對手,也是朋友,他們間插科打諢又惺惺相惜的樣子,即使不腐,也會很令人多看兩眼。

展昭終究是太過完美,因此反而更喜歡那個意氣用事、愛爭強好勝、有點小孩子脾氣的白玉堂,這個優缺點都很明顯的人物,時時會成為案-情zhen破的阻礙(這得怪編劇);

同時作為江湖中人,他又很仗義,他可以為素昧平生的人賣掉自己的寶劍,也可以為認識了半天的朋友伸張正義,他身上沒有那麼多的枷鎖,因此可以快意情仇,他就像一個在你身邊有些調皮鄰家小哥,令人仰望卻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