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個發動機,3項關鍵技術,「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中國創造一項世界紀錄,美國都沒敢試過

5月15日,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著陸巡視器順利降落在位於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 在等待了3個月後, 天問一號終於完成了著陸一步, 而在不久後火星車「祝融號」也將開始在火星開展巡視探測工作。

此次中國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備受矚目, 對此美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湯瑪斯·楚比興也在社交網站上對中國團隊表示祝賀。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意義非凡, 未來從火星上傳回的資料也將為人類進一步瞭解火星作出重要貢獻。

此次天問一號登陸火星難點頗多, 相比美國採用的分散式探測, 中國本次探測將「繞」「著」「巡」三項任務合併成一步, 而這也創造了人類探索登陸火星的新紀錄。 目前探測器已成功完成了第二階段「著」的任務, 接下來的「巡」將由「祝融號」火星車開展, 並源源不斷地將消息傳回地面。

探測器降落火星的難點在於, 火星表面存在大氣,

密度是地球表面大氣密度的1?而相比登陸月球, 登陸火星的難度則更高, 其中地月和地火之間的距離是二者難度差異最主要的方面。

地月距離38萬公里, 因此通信的延遲可以控制在約3分鐘左右, 但地球和火星之前的距離超過5500萬公里,

通信單程延遲長達20分鐘。 通訊延遲過長導致探測器在降落過程中幾乎是「兩眼抹黑」的狀況, 也是因此, 科學家們將探測器著陸火星這段時間稱為「黑色9分鐘」。

在這9分鐘內天問一號需要自主完成降落, 將速度從2萬千米/小時降至0, 最後在確認火星表面情況的同時完成著陸。

接下來‘祝融號’將開展最後一項任務——「巡」, 據介紹, 「祝融號」火星車上攜帶了6個科學載荷, 通過這些工具, 「祝融號」將對火星空間環境、地表形貌特徵、土壤表層結構等研究。 更為具體的, 比如火星的磁場和重力場是怎麼樣的?火星的溫度、氣壓和風速情況又是如何?這些資料未來都會順利傳回, 而中國也將獲得第一手的資料。

需要指出的是, 儘管目前大家可能更關心火星探測器後續的任務開展, 但不要忘了, 僅「繞」「著」「巡」串聯任務的成功實現就算得上世界航太史上的一大創舉, 這點哪怕是美國也沒有做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