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地球變暖或停止,新冰川期即將到來?科學家:人類面臨變冷新威脅

今年的天氣不是一般的奇怪, 首先是美國西部的加州與墨西哥以及臺灣的極度乾旱, 緊接著是俄羅斯莫斯科的高溫, 繼續是沙特遭遇50℃高溫襲擊, 而且這個高溫在後續幾天內將席捲中東地區!

而中國的長江洪水也比往年來得更早, 截止26日13時, 長江漢口站已經突破25.05米, 已達歷史同期最高水位, 正像普遍預測的那樣, 今年高溫乾旱提早到來, 洪水也同期抵達, 一切的表現都在證明地球正在變得更暖!

但早在2021年1月13日, 已經有科學家提出, 地球可能正面臨小冰期的威脅, 而所有的一切可能是全球變暖造成的!

地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

全球變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人類文明要發展必須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從農跟時代的柴火到工業革命後的煤炭, 燒火做飯的用途升級到了工業化的能源消耗, 世界人口快速膨脹, 表示對能源的需求也在指數級增長!

所以人類的出現無可避免的會對世界環境產生影響, 而且全球工業化時代的步調不一, 比如歐洲和西方社會, 在1980年代前走過了粗放式的能源利用時代, GDP能耗降低, 能源精細化利用, 但發展中國家還沒有, 比如中國還處在高能耗的末期, 而印度則仍然在強勁的增長期!

IPCC從2000年代初期到2015年, 十幾年間的證明了一件事:「全球變暖是很有可能是人類引起, 到極有可能是人類引起」, 如此形容, 基本上就是100%肯定了, 而且儘管在巴黎協定上再三呼籲人類要減排, 但人類也要發展, 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地球是怎樣變暖的?

人類利用石化能源, 排出了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兩者都是溫室氣體, 但二氧化硫還能導致酸雨。 正常情況下太陽光入射地球, 會在表面被反射一部分, 這部分屬於紅外波段, 而二氧化碳這類溫室氣體則能截留一部分(不阻擋可見光進入), 本來地球熱量「收支平衡」, 但現在支出少了, 地球變熱是非常自然的。

地球變熱後帶來的後果是多米諾骨牌效應,變暖會讓冰山融化,反射陽光量下降,凍土帶融化,釋放甲烷和更多的二氧化塔,其中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二十多倍!這個結果將會再次推升地球溫度,大量水蒸氣進入大氣層,這也是一種溫室氣體,所以一旦開始,全球變暖再也不會停止!

所以IPCC的目標是在2100年內,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但就當前的目標而言,估計3攝氏度都不止!而2020年8月份的一項研究則表明,全球15個氣候臨界點,因為全球變暖已經被突破了9個,未來的地球氣候將進入另一個穩態運行!

地球怎麼會進入冰川期?

在這樣的時代跟大家說冰川期,這不是一個笑話麼?2013年1月13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驚人的論文稱「Far-Drifting Antarctic Icebergs Are Trigger of Ice Ages」,(南極冰山將觸發冰河時代);

大意是冰山的融化將會觸發全球氣候不然變冷,從而進入意想不到的冰川期,而這樣的事實,在地球歷史上已經出現過多次,科學家對地質史上地球溫度變化研究,結果發現溫度升高與下降,都在短短數十年就會發生劇變!

40萬年以來溫度的變化

冰川融化如何觸發全球變冷?

2020年6月26日,《科學》子刊《氣候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標題是「Climate impacts of a weakened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in a warming climate」(全球變暖中大西洋經向環流減弱對氣候的影響),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斯特凡·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是該項研究的負責人,他稱大西洋經向環流(AMOC)已經減弱了15%,而到本世紀末可能會減少34%-45%!

AMOC是維持地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北極和赤道地區熱量交換的重要通道,從赤道地區出發的溫暖海水運動到北大西洋,由於比較寒冷,這些溫熱的海水熱量散失後下沉,在北歐和拉布拉多海區域,冷水下沉經北大西洋深水回流,回到赤道區域!

與之相對的南極也存在類似的環流,不過比起北極地區而言,相對要弱一些,它對地球的影響極大,首先保證了北半球比南半球更溫暖,這是北極地區存在多個不凍港的原因,當然也是北大西洋傳統漁場(冷熱水交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正常情況下到達兩極的海水會遇冷鹽度增加,從而順利下沉到深水區形成回流被帶回赤道,但大量的海冰融化後將海水沖淡,這些到達兩極的海水不再下沉,從而減弱了環流的強度!

而AMOC減弱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首先傳統漁場將會重新分佈,其次則是南北半球冰蓋將會更冷,儘管地球接收的總熱量在增加,但由於無法輸送到兩極,反而可能會擴大兩極的冰蓋,而熱帶地區則更熱,這將會在未來某個時刻打破平衡,兩極的冰蓋加大後反射熱量增加,整體減少地球所獲取的熱量!

2021年1月13日,《自然》期刊上有一篇論文稱在更新世冰川期和AMOC的相互關係,科學家重建了更新世時的地球條件,模擬環流和冰川期之間的影響,結果發現南極浮冰在進入低緯度融化,會給氣候帶來巨大影響。

A-76,新的最大冰山在前幾天誕生了卡迪夫大學的伊恩·霍爾(Ian Hall)說:「我們的結果提供了南極洲和南大洋對氣候系統與我們圍繞太陽公轉的自然節奏的反應的缺失聯繫,」

小冰期到來,人類該如何應對?

一旦平衡被打破,地球很可能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內就轉向冰川期,這個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明天過後》中就有相當詳盡的描述,冰蓋將覆蓋到中緯度地區,高緯度將不再適合生存!

當然更有可能出現的小冰期,冰蓋的覆蓋比現在為止要更低緯度一些,但並不太嚴重影響當前宜居緯度,只是氣候會變冷一些,比如明清時期的小冰期,廣州都曾遭遇數次大雪,而在現在的狀態下,廣州要看到雪子都很困難。

上一次冰川期的北極冰蓋天氣轉冷,夏季變短,因此糧食減產是必然會遭遇的問題,印度這些緯度比較低的地區受影響相對較小,而加拿大和俄羅斯的日子可就難過了!人類還將遭遇什麼問題,各位可以在留言中補充!

冰川期會由全球變暖引發,實在讓人始料未及!

地球變熱後帶來的後果是多米諾骨牌效應,變暖會讓冰山融化,反射陽光量下降,凍土帶融化,釋放甲烷和更多的二氧化塔,其中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二十多倍!這個結果將會再次推升地球溫度,大量水蒸氣進入大氣層,這也是一種溫室氣體,所以一旦開始,全球變暖再也不會停止!

所以IPCC的目標是在2100年內,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但就當前的目標而言,估計3攝氏度都不止!而2020年8月份的一項研究則表明,全球15個氣候臨界點,因為全球變暖已經被突破了9個,未來的地球氣候將進入另一個穩態運行!

地球怎麼會進入冰川期?

在這樣的時代跟大家說冰川期,這不是一個笑話麼?2013年1月13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驚人的論文稱「Far-Drifting Antarctic Icebergs Are Trigger of Ice Ages」,(南極冰山將觸發冰河時代);

大意是冰山的融化將會觸發全球氣候不然變冷,從而進入意想不到的冰川期,而這樣的事實,在地球歷史上已經出現過多次,科學家對地質史上地球溫度變化研究,結果發現溫度升高與下降,都在短短數十年就會發生劇變!

40萬年以來溫度的變化

冰川融化如何觸發全球變冷?

2020年6月26日,《科學》子刊《氣候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標題是「Climate impacts of a weakened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in a warming climate」(全球變暖中大西洋經向環流減弱對氣候的影響),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斯特凡·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是該項研究的負責人,他稱大西洋經向環流(AMOC)已經減弱了15%,而到本世紀末可能會減少34%-45%!

AMOC是維持地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北極和赤道地區熱量交換的重要通道,從赤道地區出發的溫暖海水運動到北大西洋,由於比較寒冷,這些溫熱的海水熱量散失後下沉,在北歐和拉布拉多海區域,冷水下沉經北大西洋深水回流,回到赤道區域!

與之相對的南極也存在類似的環流,不過比起北極地區而言,相對要弱一些,它對地球的影響極大,首先保證了北半球比南半球更溫暖,這是北極地區存在多個不凍港的原因,當然也是北大西洋傳統漁場(冷熱水交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正常情況下到達兩極的海水會遇冷鹽度增加,從而順利下沉到深水區形成回流被帶回赤道,但大量的海冰融化後將海水沖淡,這些到達兩極的海水不再下沉,從而減弱了環流的強度!

而AMOC減弱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首先傳統漁場將會重新分佈,其次則是南北半球冰蓋將會更冷,儘管地球接收的總熱量在增加,但由於無法輸送到兩極,反而可能會擴大兩極的冰蓋,而熱帶地區則更熱,這將會在未來某個時刻打破平衡,兩極的冰蓋加大後反射熱量增加,整體減少地球所獲取的熱量!

2021年1月13日,《自然》期刊上有一篇論文稱在更新世冰川期和AMOC的相互關係,科學家重建了更新世時的地球條件,模擬環流和冰川期之間的影響,結果發現南極浮冰在進入低緯度融化,會給氣候帶來巨大影響。

A-76,新的最大冰山在前幾天誕生了卡迪夫大學的伊恩·霍爾(Ian Hall)說:「我們的結果提供了南極洲和南大洋對氣候系統與我們圍繞太陽公轉的自然節奏的反應的缺失聯繫,」

小冰期到來,人類該如何應對?

一旦平衡被打破,地球很可能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內就轉向冰川期,這個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明天過後》中就有相當詳盡的描述,冰蓋將覆蓋到中緯度地區,高緯度將不再適合生存!

當然更有可能出現的小冰期,冰蓋的覆蓋比現在為止要更低緯度一些,但並不太嚴重影響當前宜居緯度,只是氣候會變冷一些,比如明清時期的小冰期,廣州都曾遭遇數次大雪,而在現在的狀態下,廣州要看到雪子都很困難。

上一次冰川期的北極冰蓋天氣轉冷,夏季變短,因此糧食減產是必然會遭遇的問題,印度這些緯度比較低的地區受影響相對較小,而加拿大和俄羅斯的日子可就難過了!人類還將遭遇什麼問題,各位可以在留言中補充!

冰川期會由全球變暖引發,實在讓人始料未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