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俄羅斯戰機皆為雙引擎,到底是偏愛還是無奈

不知道大家對於俄羅斯空軍裝備的戰鬥機有沒有仔細研究過?

這個國家自從蘇聯解體之後所列裝的戰鬥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

那就是所有機型全部都是雙引擎戰鬥機, 沒有一款單引擎戰機在役或在研。

以現在俄羅斯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來說, 蘇-27/30/33/35戰鬥機是雙引擎的、米格-29/35是兩個發動機、最新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蘇-57也是如此。 另外一些戰術、攻擊、支援飛機也都是此類的配置, 比如高空截擊機米格-25/31、蘇-24戰鬥轟炸機、與美國A-10攻擊機齊名的蘇-25「蛙足」攻擊機、還有蘇-34「鴨嘴獸」等等。

類似的配置在其他世界大國空軍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一般來說大國空軍通常會為自己的部隊搭配不同類型的戰鬥機用以完成不同的作戰任務,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高低搭配」。 比如美國的F-15和F-16、F-22和F-35、中國的殲-10和殲-16, 就連印度也有蘇-30和幻影2000的配置。

雙引擎重型戰鬥機具備推重比高、機動性強、航程遠以及可靠性高等優點, 但較單發戰鬥機而言它製造成本更高、耗油量也不低。

而單引擎戰機相比於雙引擎戰機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可能略有不足之外,

其他方面都還好, 另外它還具備更加輕盈的機身和更好的空中格鬥能力。 這兩種戰機不能說孰優孰劣, 只能說是一個國家對裝備的搭配、取捨上的認識不同而已。

不過從經濟角度來講, 單引擎戰機確實更省錢,

起碼在製造上你不用為它搭配兩部發動機、加雙倍的油、維護的成本也很低。 就連財大氣粗的美國也沒有說把自己的戰鬥機全部做成雙發的, 適當的搭配一些單發戰鬥機也是一個挺不錯的選擇, 比如現在的F-16和F-35。

難道俄羅斯更有錢?或是如同一些「大神」所說的那樣,俄羅斯面積太大,用單發戰鬥機無法巡邏全境呢?

這個解讀似乎就有點「扯淡」了,自從俄羅斯獨立以來這個國家一直都很窮,國防預算到目前為止也僅僅有700多億美元/年的樣子,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還不到。作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這點錢真的不多,儘管人家不差那點油錢,可兩部發動機的錢也不便宜啊。

而國土面積太大,單發戰鬥機無法巡航?那前蘇聯的國土面積不大嗎?米格-23以前的戰鬥機可都是單發的,它們是怎麼保衛蘇聯領空的呢?

所謂雙發戰鬥機的航程強于單發戰鬥機這個論點本身就是錯誤的。以單發的米格-23為例其最大航程約為2600千米、美國的F-16大約在3500千米(帶副油箱),而雙發的米格-29航程僅為2100千米,蘇-30在無空中加油的情況下也只能飛出3000千米的距離。

這個資料怎麼判斷雙發戰鬥機就可以巡航俄羅斯全境而單發戰鬥機卻不能勝任這一任務的呢?同時俄羅斯的國土東西長近9000公里、南北寬度也有4000公里,現代任何一款戰鬥機似乎都完不成這個任務。

所以說俄羅斯空軍只裝備雙發戰鬥機的理由並非如此,其實根本原因就是「蘇聯遺產」給留下了什麼它就得用什麼,沒得選。

仔細看看現在俄羅斯空軍的裝備大致就可以得出結論,蘇霍伊系列戰鬥機除了蘇-57之外,基本都是以蘇-27為原型衍生出來的機型,至於「沉淪」的米格更是連衍生機型都很少推出,只有一款米格-35算是最新的作品,剩下的全部都是前蘇聯時期的生產、列裝的。

當年俄羅斯拿到的蘇聯戰鬥機分別來自兩個軍種,空軍和國土防空軍,空軍擁有的米格系列戰鬥機較多、而國土防空軍的裝備則更加精良一些,包括蘇-27、米格-29/31等,於是俄羅斯空軍挑來挑去最終把所有已經過時的單發戰機(米格-23/27和蘇-17)全部退役,留下了國土防空軍的全部和空軍的部分主流裝備。

「分家」的時候蘇聯裝備的、能跟上潮流的戰鬥機都是雙發的,這讓俄羅斯能有什麼辦法?不是它不想裝備單發戰鬥機,那是真沒錢啊。有限的國防經費在核武器上的投入就花掉大半,剩下的還要維持日常開支,海、陸、空、天多軍種都要買裝備,分來分去錢就沒了,拿什麼去研製單發戰鬥機,在現有機型上改一改就得了。

而蘇-57的研發其實如果不是坑了印度一把,估計俄羅斯自己也搞不起來,這東西真的太燒錢了。

過去,靠著蘇聯遺留下來的「雄厚」家底尚能勉強支撐一陣子,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舊戰鬥機的「壽命」已經快到頭了。開發新型戰機來對本國空軍裝備進行「更新換代」已經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了,而俄羅斯作為一個「要面子」的大國,從國外引進戰鬥機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蘇-57戰鬥機基本成型之後,俄羅斯現在正在考慮研發一種自蘇聯解體後的首款單發戰鬥機來補充自己的空軍。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目前蘇霍伊公司正在研製一款單引擎輕型戰術飛機,該機的起飛重量約為18噸,最大飛行速度為馬赫數2左右,裝備有一臺向量發動機,最大推重比高於1。

報導還表示,該機的研發是在蘇-57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採用了諸多現成技術,比如動力就直接用蘇-57的Product 30發動機、機載設備和隱身塗層也是照搬過來,武器系統則需要一定的技術改造。

以目前得到的資訊來看,這是一款具備隱身能力的單發戰鬥機,其定位可能與美國的F-35接近,而且有無人和有人駕駛兩個版本,預計服役時間可能在2030年之前。

不過這款飛機的名字尚未確定,研發的進度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快,主要原因還是一個字「窮」。為此,蘇霍伊公司也表示,在政府的支持下,該機的研發正在尋找國際合作夥伴的加入,入役後的「輕型戰術飛機」不但可以列裝俄羅斯空軍,也能對外出口。

據說俄羅斯又開始向印度人拋去了「橄欖枝」,用我的話來表述大概意思就是,印度空軍長期持有俄羅斯的裝備,而且他們也有意願尋求一款單發戰鬥機,所以兩國的合作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只要印度人願意掏錢,俄羅斯隨時歡迎「三哥」的加入。

當然俄羅斯上馬單引擎戰機除了供自家使用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為了能讓自己的航空產品在世界軍火市場上多一點優勢,如今的俄羅斯軍火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好賣了,產品結構單一、武器賣點不足加之傳統買家正在轉向美國迫使俄羅斯航空不得不做出改變。打造出一款低端、廉價的單引擎戰機可以拓展銷售管道,為一些買不起高大上的雙發戰鬥機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類似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鬥機一樣,縱觀世界軍火市場能在這個價格與其競爭的產品幾乎沒有,這可是一個商機啊。畢竟賺錢才是硬道理。

難道俄羅斯更有錢?或是如同一些「大神」所說的那樣,俄羅斯面積太大,用單發戰鬥機無法巡邏全境呢?

這個解讀似乎就有點「扯淡」了,自從俄羅斯獨立以來這個國家一直都很窮,國防預算到目前為止也僅僅有700多億美元/年的樣子,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還不到。作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這點錢真的不多,儘管人家不差那點油錢,可兩部發動機的錢也不便宜啊。

而國土面積太大,單發戰鬥機無法巡航?那前蘇聯的國土面積不大嗎?米格-23以前的戰鬥機可都是單發的,它們是怎麼保衛蘇聯領空的呢?

所謂雙發戰鬥機的航程強于單發戰鬥機這個論點本身就是錯誤的。以單發的米格-23為例其最大航程約為2600千米、美國的F-16大約在3500千米(帶副油箱),而雙發的米格-29航程僅為2100千米,蘇-30在無空中加油的情況下也只能飛出3000千米的距離。

這個資料怎麼判斷雙發戰鬥機就可以巡航俄羅斯全境而單發戰鬥機卻不能勝任這一任務的呢?同時俄羅斯的國土東西長近9000公里、南北寬度也有4000公里,現代任何一款戰鬥機似乎都完不成這個任務。

所以說俄羅斯空軍只裝備雙發戰鬥機的理由並非如此,其實根本原因就是「蘇聯遺產」給留下了什麼它就得用什麼,沒得選。

仔細看看現在俄羅斯空軍的裝備大致就可以得出結論,蘇霍伊系列戰鬥機除了蘇-57之外,基本都是以蘇-27為原型衍生出來的機型,至於「沉淪」的米格更是連衍生機型都很少推出,只有一款米格-35算是最新的作品,剩下的全部都是前蘇聯時期的生產、列裝的。

當年俄羅斯拿到的蘇聯戰鬥機分別來自兩個軍種,空軍和國土防空軍,空軍擁有的米格系列戰鬥機較多、而國土防空軍的裝備則更加精良一些,包括蘇-27、米格-29/31等,於是俄羅斯空軍挑來挑去最終把所有已經過時的單發戰機(米格-23/27和蘇-17)全部退役,留下了國土防空軍的全部和空軍的部分主流裝備。

「分家」的時候蘇聯裝備的、能跟上潮流的戰鬥機都是雙發的,這讓俄羅斯能有什麼辦法?不是它不想裝備單發戰鬥機,那是真沒錢啊。有限的國防經費在核武器上的投入就花掉大半,剩下的還要維持日常開支,海、陸、空、天多軍種都要買裝備,分來分去錢就沒了,拿什麼去研製單發戰鬥機,在現有機型上改一改就得了。

而蘇-57的研發其實如果不是坑了印度一把,估計俄羅斯自己也搞不起來,這東西真的太燒錢了。

過去,靠著蘇聯遺留下來的「雄厚」家底尚能勉強支撐一陣子,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舊戰鬥機的「壽命」已經快到頭了。開發新型戰機來對本國空軍裝備進行「更新換代」已經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了,而俄羅斯作為一個「要面子」的大國,從國外引進戰鬥機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蘇-57戰鬥機基本成型之後,俄羅斯現在正在考慮研發一種自蘇聯解體後的首款單發戰鬥機來補充自己的空軍。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目前蘇霍伊公司正在研製一款單引擎輕型戰術飛機,該機的起飛重量約為18噸,最大飛行速度為馬赫數2左右,裝備有一臺向量發動機,最大推重比高於1。

報導還表示,該機的研發是在蘇-57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採用了諸多現成技術,比如動力就直接用蘇-57的Product 30發動機、機載設備和隱身塗層也是照搬過來,武器系統則需要一定的技術改造。

以目前得到的資訊來看,這是一款具備隱身能力的單發戰鬥機,其定位可能與美國的F-35接近,而且有無人和有人駕駛兩個版本,預計服役時間可能在2030年之前。

不過這款飛機的名字尚未確定,研發的進度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快,主要原因還是一個字「窮」。為此,蘇霍伊公司也表示,在政府的支持下,該機的研發正在尋找國際合作夥伴的加入,入役後的「輕型戰術飛機」不但可以列裝俄羅斯空軍,也能對外出口。

據說俄羅斯又開始向印度人拋去了「橄欖枝」,用我的話來表述大概意思就是,印度空軍長期持有俄羅斯的裝備,而且他們也有意願尋求一款單發戰鬥機,所以兩國的合作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只要印度人願意掏錢,俄羅斯隨時歡迎「三哥」的加入。

當然俄羅斯上馬單引擎戰機除了供自家使用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為了能讓自己的航空產品在世界軍火市場上多一點優勢,如今的俄羅斯軍火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好賣了,產品結構單一、武器賣點不足加之傳統買家正在轉向美國迫使俄羅斯航空不得不做出改變。打造出一款低端、廉價的單引擎戰機可以拓展銷售管道,為一些買不起高大上的雙發戰鬥機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類似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鬥機一樣,縱觀世界軍火市場能在這個價格與其競爭的產品幾乎沒有,這可是一個商機啊。畢竟賺錢才是硬道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