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淚崩! 29歲學霸白血病復發拒絕捐款,決定捐獻遺體平靜離開,生命最後一程唯願「爸媽儘快忘了我」

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 剛步入社會, 剛要戀愛, 剛要開創事業……一切戛然而止。

如果生命只剩最後幾個月, 你會去做些什麼?

昨天, 瀋陽小夥張迪在父親的陪同下, 買了一套嶄新的運動裝, 這是他這輩子最後一套衣服, 也是他新生的第一套衣服。

骨髓移植百天后又復發

他選擇了放棄治療

並且和父親一起在

《遺體捐獻志願書》上簽了字

捐贈遺體

……

張迪, 29歲, 瀋陽人

就讀于於瀋陽二中

東北大學

畢業於上海交大動力工程專業研究生

去年7月, 研究生畢業後2個月

被查出白血病

2019年5月7日20時30分

張迪去世

在父母的協助下,

他實現了捐獻遺體的臨終願望……」

張迪走了

5月7日深夜, 瀋陽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竇偉在微信朋友圈發佈了最新消息, 「那個叫張迪的瀋陽大男孩去了天堂, 但願, 天堂裡再沒有白血病魔, 祝他安息!」

最後一周去了大連

瀋陽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竇偉告訴記者, 一周前, 在竇偉、張雪華等志願者的見證下, 張迪和父親張純生一起在《志願捐獻遺體登記表》上簽字。

隨後, 一家人選擇了放棄治療。 張迪提出, 想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去看看大海, 於是, 父母領著兒子趕赴大連。

張迪在父母陪伴下, 在大連度過了近一周時間。 這期間, 一家三口手牽手在海邊看大海、曬太陽、聊天。 父親張純生今年56歲, 但因為兒子這幾年的特殊遭遇,

他的頭髮幾近斑白, 看上去格外蒼老。

4月下旬, 遼沈地區眾多媒體對張迪登記捐獻遺體的事蹟進行了報導。 在廣大網友紛紛給他點贊的同時, 也有少數人提出質疑:如此煽情報道, 是不是為了賺取網友同情, 為他捐款呢?就此, 張迪和父母曾站出來澄清:婉拒一切愛心捐款, 已放棄各種治療, 之所以高調上新聞, 只希望將遺體捐獻這種公益行為宣傳出去, 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但令張迪父母沒有料到的是, 赴大連的近一周裡, 原本一家人想好好靜靜地相守, 卻被來自四面八方的電話和微信所轟炸, 其中儘管有許許多多好心人表示想捐款為張迪治病, 但也不乏賣假藥的、蹭熱點的等等。

「張迪從大連海邊回瀋陽, 就感覺身體狀況不妙。」瀋陽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張雪華告訴記者,父母趕緊將他送到醫大一院住院。但不幸的是,雖經醫生全力救治,張迪還是於5月7日20時30分去世。

7日深夜,在瀋陽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竇偉、張雪華等人協助下,張迪的遺體得以成功捐獻。

本碩985從小是學霸

張迪家中,有一摞厚厚的獎狀和畢業證書:高中畢業於瀋陽二中,大學本科就讀於東北大學,研究生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

提起兒子,張迪母親說:「從小就是優秀學生,一點不讓父母操心。 小學國中成績一直是班級前5名,高中順利地考入了瀋陽二中,大學考入了東北大學,又去上海交通大學讀了研究生。

兒子愛好廣泛,從小就愛運動、愛打籃球,他的書櫃裡至今還收藏著小時候看的灌籃高手的漫畫。他愛看書,除了本專業的,歷史、文學、經濟學的書也都整齊地擺放在書櫃裡。他還喜歡音樂,只是得病後手沒勁,再也彈不了吉他了……」

2018年7月,這一切美好戛然而止:張迪順利拿到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證,結束了近20年的讀書生涯,張迪終於可以鬆口氣,準備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享受美好的生活。 可是,剛剛在上海某研究院入職兩個月的張迪發現自己身上有了很多出血點。

噩耗傳來瞞著父母

最開始,張迪以為是皮膚病,但治來治去不見好,醫生建議他抽血化驗。 驗血結果很快出來了,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而且發病很快,張迪很快就高燒不退並且嘴裡出血。即使這樣,張迪怕遠在瀋陽的父母擔心,愣是瞞著他們,只是找同學幫忙照顧他。隨著病情迅速惡化,醫生給他下達了病危通知書,他這才通知了父母。

「我接到消息的時候還在上班,真是晴天霹靂,感覺天塌了。」張迪的父親張純生說,「孩子以前身體很好,沒有得過大病。就連2018年5月入職體檢時也沒有查出有什麼問題。」

醫生說這種病各家醫院的治療方法都是一樣的,於是全家人決定回瀋陽治療。2018年8月,張迪開始化療,化療了4個月,父親張純生與他配型,做了造血幹細胞移植。「需要我做什麼都行,只要能救他命就行。」

全家努力接受不幸

今年1月7日,

張迪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移植。

但是今年4月,病情復發。

面對兒子過於嚴重的病情,張純生與妻子最終抱頭痛哭:「已經沒有藥可以用了。所有化療藥物不起作用,惡性細胞殺不死。而二次移植也只能延續6-9個月的生命,並不能完全治癒。最為心痛的是,一旦開始治療,兒子就只能在病床上躺著,作為父母,我們真不忍心兒子遭罪啊!」

「爸媽,兒子求你們,放棄治療吧!我很清楚現在的情況,我覺得坦然面對比被動接受要好很多。」張迪平靜地對父母說。

張迪表示,很遺憾父母培養了自己這麼多年,卻最終要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己歷經了十幾年的寒窗苦,尚未報效祖國就要離世;不過,他說:「不希望大家很悲觀的態度面對這件事。我這短暫而充實的一生,我已經很滿意。自己和家人所有的努力都做了,這個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父子登記捐獻遺體

而說到捐獻遺體和器官的想法,張迪說從剛得病的時候就有了。2018年11月1日,瀋陽晚報刊登了《那個白血病女孩 昨天安靜地走了 父母含著淚為她 圓夢》,這篇報導更堅定了張迪捐獻遺體的信心。一想到自己走了還能對社會有價值,還能對醫學作貢獻,讓他感到高興。

「人死了留一盒骨灰毫無意義,不如做一些有貢獻的事情。」張迪本想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和其他器官,但是由於生病,所有器官都不具備捐獻條件,只能捐獻遺體。

張迪覺得最難的是讓家人接受捐遺這件事。但未料到,父親張純生不僅支持他,而且父子倆共同辦理了捐遺登記。

「其實在我兒子患病之前,我就有捐獻遺體器官的想法。我兒子跟我說了這事以後,我全力支持他。」張純生說,希望以後和兒子的名字同時出現在捐遺者的墓碑上。

網友點贊「天之驕子」

面對張迪捐遺的事蹟,廣大網友紛紛點贊和發表評論:「生命的本色在於自由,一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選擇以何種姿態面對死亡。當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刻,有些人選擇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有些人選擇抗爭到底,為更長的生命拼盡最後的全力,有些人則聽天由命,得過且過。」

29歲的張迪

感謝你曾經來過

你是優秀的學子

是孝順的兒孫

是成熟的青年

是瀋陽人的驕傲

也許你的放棄

或許不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但你對生命的敬畏

無私的愛與奉獻

值得我們所有人為你點個大大的贊

就感覺身體狀況不妙。」瀋陽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張雪華告訴記者,父母趕緊將他送到醫大一院住院。但不幸的是,雖經醫生全力救治,張迪還是於5月7日20時30分去世。

7日深夜,在瀋陽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竇偉、張雪華等人協助下,張迪的遺體得以成功捐獻。

本碩985從小是學霸

張迪家中,有一摞厚厚的獎狀和畢業證書:高中畢業於瀋陽二中,大學本科就讀於東北大學,研究生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

提起兒子,張迪母親說:「從小就是優秀學生,一點不讓父母操心。 小學國中成績一直是班級前5名,高中順利地考入了瀋陽二中,大學考入了東北大學,又去上海交通大學讀了研究生。

兒子愛好廣泛,從小就愛運動、愛打籃球,他的書櫃裡至今還收藏著小時候看的灌籃高手的漫畫。他愛看書,除了本專業的,歷史、文學、經濟學的書也都整齊地擺放在書櫃裡。他還喜歡音樂,只是得病後手沒勁,再也彈不了吉他了……」

2018年7月,這一切美好戛然而止:張迪順利拿到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證,結束了近20年的讀書生涯,張迪終於可以鬆口氣,準備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享受美好的生活。 可是,剛剛在上海某研究院入職兩個月的張迪發現自己身上有了很多出血點。

噩耗傳來瞞著父母

最開始,張迪以為是皮膚病,但治來治去不見好,醫生建議他抽血化驗。 驗血結果很快出來了,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而且發病很快,張迪很快就高燒不退並且嘴裡出血。即使這樣,張迪怕遠在瀋陽的父母擔心,愣是瞞著他們,只是找同學幫忙照顧他。隨著病情迅速惡化,醫生給他下達了病危通知書,他這才通知了父母。

「我接到消息的時候還在上班,真是晴天霹靂,感覺天塌了。」張迪的父親張純生說,「孩子以前身體很好,沒有得過大病。就連2018年5月入職體檢時也沒有查出有什麼問題。」

醫生說這種病各家醫院的治療方法都是一樣的,於是全家人決定回瀋陽治療。2018年8月,張迪開始化療,化療了4個月,父親張純生與他配型,做了造血幹細胞移植。「需要我做什麼都行,只要能救他命就行。」

全家努力接受不幸

今年1月7日,

張迪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移植。

但是今年4月,病情復發。

面對兒子過於嚴重的病情,張純生與妻子最終抱頭痛哭:「已經沒有藥可以用了。所有化療藥物不起作用,惡性細胞殺不死。而二次移植也只能延續6-9個月的生命,並不能完全治癒。最為心痛的是,一旦開始治療,兒子就只能在病床上躺著,作為父母,我們真不忍心兒子遭罪啊!」

「爸媽,兒子求你們,放棄治療吧!我很清楚現在的情況,我覺得坦然面對比被動接受要好很多。」張迪平靜地對父母說。

張迪表示,很遺憾父母培養了自己這麼多年,卻最終要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己歷經了十幾年的寒窗苦,尚未報效祖國就要離世;不過,他說:「不希望大家很悲觀的態度面對這件事。我這短暫而充實的一生,我已經很滿意。自己和家人所有的努力都做了,這個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父子登記捐獻遺體

而說到捐獻遺體和器官的想法,張迪說從剛得病的時候就有了。2018年11月1日,瀋陽晚報刊登了《那個白血病女孩 昨天安靜地走了 父母含著淚為她 圓夢》,這篇報導更堅定了張迪捐獻遺體的信心。一想到自己走了還能對社會有價值,還能對醫學作貢獻,讓他感到高興。

「人死了留一盒骨灰毫無意義,不如做一些有貢獻的事情。」張迪本想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和其他器官,但是由於生病,所有器官都不具備捐獻條件,只能捐獻遺體。

張迪覺得最難的是讓家人接受捐遺這件事。但未料到,父親張純生不僅支持他,而且父子倆共同辦理了捐遺登記。

「其實在我兒子患病之前,我就有捐獻遺體器官的想法。我兒子跟我說了這事以後,我全力支持他。」張純生說,希望以後和兒子的名字同時出現在捐遺者的墓碑上。

網友點贊「天之驕子」

面對張迪捐遺的事蹟,廣大網友紛紛點贊和發表評論:「生命的本色在於自由,一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選擇以何種姿態面對死亡。當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刻,有些人選擇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有些人選擇抗爭到底,為更長的生命拼盡最後的全力,有些人則聽天由命,得過且過。」

29歲的張迪

感謝你曾經來過

你是優秀的學子

是孝順的兒孫

是成熟的青年

是瀋陽人的驕傲

也許你的放棄

或許不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但你對生命的敬畏

無私的愛與奉獻

值得我們所有人為你點個大大的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