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歐洲雙風戰機之爭到底誰更強?沒想到這次法國人笑到了最後

眾所周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歐洲分別推出了兩款四代戰機——陣風和颱風, 軍迷們把它們戲稱為歐洲“雙風”戰機。 在那個時期, 歐洲各國傾盡全力研製四代機的主要目的, 無非就是為了應對蘇聯(俄羅斯)的空中威脅, 比如俄制的蘇-27和米格-29等, 當然其中也不乏美國戰機外銷帶給歐洲的壓力。 嚴格意義上講, 當時的美俄已經擁有了多款四代機, 而且佔據著世界上90%以上的戰機外銷市場。

比如一些中東或北約國家, 甚至已經裝備了領先歐洲的俄美戰機。 此時對於英法等國來說, 研製一款性能優於美俄戰機的計畫,

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所以歐洲各國開始商量如何推出屬於自己的四代機!在這種情形下, 英國主張研製一款空戰性能超優的戰機, 以此抗衡俄制的蘇-27和米格-29戰機, 同時也要強於美國的F-15和F-16戰機, 以便在對抗裝備它們的國家時, 佔據空中優勢。

而法國此時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它想要一款多功能戰機, 各項性能均衡, 最主要的是可以在航母上起降。 這裡需要特別提一下, 當年英國雖然還有幾艘無敵級航母, 但基本都是廉價的輕型航母(後來拆解退役), 而且未來也沒有繼續建造新航母的計畫。 同時, 最關鍵的是由於英國無敵級航母噸位太小, 比較適合搭載垂直起降的“海鷂”式戰機, 所以英國為了自身利益著想,

並不贊同法國的方案。

反之, 當時的法國正打算服役42000噸的戴高樂號航母, 急需一款四代艦載機, 所以在戰機研製方面與英國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而後大家也知道了, 法國退出自行研製了“陣風”戰機, 而英、德、意、以及西班牙四國聯合研製了“颱風”戰鬥機, 至此歐洲“雙風”戰鬥機誕生了(這裡暫且不談瑞典的鷹獅)。 從以上可得知, 英德各國聯合研製的“颱風”戰機空戰性能優異。

特別是在動力方面, 那時候已經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 而且武器系統也相當先進, 超視距探測距離為130公里, 同時擁有對空對地攻擊能力, 空戰性能上絕不亞於同期的美俄戰機, 但問題是它不能作為艦載機使用, 相對“陣風”用途較為單一。 而法國此時研製的“陣風”戰機,

理論上講, 應該是世界上功能最全的戰鬥機之一。 它各項性能指標比較均衡, 同時具備海陸空作戰能力, 而且還可以掛載核彈。

最重要的是陣風還可以作為艦載機使用, 當然法國這樣做也是為了省錢, 畢竟它沒有美國那樣的實力, 專門為航母設計一款大黃蜂艦載機...總的來說, 法國獨立研製一款陣風, 雖然花費巨大, 但功能全外銷好, 自家航母還能用, 優勢比較明顯, 笑到了最後。 而英德等國研製的颱風就沒那麼幸運了, 雖然性能優異, 但功能單一, 外銷不好, 自用成本太高, 導致歐洲多國買了都放在家裡不用。

比如日前德國空軍爆出的醜聞, 自用的180架颱風戰機裡, 只有4架可以起飛使用...而且, 此時最後悔的應該是英國,

當年沒想過要服役伊莉莎白女王號新航母, 出於自私也沒有考慮艦載機的問題, 但如今卻不得不淘汰颱風戰機, 換裝一款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艦載機, 怎麼辦呢?自家四代機無法上艦, 只有寄希望於美國F-35艦載機了, 不過它不僅價格貴, 而且還要再等多年, 航母想擁有戰鬥力, 還要完全受制於人, 這又是何苦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