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細思,不恐極

幾乎每年, 都會有那麼一兩部恐怖驚悚片成為爆款, 比如前年的《屏住呼吸》, 去年的《忌日快樂》, 它們都以千萬上下的較小投資, 拿到了過億的票房, 利潤率秒殺一眾大片。

今年以小搏大的任務落到了《寂靜之地》的身上。

在北美上映40多天, 票房已經超過1.7億, 剛好是投資額的十倍。

在IMDB上的評分高達8.0, 這是個啥概念, 經典恐怖片《閃靈》《怪形》也不過就是這個分數。

如此票房口碑雙爆, 我在週一院線前瞻的時候才會說它是“年度最受矚目恐怖片”, 不算標題黨吧。

所以, 我才會昨晚, 開車去30公里外、唯一一家排片的影院去看午夜場。

看完真是一言難盡, 應該說在某些段落, 驚悚氣氛營造的不錯, 但整體故事的Bug實在是太太太太多了, 我在心裡默默的畫了好幾個“正”字。

這是個典型的“概念先行”電影, 即先給你拋出一個很新奇的“大設定”, 你接受這個看起來很扯的前提, 故事才能成立。 就像一個朋友求你辦件事, 他說:“你先答應我, 我再說幹什麼”。

幾年前有部叫《龍蝦》的科幻片, 就是先給你拋一個匪夷所思的前提:“單身者必須在45天內找到伴侶, 否則就會被變成動物”。 你要是說扯犢子, 我才不信未來是這樣, 那接下來也就不用看了。

應該說《寂靜之地》的設定還是很吸引人的:“你不能發出聲音, 否則就會死”。

電影的前半個小時, 導演都是在鋪陳這個設定。

幾年前, 一種不明外星生物入侵, 它們的視力為零, 但具有超強的聽覺能力(可能理解為怪獸界的盲俠座頭市), 同時有堅韌的鎧甲, 槍炮不侵, 短短時間就把人類屠滅的差不多了, 政府毫無辦法, 只能告訴居民們儘量少出聲, 自求多福, 這些資訊都是用報紙等間接方式傳達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由於預算受限, 電影對於大背景的交代很少, 全部場景都集中在這一家人身上, 這就造成災難感不夠強, 同樣是人類被屠所剩無幾, 《我是傳奇》就要充分很多。

電影中的人物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刻意避免說話(即使是在家裡), 都是用手語, 整個故事可能也沒說超過50句話, 我的第一個疑問是:有這個必要麼?

導演只是強調了人類要避免發聲,

但我覺得更自然的反應是如何讓聲音不傳出去。 既然聲音可能導致狗帶, 為什麼不把屋子弄的隔音一點?要知道除了人類的聲音, 自然界本身就有很強的噪音, 風聲雨聲鳥叫聲無處不在, 在一個封閉(哪怕不用特殊隔音)的屋子裡小聲說話, 只要不是趴在窗前聽, 是很難聽到什麼的。

但現在卻是, 這一家人好像從沒有想到這一點幾乎沒有任何隔音措施, 即使在室內也鍥而不捨的打手語, 這就太假了。 後面交代說地下室可隔音(竟然只鋪了一床棉被就有效), 為什麼不住進去呢?如果怕被怪物一窩端, 可以分成隔間, 辦法多的是。

我還有一個觀影心理感受就是:作為一個被“視與聽”慣壞了的現代觀眾, 全程角色不說話有種說不出的憋悶感

特別是他們稍微想點辦法, 明明可以說的情況下。

這個怪物只有聽覺沒有視覺是個非常致命的弱點, 他們如果聽到點聲音就發起攻擊, 不用人類搞, 他們沒兩天估計就過勞死了。 要引開他它似乎也不那麼難, 了不起就每人隨手帶倆鬧鐘。 劇中有個放煙花的橋段, 真有必要搞這麼複雜?(門口擺滿音響放《最炫民族風》似乎也能達到同等效果。 )

很難想像這種“盲怪”可以這麼快把人類給秒了, 人類文明也忒弱雞。 這就造成了我標題裡說的“細思不極恐”的局面, 你越去琢磨那些細節, 就越覺得這個故事太虛, 也就不感到恐懼了。

和很多恐怖片高潮層層推進不同, 我在看《寂靜之地》時情緒隨著劇情不斷走低,

在前二十分鐘覺得很吸引人, 中間還插了一首Neil Young的名曲《Harvest Moon》, 聽到熟悉的旋律讓我好感度倍增, 但越到後面就走神了, 心裡不斷在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明明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讓人出戲的, 不是那個匪夷所思的大設定, 比如我不會質疑這個怪物從哪個星球來、有沒有可能存在, 而是人的行為符不符合普通人的生活常識。

我看到的劇情Bug有且不限於以下。

災難發生好幾年, 水、電竟然都可以正常供應, 特別是電, 難道電廠的工人還在堅守崗位?如果是自有發電機, 那噪音怎麼處理?

在戶外如此危險的環境下, 竟然讓一個四歲的孩子走在佇列的最後面, 伐木累怎麼可以醬紫, 這擺明瞭是劇情需要他死。

明知道女人的預產期馬上就到了, 男人竟然帶著兒子出去閒逛(除了出去抓魚和欣賞瀑布我沒想通這次出行有什麼意義),女兒也非得跑出去,不知道媽媽要生寶寶需要人幫忙嘛?!

生孩子不可避免要大叫,如果我是父親,就算不把家搬到瀑布下(那裡怪物聽不到人聲),也起碼能想到必須去瀑布下生孩子。

這一切都是為了造成女主在生產時與怪物獨自戰鬥的緊張感,刻意Plus。

至於女主為什麼世界末日了還想生孩子,這可能源自人類不熄的生殖欲望,以及對於死去小兒子的愧疚,這點勉強說的過去。

釘子,還有那個釘子。女主一開始被它坑了一次,竟然沒想到要把它拔掉或者弄彎(並不需要什麼動靜),只為第二次再次踩到它。這個釘子確實造成了驚悚氣氛,但完全沒有合理性,我只能用“生個孩子傻三年”來解釋了。

再就是最大的一個劇情點:怪物的死亡。

男主最後終於琢磨出,怪物受不了高頻電波,聽到就會打開護甲,然後女主一槍把怪物爆頭,這個結局出現時我異常震驚。

這明顯就是民科的思路啊!

我們總是看到一些聳人聽聞的新聞,說民間有個什麼奇人,解決了幾十年無法解決的難題,比如治好癌症什麼的,男主明顯就是這種民間英雄,怪物受不了高頻電波這個弱點,擁有強大資源的政府裡那麼多的牛人科學家,竟然沒人研究出來(不是特別難想到吧畢竟它的優勢是聽覺人類肯定會重點研究),非得天將降大任於一個普通人,強行讓他當英雄,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幼稚的設計。

並不是說不能這麼編,但要編的圓。

《我是傳奇》裡也是普通人拯救世界的設定,給出的理由是威爾•史密斯擁有罕見的免疫基因,可以製造出抗體血清,這就是說的通的,因為其他人再聰明也沒他這個先天條件。

一般來說,恐怖片的評分都會比較低,在豆瓣上7分就算不錯了。這大概是因為恐怖片裡必須有人造的悲劇,經常看到的恐怖片評論就是:主角在Zuo死。

所以我從來也不會要求恐怖片有多麼多麼強的現實邏輯性,比如電影中女主生了娃,這個剛誕生的寶寶竟然不哭不鬧,如此為家長著想。我認為這種程度的Bug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剛才舉的這些都是很硬的傷,這種Bug多了,沒法說服自己沉浸在劇情裡。

其實無論哪部電影,你仔細琢磨,都有漏洞,這就是創作者與觀眾的博弈了,觀眾心裡有個閾值,只要在可控範圍內,我樂意接受任何匪夷所思的設定,但一旦覺得這個故事假,那就算人物再怎麼愛的死去活來,依然會缺乏力量。在父親死的時候,我真是沒被Touch到,他本來可以用很多辦法避免的。

基於以上,你如果問我推不推薦去電影院看,我會說:No.

除非你是那種只要有瘮人音效和突然死亡就滿足了的觀眾,那倒是可以去看看,一驚一乍這點電影完成的很到位。

就醬。

這周推個對我很重要的東西:電子煙!

算一算,自己少說也戒了20次煙了,但自己選擇了個經常要深夜寫稿的工作,實在不能沒有這東西。我也買過好幾個電子煙當替代品,抽不了幾天就丟一邊了,理由都是一個:漏油。

這款我試用了10多天,一個煙彈抽完絲毫沒漏。上周在迪士尼,媽的這東西可救了命,迪士尼裡有抽煙區,但是,方圓五公里都沒有賣煙的!幸虧運營的妹子給了我這個,總算熬過去,在機場也可以臨時解解癮。

我現在沒有完全戒煙,但在家裡一般就抽這個,在外面抽真煙。真是我用過最好抽的電子煙了(可能我沒用過最好的)。價格還可以(默認是煙彈不要看錯),一個煙彈能頂4包左右,算下來和抽真煙差不多成本。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小程式卡片,真的很推薦了。

男人竟然帶著兒子出去閒逛(除了出去抓魚和欣賞瀑布我沒想通這次出行有什麼意義),女兒也非得跑出去,不知道媽媽要生寶寶需要人幫忙嘛?!

生孩子不可避免要大叫,如果我是父親,就算不把家搬到瀑布下(那裡怪物聽不到人聲),也起碼能想到必須去瀑布下生孩子。

這一切都是為了造成女主在生產時與怪物獨自戰鬥的緊張感,刻意Plus。

至於女主為什麼世界末日了還想生孩子,這可能源自人類不熄的生殖欲望,以及對於死去小兒子的愧疚,這點勉強說的過去。

釘子,還有那個釘子。女主一開始被它坑了一次,竟然沒想到要把它拔掉或者弄彎(並不需要什麼動靜),只為第二次再次踩到它。這個釘子確實造成了驚悚氣氛,但完全沒有合理性,我只能用“生個孩子傻三年”來解釋了。

再就是最大的一個劇情點:怪物的死亡。

男主最後終於琢磨出,怪物受不了高頻電波,聽到就會打開護甲,然後女主一槍把怪物爆頭,這個結局出現時我異常震驚。

這明顯就是民科的思路啊!

我們總是看到一些聳人聽聞的新聞,說民間有個什麼奇人,解決了幾十年無法解決的難題,比如治好癌症什麼的,男主明顯就是這種民間英雄,怪物受不了高頻電波這個弱點,擁有強大資源的政府裡那麼多的牛人科學家,竟然沒人研究出來(不是特別難想到吧畢竟它的優勢是聽覺人類肯定會重點研究),非得天將降大任於一個普通人,強行讓他當英雄,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幼稚的設計。

並不是說不能這麼編,但要編的圓。

《我是傳奇》裡也是普通人拯救世界的設定,給出的理由是威爾•史密斯擁有罕見的免疫基因,可以製造出抗體血清,這就是說的通的,因為其他人再聰明也沒他這個先天條件。

一般來說,恐怖片的評分都會比較低,在豆瓣上7分就算不錯了。這大概是因為恐怖片裡必須有人造的悲劇,經常看到的恐怖片評論就是:主角在Zuo死。

所以我從來也不會要求恐怖片有多麼多麼強的現實邏輯性,比如電影中女主生了娃,這個剛誕生的寶寶竟然不哭不鬧,如此為家長著想。我認為這種程度的Bug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剛才舉的這些都是很硬的傷,這種Bug多了,沒法說服自己沉浸在劇情裡。

其實無論哪部電影,你仔細琢磨,都有漏洞,這就是創作者與觀眾的博弈了,觀眾心裡有個閾值,只要在可控範圍內,我樂意接受任何匪夷所思的設定,但一旦覺得這個故事假,那就算人物再怎麼愛的死去活來,依然會缺乏力量。在父親死的時候,我真是沒被Touch到,他本來可以用很多辦法避免的。

基於以上,你如果問我推不推薦去電影院看,我會說:No.

除非你是那種只要有瘮人音效和突然死亡就滿足了的觀眾,那倒是可以去看看,一驚一乍這點電影完成的很到位。

就醬。

這周推個對我很重要的東西:電子煙!

算一算,自己少說也戒了20次煙了,但自己選擇了個經常要深夜寫稿的工作,實在不能沒有這東西。我也買過好幾個電子煙當替代品,抽不了幾天就丟一邊了,理由都是一個:漏油。

這款我試用了10多天,一個煙彈抽完絲毫沒漏。上周在迪士尼,媽的這東西可救了命,迪士尼裡有抽煙區,但是,方圓五公里都沒有賣煙的!幸虧運營的妹子給了我這個,總算熬過去,在機場也可以臨時解解癮。

我現在沒有完全戒煙,但在家裡一般就抽這個,在外面抽真煙。真是我用過最好抽的電子煙了(可能我沒用過最好的)。價格還可以(默認是煙彈不要看錯),一個煙彈能頂4包左右,算下來和抽真煙差不多成本。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小程式卡片,真的很推薦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