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眾生的福報從哪裡來?

在漢傳佛教叢林的晚課裡, 每天都要做蒙山施食。 蒙山施食時, 「開咽喉」, 這實際上是在改變眾生的福報。 眾生本來沒有福報, 不堪納受, 有吃的也和他沒有關係。 就好像這世上有那麼多銀行, 但只有在裡面有存款你才可以領取, 不是可以去搶劫的。

眾生的這種福報從哪裡來?就是佛菩薩運同體之大悲的結果。 本來眾生跟佛哪裡同體得了, 佛陀成道已經十劫, 我們還依然輪回在這個世間。 佛說同體, 那是因為佛證得了, 證得了而不棄我們, 願意運同體之悲心, 願意施無緣之大慈, 這是佛陀的高貴情懷。 所以對我們而言, 除了懺悔更要感恩。

但人的思維往往很狹隘, 佛明明告訴你常住三寶, 你還是想不到三寶是常住的。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 不會騙你, 說「大乘常住三寶」, 三寶就是常住的。 你在寺院違背常住, 就等於違背諸佛菩薩、違背三寶;你如果安心修行,

你就得常住加持, 得十方諸佛的加持。 這一點你能想得明白嗎?

請問, 此時此處佛陀的身體在不在?甚深的法性有沒有?當然有。 那我們的這個凡夫身、業報身、雜食身、煩惱身、生死輪回的身, 能不能去證佛陀的法性身、光明身、甘露身、如如不動的清淨身?當然可以。 佛陀的法性身是周遍一切處的, 不可能不存在, 我們之所以不能證得, 實在是我們自己的過失, 我們就像盲龜一樣看不見。

眾生怎麼解脫?對自己的罪業能認知, 能懺悔。 沒有別人來束縛你, 眾生都是被自己的不善業所束縛。 我們自己不認識自己, 甚至有時候自我放棄, 但是佛菩薩不放棄我們, 來管我們, 賜予我們福德、智慧。 這種不舍眾生、不忍眾生苦的情懷, 觀音菩薩就是最好的代表。

像我們修持觀音菩薩的法門時, 要一直去感受觀世音菩薩的存在。 《觀音菩薩普門品》裡佛陀就說觀音菩薩「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眾生「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就「能滅諸有苦」。 所以, 你只要能感受到觀音菩薩的存在, 你就感受到了十方一切諸佛的存在。 所以修行, 心要很細, 細、細、細, 直至無我, 越無我你就越能感受到佛菩薩的存在。

觀音菩薩的心咒, 「唵嘛呢唄美吽」, 就是三輪體空的, 咒裡面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能施與所施、接受與諸緣都是清淨平等。 我們就靜靜地, 盡力持誦, 然後安住於三輪無別的自性平等中。

在三輪體空的狀態中, 在觀音菩薩的慈悲心懷中, 我們發菩提心來做蒙山施食,

把諸佛菩薩的福報、恩德、智慧帶給更多的眾生, 這就叫「是名佛法」, 做的人也解脫, 受的人也解脫。 我們能真修行, 感召來的眾生也會相應, 也會迴光返照, 也能得清淨、得懺悔;我們能究明心地, 他們也會究明心地;我們是解脫分, 他們就能得解脫的果。 所以眾生是我們修行的證明, 我們是眾生得脫的主要因緣。

如果這是一個無遮的甘露道場, 這世間就多了一分光明。 所以, 迷惑的時候, 全世界都是輪回的地方;覺悟了, 對佛來說一切都是諸佛的光明。 這是很奇妙的。

所以每天, 大家要給自己高興的理由, 一天結束, 就能想著「今天又是清淨有功德的一天呀」!這樣, 我們才不枉諸佛菩薩運同體大悲賜予福報, 才不枉常住三寶時時處處的攝受提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