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成長,拼的是家長的心態!不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和處事的能力,成績再好也走不長遠

生活中,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 好勝心特別強。 他們凡事都要爭第一, 輸了就哭著耍賴;只聽得進讚美, 聽不得批評……

01

近期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講的是一個家庭中, 兩口子不同的價值觀, 對孩子教育上的不同影響。

孩子媽媽名牌大學畢業, 500強工作, 孩子爸爸普通211畢業, 事業單位小職員。 孩子媽較強勢, 從小傳遞給孩子的教育觀念就是「不能輸」, 孩子從小就被嚴格要求, 犯錯了就要接受懲罰, 落後了就要挨打, 孩子媽堅信只有這樣孩子將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才能有出息。

孩子從小就過著和同齡孩子不一樣的生活, 性格也開始慢慢變得尖銳, 卻又患得患失, 害怕自己輸, 拼了命的想贏, 贏給所有人看, 贏給媽媽看。

孩子爸爸看不下去, 屢次勸解無果, 只能從其他地方彌補孩子各時期錯過的經歷。 孩子很努力, 剛開始表現還能讓媽媽滿意, 但是畢竟強中自有強中手,

孩子還是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 極大的刺激了孩子的自尊心, 越發的受挫, 輸的越徹底。 面對這些情況, 孩子爸爸和孩子做了一次溝通, 留給孩子一句話:「孩子, 你一定要明白, 只有輸得起, 你才能贏得起!」

現實中我們可能會看到很多類似的事情, 婚姻是不同家庭文化的交融, 父母是家庭文化、觀念的傳遞者, 孩子是受教的人。 不同的物質觀、是非觀等會發生碰撞, 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對孩子的教育上, 我們要適當的調整有摩擦有紛爭的地方, 和錯誤的三觀說NO, 培養孩子自主的意識, 能客觀的看待自己所遇到的問題, 明是非、懂取捨、知進退。

在人生慢慢路上, 我們總會經歷很多事, 有些事我們可以全力以赴爭輸贏,

但是有些事我們需要理性的看待輸贏。 路還很長, 有些失敗不可怕, 只有輸過的人, 才更能體會贏的可貴, 才能明白知進退懂取捨, 才能明白落後就要挨打, 才能知恥後勇, 才能贏到最後。 輸得起, 才贏的起。

而這些觀念, 需要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 在不同的年齡段, 讓孩子能夠明辨是非對錯, 自主的去決斷一些事, 這樣孩子才能真增意義上長大。 關於輸贏觀念的這些問題需要落實到家庭教育中, 在不同的階段, 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有所區別, 所需要接受的教育也是有區別的, 這是每個家庭家長最關注的問題。

02

孩子的成長, 拼的是家長的心態

成績的高低並不意味著成長的快慢, 有時候, 家長錯把成績當成了成長,

不僅自己變得焦躁, 也讓孩子變得焦慮。

在《小捨得》這部劇中, 佟大為和宋佳飾演的夫婦, 心態讓人爆贊。

女兒歡歡, 在返校考中只考了45分, 夫妻倆雖然有點失落, 但卻沒有一句責備的話:

「這次為什麼沒考好?如果不粗心, 是不是很多題都能做對呀?」

在第二次考試時, 女兒考了70分, 夫妻倆並不是責駡孩子, 而是表揚她:「不錯呀, 比上回進步好多是不是?」

在看這對夫婦與孩子相處的片段時, 彈幕瘋狂在為他們打CALL, 表示「想要這樣的父母」。

03 壓不垮的底氣, 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毛毛蟲之所以能夠飛上天際, 是因為它願意「作繭自縛」。在這個過程中,哪怕是有人出於善意而伸手助毛毛蟲破繭,它的努力都將全部白費。因為一隻沒有經過掙扎的蝴蝶,是無法展翅飛翔的。

孩子在人生中該走的路,同樣一步都不能少。如果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心疼或因為懶惰,教得不夠或者教得不好,孩子就失去了鍛煉的寶貴機會。

無論孩子擁有多少高端玩具、品嘗過多少美味佳餚、掌握了多少超人知識。壓不垮的底氣,或許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童年禮物。孩子的人生,我們始終只能陪伴,放手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

哪怕真的一心只想要孩子飛得更高,也得教會孩子如何面對低谷啊——只有「輸得起」,才更「贏得起」。

克服困難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最好不要凡事包辦,多鼓勵孩子去嘗試克服困難。你做得多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就少了。你以為你是好心,實際上你是在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延遲了孩子抽枝發芽的時機。

當然,如果你懂得一些必要的技巧與方法,將你的獨門秘訣傳授給孩子,對他們可是十分有幫助的。

學會延遲滿足

告訴孩子,等待是按捺想要行動的想法,知道想要的情況出現。等待的時候,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時間。

當孩子理解等待之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是更加長遠的目標。如果你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好一件事情,就會得到一個更大的成果。

失敗時的心理調整

當孩子失意時,不必在孩子面前小心翼翼地回避這個問題。如果孩子有疑惑,他會希望有人能夠幫他分析失敗的前因後果。

告訴孩子,他可以休息一下,調整一下狀態。但是沉浸失敗太久,肯能會讓他錯過更多精彩。

正確看待批評

告訴孩子,失敗是可以接受的。不必因為表現不如意而感到羞恥,不必因為害怕再無機會而恐懼,警惕在情緒的推波助瀾下做出衝動的行為。

提醒孩子,失敗意味著進步的空間。比起失落,重要的是如何有針對性地去提升自我,或者換個思路再次嘗試。

「贏得起」的孩子比我們想象中脆弱,「輸得起」的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更強大。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的心態,決定了孩子成長的方向。

白巖松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輸得漂亮是人生的價值,也是最好的人生。

作為父母,首先擺正自己的心態,不把孩子的一次失敗當成「考核單」,幫助孩子找到方向和方法,讓孩子體面地輸,漂亮地贏。

是因為它願意「作繭自縛」。在這個過程中,哪怕是有人出於善意而伸手助毛毛蟲破繭,它的努力都將全部白費。因為一隻沒有經過掙扎的蝴蝶,是無法展翅飛翔的。

孩子在人生中該走的路,同樣一步都不能少。如果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心疼或因為懶惰,教得不夠或者教得不好,孩子就失去了鍛煉的寶貴機會。

無論孩子擁有多少高端玩具、品嘗過多少美味佳餚、掌握了多少超人知識。壓不垮的底氣,或許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童年禮物。孩子的人生,我們始終只能陪伴,放手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

哪怕真的一心只想要孩子飛得更高,也得教會孩子如何面對低谷啊——只有「輸得起」,才更「贏得起」。

克服困難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最好不要凡事包辦,多鼓勵孩子去嘗試克服困難。你做得多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就少了。你以為你是好心,實際上你是在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延遲了孩子抽枝發芽的時機。

當然,如果你懂得一些必要的技巧與方法,將你的獨門秘訣傳授給孩子,對他們可是十分有幫助的。

學會延遲滿足

告訴孩子,等待是按捺想要行動的想法,知道想要的情況出現。等待的時候,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時間。

當孩子理解等待之後,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是更加長遠的目標。如果你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好一件事情,就會得到一個更大的成果。

失敗時的心理調整

當孩子失意時,不必在孩子面前小心翼翼地回避這個問題。如果孩子有疑惑,他會希望有人能夠幫他分析失敗的前因後果。

告訴孩子,他可以休息一下,調整一下狀態。但是沉浸失敗太久,肯能會讓他錯過更多精彩。

正確看待批評

告訴孩子,失敗是可以接受的。不必因為表現不如意而感到羞恥,不必因為害怕再無機會而恐懼,警惕在情緒的推波助瀾下做出衝動的行為。

提醒孩子,失敗意味著進步的空間。比起失落,重要的是如何有針對性地去提升自我,或者換個思路再次嘗試。

「贏得起」的孩子比我們想象中脆弱,「輸得起」的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更強大。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的心態,決定了孩子成長的方向。

白巖松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輸得漂亮是人生的價值,也是最好的人生。

作為父母,首先擺正自己的心態,不把孩子的一次失敗當成「考核單」,幫助孩子找到方向和方法,讓孩子體面地輸,漂亮地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