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甘寧被圍眾將不救,「三姓家奴」身份及戰略主張,遭文武集團排擠

東漢末期, 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北撤, 荊州戰場的主要戰爭就是曹仁和周瑜在江陵磕了一年, 期間在第一階段的戰事中, 雙方的焦點都放在了江陵上游的夷陵, 當時甘寧率輕兵襲取夷陵, 而曹仁則是不得已分兵去奪回夷陵, 此時就發生了乍看很奇怪, 但是卻極為合理的事情, 也就是周瑜所部大多數將領都不願意去救甘甯, 希望甘寧自生自滅。

其根本原因是, 甘甯在孫權集團中一直以來沒有地位, 在吳人眼裡, 可能甘寧就是個「三姓家奴」, 而且他的極力慫恿孫權西征荊州巴蜀, 這動搖了江東本土豪強的利益, 自然是沒人待見他的, 借曹仁之手, 做掉甘寧, 估計沒有多少人反對。

那麼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當時是建安十三年(208年), 曹操北撤, 曹仁屯兵於江陵, 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荊州, 曹軍立足於此, 也就是保留了一個戰略進攻點, 掌控了長江中游,

可以沿江而下, 突破孫權集團的長江防線, 並且也保留了曹軍南下奪取荊州南部諸郡的能力。

而且屯兵江陵, 也可以保證曹操實力腹地中原一帶的穩定, 所以說曹仁勢必要堅守, 而對於周瑜來說, 擊敗曹操, 只是解決了孫權集團的生存問題,

奪下江陵才能解決孫權集團的擴張問題, 雙方也就必然爆發激烈的碰撞。

《三國志.曹仁傳》從平荊州, 以仁行征南將軍, 留屯江陵, 拒吳將周瑜。

《三國志.周瑜傳》瑜與程普又進南郡, 與仁相對, 各隔大江。

首先曹仁作為守城方, 還是佔便宜的, 任何攻城戰, 守城一方堅守, 那麼攻城一方要付出的代價要數倍於守城一方, 所以說周瑜初期強攻江陵城是不可能的, 雙方隔著長江相對峙, 也就是此時甘寧自告奮勇, 前去進攻長江上游的夷陵, 不得不說甘寧的謀劃是有利於周瑜一方的。

《三國志.甘甯傳》攻曹仁於南郡, 未拔, 甯建計先徑進取夷陵, 往即得其城, 因入守之。 時手下有數百兵, 並所新得, 僅滿千人。

夷陵在今天的湖北宜昌, 這裡是曹軍防備的弱點,

畢竟曹軍赤壁新敗, 大軍北撤, 曹軍還做不到沿江佈置重兵, 實現全面防禦, 只能重點防守要點, 也就是江陵。

實際效果也符合預期, 甘寧輕鬆拿下夷陵,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 甘寧所部僅數百人, 得到夷陵降卒補充後才達到千人規模,

也就是說夷陵城守軍也是就幾百人, 而且不是精銳部隊。

甘寧的戰略計畫是, 以夷陵為根基, 逐步向外擴張, 這樣就可以威脅江陵的側翼, 如果甘甯擴張順利, 還可以威脅到江陵的後方通道, 這樣對江陵就可以形成戰略包圍的態勢, 就算甘寧在夷陵啥都不做, 也足以分散曹仁的經歷, 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甘寧就出麼蛾子。

所以曹仁也不含糊,果斷派遣步騎混合部隊,意圖快速奪回夷陵。

《三國志.甘甯傳》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圍寧。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三國志.呂蒙傳》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攻甯,寧困急,使使請救。諸將以兵少不足分。

曹仁此戰派遣的攻城兵力多少,只有《三國志.甘寧傳》有明確記載,稱大約在5、6千人的規模,而且攻城器械完備,對夷陵城內的甘寧所部進行了圍攻,甘寧再怎麼談笑自若也要求援的。

可這個時候,周瑜手下眾將領都表示反對,「救個球啊,我們兵太少了,無法分兵,讓甘興霸自求多福吧」。

周瑜手下將領也是有正當理由的,那就是擔心分兵後被曹仁突襲啊,是江陵城重要還是夷陵重要,乍一看,他們是多麼的睿智啊,可是細想就不對勁了。

周瑜率部主動進攻江陵,作為攻城一方兵力一般是要多於守城一方的,那麼曹仁都分兵了,人家都不考慮兵力不足的問題,周瑜所率的軍隊就兵力不足了?而且你害怕什麼?害怕分兵救援甘寧後,困守江陵的曹仁突襲大營嗎?但是雙方隔著長江啊,周瑜是在率部解救甘寧後,才整合部隊渡江,抵達長江北岸,開始圍攻江陵的,那麼當時擅長水戰的眾將還擔心曹仁渡江偷襲,誰信呢?

所以他們就是不想去救甘寧,哪怕守住夷陵這一點,對於整體戰局有利也沒人願意求救,當然也不能忽略一點,那就是孫權集團內部是擁有私人部曲的,也就是私兵,他們說兵少,也多少是指,周瑜所部整體兵力多於曹仁,但是兵力分散到各個將領手中就不足了。

話說回來,為何眾將領都不喜歡甘寧,不願意去救他,先要說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甘甯出身於悍匪啊。

《三國志.甘寧傳》人與相逢,及屬城長吏,接待隆厚者乃與交歡;不爾,即放所將其資貨,於長吏界中有所賊,作其發負,至二十餘年。

簡單來說就是當屬接待甘甯的,甘寧就和他開心結交,不招待他的,他就除掉當地官吏,這使得他在投奔孫權後,別人看不起他。

同時甘寧又有「三姓家奴」的身份,他早期投奔於劉璋,但是感覺不受待見,所以果斷造反,兵敗後東入荊州,依附於劉表,發現劉表也是昏聵不已,不能久留,就繼續向東,想要投奔孫權,結果在東去的途中,經過江夏黃祖地界,被黃祖留下來,在黃祖賬下,甘寧曾經擊退過孫權的進攻,最後他才輾轉投奔於孫權。

這也就導致了在孫權的武將集團中,對甘甯形成了天然的鄙視鏈,甘寧在他們眼中就是個出身不好的善變之人,誰願意去就他呢?

甘寧在武將中不受待見,在孫權文官集團中依然受到排擠。

《三國志.甘甯傳》張昭時在坐,難曰:「吳下業業,若軍果行,恐必致亂。」

甘甯在投奔孫權後,極力推崇向西擴張的策略,也就是先取荊州,再取益州,則霸業可定,孫權肯定是喜歡的。

可是這引起了江東本土勢力的反對,看東漢末期以及三國時期的戰爭記載,你就會發現,孫氏集團打防守戰,有很多經典戰例,打的很精彩,但是主動進攻的戰爭,大多是無果的,甚至慘敗。

這就是孫權集團的先天劣勢,江東士族過於強盛,守土還行,為了孫氏的擴張而搭上自己的利益則不行,所以當時張昭是極力反對甘寧的西征計畫的,這是一個死結,始終解不開,除非孫氏集團出了一位強主,能夠推翻江東的士族集團,重新給孫氏集團「塑骨」。

所以說,甘寧的確夠悍勇,打夷陵也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被孫氏集團文武排擠的甘寧,是沒人願意去救的,更何況去救甘寧,還要搭上自己部曲損失的前提,最大的功勞還是甘寧的,這誰願意啊。

最終也只能是周瑜帶著呂蒙率部去救援甘寧了,可以說如果周瑜不動,那麼甘寧就要被數倍的曹軍所擊敗了,身首異處是極有可能的,這也沒辦法,誰讓甘甯在孫權那裡,誰都不待見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曹仁傳》《三國志.周瑜傳》《三國志.呂蒙傳》《三國志.甘寧傳》《三國志.淩統傳》

所以曹仁也不含糊,果斷派遣步騎混合部隊,意圖快速奪回夷陵。

《三國志.甘甯傳》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圍寧。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三國志.呂蒙傳》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攻甯,寧困急,使使請救。諸將以兵少不足分。

曹仁此戰派遣的攻城兵力多少,只有《三國志.甘寧傳》有明確記載,稱大約在5、6千人的規模,而且攻城器械完備,對夷陵城內的甘寧所部進行了圍攻,甘寧再怎麼談笑自若也要求援的。

可這個時候,周瑜手下眾將領都表示反對,「救個球啊,我們兵太少了,無法分兵,讓甘興霸自求多福吧」。

周瑜手下將領也是有正當理由的,那就是擔心分兵後被曹仁突襲啊,是江陵城重要還是夷陵重要,乍一看,他們是多麼的睿智啊,可是細想就不對勁了。

周瑜率部主動進攻江陵,作為攻城一方兵力一般是要多於守城一方的,那麼曹仁都分兵了,人家都不考慮兵力不足的問題,周瑜所率的軍隊就兵力不足了?而且你害怕什麼?害怕分兵救援甘寧後,困守江陵的曹仁突襲大營嗎?但是雙方隔著長江啊,周瑜是在率部解救甘寧後,才整合部隊渡江,抵達長江北岸,開始圍攻江陵的,那麼當時擅長水戰的眾將還擔心曹仁渡江偷襲,誰信呢?

所以他們就是不想去救甘寧,哪怕守住夷陵這一點,對於整體戰局有利也沒人願意求救,當然也不能忽略一點,那就是孫權集團內部是擁有私人部曲的,也就是私兵,他們說兵少,也多少是指,周瑜所部整體兵力多於曹仁,但是兵力分散到各個將領手中就不足了。

話說回來,為何眾將領都不喜歡甘寧,不願意去救他,先要說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甘甯出身於悍匪啊。

《三國志.甘寧傳》人與相逢,及屬城長吏,接待隆厚者乃與交歡;不爾,即放所將其資貨,於長吏界中有所賊,作其發負,至二十餘年。

簡單來說就是當屬接待甘甯的,甘寧就和他開心結交,不招待他的,他就除掉當地官吏,這使得他在投奔孫權後,別人看不起他。

同時甘寧又有「三姓家奴」的身份,他早期投奔於劉璋,但是感覺不受待見,所以果斷造反,兵敗後東入荊州,依附於劉表,發現劉表也是昏聵不已,不能久留,就繼續向東,想要投奔孫權,結果在東去的途中,經過江夏黃祖地界,被黃祖留下來,在黃祖賬下,甘寧曾經擊退過孫權的進攻,最後他才輾轉投奔於孫權。

這也就導致了在孫權的武將集團中,對甘甯形成了天然的鄙視鏈,甘寧在他們眼中就是個出身不好的善變之人,誰願意去就他呢?

甘寧在武將中不受待見,在孫權文官集團中依然受到排擠。

《三國志.甘甯傳》張昭時在坐,難曰:「吳下業業,若軍果行,恐必致亂。」

甘甯在投奔孫權後,極力推崇向西擴張的策略,也就是先取荊州,再取益州,則霸業可定,孫權肯定是喜歡的。

可是這引起了江東本土勢力的反對,看東漢末期以及三國時期的戰爭記載,你就會發現,孫氏集團打防守戰,有很多經典戰例,打的很精彩,但是主動進攻的戰爭,大多是無果的,甚至慘敗。

這就是孫權集團的先天劣勢,江東士族過於強盛,守土還行,為了孫氏的擴張而搭上自己的利益則不行,所以當時張昭是極力反對甘寧的西征計畫的,這是一個死結,始終解不開,除非孫氏集團出了一位強主,能夠推翻江東的士族集團,重新給孫氏集團「塑骨」。

所以說,甘寧的確夠悍勇,打夷陵也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被孫氏集團文武排擠的甘寧,是沒人願意去救的,更何況去救甘寧,還要搭上自己部曲損失的前提,最大的功勞還是甘寧的,這誰願意啊。

最終也只能是周瑜帶著呂蒙率部去救援甘寧了,可以說如果周瑜不動,那麼甘寧就要被數倍的曹軍所擊敗了,身首異處是極有可能的,這也沒辦法,誰讓甘甯在孫權那裡,誰都不待見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曹仁傳》《三國志.周瑜傳》《三國志.呂蒙傳》《三國志.甘寧傳》《三國志.淩統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