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俗話說「父母在,不遠遊」,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鮮少人提

作為一個注重孝道的民族, 中國文學史上不乏眾多描寫子女與父母的詞句, 如「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這句詩意在描寫母親對遊子的愛, 對於遊子孔子曾經說到「父母在, 不遠遊」, 在他看來, 既然父母安在, 孩子便不應該長期在外闖蕩, 而把父母獨自留在家中無人照料。 雖然孔子所說的前半句廣為人知, 但其實後面的半句:「游必有方」才是精華, 但卻總被人忽略, 鮮少人提及。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也是傳統文化的基礎, 父母在世的時候, 盡心盡力孝養父母, 這是理所當然, 這是子女的本分之事。

所以孔子他老人家說, 父母在世的時候, 兒女不要無緣無故的遠遊, 並不是說一步也不可以出門, 可以出門, 但是要「游必有方」, 關鍵就在這個「方」字上。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把「方」批註為方向。 父母老了, 我們出門不可以輕易改變方向, 為什麼不改變方向?因為古代沒有電話,

資訊溝通不方便, 萬一父母在家裡發生什麼情況, 他派人來找我們, 就能很容易找到我們。 做子女的要處處想到父母, 這才是孝道。

為人父母, 哪個不牽掛自己的兒女?「父母一百歲, 常憂八十兒」。 即使父母一百歲了, 兒女都八十歲了, 一百歲的父母還是常常擔憂自己八十歲的孩子。 在父母眼裡, 兒女無論多大歲數, 都是孩子, 父母永遠都放不下兒女, 時時刻刻都在掛念, 都在為兒女操心。

所以做兒女的, 要體諒父母的這種心情, 不要讓他們太憂慮, 要多為他們著想。 所以說「父母在, 不遠遊」, 不是不可以出門, 但不可以無緣無故地出門, 如果你無緣無故的就離家出走, 就放下父母不管, 那就是大不孝。

所以說「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的時候, 如果我們有正事要做, 確實需要出門, 出行前一定要征得父母同意, 要把我們去的地方和要做的事情都詳細交代給父母, 讓他們心裡有數, 知道我們做什麼去了。 並且要把家裡的事情安排好, 讓父母衣食無憂, 這樣才可以出門。

什麼是「正事」呢?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 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有利益的事情, 這是正事。 如果是去做違法亂紀、傷天害理的事情, 就算告訴父母了, 那也不行, 那還是大不孝。

以前通訊不方便, 給家裡寫信的話, 要一兩個月才到, 現在我們打個電話就行了。 不管我們到了哪裡, 都要養成一個習慣, 就是先給父母打個電話, 報個平安。 我現在在哪裡, 我在做什麼事情, 好讓他們心安, 不要掛念憂慮, 這是養父母之心, 這是游必有方。

孔子當年周遊列國的時候, 父母已經不在了。 孔子三歲的時候, 父親去世, 十七歲的時候, 母親就去世了, 母親在世的時候, 他沒有遠遊, 母親走了以後, 他才遠遊的, 所以說「父母在, 不遠遊」這句話, 孔子是真做到了。 如果父母在世, 孔子還會不會遠遊?也會, 但是一定要得到父母同意。

其實無論父母在世與不在世, 我們都要做到「游必有方」, 就是出門的目的, 一定是要做正事, 都是符合道義、符合正法的善事, 這樣才對得起父母。 如果我們所做的事情不符合道義, 有辱門楣,有辱雙親,這就是「沒有方」了。

有辱門楣,有辱雙親,這就是「沒有方」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