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俾斯麥」號戰列艦:二戰最抗揍的戰列艦,單挑英國40多艘軍艦

【圖為「俾斯麥」號正面照, 德國海軍裡的巨無霸】

俾斯麥大家都比較瞭解, 他是德國的鐵血宰相, 他靠著鐵血政策統一了德國。

德國後來建造了一款戰列艦,

名字用了這位德國宰相的名字。 取這個名字, 也表明了德國人十分想念和崇拜往日的鐵血宰相, 更向外界傳達了一種訊息——不服, 還想奪回西歐霸主的地位。

【圖為正在港口接受補給的「俾斯麥」號】

德國的「俾斯麥」號誕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

這場戰爭對德國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回憶, 戰後長期以來被各種各樣的條約束縛, 海軍自然也受到了約束。

【圖為「俾斯麥」號戰列艦上的炮管】

1935年前後, 往日的那些約束條約逐漸過期失效, 德國政府立馬開始制定新的軍事籌備方案,

其中就包括建造「俾斯麥」號戰列艦。

【圖為賓士卡車給「俾斯麥」號運送補給物資】

「俾斯麥」號戰列艦在1936年動工, 歷經了四年竣工, 1940年正式服役。

艦長241米, 艦寬36米, 標準排水量41637噸, 滿載排水量50300噸。

【圖為「俾斯麥」號戰列艦艦長林德曼海軍上校和艦上的官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德國海軍實力弱于英國海軍, 所以「俾斯麥」號戰列艦更多是執行偷襲任務。

比如1941年的5月18日, 「俾斯麥」戰列艦就參加了著名的萊茵演習行動。

【圖為一名信號員給「俾斯麥」號發旗語】

偷襲期間, 「俾斯麥」號戰列艦最先被英國人發現, 英國皇家海軍做好了一系列的準備。 在5月24日的晚上5:35, 德艦和英艦遭遇。 5:52, 雙方交上了火。

【圖為「俾斯麥」號戰列艦(上)和英國「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這場戰鬥中,英國的「胡德」號戰列艦被「俾斯麥」號的380mm炮彈擊中彈藥庫,艦體直接被成兩截,全艦1400多名官兵無一倖免。另一艘英國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也遭到重創而退出戰場。

【圖為擊沉「胡德」號後的「俾斯麥」】

本來準備充足,想先發制人的英國海軍卻敗下陣來,還搭上了一艘戰列巡洋艦和1400多名官兵的生命。

自此,「俾斯麥」號也成了邱吉爾的眼中釘,肉中刺。

【圖為「俾斯麥」號戰列艦上的倖存者】

從「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的「劍魚」魚雷機對「俾斯麥」號展開了魚雷進攻。在40多艘英艦的追擊下,俾斯麥一直堅持到了5月27日的10時40分。失去抵抗能力的「俾斯麥」號漂浮在海面,最終被英國的重巡洋艦「多塞特」號發射的魚雷擊沉。

【圖為「俾斯麥」號戰列艦(上)和英國「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這場戰鬥中,英國的「胡德」號戰列艦被「俾斯麥」號的380mm炮彈擊中彈藥庫,艦體直接被成兩截,全艦1400多名官兵無一倖免。另一艘英國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也遭到重創而退出戰場。

【圖為擊沉「胡德」號後的「俾斯麥」】

本來準備充足,想先發制人的英國海軍卻敗下陣來,還搭上了一艘戰列巡洋艦和1400多名官兵的生命。

自此,「俾斯麥」號也成了邱吉爾的眼中釘,肉中刺。

【圖為「俾斯麥」號戰列艦上的倖存者】

從「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的「劍魚」魚雷機對「俾斯麥」號展開了魚雷進攻。在40多艘英艦的追擊下,俾斯麥一直堅持到了5月27日的10時40分。失去抵抗能力的「俾斯麥」號漂浮在海面,最終被英國的重巡洋艦「多塞特」號發射的魚雷擊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