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文學訪談:我更看重精神意義的故鄉

魏策策:如何處理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楊爭光:極端點說, “活在當下”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我們很難“活在當下”, 更多的是活在歷史之中, 活在慣性裡, 活在銜接歷史與未來的一個轉瞬即逝的夾縫裡, 是歷史遺留和未來收留的一種活物。

魏策策

AND

楊爭光

:您的作品中也有不少暴力成分。 好多人說您的小說是鄉村暴力的典型。

楊:是的, 我的作品有很多與暴力有關, 甚至寫的就是暴力, 尤其是民間暴力。 但我的原則是, 絕不一味地欣賞暴力、讚美暴力, 有暴力的來路與去處, 在“暴力美學”的範疇之內, 但絕不是“暴力美”,

或者“美暴力”, 這樣的東西我連一篇也沒有的。

我更看重精神意義上的故鄉

:和《藍魚兒》類似, 您的很多小說這種奇異的“暴力”都不斷能把讀者逗笑, 然而就像《從兩個蛋開始》裡的高選媽一樣, 笑著笑著, 這笑聲就越來越沉重, 最後於觸目驚心中嘎然而止。 這好比是“無中生有”, 看著無事的喜劇, 最後變成了巨大的不可忽視的悲愴。 比如《萬天鬥》中踩壞一棵苗, 《泡泡》中的跳舞病, 《公羊串門》中村長對法律一本正經的施仿, 都走向了荒誕。 這種“反諷”敘事是對日常性的“模式化”生命和生命時間的再造性複現, 有著悲喜劇的力量。

楊:司空見慣而不覺其“怪”更具“怪”的力量。 荒誕也一樣的。 荒誕的事實無論多麼平淡無奇, 都蘊含、掩藏著荒誕的真相,

有時候, 把事實重複一次, 很可能就會顯其荒誕之相, 反諷之力, 平淡也立刻就不再平淡。 所以, 發現荒誕永遠是首先的, 然後才有表現, 才有反諷。 而發現本身就是一種再造。 這並不是藝術的專利, 歷史學對於歷史的每一次發現, 社會學對社會的每一次發現, 相對於已有的認知, 都是對歷史和社會的一次再造與重構。

魏:《公羊串門》、《老旦是一棵樹》、《從兩個蛋開始》這些小說故事的發生地都可以看作在渭北關中平原, 但都從不同角度對鄉村、歷史、社會、人性有新的重構與發現, 關中是您的小說的基地。 蘇童的寫作被稱作有種“南方精神”, 故鄉和童年往往是作家的靈魂。 故鄉對人有生養之恩, 每個作家不但有“生”他的血脈之地,

也有“養”他的精神之鄉, 可謂有身, 有心, 身體的根可能有定數, 但精神的根可以很廣大, 可以說, 作家的寫作很難離開以“身”為圓心, 以“心”為半徑的路數, 半徑越大, 作品的格局和容量就越大。 乾縣大楊鄉祥符村是您的家鄉, 您對“符馱村”進行了審美化的重塑, 您筆下的符馱村既和您有精神上的血緣, 您的作品無論是對“符馱村”還是對滋養自己的文化之根都有反思, 又不斷地用“現代”的精神理念對符馱村進行拷問, 這種反叛與搏鬥的核心是什麼?

楊:我曾經在另一個場合說到過這個話題。 對我來說, 有地理意義上的故鄉, 也有精神意義上的故鄉。 事實上, 我更看重的是精神意義上的故鄉。 只要生活過的地方,

都有故鄉的意味, 既是地理的也是精神的。 對一個居無定所的漂泊者來說, 隨著生命的成長, 就會有一部“故鄉史”。 在我原點意義上的故鄉當然是符馱村, 直至現在, 我還和它有著無法割裂的血肉聯繫, 至今還參與著我的情感, 精神, 心理的建構與解構。

符馱村在我的許多作品中, 既是一個現實的存在, 也是一個虛構的存在。 對這樣的存在, 並不完全是我的人為, 有其自然的, 難以人為的緣由。 我21歲離開符馱村, 在山東完成大學學業, 然後在天津生活與工作, 然後是西安。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我遊走在北京和西安之間, 我在北京雖然沒有過工作單位, 但有工作, 有生活。 然後是深圳, 到深圳工作與生活之後, 我就在深圳與西安, 乾縣與符馱村遊走了。

上述的幾個地方對我來說, 都有故鄉或者家鄉的意味。 和我相遇的每一個事件都會對我的精神與情感, 思想與心理產生影響。 而這些影響也會自然的影響到我的寫作。

如果說有“反叛與搏鬥”的話, 更多的是反叛既成的自己, 與自己的搏鬥。 事實上, 無論我寫“符馱村”的什麼, 無論我有著什麼樣的期待, 實有的那個符馱村並不關心。 但對我來說, 作為“故鄉”的符馱村, 至關重要。 故鄉是一團意緒, 一團情感, 更是一個認知的物件, 沒有認知, 意緒和情感很容易被虛飾、美化, “故鄉”很容易成為一個被壓縮的詞。 文學要做的, 很可能是把這一個壓縮的詞還原為可信且有質感的形象。 一個, 或許多個形象。 而且, 何以成為這樣的形象?這應該是至少的吧。 每一個形象都應該有它的理由吧?它的歷史、它的“文化根系”吧?也應該有它在現實中的被塑與自塑吧?

我們許多書寫“故鄉”的文字,即使名家的,為什麼會同質化到千篇一律?魯迅的《故鄉》、沈從文的“湘西”,為什麼又會成為我們的文學經典?原因也許就在於,後者不僅有意緒有情感,有個性化的體味,更有深層的認知。“馬貢多”是不是瑪律克斯文學意義上的“故鄉”呢?福克納的那一塊兒“郵票大的地方”呢?和它們相比,依我們文化歷史的龐雜與豐富,我們的文學還是太過簡陋了。

魏:關鍵在於其“故鄉”的濃縮性,我曾寫過一個短評《地域文學不能畫“地”為牢》,說到了當代成功的地域寫作如莫言的高密、梁鴻的梁莊、金宇澄的上海,是實在的故事發生場域,也是作家的精神原鄉,是一個雜糅了的當代中國和當代世界。他們的成功在於既定位了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身份個性,又突破了具體的地域,將無形的版圖和經驗的吸取擴大至中國乃至世界。

楊:就是說,要從我們的“故鄉”擴展出去。

“活在當下”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魏:長篇小說結構是個 “技術活”,您在小說結構方面構思的獨特性,也是少見的,可以叫做“魔方”式結構,比如《少年張沖六章》的六個章節好像六塊獨立的個體,但一經讀者閱讀,這六個方塊好像有了磁力,之間有著互相牽制滲透的肌理,能迅速聚合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每個讀者的還原能力不同,閱讀體驗也會不同。對讀者來說,讀的過程是一個層層疊加的過程,比常規的講故事的小說費勁,也極大地調動了讀者的思考性閱讀拼接體驗,這似乎是在小說外形或者形式上的一種匠心,您這樣結構小說的唯一目的是為了拒絕“小說故事化”嗎?“魔方”式結構這種形式上的創新似乎隨處都可以“劇終”,又隨時能有新的生長點,可以不斷地重構,這種對小說形式的苛求,和對傳統小說“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這樣的敘述模式和讀者期待是一個顛覆,不滿足於講一個故事,而且嘗試挑戰新的小說形式,可不可以說這是您的小說讀上去比較現代的一個因素?這會不會是形式的遊戲?形式淪為形式。

楊:前邊已經說過,我在《楊爭光:文字歲月》裡也說過的,對一部小說來說,“最好的結構”就是適合它的結構。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最佳的途徑只有一個。就結構來說,小說家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一條最佳的途徑,也就是能夠合適地完成創作意圖的“結構”。結構不合適,就會影響甚至扭曲小說的表達。因為小說藝術不僅是說故事,不能滿足於把要說的說出來就萬事大吉。它需要合適它的結構。小說藝術也是結構的藝術。

任何東西都有它的局限性,語言有,故事也有。寫《從兩個蛋開始》,我曾想用相對獨立又能貫通的四個中篇小說來結構。這對我並不困難。但故事比較緊湊的中篇和電影寫作的經驗告訴我,故事的局限性會使這部小說喪失很多不該喪失的東西。我選擇了消解大故事,精織短章的結構方法和敘事策略,使它們不僅能夠各自完成它們的使命,又能構成有機的整體。這要比編織一個完整的大故事或幾個較大的故事困難得多。有完整故事的大部頭,由於故事性的支撐,很容易使作家在敘事中放鬆警惕,把贅肉當成肌肉,把多餘當成必要。短章則不行,必須小心地對待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哪怕是一個小小的不合適都會很扎眼的。

完成的《從兩個蛋開始》是由三十六個短章構成的。它不僅是對“宏大敘事”,也是對“故事”的一次決絕的破壞和顛覆,卻並不損傷“故事性”。讀者可以從任意一章讀進去,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重新“組裝”。現實中的歷史和時間是有先後順序的,在小說藝術中,線性的事件是可以迴旋纏繞的。

但我確實“無意在文體上標新立異,也沒想成為文體型作家”。

魏:形式的創新往往是內容倒逼的結果。

“歷史”是解讀您小說的一個關鍵字,新中國的誕生宣告著一種歷史的開始,《從兩個蛋開始》逼迫我們思考中國/中國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樣的問題。小說名有沒有受《紅旗下的蛋》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您的這部小說抵達了歷史的真實與真相,以文學的方式幫讀者挽救了歷史遺忘,那麼,文學應該如何處理與歷史的關係呢?作家把握歷史的態度應如何?

楊:小說發表和出版時,曾經的名字是《符馱》,出版社覺得這樣的書名讓讀者不知所云,希望能改一個,並建議用小說第一章的標題“革命的蛋”。事實上,第一章裡兩枚“革命的蛋”只是符馱村新生活的一個開始,其後就與他們基本沒什麼關係了,就去掉了“革命”,用了“從兩個蛋開始”,似乎也不悖小說的格調,還避開了作為書名的敏感。就這樣用了。與《紅旗下的蛋》沒什麼關係。

就時間而言,“當下”是轉瞬即逝的。極端點說,“活在當下”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我們很難“活在當下”,更多的是活在歷史之中,活在慣性裡,活在銜接歷史與未來的一個轉瞬即逝的夾縫裡,是歷史遺留和未來收留的一種活物。所謂“活在當下”,永遠都是一種即時的應對。即時的應對不可能與經驗、習慣無關,當然也有對經驗的修正,有掙脫習慣的努力,我們就是這樣“活在當下”,從“當下”進入“未來”的。可見,“當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逝去的歷史具有相對穩定性,認知歷史也就是認知當下,認知歷史的真相,也就更可能確定當下的所在。擁有檢索歷史的能力,不僅是文學的問題,也是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的問題。擁有檢索歷史的能力,即使當下的道德教化,才會有質感,才會有的放矢,而不那麼的空洞、乾癟、乏力。但我們早就忘了這一點。

魏:的確,雖然文學沒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而是審美地呈現社會問題,發問精神難題,希望文學喚醒歷史,拒絕遺忘。謝謝您,期待下次再聊。

(魏策策,文學博士,陝西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每一個形象都應該有它的理由吧?它的歷史、它的“文化根系”吧?也應該有它在現實中的被塑與自塑吧?

我們許多書寫“故鄉”的文字,即使名家的,為什麼會同質化到千篇一律?魯迅的《故鄉》、沈從文的“湘西”,為什麼又會成為我們的文學經典?原因也許就在於,後者不僅有意緒有情感,有個性化的體味,更有深層的認知。“馬貢多”是不是瑪律克斯文學意義上的“故鄉”呢?福克納的那一塊兒“郵票大的地方”呢?和它們相比,依我們文化歷史的龐雜與豐富,我們的文學還是太過簡陋了。

魏:關鍵在於其“故鄉”的濃縮性,我曾寫過一個短評《地域文學不能畫“地”為牢》,說到了當代成功的地域寫作如莫言的高密、梁鴻的梁莊、金宇澄的上海,是實在的故事發生場域,也是作家的精神原鄉,是一個雜糅了的當代中國和當代世界。他們的成功在於既定位了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身份個性,又突破了具體的地域,將無形的版圖和經驗的吸取擴大至中國乃至世界。

楊:就是說,要從我們的“故鄉”擴展出去。

“活在當下”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魏:長篇小說結構是個 “技術活”,您在小說結構方面構思的獨特性,也是少見的,可以叫做“魔方”式結構,比如《少年張沖六章》的六個章節好像六塊獨立的個體,但一經讀者閱讀,這六個方塊好像有了磁力,之間有著互相牽制滲透的肌理,能迅速聚合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每個讀者的還原能力不同,閱讀體驗也會不同。對讀者來說,讀的過程是一個層層疊加的過程,比常規的講故事的小說費勁,也極大地調動了讀者的思考性閱讀拼接體驗,這似乎是在小說外形或者形式上的一種匠心,您這樣結構小說的唯一目的是為了拒絕“小說故事化”嗎?“魔方”式結構這種形式上的創新似乎隨處都可以“劇終”,又隨時能有新的生長點,可以不斷地重構,這種對小說形式的苛求,和對傳統小說“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這樣的敘述模式和讀者期待是一個顛覆,不滿足於講一個故事,而且嘗試挑戰新的小說形式,可不可以說這是您的小說讀上去比較現代的一個因素?這會不會是形式的遊戲?形式淪為形式。

楊:前邊已經說過,我在《楊爭光:文字歲月》裡也說過的,對一部小說來說,“最好的結構”就是適合它的結構。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最佳的途徑只有一個。就結構來說,小說家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一條最佳的途徑,也就是能夠合適地完成創作意圖的“結構”。結構不合適,就會影響甚至扭曲小說的表達。因為小說藝術不僅是說故事,不能滿足於把要說的說出來就萬事大吉。它需要合適它的結構。小說藝術也是結構的藝術。

任何東西都有它的局限性,語言有,故事也有。寫《從兩個蛋開始》,我曾想用相對獨立又能貫通的四個中篇小說來結構。這對我並不困難。但故事比較緊湊的中篇和電影寫作的經驗告訴我,故事的局限性會使這部小說喪失很多不該喪失的東西。我選擇了消解大故事,精織短章的結構方法和敘事策略,使它們不僅能夠各自完成它們的使命,又能構成有機的整體。這要比編織一個完整的大故事或幾個較大的故事困難得多。有完整故事的大部頭,由於故事性的支撐,很容易使作家在敘事中放鬆警惕,把贅肉當成肌肉,把多餘當成必要。短章則不行,必須小心地對待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哪怕是一個小小的不合適都會很扎眼的。

完成的《從兩個蛋開始》是由三十六個短章構成的。它不僅是對“宏大敘事”,也是對“故事”的一次決絕的破壞和顛覆,卻並不損傷“故事性”。讀者可以從任意一章讀進去,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重新“組裝”。現實中的歷史和時間是有先後順序的,在小說藝術中,線性的事件是可以迴旋纏繞的。

但我確實“無意在文體上標新立異,也沒想成為文體型作家”。

魏:形式的創新往往是內容倒逼的結果。

“歷史”是解讀您小說的一個關鍵字,新中國的誕生宣告著一種歷史的開始,《從兩個蛋開始》逼迫我們思考中國/中國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樣的問題。小說名有沒有受《紅旗下的蛋》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您的這部小說抵達了歷史的真實與真相,以文學的方式幫讀者挽救了歷史遺忘,那麼,文學應該如何處理與歷史的關係呢?作家把握歷史的態度應如何?

楊:小說發表和出版時,曾經的名字是《符馱》,出版社覺得這樣的書名讓讀者不知所云,希望能改一個,並建議用小說第一章的標題“革命的蛋”。事實上,第一章裡兩枚“革命的蛋”只是符馱村新生活的一個開始,其後就與他們基本沒什麼關係了,就去掉了“革命”,用了“從兩個蛋開始”,似乎也不悖小說的格調,還避開了作為書名的敏感。就這樣用了。與《紅旗下的蛋》沒什麼關係。

就時間而言,“當下”是轉瞬即逝的。極端點說,“活在當下”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我們很難“活在當下”,更多的是活在歷史之中,活在慣性裡,活在銜接歷史與未來的一個轉瞬即逝的夾縫裡,是歷史遺留和未來收留的一種活物。所謂“活在當下”,永遠都是一種即時的應對。即時的應對不可能與經驗、習慣無關,當然也有對經驗的修正,有掙脫習慣的努力,我們就是這樣“活在當下”,從“當下”進入“未來”的。可見,“當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逝去的歷史具有相對穩定性,認知歷史也就是認知當下,認知歷史的真相,也就更可能確定當下的所在。擁有檢索歷史的能力,不僅是文學的問題,也是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的問題。擁有檢索歷史的能力,即使當下的道德教化,才會有質感,才會有的放矢,而不那麼的空洞、乾癟、乏力。但我們早就忘了這一點。

魏:的確,雖然文學沒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而是審美地呈現社會問題,發問精神難題,希望文學喚醒歷史,拒絕遺忘。謝謝您,期待下次再聊。

(魏策策,文學博士,陝西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