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連續命中對手4發都無法打死敵人的神器!M1卡賓槍為何還被美軍鍾愛?

在這裡,您可以獲得關於水、陸、空、天等任意領域的武器裝備的最新知識,以及它們在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 美國武裝部隊發現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炮兵, 通信兵, 指揮員等非第一線戰鬥部隊,在遭遇到敵軍的反撲時, 由於沒有合適的武器只能在近距離使用M1911甚至是自配的左輪手槍與敵人作戰。 相比之下, 配備有衝鋒槍和步槍的敵軍能夠在老遠, 就將這些脆弱不堪的二線作戰單位放倒在地。 於是, 這種非常現實的問題也催生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M1卡賓槍的誕生。


上方的這把步槍就是名揚二戰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上方的這把步槍就是名揚二戰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而下方的這只小巧緊湊的卡賓槍就是我們的主角——M1卡賓

15發的.30手槍彈匣, 木托半自動結構讓原本只配有手槍的那些二線戰鬥人員找到了一絲絲的安全感。 但是在實戰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依舊十分尖銳

1942年, 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生產公司將M1卡賓槍納入了批量生產體系之中。 為何會採用一款裝上彈匣後僅重2.6Kg, 全長只有90釐米的小玩意兒, 陸軍給出的解釋是:M1卡賓槍在彈容量上相比傳統的左輪和M1911手槍更可靠一些, 且有效射程可以達到300米之間。 這使得二線戰鬥人員在遠距離能解決掉那些突破己方防線的敵人。

然而對於陸軍部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法, 實戰中的官兵們卻傳出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有實戰資料表明, 太平洋戰爭期間一名美軍M1型60毫米迫擊炮手, 使用M1卡賓槍在150米的距離連續射擊了4,5發彈藥, 才將另一個發起決死突擊的日軍士兵擊斃。 而在歐洲的西線戰場上, 傳統的M1911手槍在30米的距離一槍就將一名德軍士兵打倒在地。 這也催生了美軍對於這款小口徑卡賓槍的厭惡與質疑問題。 不過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批量生產化, 那些在底層的大兵們恐怕永遠無法將自己最真實的情感上報給高層。 再說, 有個傢伙總比赤手空拳去和日本/德國鬼子拼刺刀拼拳頭的好。 所以在二戰期間, 那些負面報告也都被陸軍部的官員們放到了檔檔案之下,

很少被真正的正視過。


1943年4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卡爾森軍營內訓練的美軍81毫米迫擊炮手。

1943年4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卡爾森軍營內訓練的美軍81毫米迫擊炮手。 可見其成員的身後配置了一隻M1卡賓槍。 在實戰中, 迫擊炮手是最容易遭到敵軍步兵反制攻擊和偷襲的物件之一。


M1卡賓槍的生產年限一直延長到了現在(不過大部分都是轉而用作商業, 收藏用途而非實戰)。

M1卡賓槍的生產年限一直延長到了現在(不過大部分都是轉而用作商業, 收藏用途而非實戰)。 在1942年定型量產後, 美國人強大的工業能力又一次的在資料上得到了體現:直至1945年8月總共有六百萬隻M1卡賓槍走下了生產線進入陸軍中服役。


M1卡賓槍有許多種衍生型號。

M1卡賓槍有許多種衍生型號。 而最為知名的莫過於採用折疊槍托結構的M1A1卡賓型。 該型總共也僅僅生產出了1萬支左右, 僅配發給本國的傘兵部隊。 另外M1卡賓槍也可以採用30發的彎型長彈匣, 火力持續性相對來說增強了不少

本文系烽火武器庫原創內容。 主編原廓, 作者木言北, 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