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眼中有塵三界窄,心中無事一床寬:你看不慣別人,是自己格局太小

古語有言: 「眼中有塵三界窄, 心中無事一床寬。 」

人們所看到的世界, 大多是自己內心的投射。

推開一扇窗, 有人看見的是風光旖旎,

有人看見的是污泥遍地。

這其中, 差的不過一個心胸和格局。

總是看不慣別人, 往往是因為自己境界不夠。

真正內心通透的人, 看什麼都順眼。

01

層次高的人, 懂得換位思考。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森林裡住著對互相看不慣的冤家, 燕子和蝙蝠。

原因是燕子覺得日出代表早晨, 日落則意味著傍晚。

蝙蝠卻認為, 太陽落山后, 美好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總之, 兩人都覺得對方才是錯的。

有回他們又為此爭論不休, 險些就要打起來。

路過的貓頭鷹, 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你倆生活作息完全相反, 怎麼可能得出一樣的觀點呢?」

每個人活在這世上, 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很多偏見與隔閡的產生, 往往都是源於我們站錯了地方。

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別人,

就很容易瞧對方各種不順眼。

層次越高的人, 都懂得換位思考。

站到別人的位置上, 去理解對方的立場與局限。

醫院裡, 年輕的護士給教授連著紮了好幾次針。

看到教授手臂上的大片淤青, 她急得一身汗, 可還是找不對血管。

教授本來有點生氣, 但還是輕聲地告訴她「沒關係」。

因為她突然回憶起剛參加工作那年, 那個手足無措的自己。

馬路上, 一個醉漢衝撞到了一對散步的父子。

兒子剛想斥責, 老人輕輕拉住了他的衣袖。

他想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也曾這樣借酒消愁過。

就像木心先生在詩裡寫的:

「不知原諒什麼, 誠覺世事皆可原諒。 」

真正成熟的人, 看誰都順眼, 因為他們知道人人都有難處。

多一份將心比心, 心裡就會少一些挑剔與苛責。

多一份換位思考, 很多問題, 其實都不算問題。

02

內心成熟的人, 從不輕易評判。

咖啡店裡, 一對母女站在隊伍的前頭。

年幼的女兒不停地吵鬧, 特別讓人煩神。

母親付完錢後, 還不小心打翻了手裡的咖啡。

潔白的地板上, 立馬變得一片狼藉。

旁邊的幾個白領嫌棄地咕噥道:

「真是又笨又擾民, 不能好好在家帶孩子嗎?」

「還是靠老公養的蛀蟲舒服, 我們每天苦哈哈地上班, 人家卻能悠閒地逛街喝咖啡。 」

跪在地上清理污漬的女人, 頓時眼裡噙滿了淚水。

這個故事, 其實是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裡的片段。

孩子出生後, 由於丈夫不關心, 再加上精神壓力大, 智英患上了產後抑鬱。

在買咖啡前, 她忙活了一整天, 又是洗衣拖地, 又是帶孩子。

好不容易抽出時間, 才捨得來喝杯最便宜的9塊錢拿鐵。

而剛剛咖啡之所以會灑, 是因為女兒一直用手亂拽智英的衣服。

故事的最後,智英沒有往常那樣隱忍,而是認真地反問對方:

「你見到我不過十分鐘,並不知道我經歷了什麼事,見過什麼人。

為什麼就能這麼輕易地評價我呢?」

人們總是很容易相信,自己第一眼看到的東西。

可很多時候,那些事實不一定就是真相。

不加思索的推斷和評價,往往會引發很多誤解乃至傷害。

網上有段紅極一時的話,每次聽都很有感觸:

「你看不慣車上不讓座的男孩,卻不知道他昨晚通宵都在加班。

你看不慣摳門的女鄰居,卻不知道她要獨自養活老家的兩個孩子。

有紋身的不一定是壞人,晚歸的女孩可能是為了生活。」

生活很複雜,在看不到的地方,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

有些笑容背後,是難以想象的苦;有些張揚背後,是不為人知的傷。

內心成熟的人,從不帶有色眼鏡看人。

因為他們知道:

這世上缺的不是目光如炬的人,而是從不輕易作判斷的善良。

03

格局越大的人,越能尊重不同。

前陣子,重溫了媒體人張偉的一篇文章。

其中有段話讓我印象很深:

「有時我們看不慣別人,不過是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

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不瞭解的生活方式:

安分守己的人看著夜夜笙歌的人;活潑的人看著內向的人。

別因為你不喜歡,就狠狠反對它,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總是用自己的三觀去要求別人,恰恰暴露了自己眼界的狹窄。

心胸越是寬闊的人,越懂得包容不同。

張偉本人,一直都是個極其不喜歡音樂節的人。

因為現場那種嘈雜又混亂的氛圍,總讓他感到莫名的焦慮。

比起一群人在草地上瘋狂地手舞足蹈,他更習慣於一個人,一間房,一首歌的自由。

但不巧,他身邊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是音樂節的忠實粉絲。

所以儘管更多時候,他還是願意一個人在家裡靜靜聽歌。

可每年音樂節開始後,他還是會耐心地流覽朋友們發來的現場圖。

然後,饒有興趣地跟大家討論臺上正在演奏的歌手。

網上有個提問:「三觀相合,到底指的是什麼?」

我很認同其中一個回答:

「真正的三觀相合,不是三觀完全一致,而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三觀。」

有人覺得兒女雙全才快樂,有人卻更享受單身的自由。

有人習慣小城市的朝九晚五,有人卻總想著去大城市闖蕩。

有人喜歡簡單樸素,可有人就是熱衷追趕潮流。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時區和選擇。

有句話說得好:

「允許自己不同,你是特立獨行;允許別人不同,你會海納百川。」

尊重差異,是種境界,理解別人,是份慈悲。

格局大的人,都懂得和而不同。

《壇經》裡寫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人這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

一個人經歷得越多,內心就越通透,也就越懂得包容和接納別人。

有句話說得好:

「倘若有一天,那些曾經看不慣的人或事,開始變得雲淡風輕。

不用懷疑,那是因為你自己正在走向成熟。」

與朋友們共勉。

故事的最後,智英沒有往常那樣隱忍,而是認真地反問對方:

「你見到我不過十分鐘,並不知道我經歷了什麼事,見過什麼人。

為什麼就能這麼輕易地評價我呢?」

人們總是很容易相信,自己第一眼看到的東西。

可很多時候,那些事實不一定就是真相。

不加思索的推斷和評價,往往會引發很多誤解乃至傷害。

網上有段紅極一時的話,每次聽都很有感觸:

「你看不慣車上不讓座的男孩,卻不知道他昨晚通宵都在加班。

你看不慣摳門的女鄰居,卻不知道她要獨自養活老家的兩個孩子。

有紋身的不一定是壞人,晚歸的女孩可能是為了生活。」

生活很複雜,在看不到的地方,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

有些笑容背後,是難以想象的苦;有些張揚背後,是不為人知的傷。

內心成熟的人,從不帶有色眼鏡看人。

因為他們知道:

這世上缺的不是目光如炬的人,而是從不輕易作判斷的善良。

03

格局越大的人,越能尊重不同。

前陣子,重溫了媒體人張偉的一篇文章。

其中有段話讓我印象很深:

「有時我們看不慣別人,不過是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

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不瞭解的生活方式:

安分守己的人看著夜夜笙歌的人;活潑的人看著內向的人。

別因為你不喜歡,就狠狠反對它,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總是用自己的三觀去要求別人,恰恰暴露了自己眼界的狹窄。

心胸越是寬闊的人,越懂得包容不同。

張偉本人,一直都是個極其不喜歡音樂節的人。

因為現場那種嘈雜又混亂的氛圍,總讓他感到莫名的焦慮。

比起一群人在草地上瘋狂地手舞足蹈,他更習慣於一個人,一間房,一首歌的自由。

但不巧,他身邊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是音樂節的忠實粉絲。

所以儘管更多時候,他還是願意一個人在家裡靜靜聽歌。

可每年音樂節開始後,他還是會耐心地流覽朋友們發來的現場圖。

然後,饒有興趣地跟大家討論臺上正在演奏的歌手。

網上有個提問:「三觀相合,到底指的是什麼?」

我很認同其中一個回答:

「真正的三觀相合,不是三觀完全一致,而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三觀。」

有人覺得兒女雙全才快樂,有人卻更享受單身的自由。

有人習慣小城市的朝九晚五,有人卻總想著去大城市闖蕩。

有人喜歡簡單樸素,可有人就是熱衷追趕潮流。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時區和選擇。

有句話說得好:

「允許自己不同,你是特立獨行;允許別人不同,你會海納百川。」

尊重差異,是種境界,理解別人,是份慈悲。

格局大的人,都懂得和而不同。

《壇經》裡寫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人這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

一個人經歷得越多,內心就越通透,也就越懂得包容和接納別人。

有句話說得好:

「倘若有一天,那些曾經看不慣的人或事,開始變得雲淡風輕。

不用懷疑,那是因為你自己正在走向成熟。」

與朋友們共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