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真正孝順是遵從意願!住不慣城市樓房堅持回鄉,兒女「老房改造」為母親量身打造「溫馨農家小院」

為年邁母親盡一份孝心, 將老房改造成美麗的農家小院!

豫西的陝州, 村裡到處是各個年代建造的地坑院, 但是能住人的地坑院也已經不多了, 即使現在有人居住, 也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 他們大多是在地坑院裡生活了一輩子習慣了, 即使在平地上也有平房, 但是還選擇在裡面養老的。 在村子裡的時候, 遠遠看見一個在這個佈滿地坑院的屋頂上有一座格外顯眼的鄉村「別墅」, 不禁讓人好奇是什麼人住在這樣漂亮的房子裡面。

走進一看說它是豪華「別墅」也不為過。 小院建的格外漂亮, 房子是瓦房, 圍牆和大門是鐵藝的, 院裡院外都栽植了花草。 雖然建築和所用材料不算奢華, 但是可以看出設計者是一個很有審美和生活品味的人, 站在大門外和院子裡的人打招呼, 應聲即出來一個頭戴白色帽子、滿臉笑容的大娘。

大媽今年75歲, 老伴是退伍軍人, 已離去多年。 平時就她一個人住在家裡。 三個兒子都在外工作, 一個女兒就嫁在本村, 在附近的景區上班, 女婿也外出打工不在家, 平時下班經常過來陪自己。 說起小兒子老人很自豪, 說他在機關單位上班, 上班地方也離自己也最近, 星期天和節日假日都會帶孩子回來住,

陪自己生活幾天。

說起這個院子的由來, 大娘說前些年由於下連陰雨, 現在住的小院前面的老地坑院坍塌了, 孩子們把她接到城裡生活, 住了小半年, 老人覺得在城裡的樓房住不慣, 平時孩子們上班了, 家裡也沒個人說話,

不如生活在農村隨意, 出門就能碰見老鄰居老姐妹, 閒話家常, 便要堅持回來住在地坑院上面的老瓦房裡, 孩子們拗不過老人, 就在3年前幾個孩子們商量著把老房子重新設計改造, 最後改造成了現在這個漂亮的農家小院。

小院改造前, 幾個孩子就商量好了改造方案,

經過改造好以後, 廚房、臥室、客廳一應俱全, 也很方便, 和城裡的小院一樣, 也安裝了空調、暖氣, 由於老年人都喜歡冬天睡熱炕, 還特意在老人的房間裡盤了熱炕, 老人現在已經不種地了, 平時在家就是看看電視, 種菜養花, 沒事了又能出去找老姐們閒話家常, 生活又回到了從前, 只是居住環境卻不一樣了。

大娘說她們這一代人書讀的少,很多字不認識,平時看電視就喜歡看戲,有些電視劇自己也看不懂,電視上地方臺正在放著豫劇,其實平時看戲就是看個熱鬧,這些老戲自己反反覆覆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如今一個人在家最期待的就是年節假日和星期天,孩子們和孫子孫女都會回來,一大家子人在一起住在一起,熱熱鬧鬧的給這平時寧靜的小院裡增添不少歡聲笑語。

大媽站在廚房門口,給我們說這些院子裡的紅燈籠是去年春節前孩子們放假回來過年掛的,說是掛起來看著喜慶,有過年的氣氛。這如今年早過完了,也捨不得摘,看見紅紅的燈籠就能想起一家人掛燈籠的歡樂場景,看著心裡就覺得高興。

老人在給我們介紹她的廚房,廚房裡也是油煙機,冰箱一應俱全。也都打理收拾的乾乾淨淨,平時就她和女兒在這裡做飯,女兒也是一個人在家,景區下班了,晚上就和自己在這裡做飯吃,晚上有時候就和自己一起住在這裡陪自己,女兒還是嫁的近點好,平時走動的多,還能照顧自己的生活。

坐在廚房門口,老人給我們講述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說那個時候家裡孩子都多,吃不夠,現在社會多好,種地不用交公糧,國家還給補助,老了也不用做事還給付老年金,看病還有新農合報銷,幾個孩子們也很孝順,自己在城裡住不慣,就給自己改造了這個小院讓自己在這裡安心養老,平時一有空就回來陪自己。

院子裡南面的柴火也是擺放的整整齊齊,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雖然廚房裡煤氣灶、電磁爐一應俱全,但是老人說自己還是喜歡用柴火灶蒸饃,說是柴火蒸的饃好吃,麵粉是在村裡買的糧食磨得麵,女兒有時間了娘倆就一起蒸一大鍋柴火饃,雖然沒城裡賣的饃饃白,但是健康好吃。放進冰箱裡能吃好久,孩子們過完星期天走時候都帶點回家吃。

一座老瓦房被孩子們改造的乾淨漂亮,功能齊全,院子裡也是特意用磚舖的,大娘說孩子們怕院子裡因為水泥雨雪滑倒,就專門用磚舖的,從大媽的笑容裡我們能看到老人內心滿滿的幸福。

小院門前還種了不少花草,各種小花開的正歡,院子外面還專門用圍欄圈起來了一塊菜地可以用來種菜,看來孩子們真的很有心,給老人打造這個漂亮的農家小院來養老。其實什麼是孝順父母,並不是給她們多少財物,也不是住高樓大廈,孝順就是順應父母的意願,讓她們在自己喜歡的環境裡生活,並且多給她們一些照顧多一些陪伴。

農家小院的前面不遠處就是大娘家已坍塌多年的老地坑院,曾經充滿孩子們歡歌笑語的地坑院,如今已經被勤快的老人整成了菜園,土地已經整好了,就等著過幾天孩子們回來種菜了。大媽的幾個孩子的做法非常好,給老人營造一個舒適的養老環境在這裡頤養天年,十分值得稱讚。

大娘說她們這一代人書讀的少,很多字不認識,平時看電視就喜歡看戲,有些電視劇自己也看不懂,電視上地方臺正在放著豫劇,其實平時看戲就是看個熱鬧,這些老戲自己反反覆覆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如今一個人在家最期待的就是年節假日和星期天,孩子們和孫子孫女都會回來,一大家子人在一起住在一起,熱熱鬧鬧的給這平時寧靜的小院裡增添不少歡聲笑語。

大媽站在廚房門口,給我們說這些院子裡的紅燈籠是去年春節前孩子們放假回來過年掛的,說是掛起來看著喜慶,有過年的氣氛。這如今年早過完了,也捨不得摘,看見紅紅的燈籠就能想起一家人掛燈籠的歡樂場景,看著心裡就覺得高興。

老人在給我們介紹她的廚房,廚房裡也是油煙機,冰箱一應俱全。也都打理收拾的乾乾淨淨,平時就她和女兒在這裡做飯,女兒也是一個人在家,景區下班了,晚上就和自己在這裡做飯吃,晚上有時候就和自己一起住在這裡陪自己,女兒還是嫁的近點好,平時走動的多,還能照顧自己的生活。

坐在廚房門口,老人給我們講述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說那個時候家裡孩子都多,吃不夠,現在社會多好,種地不用交公糧,國家還給補助,老了也不用做事還給付老年金,看病還有新農合報銷,幾個孩子們也很孝順,自己在城裡住不慣,就給自己改造了這個小院讓自己在這裡安心養老,平時一有空就回來陪自己。

院子裡南面的柴火也是擺放的整整齊齊,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雖然廚房裡煤氣灶、電磁爐一應俱全,但是老人說自己還是喜歡用柴火灶蒸饃,說是柴火蒸的饃好吃,麵粉是在村裡買的糧食磨得麵,女兒有時間了娘倆就一起蒸一大鍋柴火饃,雖然沒城裡賣的饃饃白,但是健康好吃。放進冰箱裡能吃好久,孩子們過完星期天走時候都帶點回家吃。

一座老瓦房被孩子們改造的乾淨漂亮,功能齊全,院子裡也是特意用磚舖的,大娘說孩子們怕院子裡因為水泥雨雪滑倒,就專門用磚舖的,從大媽的笑容裡我們能看到老人內心滿滿的幸福。

小院門前還種了不少花草,各種小花開的正歡,院子外面還專門用圍欄圈起來了一塊菜地可以用來種菜,看來孩子們真的很有心,給老人打造這個漂亮的農家小院來養老。其實什麼是孝順父母,並不是給她們多少財物,也不是住高樓大廈,孝順就是順應父母的意願,讓她們在自己喜歡的環境裡生活,並且多給她們一些照顧多一些陪伴。

農家小院的前面不遠處就是大娘家已坍塌多年的老地坑院,曾經充滿孩子們歡歌笑語的地坑院,如今已經被勤快的老人整成了菜園,土地已經整好了,就等著過幾天孩子們回來種菜了。大媽的幾個孩子的做法非常好,給老人營造一個舒適的養老環境在這裡頤養天年,十分值得稱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