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兩個兒子都從醫,「俠醫」林傑樑妻譚敦慈曝教育方式,身教大於言傳,要出自內心的去愛人

教育來自生活的點滴, 家庭是教育的主場。 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對一個人的教育, 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 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 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 教育正是一個持續施以水和陽光的過程。 真正的教育不在黑板、不在書本, 而在點滴的生活中。 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 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潤物細無聲。 教育如同細水長流, 不是在某一階段完成, 而是伴隨我們一生。

作為「俠醫」林傑樑的老婆, 譚敦慈的名字廣為人知, 自從丈夫離世後,

他繼承林醫師遺志、奔走全臺各地演講, 不遺餘力地宣導食安健康!林傑樑的兒子們也不負眾望, 紛紛繼承衣缽, 大兒子在上海擔任心臟內科醫師、小兒子則就讀臺大醫學系, 談到夫妻倆教育的方式, 譚敦慈笑笑說:「林醫師總說, 讀書是你家的事!」

據報導, 她和林醫師幾乎不干涉孩子的課業, 考差了, 絕對不責罵, 相反地, 就算考好了, 沒有零用金也沒有禮物, 譚敦慈會張開雙臂, 甜甜地說:「很好呀!來, 抱一下~」她表示, 老公從小就灌輸2兒子, 讀書是自己的責任, 他們只負責小孩的生活作息、三餐飲食。

以上圖片取自ettoday

圖片來源:聯合

在林家, 沒有電視, 卻有一間「父子三人共用」的書房, 裡面不放課外書、沒有任何玩具, 也規定不能吃東西, 爸爸、哥哥、弟弟一人一張書桌, 各自下班下課後, 林醫師做研究看論文, 孩子複習功課寫作業, 安安靜靜地彼此陪伴, 卻是最直接的身教, 因而養成專注、投入的習慣。 此外, 林醫師還會要求孩子, 做事不能拖拖拉拉, 最注重孩子的作息健康。

圖片來源:人間福報

「國小最晚8點睡覺、讀國中則是九點, 上高中後則放寬到不能熬夜!」譚敦慈笑笑表示, 她無法輔導兒子課業, 只能幫忙做做飯, 當司機接送上下課。 當年小兒子考上臺大醫學系時, 她也欣慰表示, 希望他不要有壓力, 做自己想做、該做的事, 要出自內心的去愛人, 才能當個善良的好醫生。

圖片來源:50+

在外面演講時,譚敦慈總說,她從來不是「奉獻型」的媽媽,也奉勸大家不要努力想當100分母親,「全家都去睡了,妳在那邊辛苦地洗衣服,真的不用這樣,舉凡家務或下廚,能不能樂在其中才是重點,該吃就吃、該睡就睡,想去哪裡也不要等。」

父母與孩子都是單獨的個體,父母不該過多參與孩子的人生,要讓他們走自己的路,成為更好的自己,而父母也同樣要經營好屬於自己精彩的人生。父母與孩子最好的關係亦如此,孩子的將來是由他們自己去創造,成功與否,都是他們自己的人生,同樣父母自己也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為自己而活。

家庭教育的好壞決定了孩子的一生,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過好這一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父母在影響他的成長。

好的父母,會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以自己為孩子的榜樣,教育孩子,一切都要從自己做起,只有自己變得優秀,才有能力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圖片來源:50+

在外面演講時,譚敦慈總說,她從來不是「奉獻型」的媽媽,也奉勸大家不要努力想當100分母親,「全家都去睡了,妳在那邊辛苦地洗衣服,真的不用這樣,舉凡家務或下廚,能不能樂在其中才是重點,該吃就吃、該睡就睡,想去哪裡也不要等。」

父母與孩子都是單獨的個體,父母不該過多參與孩子的人生,要讓他們走自己的路,成為更好的自己,而父母也同樣要經營好屬於自己精彩的人生。父母與孩子最好的關係亦如此,孩子的將來是由他們自己去創造,成功與否,都是他們自己的人生,同樣父母自己也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為自己而活。

家庭教育的好壞決定了孩子的一生,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過好這一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父母在影響他的成長。

好的父母,會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以自己為孩子的榜樣,教育孩子,一切都要從自己做起,只有自己變得優秀,才有能力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