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隨便停藥差點變成老年癡呆,這3大用藥誤區一定要改正!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白天總是昏昏欲睡, 晚上更是難以入眠, 尤其是睡眠品質較差的老年群體, 更是飽受失眠的折磨。

按道理講現在正是「春困」頻發的階段, 為什麼反而會出現失眠病癥呢?

張永華教授指出:春季來臨後, 隨著氣溫升高, 人體的外周血管會擴張, 導致大腦的供血減少等, 此時有睡眠障礙的人失眠情況因此會加重, 需要在這個時節加強治療。

而相比起青年群體, 中老年人的失眠也有不一樣的特點。 在他的門診中, 飽受失眠困擾二十年以上的患者不在少數, 而春季也是失眠季, 最近一段時間類患者更是多了起來。

隨便停藥, 險成老年癡呆

73歲的孫大伯最近整晚睡不著, 脾氣也變得很差, 更難受的是,

失眠導致了他白天的注意力難集中而記憶力下降——比如坐公交忘記帶老人卡, 到了公交站轉回家去拿, 回到家後想不起來要做什麼,

轉身又出門去坐公交了……

說起孫大伯的失眠, 那要追溯到20年多年前了。

以前的他年富力壯, 睡不好白天還能正常的工作、生活,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 身體素質在下降, 最近幾年失眠對他的影響越來越大了。

在家人的勸說下, 他也曾到醫院去配過有助於睡眠的藥物,

但服藥極不規范, 吃吃停停導致癥狀更加嚴重。

「吃這些藥對我記憶力有影響, 會害我變成老年癡呆的。 」孫大伯堅持認為治療失眠的西藥會影響大腦, 也是導致他最近記憶力下降的「罪魁禍首」。

這一次孫大伯來醫院, 經張永華教授問診後給他配了中藥, 並囑咐他不要一下子停止西藥, 中藥見效後才能逐步減少西藥, 不然病情容易反跳, 反加重病情。

但孫大伯表面答應, 回到家後就立刻停用西藥, 結果失眠又加重了, 這次折磨得他死去活來, 整個人都陷入抑鬱狀態了。

無奈, 在孫大伯第二次就診時, 張永華給他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工作並調整了藥物, 告誡他從現在起必須嚴格按照醫囑使用中藥和西藥, 再不可擅自停藥。

調理了兩個月後, 孫大伯的睡眠狀態有了很好的改觀, 從一晚上不到三個小時, 到現在可以睡5個半到6個小時了,

記憶力也恢復了很多, 而他也最終接受了失眠才是他記憶力下降的罪魁禍首, 只是這個教訓得來真的是太」痛苦不堪」了。

3大「失眠誤區」要避免

從事睡眠醫學工作幾十年的張永華教授接診了無數患者, 通過大量的臨床分析, 他指出老年人在睡眠問題上普遍有幾個誤區:

懼怕吃藥

很多老年人在失眠的同時都伴有記憶力下降的情況, 既想改善失眠品質, 又擔心安神類藥物的副作用, 尤其認為吃了安眠藥物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變成「老年癡呆」。

「其實吃藥和老年癡呆沒有什麼關係,反而是長期失眠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抑鬱的情緒,這些都是老年癡呆的高危因素。」

張永華建議,只要掌握好用藥指征,吃一點藥物沒有關係,反而是睡好了更有助身體機能包括記憶功能的恢復。

不當進補

雖然失眠患者大多數有乏力、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但這並不是失眠的根本原因,也不應該成為胡亂進補的藉口,不當服用保健品不僅無效,反而會加重失眠的癥狀。

比如人參可以補氣,但如果補過頭反而會上火,令人口乾舌燥,情緒煩躁,失眠會更嚴重。

頑固性失眠

很多人不認為失眠是病,熬一熬就過去了,這在張永華看來誤區影響非常大。「在我的門診中,失眠20年以上的長期患者比比皆是,到這個時候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他強調,由於睡眠品質跟人體健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當睡眠受到干擾時,人體免疫系統、消化系統、代謝系統等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公眾應該對失眠有正確的認識,積極尋找對策。

這6個入睡技巧請收好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失眠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高,且有低齡化的趨勢,人們驚訝地發現明明應該是放鬆的睡眠反而成了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礙。

在最新的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顯示,24.6%的居民在睡覺這件事上「不及格」,94.1%公眾的睡眠與良好水準存在差距。

睡眠障礙正日益成為現代人的「流行病」,困擾著不同年齡和職業的人們。

失眠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難以入睡、睡眠輕淺、多夢、比正常情況早醒、醒來後難以入睡、早上起來精力沒有恢復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和學習等。

通常失眠以後,需要去尋找醫療説明或者心理協助,然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這裡有幾點建議:

➤ 避免日間小睡,並保持起床時間規律,將臥床僅僅當作睡覺與[性☆生☆活]的地方,只有晚上有睡意或者到了規定的睡眠時間時,才上床休息。

➤ 如果臥床後感覺到大約20分鐘內無法入睡時(無需看表),應離開臥室,進行一些放鬆活動,直到感覺有睡意再返回臥室睡覺。

➤ 如果再次感覺到大約20分鐘內仍然無法入睡時,重複上條策略,如果有必要,整晚都可重複該過程。

➤ 無論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時間多少,第二天早晨都在同一時間起床(包括週末)。

➤ 不用苛求過多的睡眠時間,只需睡到第二天恢復精力即可。

➤ 夜間避免過度攝入液體和食物,避免飲酒、吸煙,減少咖啡因的攝入。

「其實吃藥和老年癡呆沒有什麼關係,反而是長期失眠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抑鬱的情緒,這些都是老年癡呆的高危因素。」

張永華建議,只要掌握好用藥指征,吃一點藥物沒有關係,反而是睡好了更有助身體機能包括記憶功能的恢復。

不當進補

雖然失眠患者大多數有乏力、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但這並不是失眠的根本原因,也不應該成為胡亂進補的藉口,不當服用保健品不僅無效,反而會加重失眠的癥狀。

比如人參可以補氣,但如果補過頭反而會上火,令人口乾舌燥,情緒煩躁,失眠會更嚴重。

頑固性失眠

很多人不認為失眠是病,熬一熬就過去了,這在張永華看來誤區影響非常大。「在我的門診中,失眠20年以上的長期患者比比皆是,到這個時候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他強調,由於睡眠品質跟人體健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當睡眠受到干擾時,人體免疫系統、消化系統、代謝系統等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公眾應該對失眠有正確的認識,積極尋找對策。

這6個入睡技巧請收好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失眠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高,且有低齡化的趨勢,人們驚訝地發現明明應該是放鬆的睡眠反而成了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礙。

在最新的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顯示,24.6%的居民在睡覺這件事上「不及格」,94.1%公眾的睡眠與良好水準存在差距。

睡眠障礙正日益成為現代人的「流行病」,困擾著不同年齡和職業的人們。

失眠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難以入睡、睡眠輕淺、多夢、比正常情況早醒、醒來後難以入睡、早上起來精力沒有恢復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和學習等。

通常失眠以後,需要去尋找醫療説明或者心理協助,然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這裡有幾點建議:

➤ 避免日間小睡,並保持起床時間規律,將臥床僅僅當作睡覺與[性☆生☆活]的地方,只有晚上有睡意或者到了規定的睡眠時間時,才上床休息。

➤ 如果臥床後感覺到大約20分鐘內無法入睡時(無需看表),應離開臥室,進行一些放鬆活動,直到感覺有睡意再返回臥室睡覺。

➤ 如果再次感覺到大約20分鐘內仍然無法入睡時,重複上條策略,如果有必要,整晚都可重複該過程。

➤ 無論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時間多少,第二天早晨都在同一時間起床(包括週末)。

➤ 不用苛求過多的睡眠時間,只需睡到第二天恢復精力即可。

➤ 夜間避免過度攝入液體和食物,避免飲酒、吸煙,減少咖啡因的攝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