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你可以說「不」: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拒絕

每個家庭或許都碰到過這樣的難題:

別的小朋友想玩自己家孩子的玩具, 別的小朋友想吃自己家孩子的零食, 孩子怎麼都不願意。

我也曾看到過一個極端的情況, 孩子老吃獨食, 不願意別人吃自己家的東西。

一天, 家裡來了許多客人, 媽媽洗好水果。

剛端上茶幾, 孩子把水果直接端走了。

媽媽很懊惱, 她問我:

孩子怎麼會這麼自私?

要怎麼讓孩子更愛分享?

其實, 這只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

在這個階段, 更是需要父母智慧的引導, 幫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識。

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自己女兒的一次經歷。

春節期間, 一家人看著電視。

她剝了一個橘子, 女兒就在一旁眼巴巴等著。

可她沒有立刻滿足孩子, 而是給了女兒一瓣, 說:

「給爺爺送過去。 」

女兒看看手裡的橘子, 又看看她, 眼裡都是不舍, 也挪不動腳。

李玫瑾嚴肅起來:

「如果不給爺爺吃, 我就不給你了。 」

女兒沒辦法, 給了爺爺, 爺爺特別高興, 親了他一下。

邁出第一步, 嘗到了甜頭, 女兒開始學會了分享。

緊接著, 她給了奶奶、姑姑、爸爸。

李玫瑾手中只剩下最後一瓣橘子, 她沒有吃, 而是給了女兒。

沒想到, 女兒拿起那一瓣, 就擱到了李玫瑾嘴裡。

李玫瑾及時回饋, 說:

「真乖!」

於是, 又剝了一整個給孩子。

雖然是件小事, 卻包含了教會孩子有能力分享的重要因素。

想要引導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狀態, 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首先要學會這三個基礎。

分享的前提, 是物權意識的建立

學會分享, 有一個前提, 就是「物權意識」的建立。

什麼是物權意識呢?

1歲的孩子, 被搶了玩具, 可能嚇一跳, 撇撇嘴, 一會兒就忘了。

2歲的孩子, 被搶了玩具, 就可能開始動手, 大哭大鬧, 演變成一場衝突。

這種變化並非是孩子變得自私了。

而是2歲以後, 孩子有了「物權意識」, 逐漸理解到「我的、他的、大家的」。

這時, 孩子會開始說「我的」, 比如他會覺得:

玩具是我的, 零食是我的, 媽媽是我的, 爸爸是我的, 全都是我的。

這是一個正常的心理發展階段, 不是成年人所理解的「自私、任性」等道德標準。

想要教會孩子分享, 就從此開始。

● 首先, 我們也需要擴大孩子對世界的認識, 理解「他的、大家的」。

李玫瑾談到自己的孩子, 5歲前後會和大人一塊吃飯。

她給孩子立了一個規矩:「大人不動筷子, 你就不能先吃飯。

為什麼這樣做呢?

李玫瑾說, 孩子4、5點放學, 就開始餓了, 可我們家吃飯一般在6點左右。

「餓」這個小小的痛苦, 能幫助他體諒別人的痛苦。

同時, 也能幫他意識到:我們是一個家, 我們是一個整體, 在心裡面有「別人」。

後來, 爸爸沒回家時, 孩子都會幫爸爸撥出一份飯菜。

● 其次,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捍衛「我的」。

林靜的孩子剛剛3歲,小夥伴來家裡玩時,一碰到他的玩具車,他「哇」一聲就哭了,怎麼哄都沒用。

等孩子平靜下來,林靜問:「你為什麼不想和他一起玩呀?」

孩子這才說:

「我怕他玩了,不還給我,幼稚園就有人這樣搶我的玩具,老師都說要分享,我才不要。」

你看,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願意分享,而是總被成年人道德綁架著分享。

他們從沒真正擁有過屬於「我的」東西。

於是,在不安之下,更加拼命地抓住手中的事物。

其實,只有真正擁有過,才會主動分享給別人。

那,如何幫助孩子捍衛「我的」呢?

當孩子說「這是我的」,你就可以回應到:

「對,這是你的。」

當你想吃孩子的零食,想玩孩子的玩具,你也需要尊重他,先徵求他的同意:

「媽媽也想吃,給我吃一口可以嗎?」

想讓孩子分享,先從拒絕分享開始

一位媽媽在Fackbook上談到自己的一個經歷:

當我跟兒子Carson走進公園的時候,至少有6個小男孩向Carson走過來。

而且都要求他將自己的變形金剛,樂高小玩偶和玩具卡車分享出來。

很明顯,面對這些要求Carson有些不知所措,而且當那些孩子靠近他的玩具時,他還會把這些玩具護在胸前。

然後,Carson看向了我,顯得很困惑。

於是,她跟兒子說:

「Carson,你可以跟他們說不,只是拒絕就可以,其他的什麼都不用說。」

當兒子說完後,其他家長向她擺出了臭臉,說他們「沒禮貌」。

她仍舊堅定地告訴其他家長:

「他不是必須要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來,他已經說了不願意。」

能夠允許孩子拒絕分享,考驗的不僅僅家長對孩子的尊重,還有家長堅定自我的勇氣。

你會發現,很多成年人強迫孩子分享,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分享」是美德,而是他們怕丟了面子。

當孩子拒絕分享時,他們急於找回面子,通過指責、威脅、懲罰的方式強迫孩子。

比如:「你怎麼這麼小氣啊!」

比如:「你怎麼都不知道讓讓弟弟!」

再比如,不征得同意,就把孩子的玩具送人。

這就像同事走到身旁,拿起你的早餐吃了一口。

你一生氣,他還說:

「你怎麼這麼小氣啊!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你氣不氣?

但「討好型」的成年人,並沒有勇氣維護自己的邊界,反而會說:「那你拿去吃吧!」

如果,你因為這種「我不想,但我必須」的討好行為常常覺得憋屈。

那麼你在教會孩子分享之前,要記得自己先學會拒絕。

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幫助孩子學會拒絕,不卑不亢地面對他人。

當孩子有權力決定是否分享,才有可能學會真正的分享。

而不是發展成為一種「討好」的行為。

分享的基礎:互利互惠

我曾經刷到一個短視訊。

一歲半的小女孩獨自面對面前的美食,被媽媽叮囑「一定要等媽媽喔,等媽媽回來再吃喔。」

於是她乖乖坐在凳子上,等著媽媽回來。

可面前的零食實在太誘人了,她實在是太想吃了。

她動手摸摸,用嘴巴舔舔,但是還是忍住了沒吃。

因為,她記得媽媽說過要等她回來一起吃。

視訊最後,她等到了媽媽回來,而且還把自己零食分享給了媽媽。

在視訊中小女孩墨墨媽媽說:

孩子出生到現在從來沒有離開我身邊超過12小時以上。

孩子在三歲前,要盡可能不設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建立起親子間的早期依戀。

之後孩子才能建立起對外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一個從未被滿足過的人,很難有能力去分享。

這是第一點,延遲滿足和分享的關鍵,是即時滿足。

所以,我們和孩子溝通好之後,一定能兌現自己的承諾,這是能夠分享的心理基礎。

其次,教會孩子學會分享關鍵是:幫他感受到收穫。

我們都知道:

分享的本質其實是「互利互惠」。

而關係,就在這樣的來來往往中建立起來。

大人明白,可小孩子很難意識到呀。

最初,分享在他們眼中往往就等同於失去。

就像李玫瑾讓孩子給爺爺一瓣橘子,孩子最初不願意。

可爺爺收到橘子,立馬親了他一口。

李玫瑾再誇到:「真乖!」

給孩子剝了一整個橘子。

這就是兩個非常及時的正回饋。

幫助孩子學會「互利互惠」,有三個小方法。

● 鼓勵大家分享,及時肯定。

當孩子分享出自己的玩具,可以鼓勵對方也進行分享。

一個人拿出一個玩具,另一個人也拿出一個玩具,大家都有了兩個玩具玩,這就是非常直觀的收穫。

● 教會孩子確立規則。

小朋友之間其實也如同一個小社會。

有的孩子可能只索取,不付出,甚至還會威脅:

「你不給我,我就不跟你玩了。」

這時,我們幫助孩子學會制定自己人際交往的規則。

你可以教他跟對方說好什麼時候還,如果不還的話怎麼辦。

如果對方不遵守規則,教會他自己也有權力說:

「那我也不跟你玩了。」

● 幫助孩子理解人際交往的規則。

當孩子遇上拒絕分享的孩子,可能會說:

「以後我也不要分享了!」

這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換位思考,理解分享對建立關係的好處。

你可以說:

「他不跟你分享,你就不喜歡他了,對不對?」

「你看,大家都喜歡和能分享的朋友一起玩,分享並沒有錯,只是有的小朋友可能因為某些原因不願意分享。」

有的人認為,教會孩子「分享」,是為了某種「無私」、「奉獻」的高尚美德。

其實,不如讓這些假大空的「美德」退一步。

分享的真正含義,其實是教會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世界,讓孩子能夠意識到這世界還有別人,還有規則。

幫助他在許許多多的情境中找到一個「雙贏」的辦法。

然後通過這種雙贏的方式,跟這世界更好地相處。

● 其次,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捍衛「我的」。

林靜的孩子剛剛3歲,小夥伴來家裡玩時,一碰到他的玩具車,他「哇」一聲就哭了,怎麼哄都沒用。

等孩子平靜下來,林靜問:「你為什麼不想和他一起玩呀?」

孩子這才說:

「我怕他玩了,不還給我,幼稚園就有人這樣搶我的玩具,老師都說要分享,我才不要。」

你看,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願意分享,而是總被成年人道德綁架著分享。

他們從沒真正擁有過屬於「我的」東西。

於是,在不安之下,更加拼命地抓住手中的事物。

其實,只有真正擁有過,才會主動分享給別人。

那,如何幫助孩子捍衛「我的」呢?

當孩子說「這是我的」,你就可以回應到:

「對,這是你的。」

當你想吃孩子的零食,想玩孩子的玩具,你也需要尊重他,先徵求他的同意:

「媽媽也想吃,給我吃一口可以嗎?」

想讓孩子分享,先從拒絕分享開始

一位媽媽在Fackbook上談到自己的一個經歷:

當我跟兒子Carson走進公園的時候,至少有6個小男孩向Carson走過來。

而且都要求他將自己的變形金剛,樂高小玩偶和玩具卡車分享出來。

很明顯,面對這些要求Carson有些不知所措,而且當那些孩子靠近他的玩具時,他還會把這些玩具護在胸前。

然後,Carson看向了我,顯得很困惑。

於是,她跟兒子說:

「Carson,你可以跟他們說不,只是拒絕就可以,其他的什麼都不用說。」

當兒子說完後,其他家長向她擺出了臭臉,說他們「沒禮貌」。

她仍舊堅定地告訴其他家長:

「他不是必須要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來,他已經說了不願意。」

能夠允許孩子拒絕分享,考驗的不僅僅家長對孩子的尊重,還有家長堅定自我的勇氣。

你會發現,很多成年人強迫孩子分享,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分享」是美德,而是他們怕丟了面子。

當孩子拒絕分享時,他們急於找回面子,通過指責、威脅、懲罰的方式強迫孩子。

比如:「你怎麼這麼小氣啊!」

比如:「你怎麼都不知道讓讓弟弟!」

再比如,不征得同意,就把孩子的玩具送人。

這就像同事走到身旁,拿起你的早餐吃了一口。

你一生氣,他還說:

「你怎麼這麼小氣啊!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你氣不氣?

但「討好型」的成年人,並沒有勇氣維護自己的邊界,反而會說:「那你拿去吃吧!」

如果,你因為這種「我不想,但我必須」的討好行為常常覺得憋屈。

那麼你在教會孩子分享之前,要記得自己先學會拒絕。

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幫助孩子學會拒絕,不卑不亢地面對他人。

當孩子有權力決定是否分享,才有可能學會真正的分享。

而不是發展成為一種「討好」的行為。

分享的基礎:互利互惠

我曾經刷到一個短視訊。

一歲半的小女孩獨自面對面前的美食,被媽媽叮囑「一定要等媽媽喔,等媽媽回來再吃喔。」

於是她乖乖坐在凳子上,等著媽媽回來。

可面前的零食實在太誘人了,她實在是太想吃了。

她動手摸摸,用嘴巴舔舔,但是還是忍住了沒吃。

因為,她記得媽媽說過要等她回來一起吃。

視訊最後,她等到了媽媽回來,而且還把自己零食分享給了媽媽。

在視訊中小女孩墨墨媽媽說:

孩子出生到現在從來沒有離開我身邊超過12小時以上。

孩子在三歲前,要盡可能不設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建立起親子間的早期依戀。

之後孩子才能建立起對外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一個從未被滿足過的人,很難有能力去分享。

這是第一點,延遲滿足和分享的關鍵,是即時滿足。

所以,我們和孩子溝通好之後,一定能兌現自己的承諾,這是能夠分享的心理基礎。

其次,教會孩子學會分享關鍵是:幫他感受到收穫。

我們都知道:

分享的本質其實是「互利互惠」。

而關係,就在這樣的來來往往中建立起來。

大人明白,可小孩子很難意識到呀。

最初,分享在他們眼中往往就等同於失去。

就像李玫瑾讓孩子給爺爺一瓣橘子,孩子最初不願意。

可爺爺收到橘子,立馬親了他一口。

李玫瑾再誇到:「真乖!」

給孩子剝了一整個橘子。

這就是兩個非常及時的正回饋。

幫助孩子學會「互利互惠」,有三個小方法。

● 鼓勵大家分享,及時肯定。

當孩子分享出自己的玩具,可以鼓勵對方也進行分享。

一個人拿出一個玩具,另一個人也拿出一個玩具,大家都有了兩個玩具玩,這就是非常直觀的收穫。

● 教會孩子確立規則。

小朋友之間其實也如同一個小社會。

有的孩子可能只索取,不付出,甚至還會威脅:

「你不給我,我就不跟你玩了。」

這時,我們幫助孩子學會制定自己人際交往的規則。

你可以教他跟對方說好什麼時候還,如果不還的話怎麼辦。

如果對方不遵守規則,教會他自己也有權力說:

「那我也不跟你玩了。」

● 幫助孩子理解人際交往的規則。

當孩子遇上拒絕分享的孩子,可能會說:

「以後我也不要分享了!」

這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換位思考,理解分享對建立關係的好處。

你可以說:

「他不跟你分享,你就不喜歡他了,對不對?」

「你看,大家都喜歡和能分享的朋友一起玩,分享並沒有錯,只是有的小朋友可能因為某些原因不願意分享。」

有的人認為,教會孩子「分享」,是為了某種「無私」、「奉獻」的高尚美德。

其實,不如讓這些假大空的「美德」退一步。

分享的真正含義,其實是教會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世界,讓孩子能夠意識到這世界還有別人,還有規則。

幫助他在許許多多的情境中找到一個「雙贏」的辦法。

然後通過這種雙贏的方式,跟這世界更好地相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