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善良過了頭,就是軟弱!餘生不長,請為你的善良加點鋒芒

世間萬物, 最難填是欲壑, 最難測是人心,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善良以待。

《論語》中有這麼一則故事, 有個人前去請教孔子, 問道:我用善良去回報別人的惡行, 這樣做對麼?

孔子聽後, 沒有直接回答, 而是反問:你用善良回報惡行, 那用什麼回報善行呢?

那人沉默不語, 孔子這時才告訴他:用正直合法的行動去應對惡行, 把善良留給值得回報的人。

這就是孔子所宣導的「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

01

人, 一旦善良過了頭, 就容易被現實傷了心。

我們都知道「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 」

如果你的善良, 喂飽的是不懂感恩的人;如果你的好心, 慣壞了得寸進尺的人。

那你贈人玫瑰後, 手裡有的不一定是餘香, 還可能是一根根傷人的刺。

善良過了頭, 就缺少心眼。 忍讓過了頭, 就成了軟弱。

所以, 善良要有尺度。 忍讓要有限度。

善良的人最簡單, 不欺騙誰, 沒有心機。

但善良的人最吃虧,

掏心掏肺, 沒有防備。

有時你真心實意地付出, 不一定能換來在乎。

你對人態度客氣, 人家反而當你沒脾氣。

但善良不是笨, 心軟不是傻。  

善良的人, 只是很大度, 成全了別人, 委屈了自己, 不喜歡斤斤計較。

寧願自己吃點虧, 也不捨得傷害別人。

心軟的人, 只是很厚道, 不忍心讓別人失望, 所以不會拒絕, 總是任勞任怨地幫忙。

即使辛苦沒人在乎, 也依然毫無保留付出。

社會現實, 人心複雜, 能一直保持善良不容易。

這樣人品正心地好的人, 本應值得被人好好珍惜。

但這個世界的冷漠, 往往都是從善良的人心被傷透開始的。

02

俗話說「升米恩, 斗米仇。 」

意思是你幫一個人十次, 別人不一定記得你的好。

但只要你一次沒幫, 別人一定會忘了你的好。

人的記憶有一種壞脾氣:你對一個人越好, 他越覺得理所當然。

電影《教父》裡有句臺詞:

沒有邊界的善良, 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毫無原則的仁慈, 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忍一時, 不一定能換來風平浪靜, 也許是得寸進尺。

退一步, 不一定能看到海闊天空, 也許是墜入深淵。

沒有棱角的善良, 不能向世界傳達你的善意, 反而輸送了你的怯意。

要知道, 這世上利用你善良的人, 永遠比心疼你傻的人多。

雖然一顆善良透明的心, 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光明。

但我們也要懂得給這顆心武裝, 免它苦免它驚。

付出,

要看對誰。 幫人, 要看能力。

當你學會了拒絕, 亮出了憤怒, 別人才會知道你的邊界在哪裡, 對你有所顧忌。

正如余華所言:

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 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人際關係裡有一個殘酷的真相:

別人並不是根據你的友善程度, 來決定對你的態度, 而是根據你實力的強弱。

人普遍會對強者更寬容, 過度的友善反而會被當作廉價的示好。

你有價值了, 你的付出才有人重視。

03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把善良留給君子,會讓你受益無窮;用善良縱容小人,則會害你深陷泥沼。

善良不該是沒有原則的包容,也不該是同情心氾濫的「兼愛」,更不該是「以德報怨」的縱容惡行。

委屈自己,縱容他人,那不叫善,那是在「惡」面前的懦弱。

真正的大善都是帶著一縷鋒芒的。面對善者時,會藏鋒於善,以德報德;面對惡者時,則會鋒芒畢露,以直報怨。

願你在今後的生活中能為自己的善良添上一縷鋒芒!請把真善留給君子,把鋒芒對向小人。

03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把善良留給君子,會讓你受益無窮;用善良縱容小人,則會害你深陷泥沼。

善良不該是沒有原則的包容,也不該是同情心氾濫的「兼愛」,更不該是「以德報怨」的縱容惡行。

委屈自己,縱容他人,那不叫善,那是在「惡」面前的懦弱。

真正的大善都是帶著一縷鋒芒的。面對善者時,會藏鋒於善,以德報德;面對惡者時,則會鋒芒畢露,以直報怨。

願你在今後的生活中能為自己的善良添上一縷鋒芒!請把真善留給君子,把鋒芒對向小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