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兩個孩子,錯換人生28年:暴露了人性的「三個面」

01

什麼是人性?就是指人的品性, 人的感情和理智。

「人非草木, 孰能無情」?可是, 現實告訴我們, 總有人因為各種原因, 喪失理智, 甚至毫無人性。

「錯換人生」這個話題, 已經被人們關注很久了。 各種疑團, 也在慢慢解開。

1992年, 姚策出生在河南大學淮河醫院。 2021年3月23日, 姚策在北京一家醫院, 病逝了。 人生短暫, 可見一斑。

姚策2歲半那年, 在幼稚園入園體檢中, 查出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 讓母親許敏產生了懷疑, 因為他們家庭裡, 沒有類似的病史。

2020年2月17日, 姚策查出了肝癌。 許敏準備「割肝救子」, 經過一番檢查, 才發現養育了多年的兒子,

不是親生的。

之後, 許敏各方求助, 找到了親生兒子郭威, 也找到了姚策的生母杜新枝。

28年前, 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錯抱了孩子, 還是偷換了孩子, 現在還沒有定論。 一切以權威的消息為準, 我們不妄加猜測, 不隨意定論。

但是, 這件事, 暴露了人性的「三個面」。 正所謂, 一念是魔, 一念是佛, 一切皆在一念之間。

02

人性本善:可是太善良的人, 難有好報。

許敏和家人, 一直都很善良。 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來。

第一, 姚策上幼稚園的時候, 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但是她並沒有深究, 還一直因為自己沒有照顧好兒子, 而埋怨自己。

第二, 許敏明知姚策不是自己親生兒子, 但還是想盡一切辦法, 來挽救姚策的生命。 為給兒子治病, 她和家人耗盡了精力和金錢。

第三, 「只有父母才能無私對兒女好」, 這一點, 許敏和家人做到了。 給兒子買房、治病, 這一系列的行動, 都體現了父母的無私。

第四, 2021年4月3日, 郭威和妻子去了九江, 和許敏一起過清明節, 去給祖先掃墓。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 但是許敏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一個善良的人, 就是如此容易被滿足。 令人感動。

因為父母對姚策的好, 讓姚策在28年裡, 感慨萬千, 他臨別的時候, 留下這樣一句話:「來生絕對不再讓媽媽傷心, 來生一定做媽媽的親生子。 」

人是需要感恩的, 也是懂得感恩的。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太善良的人,

福氣會慢慢消失。 」深以為然。 一個人要善良, 但是要帶著鋒芒。

面對「錯換的兒子」, 許敏傾注了太多的心血, 但是另一方面, 她的付出, 並沒有挽回姚策的生命, 終究是人生的遺憾。 畢竟, 相處了二十多年, 母子的感情, 同樣是「血溶于水」的。

03

人性本惡:心存惡念的人,

需要悔改。

和許敏一家比較起來, 姚策的生母杜新枝一家的表現, 就大不一樣了。 他們心中的想法和實際行動, 難以令人接受。

第一, 姚策的父母知道兒子患病之後, 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割肝救子」。

杜新枝說了這樣一句話:「自己身體不好, 女兒身體也不好, 如果再讓自己丈夫郭希寬去割肝, 以後誰來照顧他們?家裡一個好身體的人都沒有了。 」

杜新枝的丈夫,卻認為「長期不在一起,沒有感情」。

有多少父母,和兒女分別幾十年前,依舊苦苦牽掛?父母和兒女的感情,十指連心,沒有感情?也許,這就是「自私」吧。

有多少父母,為了尋找到親生的孩子,痛苦萬分。可是一旦找到了孩子,又會喜極而泣,這是人之常情,不是一句「感情不好,相處時間不夠」之類的話,就說清楚了。

第二,杜新枝對郭威的態度,也顯得不夠「厚道」。郭威沒有受到寵愛,長大後,也沒有房子。如果杜新枝的家境貧寒,這一切都可以理解,可是她有自己的小飯館,並不「寒酸」。

第三,當初接生醫生和護士鄭引、郭希志,一直沒有正面回應「錯換」的事情,處於沉默狀態。

沉默太久,就是無話可說了;關鍵時候沉默,就是默許了什麼。一切都說不清了,但是被人指責,是在所難免的。

事情還沒有真正結束,但是一切都會浮出水面,紙包不住火。即便是弄丟了所有的記憶和記錄,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能夠說明一切。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勸一句,事情已經發展到了當前這一步,過去的事情,不能改變了,但是未來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堅持做善良的人,那麼大家在一起,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商量。

04

人性無奈:總有一些人,身不由己。

不管是善良的人,還是惡毒的人,都有無奈的一面。

以後,郭威面對兩個大家庭,要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心情一定會掙扎很久,甚至一輩子都沒有準確的選擇。

一邊是生母,一邊是養母。誰都不能辜負。不管養母對自己如何不好,養育自己長大的恩,是需要回報的。誰都不是吃空氣長大的。

可是,對於生母,郭威也需要承擔「養兒防老」的責任。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姚策的人生,也很無奈,他是身不由己的。

父母之恩,無以為報;自己的人生,無法把握。雖然遇到了好心的許敏,可是他的結局,還是有些遺憾。

這個世上,總有一些陰差陽錯的事情,讓我們難以接受,但是不得不接受。

我們總是說,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裡,可是命運卻一直捉弄我們,努力了,不一定有收穫;想要放棄,卻放不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切都有定論,善良的人,終究會好起來;惡毒的人,能夠醒悟,仍舊是好人。

願,這個社會,所有的人,積極向上,心存善良,好人好報。

杜新枝的丈夫,卻認為「長期不在一起,沒有感情」。

有多少父母,和兒女分別幾十年前,依舊苦苦牽掛?父母和兒女的感情,十指連心,沒有感情?也許,這就是「自私」吧。

有多少父母,為了尋找到親生的孩子,痛苦萬分。可是一旦找到了孩子,又會喜極而泣,這是人之常情,不是一句「感情不好,相處時間不夠」之類的話,就說清楚了。

第二,杜新枝對郭威的態度,也顯得不夠「厚道」。郭威沒有受到寵愛,長大後,也沒有房子。如果杜新枝的家境貧寒,這一切都可以理解,可是她有自己的小飯館,並不「寒酸」。

第三,當初接生醫生和護士鄭引、郭希志,一直沒有正面回應「錯換」的事情,處於沉默狀態。

沉默太久,就是無話可說了;關鍵時候沉默,就是默許了什麼。一切都說不清了,但是被人指責,是在所難免的。

事情還沒有真正結束,但是一切都會浮出水面,紙包不住火。即便是弄丟了所有的記憶和記錄,還是有一些蛛絲馬跡,能夠說明一切。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勸一句,事情已經發展到了當前這一步,過去的事情,不能改變了,但是未來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堅持做善良的人,那麼大家在一起,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商量。

04

人性無奈:總有一些人,身不由己。

不管是善良的人,還是惡毒的人,都有無奈的一面。

以後,郭威面對兩個大家庭,要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心情一定會掙扎很久,甚至一輩子都沒有準確的選擇。

一邊是生母,一邊是養母。誰都不能辜負。不管養母對自己如何不好,養育自己長大的恩,是需要回報的。誰都不是吃空氣長大的。

可是,對於生母,郭威也需要承擔「養兒防老」的責任。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姚策的人生,也很無奈,他是身不由己的。

父母之恩,無以為報;自己的人生,無法把握。雖然遇到了好心的許敏,可是他的結局,還是有些遺憾。

這個世上,總有一些陰差陽錯的事情,讓我們難以接受,但是不得不接受。

我們總是說,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裡,可是命運卻一直捉弄我們,努力了,不一定有收穫;想要放棄,卻放不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切都有定論,善良的人,終究會好起來;惡毒的人,能夠醒悟,仍舊是好人。

願,這個社會,所有的人,積極向上,心存善良,好人好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