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西小河的夏天》請回答1998,愛與理解,是家的羈絆

“家就是城堡, 即使是國王, 不經邀請也不能擅自入內。 所謂幸福的家庭不是在物質上的豐富, 乃是充滿“愛”、“瞭解”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的家庭。 ”

著名思想家拉爾夫·愛默生這句名言, 大概就是這部《西小河的夏天》所要表達的故事。 一個夏日的往事, 正如門前那條靜靜的河水, 一去不復返, 流淌過的時光卻永留記憶。

電影片名中的“西小河”, 就是紹興市西小路歷史街區內的一條小河, 全長約700米。 其周圍分佈著成片的沿河傳統水鄉民居, 沿著西小河西岸的, 是青石板鋪成的西小路和一幢幢明清時代留下來的老台門,

如今這裡已經成了旅遊景點西小河歷史街。

電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主人公, 10歲的曉陽就住在這青石板台門廳堂之內。

雖然描述的是往事, 就像韓劇《請回答1988》那樣, 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和人物印記, 比如本片中1998年的世界盃, 成為故事的背景, 串聯起了故事主線。

但電影的故事主題, 則近乎完全磨滅了社會背景, 因為電影的鏡頭始終關注的是人, 或者說是一個家庭:關於生活的瑣碎, 關於愛情的困惑, 關於幸福的追尋, 關於道德的抉擇。

就是一個夏天的故事。 生活的常態本來就是如此:平淡而庸碌, 一句話就可以說完一個夏天的故事。

有人說這部電影的風格很像楊德昌的《一一》, 但《西小河的夏天》與前者的故事完全不同,

至於風格, 也不是有意去貼合《一一》。 因為這是中式家庭的風格, 電影中呈現的故事和主題, 乃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故事。

而且很特殊的一點, 比起當下很多生活類華語電影, 要麼尋找尖銳的社會話題, 要麼針砭時弊反應某種社會現實, 如《一年到頭》中的春運、《無形殺》中的網路暴力、《我是植物人》中的醫療黑幕等等。 但《西小河的夏天》並不是這樣。

沒有歌頌某些事蹟、也沒有那些現實批判的內容, 只是在呈現一種生活狀態——孩子視角之下, 個體與社會演進相互交織和碰撞, 這是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裡彌足珍貴的創作良心。

電影塑造了一個廳堂、兩個家庭的群像, 喜歡踢足球的孩子, 崇拜偶像皮耶羅, 卻被身為教導主任的父親所不齒,

扼殺了孩子一切興趣, 而自己卻與在外擔任戲曲名角的妻子關於孩子教育問題, 甚至關於情感問題產生了隔閡。 另一邊, 疏於親情的曉陽, 與隔壁的空巢老人卻漸漸的走在了一起, 兩人同喜歡足球, 相處甚歡。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家庭, 用顧寶明飾演的老人一句話“父子不和, 天經地義”就能形容, 後者也是遭遇著家庭的瑣事, 電影從側面也描寫了這位獨居老人的生活, 與兒子有著間隙, 自己曾經呆過的工廠、甚至現在居住的房子, 也在時代的變遷之下, 正在一點一點的被新時代所吞噬。

叛逆的少年、中國式家庭教育方式、倔強守舊的空巢老人、中年危機甚至出軌問題, 全部容納在《西小河的夏天》中碎片化的情節之中,

電影並沒有去刻意營造一些意識視角, 不歌頌也不批判, 只是在記錄他們的生活, 他們的故事, 娓娓道來的風格, 一切的情感都很克制。

沒錯, 這部電影很“冷”, 不是冷淡, 而是冷靜。 完全沒有山雨欲來的情感宣洩, 大家都在克制的自己的情緒, 全片僅有的情感表達之處就兩處, 其一便是父親擁抱女老師的瞬間情感, 其二便是曉陽跟老人在酒吧看世界盃的激情, 而這兩處情感宣洩, 卻馬上戛然而止。

父親被年輕的女老師拒絕,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而支持巴西隊的老人和孩子, 也在98世界決賽中目睹了巴西的慘敗。

父親不但有了出軌的行為, 自己未來的副校長職位也被人頂替, 失望之餘坐在路邊抽煙喝酒,

此時與他有了間隙的妻子, 來到了他身邊。 而曉陽在與老人祭拜了孫子之後, 也目睹老人最終跟著兒子遠赴深圳。 一個夏天的往事, 就這樣在冷靜和克制的情感中結束。

但是電影卻表達了一個核心觀念, 就是家庭的羈絆。 電影中, “失敗”的中年男人對自己生活的反思, “孤獨”的老人最終選擇妥協和一家人永不斷離的牽掛。 相似的主題卻又截然不同的表達, 這就是《西小河的夏天》中所體現的中國式家庭觀念。 對關鍵性情節的克制弱化處理, 一舉一動、每一句臺詞都透著中式家庭哲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西小河的夏天》很像是枝裕和的電影, 電影中的故事和角色, 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讓影片有一種時代和環境被還原的現實質感, 也體現了創作者的一種態度。這在華語電影中,尤其是同類生活化作品中,是不多見的。

電影的結局貌似是一個大團圓式的結局,但其實蘊含著無言的悲傷,電影以10歲的曉陽為切入點,平實地記錄了一個廳堂、兩個家庭的滄海桑田,並由此看到了我們一直浸淫其中的一種現實,這種現實並不離奇,很真實,身處其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同樣的焦慮和不安,又會在克制的情緒中感受到家庭的羈絆,很懷念那段時光,同時也要不斷適應著新的生活,這是我認為影片更有價值的地方。

回到開篇愛默生那句話,“愛”、“瞭解”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是家庭的羈絆。

也體現了創作者的一種態度。這在華語電影中,尤其是同類生活化作品中,是不多見的。

電影的結局貌似是一個大團圓式的結局,但其實蘊含著無言的悲傷,電影以10歲的曉陽為切入點,平實地記錄了一個廳堂、兩個家庭的滄海桑田,並由此看到了我們一直浸淫其中的一種現實,這種現實並不離奇,很真實,身處其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同樣的焦慮和不安,又會在克制的情緒中感受到家庭的羈絆,很懷念那段時光,同時也要不斷適應著新的生活,這是我認為影片更有價值的地方。

回到開篇愛默生那句話,“愛”、“瞭解”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是家庭的羈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