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多因數驅動中印投資,具體路線或將三步走——海上絲綢之路系列研究之三

注:本文為平安證券宏觀固收團隊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系列研究的第三篇, 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平安觀點

此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三篇。 在首篇對中國、印度、東盟整體情況的綜述鋪墊下, 此篇專題主要介紹了印度的經濟發展、資源稟賦等背景, 並深入分析了中國企業投資印度的驅動因數, 列出了中國投資印度的產業順位及相關挑戰。 最後我們還對東盟與印度承接中國產業的路線進行了對比總結。

一、殖民統治造就“二元分化”, 自由化政策促經濟增長

1.1殖民統治影響深遠, 民主與傳統矛盾中共存

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在歷史上多數時候分佈著鬆散的邦, 歷史上頻繁被外族入侵造就了印度分佈著印度斯坦族、泰盧固族、孟加拉族、馬拉地族等100多個民族, 且民族之間、各民族內部並無統一的宗教信仰(例如:印度斯坦族雖大多信仰印度教, 但仍有部分人信奉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或耆那教等)。 因此, 多元化成為印度文化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18世紀中期, 英國殖民者開始統治印度, 並先後成立了東印度公司與印度政府進行管理, 甚至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還加冕為印度帝國皇帝。 1947年8月, 由於二戰後實力大幅下降, 同時印度本土的獨立聲音漸起, 英國便放棄了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英帝國統治下的印度領土範圍已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

英帝國離開後, 印度雖與巴基斯坦分拆, 但仍佔有“南亞次大陸”的絕大部分。 殖民統治者雖然遺留下了一個統一的印度, 但各民族在歷史上的隔閡以及宗教間的矛盾卻從未消彌。

殖民統治除了給印度帶來了統一的福利之外, 還在這片土地上播撒了西方民主觀念的種子, 這也導致印度建國後實行議會民主制, 並沒有針對其特殊的文化設置相應配套制度。 雖然印度式民主形式上比較完善, 從選舉制度到政黨制度均陽光透明;但民主的另一面卻充斥著低效與腐敗。 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多元的傳統文化使得偏好及利益衝突成為常態, 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又保證了幾乎所有的群體聲音都能夠公開,

政策頒佈往往費時良久;長期外族侵略的歷史和種姓制度的存在使得底層人民幾乎沒有反抗精神, 民主仿佛成了“空殼子”, 腐敗橫行已成為對印度式民主的“最佳”注腳。

在印度, 民主與傳統既相安無事, 又矛盾重重。 民族與宗教、種姓類似, 成為了分割印度社會的標誌, 阻礙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除此之外, 時有發生的宗教衝突事件和頻繁發生的強姦暴力等極端事件則不斷將看似抽象的矛盾具象為微觀事件。 具有多元文化的印度社會“二元分化”的特徵愈加明顯。

考慮到印度受殖民統治等歷史因素影響深遠, 民主與傳統的矛盾將長期共存, 這造就了印度特殊的社會生態, 也是研究印度問題的一把鑰匙。

1.2自由化刺激經濟, 莫迪新政迎考驗

1.2.1、建國初期僵化的經濟體制制約經濟發展

1947年印度獨立後實行以經濟計畫為主要形式的半管制混合經濟體制, 重視公有經濟, 並優先發展重工業, 在對外經貿領域採取封閉的保護主義。 在僵化封閉的體制下, 印度經濟增長緩慢。 1961-1979年間, 印度GDP年均增長率僅為3.4%, 落後於同是擺脫殖民或半殖民地背景而建國的中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

1.2.2、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改革之路並不順暢

1980年代中期, 拉吉夫·甘地開始進行經濟自由化的改革嘗試, 不僅大幅放寬了民企管制, 還取消了大量貿易許可證, 並嘗試推行國企改革。 另外, 拉吉夫·甘地在教育與產業等領域均大力扶持IT產業, 這也為後來印度發達的IT產業奠定了基礎。

在拉吉夫·甘地的改革嘗試下, 1980年代印度經濟增速對仍落後於部分鄰國, 但整體增速有所抬升, 差距也顯著縮小。

但由於印度貿易逆差擴張且儲蓄率長期低於投資率, 積累資金並不足以支撐各項投資, 印度政府只能採取對外負債的方式擴大投資, 導致了80年代中後期的外債規模擴張與儲備總額縮水。 外債壓力的增加制約了印度進一步改革的空間, 直至拉吉夫·甘地下臺, 印度改革也未見起色, 改革之路難言順暢。

1.2.3、20世紀90年代確立自由化改革之路

90年代初印度由於貿易常年逆差與龐大外債規模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 但拉奧上任後的一系列舉措穩定了局勢, 並採取更加徹底的自由化改革, 包括對內的自由市場化改革與對外的擴大開放政策。在改革紅利的驅動下,印度經濟增速明顯加檔,在1990年代至莫迪上臺前維持了年均超過6.5%的經濟增速,超越了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尼等東盟國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僅次於中國。進出口貿易與服務貿易占GDP比重持續提升,外商直接投資(FDI)淨流入規模也顯著增長。但是在擴大開放的同時,由於國內工業化水準不高,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限,印度貿易逆差逐年遞增;另外,國內投資對外部融資的依賴造成了印度外債規模顯著擴大。可以說,市場化改革與自由開放雖然拉動了印度90年代至今的經濟增長,但其內在固有的歷史遺留問題及其導致的制度缺陷給經濟的持續增長與進一步升級帶來了較大阻礙。印度90年代自由化改革雖然集中於市場化與開放貿易及外資投資,但並未完成土地改革、稅制改革等更深層次的動作。印度未來的進一步改革仍有相當空間。

1.2.4、2014年莫迪上臺後執行新政,仍面臨諸多考驗

2014年5月,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議會下院多數席位,人民黨領袖莫迪就任印度總理。莫迪曾在古吉拉突邦成功創造出特有的改革模式(即“古吉拉特模式”),外界在其上任之初就將其視為“改革派”,部分外媒甚至將其喻為“印度鄧小平”。

莫迪上任後就展現了“改革派”的作風,“莫迪新政”結合印度廉價勞動力豐富、基礎設施簡陋、IT業發達、法律制度落後等情況,提出“印度製造”、“智慧城市”等全新概念,並全力踐行“印度製造”戰略,同時全方位推進此前從未取得明顯突破的土地、勞工、稅收等領域的制度變革。

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印度製造”戰略。該戰略於2014年8月15日莫迪在“印度獨立日”首次提出,並於9月25日由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啟動。“印度製造”戰略通過印度國內廣闊的市場吸引FDI,利用國內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較大規模的IT與醫藥領域人才,發展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目標產業主要是汽車及零部件製造、建築、採礦、石油開採、紡織服裝、生物技術、醫藥製造、醫療保健、電子、港口及航運、可再生能源、航空、國防工業、電力、機械、食品加工、IT、皮革製品、傳媒、航空航太、鐵路、高速公路、旅遊、火力發電、體育健身等25個行業。上述產業除IT、醫藥製造等印度優勢產業外,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基建、公用事業相關的產業。

莫迪還在2015年提出了“智慧城市”戰略,具體計畫為在全國建設100座智慧城市,並要求在在大多數邦至少有2座智慧城市分佈。政府將為該計畫提供基礎設施、公共交通、網路連接、電子政務等服務,同時鼓勵採用公私合作模式(即“PPP”)融資,並支援金融公司和IT企業參與該計畫。智慧城市涉及的行業主要有電子政務、公民服務、垃圾處理、水處理、能源管理、智慧交通、遠端醫療、遠端教育等。

作為“印度製造”戰略的輔助,莫迪在制度上也進行了深刻的變革。在關鍵的征地領域,莫迪於2015年提出了征地修正案,針對基建和重大項目取消了2013年法案關於征地需獲得絕大多數擁有土地所有權的家庭同意的條款,可以直接按市價征地。這避免了征地過程中低效的談判與博弈。雖然該法案遭遇了國大黨以“侵佔耕地”為由的反對未能獲得議會通過,但莫迪政府通過放權給邦政府,分而立法,新征地法案的制定和落實得以繞過議會。在勞工領域,印度現存包含《1947年勞資糾紛法》、《1948年工廠法》及《1970年勞動合同法》等在內的龐大勞工保護體系,對女性就業以及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招工、裁員均作了較多限制,不僅影響了勞動力市場的效率,也使得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在擴大規模上保持極度的謹慎。莫迪政府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學徒條例》、《勞動法》及《工廠法》修訂法案,放寬了上述諸多不合理限制,企業主將獲得更多自主權。前二者已獲議會上下兩院(聯邦院、人民院)批准,但《工廠法》修正案未能獲聯邦院通過,不少勞動者也進行了遊行抗議,莫迪決定在人民黨控制的部分邦政府先行試行,之後再推廣至全國。在稅收領域,莫迪政府於2014年7月推行統一商品及服務稅(即“GST”)改革並獲議會兩院通過,對遺留多年的複雜稅制進行了簡化,降低了原先較高的稅負,中央對稅收的控制權也得以提升。

在“莫迪新政”實施的三四年間,印度經濟增速維持穩定,且領先於全球主要經濟體;貿易與國際收支也呈現顯著好轉,經常項目逆差持續收窄,外債規模也開始回落,甚至前幾年的高通脹也回落至正常區間。但工業增加值占比持續回落,工業生產指數同比的震盪中樞也未見抬升,甚至出口規模在近年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還有所下行,這些均顯示“莫迪新政”著力打造的“印度製造”戰略目前仍難以看到成效,各項改革仍需深入。如何在“印度製造”戰略實施過程中克服歷史遺留的特殊社會生態和現存落後制度的重重阻力,如何走出一條符合印度自身特點的改革之路仍將是未來幾年莫迪政府面臨的重大考驗。

二、資源豐富但人均水準低,服務業發展遠超製造業

2.1多種資源稟賦豐富,難耐人多利用率低

2.1.1、地理位置與地形條件優越,自然資源數量豐品種多

印度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與地形條件。其地處南亞次大陸中心,南部沿海是溝通西亞與大洋洲、東亞與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同時擁有長達7600公里的海岸線和200萬平方公里規模的海洋經濟區。印度還擁有全球第七大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且平原占比近40%,山地高原海拔也較低,地形整體平緩,便於交通與耕作。

印度擁有全球僅次於美國的耕地規模,達153.5萬平方公里,占全部國土面積的51.6%;盛產稻穀、小麥、玉米、薯類、豆類、棉花、花生、芝麻、甘蔗、煙葉、茶等多種農產品,其中黃麻產出量居全球首位。印度森林面積達77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23.7%;林木蓄積總量達27億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印度礦產資源豐富,擁有近百種礦藏。雲母產量居世界第一、鐵礦資源居世界第五的印度擁有世界上最高品位鋁土礦,可采儲量居世界前列;鈾、釷儲量豐富,可供核能發展;煤炭儲量豐富,位居全球第三。印度油氣資源相對較少,原油可開採儲量為57億桶,煤層氣儲量有2803億立方米,葉岩油技術可采儲量為5.2億噸,葉岩氣技術可采儲量為2.7萬億立方米。豐富多樣的資源稟賦為印度的經濟發展與人民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2.1.2、人口眾多結構年輕,人均資源佔有量低

印度人口基數龐大,2016年年中統計的人口規模達13.24億,僅次於中國。距聯合國預測,2022年左右印度人口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給印度帶來了勞動力優勢,年輕化的人口結構則保證了印度在未來幾十年“人口紅利”的持續性。另一方面,人均資源佔有量低成為了龐大人口的一大弊端,這也直接導致資源品種豐富儲量可觀的印度難以稱得上是資源大國,也難以像俄羅斯、巴西等國可以依賴出口資源來發展經濟。另外,受自身製造業效率低下的影響,印度資源利用率並不高。

由於受種姓制度等歷史遺留問題影響,印度初等教育現狀堪憂。若參照15歲以上成人識字率為初等教育水準,截至2015年,印度在初等教育上遠遠落後於中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勞動力素質相對低下,這也將影響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本積累。

2.2印度服務業產值占比高,製造業發展相對滯後

自1980年代印度嘗試改革以來,其實際GDP增速在大多數年份超過全球經濟整體增速,印度GDP占全球比重已從1%左右上升為2.98%,基於購買力平價的GDP占比則從不足2.5%的水準增長到2016年的7.2%,人均GDP增長接近6.5倍。按2016年世界銀行公佈資料,成為世界經濟重要一極的印度已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

從產業結構上看,印度目前的三產體量占比與1980年代初時相比發生了顯著改變。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類似,農業產值占比顯著下滑,目前已低於1980年的一半;但製造業產值占比經過窄幅的波動後略微下行,2016年的28.85%較1980年的29%甚至還低了0.15個百分點;服務業產值占比則顯著上行,2016年已達到53.8%的水準。從支出結構看,消費一直以來是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方,投資的貢獻在2007-2008年達到頂端後有所回落,淨出口在多數時候貢獻率為負,近年來伴隨著逆差規模的持續收窄,淨出口對經濟的負貢獻也有所縮小。

整體而言,印度服務業發展較快,但製造業由於歷史遺留、制度僵化等因素發展緩慢。所以印度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這也導致印度經常專案的常年逆差。另外,征地制度的教條、相互割裂的邦族與民主的氾濫也影響了基礎設施等投資項目的落地。

三、 中印雙邊關係存波折,經貿合作曲折中前進

中印建國時點相近,雙邊關係卻存在波折。50年代初期中印睦鄰友好,但1959-1961年的西藏叛亂導致中印關係轉冷,直到80年代中後期雙邊關係才有所好轉。之後中印關係還經歷了1998年印度核試與2017年洞朗對峙等波折,目前中印關係隨著中印首腦武漢會晤而開始轉好。隨著雙邊關係的變幻,中印經合作在曲折中前進。

3.1地緣問題致中印之間存波折,武漢會晤後雙邊關係開始好轉

中印兩國同為世界文明古國,有著數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兩國建國時點相近,但建國後雙邊關係卻存在波折。波折主要源起英殖民者侵犯西藏遺留下的中印邊界問題與西藏問題。最近兩國元首在武漢的會晤宣示著中印雙邊關係的好轉。

20世紀50年代前半段中印關係相對友好,中國對印度小動作保持克制忍讓。1950年4月1日,中印兩國建交。儘管當時歷史遺留的中印國界問題並未得到解決,但中方願維持實際控制線現狀的表態是中印友好關係建立的基礎。1954年,中印兩國總理互訪,共同宣導了著名的以“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為主要內容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也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同年,兩國簽署了《中印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儘管中印關係在50年代初相對友好,但這是基於中國在西藏問題與邊界問題上相對克制忍讓的態度下達成的結果,印度並沒有完全遵守與中國的約定,而是不斷在西藏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並在邊界區域擴大實際控制範圍。這也為50年代末的中印關係惡化埋下了伏筆。

1959年,西藏叛亂導致中印關係顯性惡化,並於1962年爆發武裝衝突。1958年印度對中印邊界問題的態度逐漸強勢,甚至想迫使中方承認印度自己規劃的邊界,中印關係已轉冷,只是尚未顯性化。1959年3月10日西藏發動武裝叛亂,一周後,達賴喇嘛出逃印度,中印關係顯性惡化。1962年10月,中印在邊界爆發武裝衝突,戰事持續至11月下旬,以中國獲勝並主動停戰後撤收尾。60年代兩國雖未斷交,但是雙方互關總領事館並撤回大使,各領域交往基本停滯,中印雙邊關係進入長期僵冷期。

1976年中印互派大使,兩國關係雖有轉機但仍未正常化。1976年,兩國重新互派大使,1977年恢復直接貿易和人員互訪,雙邊關係出現轉機。但是,印度領導人堅持將解決邊界問題與中印關係正常化綁定的“平行政策”,中印關係依然步履蹣跚。

1988年底拉吉夫·甘地訪華,中印關係基本實現正常化。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並與鄧小平達成了中印關係“向前看”共識,改變了印度以往的“平行政策”,不再將邊界問題與中印關係正常化綁定,此次訪問使得中印關係取得突破,基本實現正常化。

20世紀90年代中印關係發展加快。1991年李鵬總理訪印、1992年印度總統文卡塔拉曼訪華、1993年印度總理拉奧訪華、1996年江澤民主席訪印,高層互訪頻率提速。其中1993年雙方達成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 1996年雙方達成了構建“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共識,並簽訂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儘管1998年印度核試及以“中國威脅”為藉口對中國進行無端攻擊使得雙邊關係遭受重大挫折,但1999年雙方外長的會面又將中印關係拉回正常軌道。

新世紀中印關係迎來全面發展。2000年印度總統納拉亞南訪華使得1998年後因印度核子試驗而中斷的高層訪問得以恢復。之後雙方領導人頻頻互訪,不僅簽署了《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這一推動中印長期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綱領性檔,還將中印關係升級為“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此外,中印簽署了《關於21世紀的共同展望》及十幾項合作檔,推動雙邊關係在經貿、防務、人文等領域的全面發展。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印與2015年莫迪總理訪華時開展的“家鄉外交”將中印關係又推進了一大步。期間,中國在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和古吉拉突邦分別建立產業園。古吉拉突邦電力產業園區的特變電工項目現已正式投產,馬哈拉特拉邦汽車產業園計畫也在擴大投資規模。中國企業對莫迪總理“印度製造”戰略反應積極,萬達、華夏幸福、三一等多家企業陸續赴印度考察設立產業園,園區合作已逐步成為中印合作的亮點。另外,2009年以來,以金磚峰會為代表的多邊平臺也成為了中印合作的重要舞臺。

2017年洞朗對峙使得中印關係再次遇冷。洞朗對峙期間,外交對話與軍事演習穿插其間,地緣局勢迅速升溫。最終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前,印方主動退出,對峙宣告結束。中印洞朗對峙導致經過多年快速發展的中印雙邊關係再次轉冷。

2018年4月27-28日莫迪訪華建立互信。印度總理莫迪在4月底與習近平主席在武漢進行非正式會晤,雙方通過非正式會晤的方式加強了彼此的戰略互信,雙邊關係有望告別洞朗對峙後的寒潮重新迎來發展。

3.2中印經貿合作風雨兼程,雙邊貿易額增長顯著

儘管中印雙邊關係由於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與西藏問題而時遇波折,但中印經貿合作並未因此而風雨飄搖。作為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印經貿合作的需求促使了雙邊貿易額在受到中印關係波折的干擾下也能夠在中長期有顯著增長。

中印貿易額從20世紀90年代的11.63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844.99億美元,漲幅超過72.5倍,年均漲幅接近24%;其中除了2009年與2012年等少數幾年外,其餘年份雙邊貿易總額均為正增長。中國已多年位列印度第一大交易夥伴;按2017年資料,中印貿易總額也僅次於中國與歐盟、美國、東盟、日本及巴西等五個經濟體的貿易額,且印度進口中國商品相對于其向中國出口商品而言增長更快。來自中國的產品占印度總進口的比重與其占中國總出口的比重均持續上行,而中國從印度進口的產品占印度總出口的比重及其占中國總進口的比重在2010年後常年回落,直到2017年才有所反彈,所以中印雙邊貿易差額在近年持續走高。我們認為,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顯著強於印度產品是導致中印順差擴張的重要因素。

細分到行業層面看,中國向印度出口較多產品的領域是機電設備、化工、金屬製品、紡織品與塑膠橡膠;而印度向中國出口較多產品的行業為礦產品、金屬製品、珠寶首飾、化工、紡織品等。中印雙方在金屬製品、化工、紡織品等領域進出口規模均較大,說明雙方在這些領域的合作相對緊密。

3.< /strong>3中國對印度投資較快增長,規模偏小未來空間可期

在中印雙邊貿易不斷發展的同時,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也有所前進。根據中國商務部公佈資料,儘管2016年中國對印度投資流量同比減少86.8%,但投資存量仍可達到31億美元,為2003年的3077倍。與中國對外投資總額對比,中國對印度投資流量的同比波動更劇烈,且中樞較高;印度承接中國對外投資存量占中國對外投資總存量的比重也從2006年的0.03%上升到2016年的0.23%,2014年曾達到0.39%的高位。雖然中國對印度投資規模不大,且波動較劇烈,但年均增速仍超過125%。

中國對印度的投資規模雖在近年快速擴張,但投資規模整體仍偏小,與雙方的經濟體量及經貿合作水準並不相稱。2016年,中國對印度投資流量僅占中國對外直投總流量的0.05%,按存量計,中國對印度投資規模也僅占中國對外投資總規模的0.23%;自2000年4月至2016年底,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僅占印度吸引外資規模的0.5%;考慮到中國與印度兩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及中印之間較大的貿易規模,中國對印度的投資規模顯著偏小,未來增長空間可期。

目前,中國在印度成規模的投資專案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機械、電信、家電、電力設備、汽車等領域。其中三一重工、柳工機械、華為、中興通訊、海爾、日立電器、特變電工、比亞迪等集團對印度的投資專案規模較大。另外,2016年華為、隧道股份、中國水電等企業還承建了印度的大型工程項目;中國近年還在印度開建了兩個產業園區——特變電工集團開展的古吉拉突邦電力產業園與北汽福田牽頭開展的馬哈拉斯特拉邦汽車產業園,萬達、華夏幸福及中微小等集團均有意向在印度投資建設產業園區。

四、 市場潛力地理優勢凸顯,產業前景助推中企投資

儘管2016年來印度接受中方的投資流量下滑明顯且存量有限,但考慮到雙邊關係在武漢“習莫會”後有好轉跡象,加上印度的經濟規模、增長前景、市場潛力及優越的地理條件,印度承接中國產業投資的前景可期。

4.1印度市場規模與潛力吸引中國產業進入

印度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而且近三年經濟增速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具有可觀的經濟規模及增速。同時,印度還具有全球第二的人口數量,與中國的人數差距逐年遞減,且年輕化程度較高。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最新發佈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2024年印度人口規模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另外,近年來印度的人均GDP增速也很可觀。無論從經濟體量還是人口規模看,印度的市場規模及潛力均可對中國產業形成強大的吸引力。結合中印龐大的雙邊貿易規模以及目前中國對印投資額較低的現狀,印度市場將持續構成對中國企業的吸引。

4.2印度地理條件優越,成承接產業理想地點

吸引中國產業資本投資的除了印度的市場規模與潛力外,優越的地理條件也使得印度成為承接中國產業的理想地點。

中國經歷多年的經濟發展後積累了較多資本,2015年中國也成為了資本淨輸出國。產業資本對外投資除了要關注當地市場之外,還要將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作為重要考量標準。印度地處南亞中心,且與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不丹接壤,與斯里蘭卡、馬爾地夫隔海相望,另外,中東與東非距離印度較近,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印尼也與印度有海上交通的便利性。可以說在印度投資建廠可基本覆蓋整個南亞市場,還能輻射到中東、東非及部分東南亞地區。另外,印度較平緩的地勢與東、西、南部漫長的海岸線將給在印企業對外貿易提供交通便利。

考慮到目前中國企業佈局全球的動力逐年遞增,而地理位置對中國與中東、東非、南亞及東南亞西部等地區的經貿合作有一定的限制,投資印度以獲得對上述區域市場的輻射或提升中國企業向印度投資的動力。

4.3印度勞動力成本較低,部分領域存投資良機

印度人口稠密,勞動力供給充足,與中國相比有明顯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中國產業工人平均薪酬超過印度的5倍,大學生起薪中國是印度的接近5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是吸引中國產業投資印度的一大因數。

印度製造業發展相對落後,莫迪“印度製造”計畫的落地需要依賴基礎設施的建設。儘管印度基建規模較大,但公路、鐵路交通管理相對混亂,設備也亟待更新;電力、通信服務仍有一定提升空間。中國在基建積累的優勢可以有所發揮。考慮到印度目前公路運營效率低下主要受習俗影響,且短期難以改變,加上公路對征地的需求較高,印度征地週期長且具有較高不確定性,所以路橋投資目前尚不適合中國企業。鐵路尚未對外資完全開放,故投資需等待取消或放寬外資限制的政策出臺。目前值得投資的細分領域主要集中在電力與通信行業。

印度的能源供應以火電為主,占比可達68.3%,可再生能源占比為29.9%,而核電僅占1.8%的比重。印度的電力供應主要以火電為主,這與中國相似。再結合印度的資源稟賦、較為平緩的地形條件和低廉的上網電價,中短期中國企業參與印度的發電領域的空間並不大。但輸變電領域卻是中國企業可以參與的。上網電價低、電網輸送損耗大是印度電力行業的弱點,中國企業的輸變電技術正好可以幫助印度提升電網輸送效率。印度目前存在較大的供電缺口,尤其是南部與東北部的電力缺口分別達到22.2%與12.9%,極大限制了當地製造業的發展;加上供電不穩定,外資投資印度一般都自備發電設備。考慮到印度市場的龐大規模與投資印度的外資存量與未來的增量,中國的輸變電企業在印度有著很大的投資發展空間。

印度擁有全球第二大的電信網路,電話普及率超過80%,移動用戶總數近10億,占電話使用者比重接近98%,基於其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年輕化的人口結構,印度通信產業發展迅速。不僅給通信設備公司提供了發展良機,伴隨該市場而興起的4G及移動互聯網服務也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考慮到印度龐大的通信市場及與中國類似的城鄉市場二元分化特點,中國的通信設備企業及移動互聯網公司在印度投資發展的機會不可小覷。

基建領域除了輸變電、通信設備及互聯網外,路橋、鐵路、發電等領域的工程承包也將是中國企業可以爭取的機會。由此派生出的機械與建材領域也將誕生較多的投資良機。

除了基建領域之外,部分製造業也存在不錯的投資機遇。製造業的機會主要集中在汽車與家電製造領域,這得益于印度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分化的需求結構。考慮到汽車與家電的上游產業繁多,玻璃、鋼鐵、有色金屬壓延製造、機械設備、橡膠製品等行業也會誕生適合中企投資的機會。另外,印度的生物醫藥領域也有較大的投資價值,鑒於其擁有比較先進的生物醫藥技術,該領域的投資合作或將幫助中國企業獲得一定的研發能力進而取得技術進步。

服務業的投資機會則主要分佈于金融與IT領域。金融領域的機會主要體現在對印度產業的投資上,作為體量龐大、增長顯著的經濟體,印度可供基金投資的機會可能並不亞於90年代的中國。另外,考慮到印度龐大的人口及廣大的製造業發展空間,保險業務在印度也將有較好的投資機會。IT領域的投資則主要受益于印度自身豐富的軟體人才,通信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給中企投資印度IT產業帶來了吸引力。

五、 中印投資合作或將“三步走”,廣闊前景下仍需克服挑戰

我們對中國投資印度的順序劃分為基建工程-一般製造-服務業&高端製造的 “三步走”。雖然中國投資印度的前景廣闊,但在投資合作的過程中仍需克服部分挑戰,一些不確定因素也會對投資合作造成干擾。

5.1印度承接中國產業或將經歷“三步走”

由於中國近年來勞動力與土地等價格上漲抬升了企業成本,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有走向海外的需求。儘管印度勞動力成本較低,但考慮到印度營商環境仍需提升,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仍偏向選擇東盟國家而非印度。

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將從基礎設施建設與工程承包等領域入手,一方面是上述專案大多處於印度政府亟待發展的領域,且與印度政府合作具有較高的可信賴程度,還能利用較為廉價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基建與工程項目較一般製造業而言對營商環境(包括交通、勞工制度等)的要求偏低,在印度目前的環境下可操作性更強。

印度政府正在改善營商環境上加大努力,從基建與制度上完善製造業發展的基礎。可以期待未來印度的經營環境將出現顯著改善。屆時印度市場的吸引力將充分顯現,中國製造業將增大對印度的投資,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將受到廉價勞動力的吸引而搬遷印度。

在印度基建設施與征地、勞工、稅收等制度不斷完善的背景下,中國對印度的一般製造業投資將迅速跟上,醫藥、通信、IT等產業投資也會有所跟進,服務業的投資將迎來井噴。服務業不僅會受到印度營商環境改善後龐大市場的吸引,還將給予對印投資的中國產業及其他相關產業以配套的服務。

綜合來看,印度市場雖然龐大且具有長期持續的增長前景,但基礎設施的相對落後與歷史、宗教、民族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征地、勞工、稅收等制度的混亂共同作用,導致了目前印度營商環境不佳,給大多製造業與服務業的進入與適應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鑒於“印度製造”與“數位印度”戰略的實施,印度政府正在加快節奏改善營商環境。通過對各產業對營商環境的要求差異及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中國產業在印度經營環境改善的過程中將按照基建工程-一般製造-服務業&高端製造的順序逐步增加對印度的投資。具體來說,首批入駐印度的將主要是路橋、鐵路、發電等領域的工程承包及輸變電、通信、互聯網、工程機械、普通建材等產業投資專案,目前上述大多領域已有少數中國企業涉足。待印度的供電、交通、通信等基建條件好轉及相關制度有所完善之後,第二批進入印度的將是包含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內的一般製造業,主要是鋼鐵、有色、家電、化工、輕工、紡服、汽車、機械設備、電子等產業,目前汽車、家電等領域已有一兩家中國企業投資。在印度製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中國的服務業與部分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將陸續進入印度,通過投資來分享其高速發展的紅利,我們認為服務業投資的重點將集中于金融、房地產、商貿零售等領域,技術密集型產業會以生物醫藥、IT、高端製造業為主。

5.2印度承接中國產業仍面臨挑戰與不確定性

在印度承接中國產業的廣闊前景之下,中國產業進入印度仍面臨著潛在的改革不達預期與地緣政治等風險的挑戰。

5.2.1、社會生態特殊而堅固,印度改革或不達預期。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印度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30位,儘管印度當局正在努力改善這一點,但短期進展緩慢。印度不良的營商環境主要是指較差的基礎設施及征地、稅收、勞工等制度過於複雜混亂,也包含當地習俗帶來的交通擁堵與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

印度的征地困難已廣為人知,在絕對的民主與土地私有制度下,並未經歷“圈地運動”的印度農民所有的地塊往往狹小而錯亂,一個征地專案需要若干所有者共同投票表決,80%的通過率與繁瑣的流程是制約征地便捷性的桎梏。

稅收制度在2017年7月開始實施的GST(商品和服務稅)改革後雖有所簡化,但仍稱得上複雜冗繁,中央與邦政府在利益上的博弈導致印度的GST執行被劃分為中央GST、邦GST、中央直轄區GST與綜合GST的“雙軌制”GST,且稅率檔次過多、稅收申報複雜不僅導致了偷稅漏稅的頻繁,還增加了稅收的不公平性,增值稅中性遭到嚴重破壞。

印度的勞工制度主要由《勞資糾紛法案》、《工廠法》、《雇傭法》等二十多項法律及各邦的地方法規共同組成。冗雜的法律導致印度的勞工制度異常複雜,在招工、裁員等事項上企業往往要進行複雜的申報流程,甚至裁員還需要向政府報批。加上印度民族與宗教的多樣化及部分習俗會帶來曠工等影響企業效率的行為,印度複雜的勞工制度嚴重制約了企業的運作效率。

基建落後主要與征地困難有較大的關聯性,交通效率與工作效率的低下則與當地的民俗有關。印度的宗教習俗決定了人對牛有著無比崇拜,牛不僅可以在馬路上自由行走,車輛還需遇牛讓行;牛還可以隨意吃市場上的食品,牛車在印度幾乎隨處可見,印度的交通效率受到了顯著影響。多樣化的宗教習俗還要求印度人在特定的時點參加集會或者行禮拜,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要求各異,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另外,不定期的罷工也會明顯影響工作及交通效率。

儘管印度當局在莫迪上臺之後已開展各項改革,但考慮到上述問題多是漫長的歷史與宗教發展造就的特殊社會生態的產物,根深蒂固。改革短期獲得明顯進展的難度較大,所以不能排除印度改革可能會不達預期的風險。

5.2.2、中印歷史遺留問題可能產生干擾,貿易保護與地緣政治或造不良影響

儘管“習莫會”後中印關係出現轉好跡象,但歷史遺留的兩國邊界問題仍懸而未決,西藏問題也可能會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的潛在風險點。在當前中美博弈升級、地緣危機頻發的背景下,兩國關係有可能會受到邊界問題與西藏問題的干擾。2017年中印洞朗對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該潛在風險。若兩國關係受到干擾,中國對印度的產業投資將遭受較大衝擊。

同時,在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受到挑戰的環境下,貿易保護主義蠢蠢欲動。考慮到中印間規模較大的貿易順差及印度出於地緣利益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有著較明顯的反感,若印度對中國的部分產業實行貿易制裁,也將顯著影響中國對印度的投資進展及雙邊的經貿合作。另外,印度曾經受到多種文明影響,文化多源的同時民族林立且宗教派系夾雜其間,導致印度一直難以完全擺脫民粹主義與極端事件的侵擾。這些也將對中印經貿合作帶來潛在風險。

印度作為南亞次大陸的大國,是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平衡及制約中國力量的重要棋子。在西方平衡地緣局勢的鼓動下,印度能否跳出地緣政治的局限思維以更為宏遠的視角對待中印關係也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若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導致中印關係遭受破壞,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也將受到顯著影響。

在當前逆全球化有所顯露、貿易保護主義出現抬頭、地緣政治局勢有所升溫的環境下,由於中印之間尚有歷史遺留問題的矛盾,中印關係的穩定性受到干擾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中國產業佈局印度或面臨相關風險。

六、 系列總結:交叉對應投資東盟,印度適合分步排序

考慮到我們“海上絲綢之路”系列報告間隔週期較長,故特在此添加一段總結回顧,以對比中國投資東盟與印度的驅動因數異同與各自承接中國產業的方式。

6.1東盟印度市場規模龐大且前景可期,梯度特徵與統一規劃為各自優勢

東盟與印度同作為全球主要的新興經濟體,其經濟體量相當,且具有較高的經濟增速。東盟的高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各成員國經濟一體化進程與對外合作的雙引擎驅動,而印度的快速發展則受益於經濟自由化改革釋放的紅利。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東盟是由十個發展階段不一資源稟賦各異的成員國組成,梯度差異明顯是東盟的顯著特徵;而印度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龐大的人口、遼闊的疆域與優越的地理條件是其主要標誌。

東盟各國及印度均毗鄰中國,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也屬於中國產業“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就目前投資規模看,中國投資印度的存量遠低於中國對東盟的投資,甚至不及2016年單年中國投資新加坡一國的流量,這跟東盟的梯度優勢及良好的營商環境有關,也受到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開啟較早的影響。

東盟作為由十個成員國構成的經濟共同體,與印度作為一個統一的大國之間有著根本區別,加上兩者擁有迥異的資源稟賦、產業架構、地緣優勢,東盟與印度吸引中國產業投資的驅動因數也有所不同。東盟吸引中國產業投資的驅動因數主要有以下四點: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廣大的發展潛力;廉價的勞動力與土地成本;發展的梯度優勢及資源、產業分佈的不均衡形成的投資多樣化機遇;與大多發達經濟體及新興經濟體的較低關稅稅率。而印度吸引中國投資的因素主要是: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廣大的發展潛力;可覆蓋南亞、中東、東非等多個地區的優越地理條件;廉價的勞動力成本;統一的產業規劃及長期具有確定性的產業前景。

綜合而言,東盟與印度同樣具有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廣大的發展潛力,且兩者勞動力價格對中國的產業投資均構成吸引力。但印度的征地困難使得中國企業在印度拿地的週期更長,且具相當不確定性,從而導致印度在土地獲得成本上難以與東盟比肩。印度吸引中國投資的獨特優勢一是在於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可以覆蓋南亞、中東、東非及東南亞西部;二是其具有統一的產業規劃,部分領域的投資前景具有確定性。而東盟的獨特性在於其具有的梯度優勢,資源、產業分佈的不均衡給中國產業“走出去”創造了多樣化的機遇;另外,東盟具有歐美日澳等發達經濟體及東盟、印度、墨西哥等新興經濟體的關稅優勢,將促使以出口和對外投資為主的中國產業加大佈局力度。

6.2兩者承接中國產業方式相異,東盟交叉對應印度分步排序

根據上節6.1所述,東盟及印度在組成結構、增長驅動、主要標誌、對華經貿合作現狀、營商環境、資源稟賦、產業架構、地緣優勢及吸引中國產業投資的驅動因數上均有顯著不同,決定了兩者承接中國產業的路徑與方式存在差異性。經過研究,我們認為中國產業對東盟的投資是交叉對應式的,需要綜合分析各國發展現狀及前景、地緣優勢、資源稟賦、產業結構、成本水準、相關制度等多方面因素來選擇投資目標國。而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將是分步排序式的,也就是文中所說的基建工程-一般製造-服務業&高端製造“三步走”,具體產業何時進行投資主要取決於印度自身營商環境的優化進度。

總結而言,東盟與印度吸引中國投資的驅動因素的差別與發展現狀的不同決定了兩者承接中國產業路線的相異性。就東盟而言,其成員國明顯的梯度優勢使得中國大多數行業均能在某國或某幾國找到相應的投資機會,是交叉對應式的。而印度改革的漸進性決定了中國的投資將是分步排序式的。

另外,東盟與印度的投資對中國企業來說均存在不確定性的挑戰,但兩者的不確定性有所區別。

東盟的不確定性主要有兩點:東盟一體化目前較歐盟尚顯不足,各國貨幣體系與金融市場仍相對獨立,給中國產業進入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政體上的差異帶來的不確定性與保護本土產業而設置的壁壘也會是潛在的政策風險。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傾向加強、民粹主義與恐怖主義有蔓延趨勢的背景下,東盟的穩定性與行動一致性存在受到挑戰的可能性,中國產業或面臨此類風險。另外,南海爭端近期雖有所緩和,但仍可能是激發東盟部分國家民粹主義的潛在風險點。

印度的潛在風險則是:漫長的歷史與宗教發展造就的特殊社會生態根深蒂固,改革短期獲得明顯進展的難度較大,不能排除印度改革不達預期的可能性,這將影響進入產業的營商環境。中印之間尚有歷史遺留問題存在,雙邊關係的穩定性仍可能受到干擾,投資印度的中國產業或面臨相關潛在風險。

附:“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系列專題(一)

【平安宏觀專題】資源稟賦中印東各異,產業承接東盟占先機——“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系列專題(一)

【平安宏觀專題】東盟十國梯度優勢顯著,產業投資機會風險並存 —— “海上絲綢之路”系列(二)

包括對內的自由市場化改革與對外的擴大開放政策。在改革紅利的驅動下,印度經濟增速明顯加檔,在1990年代至莫迪上臺前維持了年均超過6.5%的經濟增速,超越了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尼等東盟國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僅次於中國。進出口貿易與服務貿易占GDP比重持續提升,外商直接投資(FDI)淨流入規模也顯著增長。但是在擴大開放的同時,由於國內工業化水準不高,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限,印度貿易逆差逐年遞增;另外,國內投資對外部融資的依賴造成了印度外債規模顯著擴大。可以說,市場化改革與自由開放雖然拉動了印度90年代至今的經濟增長,但其內在固有的歷史遺留問題及其導致的制度缺陷給經濟的持續增長與進一步升級帶來了較大阻礙。印度90年代自由化改革雖然集中於市場化與開放貿易及外資投資,但並未完成土地改革、稅制改革等更深層次的動作。印度未來的進一步改革仍有相當空間。

1.2.4、2014年莫迪上臺後執行新政,仍面臨諸多考驗

2014年5月,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議會下院多數席位,人民黨領袖莫迪就任印度總理。莫迪曾在古吉拉突邦成功創造出特有的改革模式(即“古吉拉特模式”),外界在其上任之初就將其視為“改革派”,部分外媒甚至將其喻為“印度鄧小平”。

莫迪上任後就展現了“改革派”的作風,“莫迪新政”結合印度廉價勞動力豐富、基礎設施簡陋、IT業發達、法律制度落後等情況,提出“印度製造”、“智慧城市”等全新概念,並全力踐行“印度製造”戰略,同時全方位推進此前從未取得明顯突破的土地、勞工、稅收等領域的制度變革。

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印度製造”戰略。該戰略於2014年8月15日莫迪在“印度獨立日”首次提出,並於9月25日由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啟動。“印度製造”戰略通過印度國內廣闊的市場吸引FDI,利用國內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較大規模的IT與醫藥領域人才,發展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目標產業主要是汽車及零部件製造、建築、採礦、石油開採、紡織服裝、生物技術、醫藥製造、醫療保健、電子、港口及航運、可再生能源、航空、國防工業、電力、機械、食品加工、IT、皮革製品、傳媒、航空航太、鐵路、高速公路、旅遊、火力發電、體育健身等25個行業。上述產業除IT、醫藥製造等印度優勢產業外,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基建、公用事業相關的產業。

莫迪還在2015年提出了“智慧城市”戰略,具體計畫為在全國建設100座智慧城市,並要求在在大多數邦至少有2座智慧城市分佈。政府將為該計畫提供基礎設施、公共交通、網路連接、電子政務等服務,同時鼓勵採用公私合作模式(即“PPP”)融資,並支援金融公司和IT企業參與該計畫。智慧城市涉及的行業主要有電子政務、公民服務、垃圾處理、水處理、能源管理、智慧交通、遠端醫療、遠端教育等。

作為“印度製造”戰略的輔助,莫迪在制度上也進行了深刻的變革。在關鍵的征地領域,莫迪於2015年提出了征地修正案,針對基建和重大項目取消了2013年法案關於征地需獲得絕大多數擁有土地所有權的家庭同意的條款,可以直接按市價征地。這避免了征地過程中低效的談判與博弈。雖然該法案遭遇了國大黨以“侵佔耕地”為由的反對未能獲得議會通過,但莫迪政府通過放權給邦政府,分而立法,新征地法案的制定和落實得以繞過議會。在勞工領域,印度現存包含《1947年勞資糾紛法》、《1948年工廠法》及《1970年勞動合同法》等在內的龐大勞工保護體系,對女性就業以及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招工、裁員均作了較多限制,不僅影響了勞動力市場的效率,也使得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在擴大規模上保持極度的謹慎。莫迪政府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學徒條例》、《勞動法》及《工廠法》修訂法案,放寬了上述諸多不合理限制,企業主將獲得更多自主權。前二者已獲議會上下兩院(聯邦院、人民院)批准,但《工廠法》修正案未能獲聯邦院通過,不少勞動者也進行了遊行抗議,莫迪決定在人民黨控制的部分邦政府先行試行,之後再推廣至全國。在稅收領域,莫迪政府於2014年7月推行統一商品及服務稅(即“GST”)改革並獲議會兩院通過,對遺留多年的複雜稅制進行了簡化,降低了原先較高的稅負,中央對稅收的控制權也得以提升。

在“莫迪新政”實施的三四年間,印度經濟增速維持穩定,且領先於全球主要經濟體;貿易與國際收支也呈現顯著好轉,經常項目逆差持續收窄,外債規模也開始回落,甚至前幾年的高通脹也回落至正常區間。但工業增加值占比持續回落,工業生產指數同比的震盪中樞也未見抬升,甚至出口規模在近年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還有所下行,這些均顯示“莫迪新政”著力打造的“印度製造”戰略目前仍難以看到成效,各項改革仍需深入。如何在“印度製造”戰略實施過程中克服歷史遺留的特殊社會生態和現存落後制度的重重阻力,如何走出一條符合印度自身特點的改革之路仍將是未來幾年莫迪政府面臨的重大考驗。

二、資源豐富但人均水準低,服務業發展遠超製造業

2.1多種資源稟賦豐富,難耐人多利用率低

2.1.1、地理位置與地形條件優越,自然資源數量豐品種多

印度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與地形條件。其地處南亞次大陸中心,南部沿海是溝通西亞與大洋洲、東亞與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同時擁有長達7600公里的海岸線和200萬平方公里規模的海洋經濟區。印度還擁有全球第七大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且平原占比近40%,山地高原海拔也較低,地形整體平緩,便於交通與耕作。

印度擁有全球僅次於美國的耕地規模,達153.5萬平方公里,占全部國土面積的51.6%;盛產稻穀、小麥、玉米、薯類、豆類、棉花、花生、芝麻、甘蔗、煙葉、茶等多種農產品,其中黃麻產出量居全球首位。印度森林面積達77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23.7%;林木蓄積總量達27億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印度礦產資源豐富,擁有近百種礦藏。雲母產量居世界第一、鐵礦資源居世界第五的印度擁有世界上最高品位鋁土礦,可采儲量居世界前列;鈾、釷儲量豐富,可供核能發展;煤炭儲量豐富,位居全球第三。印度油氣資源相對較少,原油可開採儲量為57億桶,煤層氣儲量有2803億立方米,葉岩油技術可采儲量為5.2億噸,葉岩氣技術可采儲量為2.7萬億立方米。豐富多樣的資源稟賦為印度的經濟發展與人民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2.1.2、人口眾多結構年輕,人均資源佔有量低

印度人口基數龐大,2016年年中統計的人口規模達13.24億,僅次於中國。距聯合國預測,2022年左右印度人口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給印度帶來了勞動力優勢,年輕化的人口結構則保證了印度在未來幾十年“人口紅利”的持續性。另一方面,人均資源佔有量低成為了龐大人口的一大弊端,這也直接導致資源品種豐富儲量可觀的印度難以稱得上是資源大國,也難以像俄羅斯、巴西等國可以依賴出口資源來發展經濟。另外,受自身製造業效率低下的影響,印度資源利用率並不高。

由於受種姓制度等歷史遺留問題影響,印度初等教育現狀堪憂。若參照15歲以上成人識字率為初等教育水準,截至2015年,印度在初等教育上遠遠落後於中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勞動力素質相對低下,這也將影響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本積累。

2.2印度服務業產值占比高,製造業發展相對滯後

自1980年代印度嘗試改革以來,其實際GDP增速在大多數年份超過全球經濟整體增速,印度GDP占全球比重已從1%左右上升為2.98%,基於購買力平價的GDP占比則從不足2.5%的水準增長到2016年的7.2%,人均GDP增長接近6.5倍。按2016年世界銀行公佈資料,成為世界經濟重要一極的印度已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

從產業結構上看,印度目前的三產體量占比與1980年代初時相比發生了顯著改變。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類似,農業產值占比顯著下滑,目前已低於1980年的一半;但製造業產值占比經過窄幅的波動後略微下行,2016年的28.85%較1980年的29%甚至還低了0.15個百分點;服務業產值占比則顯著上行,2016年已達到53.8%的水準。從支出結構看,消費一直以來是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方,投資的貢獻在2007-2008年達到頂端後有所回落,淨出口在多數時候貢獻率為負,近年來伴隨著逆差規模的持續收窄,淨出口對經濟的負貢獻也有所縮小。

整體而言,印度服務業發展較快,但製造業由於歷史遺留、制度僵化等因素發展緩慢。所以印度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這也導致印度經常專案的常年逆差。另外,征地制度的教條、相互割裂的邦族與民主的氾濫也影響了基礎設施等投資項目的落地。

三、 中印雙邊關係存波折,經貿合作曲折中前進

中印建國時點相近,雙邊關係卻存在波折。50年代初期中印睦鄰友好,但1959-1961年的西藏叛亂導致中印關係轉冷,直到80年代中後期雙邊關係才有所好轉。之後中印關係還經歷了1998年印度核試與2017年洞朗對峙等波折,目前中印關係隨著中印首腦武漢會晤而開始轉好。隨著雙邊關係的變幻,中印經合作在曲折中前進。

3.1地緣問題致中印之間存波折,武漢會晤後雙邊關係開始好轉

中印兩國同為世界文明古國,有著數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兩國建國時點相近,但建國後雙邊關係卻存在波折。波折主要源起英殖民者侵犯西藏遺留下的中印邊界問題與西藏問題。最近兩國元首在武漢的會晤宣示著中印雙邊關係的好轉。

20世紀50年代前半段中印關係相對友好,中國對印度小動作保持克制忍讓。1950年4月1日,中印兩國建交。儘管當時歷史遺留的中印國界問題並未得到解決,但中方願維持實際控制線現狀的表態是中印友好關係建立的基礎。1954年,中印兩國總理互訪,共同宣導了著名的以“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為主要內容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也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同年,兩國簽署了《中印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儘管中印關係在50年代初相對友好,但這是基於中國在西藏問題與邊界問題上相對克制忍讓的態度下達成的結果,印度並沒有完全遵守與中國的約定,而是不斷在西藏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並在邊界區域擴大實際控制範圍。這也為50年代末的中印關係惡化埋下了伏筆。

1959年,西藏叛亂導致中印關係顯性惡化,並於1962年爆發武裝衝突。1958年印度對中印邊界問題的態度逐漸強勢,甚至想迫使中方承認印度自己規劃的邊界,中印關係已轉冷,只是尚未顯性化。1959年3月10日西藏發動武裝叛亂,一周後,達賴喇嘛出逃印度,中印關係顯性惡化。1962年10月,中印在邊界爆發武裝衝突,戰事持續至11月下旬,以中國獲勝並主動停戰後撤收尾。60年代兩國雖未斷交,但是雙方互關總領事館並撤回大使,各領域交往基本停滯,中印雙邊關係進入長期僵冷期。

1976年中印互派大使,兩國關係雖有轉機但仍未正常化。1976年,兩國重新互派大使,1977年恢復直接貿易和人員互訪,雙邊關係出現轉機。但是,印度領導人堅持將解決邊界問題與中印關係正常化綁定的“平行政策”,中印關係依然步履蹣跚。

1988年底拉吉夫·甘地訪華,中印關係基本實現正常化。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並與鄧小平達成了中印關係“向前看”共識,改變了印度以往的“平行政策”,不再將邊界問題與中印關係正常化綁定,此次訪問使得中印關係取得突破,基本實現正常化。

20世紀90年代中印關係發展加快。1991年李鵬總理訪印、1992年印度總統文卡塔拉曼訪華、1993年印度總理拉奧訪華、1996年江澤民主席訪印,高層互訪頻率提速。其中1993年雙方達成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 1996年雙方達成了構建“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共識,並簽訂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儘管1998年印度核試及以“中國威脅”為藉口對中國進行無端攻擊使得雙邊關係遭受重大挫折,但1999年雙方外長的會面又將中印關係拉回正常軌道。

新世紀中印關係迎來全面發展。2000年印度總統納拉亞南訪華使得1998年後因印度核子試驗而中斷的高層訪問得以恢復。之後雙方領導人頻頻互訪,不僅簽署了《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這一推動中印長期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綱領性檔,還將中印關係升級為“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此外,中印簽署了《關於21世紀的共同展望》及十幾項合作檔,推動雙邊關係在經貿、防務、人文等領域的全面發展。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印與2015年莫迪總理訪華時開展的“家鄉外交”將中印關係又推進了一大步。期間,中國在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和古吉拉突邦分別建立產業園。古吉拉突邦電力產業園區的特變電工項目現已正式投產,馬哈拉特拉邦汽車產業園計畫也在擴大投資規模。中國企業對莫迪總理“印度製造”戰略反應積極,萬達、華夏幸福、三一等多家企業陸續赴印度考察設立產業園,園區合作已逐步成為中印合作的亮點。另外,2009年以來,以金磚峰會為代表的多邊平臺也成為了中印合作的重要舞臺。

2017年洞朗對峙使得中印關係再次遇冷。洞朗對峙期間,外交對話與軍事演習穿插其間,地緣局勢迅速升溫。最終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前,印方主動退出,對峙宣告結束。中印洞朗對峙導致經過多年快速發展的中印雙邊關係再次轉冷。

2018年4月27-28日莫迪訪華建立互信。印度總理莫迪在4月底與習近平主席在武漢進行非正式會晤,雙方通過非正式會晤的方式加強了彼此的戰略互信,雙邊關係有望告別洞朗對峙後的寒潮重新迎來發展。

3.2中印經貿合作風雨兼程,雙邊貿易額增長顯著

儘管中印雙邊關係由於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與西藏問題而時遇波折,但中印經貿合作並未因此而風雨飄搖。作為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印經貿合作的需求促使了雙邊貿易額在受到中印關係波折的干擾下也能夠在中長期有顯著增長。

中印貿易額從20世紀90年代的11.63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844.99億美元,漲幅超過72.5倍,年均漲幅接近24%;其中除了2009年與2012年等少數幾年外,其餘年份雙邊貿易總額均為正增長。中國已多年位列印度第一大交易夥伴;按2017年資料,中印貿易總額也僅次於中國與歐盟、美國、東盟、日本及巴西等五個經濟體的貿易額,且印度進口中國商品相對于其向中國出口商品而言增長更快。來自中國的產品占印度總進口的比重與其占中國總出口的比重均持續上行,而中國從印度進口的產品占印度總出口的比重及其占中國總進口的比重在2010年後常年回落,直到2017年才有所反彈,所以中印雙邊貿易差額在近年持續走高。我們認為,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顯著強於印度產品是導致中印順差擴張的重要因素。

細分到行業層面看,中國向印度出口較多產品的領域是機電設備、化工、金屬製品、紡織品與塑膠橡膠;而印度向中國出口較多產品的行業為礦產品、金屬製品、珠寶首飾、化工、紡織品等。中印雙方在金屬製品、化工、紡織品等領域進出口規模均較大,說明雙方在這些領域的合作相對緊密。

3.< /strong>3中國對印度投資較快增長,規模偏小未來空間可期

在中印雙邊貿易不斷發展的同時,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也有所前進。根據中國商務部公佈資料,儘管2016年中國對印度投資流量同比減少86.8%,但投資存量仍可達到31億美元,為2003年的3077倍。與中國對外投資總額對比,中國對印度投資流量的同比波動更劇烈,且中樞較高;印度承接中國對外投資存量占中國對外投資總存量的比重也從2006年的0.03%上升到2016年的0.23%,2014年曾達到0.39%的高位。雖然中國對印度投資規模不大,且波動較劇烈,但年均增速仍超過125%。

中國對印度的投資規模雖在近年快速擴張,但投資規模整體仍偏小,與雙方的經濟體量及經貿合作水準並不相稱。2016年,中國對印度投資流量僅占中國對外直投總流量的0.05%,按存量計,中國對印度投資規模也僅占中國對外投資總規模的0.23%;自2000年4月至2016年底,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僅占印度吸引外資規模的0.5%;考慮到中國與印度兩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及中印之間較大的貿易規模,中國對印度的投資規模顯著偏小,未來增長空間可期。

目前,中國在印度成規模的投資專案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機械、電信、家電、電力設備、汽車等領域。其中三一重工、柳工機械、華為、中興通訊、海爾、日立電器、特變電工、比亞迪等集團對印度的投資專案規模較大。另外,2016年華為、隧道股份、中國水電等企業還承建了印度的大型工程項目;中國近年還在印度開建了兩個產業園區——特變電工集團開展的古吉拉突邦電力產業園與北汽福田牽頭開展的馬哈拉斯特拉邦汽車產業園,萬達、華夏幸福及中微小等集團均有意向在印度投資建設產業園區。

四、 市場潛力地理優勢凸顯,產業前景助推中企投資

儘管2016年來印度接受中方的投資流量下滑明顯且存量有限,但考慮到雙邊關係在武漢“習莫會”後有好轉跡象,加上印度的經濟規模、增長前景、市場潛力及優越的地理條件,印度承接中國產業投資的前景可期。

4.1印度市場規模與潛力吸引中國產業進入

印度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而且近三年經濟增速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具有可觀的經濟規模及增速。同時,印度還具有全球第二的人口數量,與中國的人數差距逐年遞減,且年輕化程度較高。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最新發佈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2024年印度人口規模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另外,近年來印度的人均GDP增速也很可觀。無論從經濟體量還是人口規模看,印度的市場規模及潛力均可對中國產業形成強大的吸引力。結合中印龐大的雙邊貿易規模以及目前中國對印投資額較低的現狀,印度市場將持續構成對中國企業的吸引。

4.2印度地理條件優越,成承接產業理想地點

吸引中國產業資本投資的除了印度的市場規模與潛力外,優越的地理條件也使得印度成為承接中國產業的理想地點。

中國經歷多年的經濟發展後積累了較多資本,2015年中國也成為了資本淨輸出國。產業資本對外投資除了要關注當地市場之外,還要將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作為重要考量標準。印度地處南亞中心,且與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不丹接壤,與斯里蘭卡、馬爾地夫隔海相望,另外,中東與東非距離印度較近,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印尼也與印度有海上交通的便利性。可以說在印度投資建廠可基本覆蓋整個南亞市場,還能輻射到中東、東非及部分東南亞地區。另外,印度較平緩的地勢與東、西、南部漫長的海岸線將給在印企業對外貿易提供交通便利。

考慮到目前中國企業佈局全球的動力逐年遞增,而地理位置對中國與中東、東非、南亞及東南亞西部等地區的經貿合作有一定的限制,投資印度以獲得對上述區域市場的輻射或提升中國企業向印度投資的動力。

4.3印度勞動力成本較低,部分領域存投資良機

印度人口稠密,勞動力供給充足,與中國相比有明顯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中國產業工人平均薪酬超過印度的5倍,大學生起薪中國是印度的接近5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是吸引中國產業投資印度的一大因數。

印度製造業發展相對落後,莫迪“印度製造”計畫的落地需要依賴基礎設施的建設。儘管印度基建規模較大,但公路、鐵路交通管理相對混亂,設備也亟待更新;電力、通信服務仍有一定提升空間。中國在基建積累的優勢可以有所發揮。考慮到印度目前公路運營效率低下主要受習俗影響,且短期難以改變,加上公路對征地的需求較高,印度征地週期長且具有較高不確定性,所以路橋投資目前尚不適合中國企業。鐵路尚未對外資完全開放,故投資需等待取消或放寬外資限制的政策出臺。目前值得投資的細分領域主要集中在電力與通信行業。

印度的能源供應以火電為主,占比可達68.3%,可再生能源占比為29.9%,而核電僅占1.8%的比重。印度的電力供應主要以火電為主,這與中國相似。再結合印度的資源稟賦、較為平緩的地形條件和低廉的上網電價,中短期中國企業參與印度的發電領域的空間並不大。但輸變電領域卻是中國企業可以參與的。上網電價低、電網輸送損耗大是印度電力行業的弱點,中國企業的輸變電技術正好可以幫助印度提升電網輸送效率。印度目前存在較大的供電缺口,尤其是南部與東北部的電力缺口分別達到22.2%與12.9%,極大限制了當地製造業的發展;加上供電不穩定,外資投資印度一般都自備發電設備。考慮到印度市場的龐大規模與投資印度的外資存量與未來的增量,中國的輸變電企業在印度有著很大的投資發展空間。

印度擁有全球第二大的電信網路,電話普及率超過80%,移動用戶總數近10億,占電話使用者比重接近98%,基於其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年輕化的人口結構,印度通信產業發展迅速。不僅給通信設備公司提供了發展良機,伴隨該市場而興起的4G及移動互聯網服務也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考慮到印度龐大的通信市場及與中國類似的城鄉市場二元分化特點,中國的通信設備企業及移動互聯網公司在印度投資發展的機會不可小覷。

基建領域除了輸變電、通信設備及互聯網外,路橋、鐵路、發電等領域的工程承包也將是中國企業可以爭取的機會。由此派生出的機械與建材領域也將誕生較多的投資良機。

除了基建領域之外,部分製造業也存在不錯的投資機遇。製造業的機會主要集中在汽車與家電製造領域,這得益于印度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分化的需求結構。考慮到汽車與家電的上游產業繁多,玻璃、鋼鐵、有色金屬壓延製造、機械設備、橡膠製品等行業也會誕生適合中企投資的機會。另外,印度的生物醫藥領域也有較大的投資價值,鑒於其擁有比較先進的生物醫藥技術,該領域的投資合作或將幫助中國企業獲得一定的研發能力進而取得技術進步。

服務業的投資機會則主要分佈于金融與IT領域。金融領域的機會主要體現在對印度產業的投資上,作為體量龐大、增長顯著的經濟體,印度可供基金投資的機會可能並不亞於90年代的中國。另外,考慮到印度龐大的人口及廣大的製造業發展空間,保險業務在印度也將有較好的投資機會。IT領域的投資則主要受益于印度自身豐富的軟體人才,通信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給中企投資印度IT產業帶來了吸引力。

五、 中印投資合作或將“三步走”,廣闊前景下仍需克服挑戰

我們對中國投資印度的順序劃分為基建工程-一般製造-服務業&高端製造的 “三步走”。雖然中國投資印度的前景廣闊,但在投資合作的過程中仍需克服部分挑戰,一些不確定因素也會對投資合作造成干擾。

5.1印度承接中國產業或將經歷“三步走”

由於中國近年來勞動力與土地等價格上漲抬升了企業成本,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有走向海外的需求。儘管印度勞動力成本較低,但考慮到印度營商環境仍需提升,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仍偏向選擇東盟國家而非印度。

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將從基礎設施建設與工程承包等領域入手,一方面是上述專案大多處於印度政府亟待發展的領域,且與印度政府合作具有較高的可信賴程度,還能利用較為廉價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基建與工程項目較一般製造業而言對營商環境(包括交通、勞工制度等)的要求偏低,在印度目前的環境下可操作性更強。

印度政府正在改善營商環境上加大努力,從基建與制度上完善製造業發展的基礎。可以期待未來印度的經營環境將出現顯著改善。屆時印度市場的吸引力將充分顯現,中國製造業將增大對印度的投資,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將受到廉價勞動力的吸引而搬遷印度。

在印度基建設施與征地、勞工、稅收等制度不斷完善的背景下,中國對印度的一般製造業投資將迅速跟上,醫藥、通信、IT等產業投資也會有所跟進,服務業的投資將迎來井噴。服務業不僅會受到印度營商環境改善後龐大市場的吸引,還將給予對印投資的中國產業及其他相關產業以配套的服務。

綜合來看,印度市場雖然龐大且具有長期持續的增長前景,但基礎設施的相對落後與歷史、宗教、民族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征地、勞工、稅收等制度的混亂共同作用,導致了目前印度營商環境不佳,給大多製造業與服務業的進入與適應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鑒於“印度製造”與“數位印度”戰略的實施,印度政府正在加快節奏改善營商環境。通過對各產業對營商環境的要求差異及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中國產業在印度經營環境改善的過程中將按照基建工程-一般製造-服務業&高端製造的順序逐步增加對印度的投資。具體來說,首批入駐印度的將主要是路橋、鐵路、發電等領域的工程承包及輸變電、通信、互聯網、工程機械、普通建材等產業投資專案,目前上述大多領域已有少數中國企業涉足。待印度的供電、交通、通信等基建條件好轉及相關制度有所完善之後,第二批進入印度的將是包含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內的一般製造業,主要是鋼鐵、有色、家電、化工、輕工、紡服、汽車、機械設備、電子等產業,目前汽車、家電等領域已有一兩家中國企業投資。在印度製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中國的服務業與部分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將陸續進入印度,通過投資來分享其高速發展的紅利,我們認為服務業投資的重點將集中于金融、房地產、商貿零售等領域,技術密集型產業會以生物醫藥、IT、高端製造業為主。

5.2印度承接中國產業仍面臨挑戰與不確定性

在印度承接中國產業的廣闊前景之下,中國產業進入印度仍面臨著潛在的改革不達預期與地緣政治等風險的挑戰。

5.2.1、社會生態特殊而堅固,印度改革或不達預期。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2017年《營商環境報告》,印度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30位,儘管印度當局正在努力改善這一點,但短期進展緩慢。印度不良的營商環境主要是指較差的基礎設施及征地、稅收、勞工等制度過於複雜混亂,也包含當地習俗帶來的交通擁堵與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

印度的征地困難已廣為人知,在絕對的民主與土地私有制度下,並未經歷“圈地運動”的印度農民所有的地塊往往狹小而錯亂,一個征地專案需要若干所有者共同投票表決,80%的通過率與繁瑣的流程是制約征地便捷性的桎梏。

稅收制度在2017年7月開始實施的GST(商品和服務稅)改革後雖有所簡化,但仍稱得上複雜冗繁,中央與邦政府在利益上的博弈導致印度的GST執行被劃分為中央GST、邦GST、中央直轄區GST與綜合GST的“雙軌制”GST,且稅率檔次過多、稅收申報複雜不僅導致了偷稅漏稅的頻繁,還增加了稅收的不公平性,增值稅中性遭到嚴重破壞。

印度的勞工制度主要由《勞資糾紛法案》、《工廠法》、《雇傭法》等二十多項法律及各邦的地方法規共同組成。冗雜的法律導致印度的勞工制度異常複雜,在招工、裁員等事項上企業往往要進行複雜的申報流程,甚至裁員還需要向政府報批。加上印度民族與宗教的多樣化及部分習俗會帶來曠工等影響企業效率的行為,印度複雜的勞工制度嚴重制約了企業的運作效率。

基建落後主要與征地困難有較大的關聯性,交通效率與工作效率的低下則與當地的民俗有關。印度的宗教習俗決定了人對牛有著無比崇拜,牛不僅可以在馬路上自由行走,車輛還需遇牛讓行;牛還可以隨意吃市場上的食品,牛車在印度幾乎隨處可見,印度的交通效率受到了顯著影響。多樣化的宗教習俗還要求印度人在特定的時點參加集會或者行禮拜,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要求各異,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另外,不定期的罷工也會明顯影響工作及交通效率。

儘管印度當局在莫迪上臺之後已開展各項改革,但考慮到上述問題多是漫長的歷史與宗教發展造就的特殊社會生態的產物,根深蒂固。改革短期獲得明顯進展的難度較大,所以不能排除印度改革可能會不達預期的風險。

5.2.2、中印歷史遺留問題可能產生干擾,貿易保護與地緣政治或造不良影響

儘管“習莫會”後中印關係出現轉好跡象,但歷史遺留的兩國邊界問題仍懸而未決,西藏問題也可能會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的潛在風險點。在當前中美博弈升級、地緣危機頻發的背景下,兩國關係有可能會受到邊界問題與西藏問題的干擾。2017年中印洞朗對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該潛在風險。若兩國關係受到干擾,中國對印度的產業投資將遭受較大衝擊。

同時,在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受到挑戰的環境下,貿易保護主義蠢蠢欲動。考慮到中印間規模較大的貿易順差及印度出於地緣利益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有著較明顯的反感,若印度對中國的部分產業實行貿易制裁,也將顯著影響中國對印度的投資進展及雙邊的經貿合作。另外,印度曾經受到多種文明影響,文化多源的同時民族林立且宗教派系夾雜其間,導致印度一直難以完全擺脫民粹主義與極端事件的侵擾。這些也將對中印經貿合作帶來潛在風險。

印度作為南亞次大陸的大國,是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平衡及制約中國力量的重要棋子。在西方平衡地緣局勢的鼓動下,印度能否跳出地緣政治的局限思維以更為宏遠的視角對待中印關係也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若地緣政治局勢升溫導致中印關係遭受破壞,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也將受到顯著影響。

在當前逆全球化有所顯露、貿易保護主義出現抬頭、地緣政治局勢有所升溫的環境下,由於中印之間尚有歷史遺留問題的矛盾,中印關係的穩定性受到干擾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中國產業佈局印度或面臨相關風險。

六、 系列總結:交叉對應投資東盟,印度適合分步排序

考慮到我們“海上絲綢之路”系列報告間隔週期較長,故特在此添加一段總結回顧,以對比中國投資東盟與印度的驅動因數異同與各自承接中國產業的方式。

6.1東盟印度市場規模龐大且前景可期,梯度特徵與統一規劃為各自優勢

東盟與印度同作為全球主要的新興經濟體,其經濟體量相當,且具有較高的經濟增速。東盟的高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各成員國經濟一體化進程與對外合作的雙引擎驅動,而印度的快速發展則受益於經濟自由化改革釋放的紅利。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東盟是由十個發展階段不一資源稟賦各異的成員國組成,梯度差異明顯是東盟的顯著特徵;而印度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龐大的人口、遼闊的疆域與優越的地理條件是其主要標誌。

東盟各國及印度均毗鄰中國,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也屬於中國產業“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就目前投資規模看,中國投資印度的存量遠低於中國對東盟的投資,甚至不及2016年單年中國投資新加坡一國的流量,這跟東盟的梯度優勢及良好的營商環境有關,也受到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開啟較早的影響。

東盟作為由十個成員國構成的經濟共同體,與印度作為一個統一的大國之間有著根本區別,加上兩者擁有迥異的資源稟賦、產業架構、地緣優勢,東盟與印度吸引中國產業投資的驅動因數也有所不同。東盟吸引中國產業投資的驅動因數主要有以下四點: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廣大的發展潛力;廉價的勞動力與土地成本;發展的梯度優勢及資源、產業分佈的不均衡形成的投資多樣化機遇;與大多發達經濟體及新興經濟體的較低關稅稅率。而印度吸引中國投資的因素主要是: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廣大的發展潛力;可覆蓋南亞、中東、東非等多個地區的優越地理條件;廉價的勞動力成本;統一的產業規劃及長期具有確定性的產業前景。

綜合而言,東盟與印度同樣具有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廣大的發展潛力,且兩者勞動力價格對中國的產業投資均構成吸引力。但印度的征地困難使得中國企業在印度拿地的週期更長,且具相當不確定性,從而導致印度在土地獲得成本上難以與東盟比肩。印度吸引中國投資的獨特優勢一是在於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可以覆蓋南亞、中東、東非及東南亞西部;二是其具有統一的產業規劃,部分領域的投資前景具有確定性。而東盟的獨特性在於其具有的梯度優勢,資源、產業分佈的不均衡給中國產業“走出去”創造了多樣化的機遇;另外,東盟具有歐美日澳等發達經濟體及東盟、印度、墨西哥等新興經濟體的關稅優勢,將促使以出口和對外投資為主的中國產業加大佈局力度。

6.2兩者承接中國產業方式相異,東盟交叉對應印度分步排序

根據上節6.1所述,東盟及印度在組成結構、增長驅動、主要標誌、對華經貿合作現狀、營商環境、資源稟賦、產業架構、地緣優勢及吸引中國產業投資的驅動因數上均有顯著不同,決定了兩者承接中國產業的路徑與方式存在差異性。經過研究,我們認為中國產業對東盟的投資是交叉對應式的,需要綜合分析各國發展現狀及前景、地緣優勢、資源稟賦、產業結構、成本水準、相關制度等多方面因素來選擇投資目標國。而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將是分步排序式的,也就是文中所說的基建工程-一般製造-服務業&高端製造“三步走”,具體產業何時進行投資主要取決於印度自身營商環境的優化進度。

總結而言,東盟與印度吸引中國投資的驅動因素的差別與發展現狀的不同決定了兩者承接中國產業路線的相異性。就東盟而言,其成員國明顯的梯度優勢使得中國大多數行業均能在某國或某幾國找到相應的投資機會,是交叉對應式的。而印度改革的漸進性決定了中國的投資將是分步排序式的。

另外,東盟與印度的投資對中國企業來說均存在不確定性的挑戰,但兩者的不確定性有所區別。

東盟的不確定性主要有兩點:東盟一體化目前較歐盟尚顯不足,各國貨幣體系與金融市場仍相對獨立,給中國產業進入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政體上的差異帶來的不確定性與保護本土產業而設置的壁壘也會是潛在的政策風險。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傾向加強、民粹主義與恐怖主義有蔓延趨勢的背景下,東盟的穩定性與行動一致性存在受到挑戰的可能性,中國產業或面臨此類風險。另外,南海爭端近期雖有所緩和,但仍可能是激發東盟部分國家民粹主義的潛在風險點。

印度的潛在風險則是:漫長的歷史與宗教發展造就的特殊社會生態根深蒂固,改革短期獲得明顯進展的難度較大,不能排除印度改革不達預期的可能性,這將影響進入產業的營商環境。中印之間尚有歷史遺留問題存在,雙邊關係的穩定性仍可能受到干擾,投資印度的中國產業或面臨相關潛在風險。

附:“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系列專題(一)

【平安宏觀專題】資源稟賦中印東各異,產業承接東盟占先機——“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系列專題(一)

【平安宏觀專題】東盟十國梯度優勢顯著,產業投資機會風險並存 —— “海上絲綢之路”系列(二)

Next Article
©2016 華語熱點.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隱私條款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免責聲明:本網站是以實時上傳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本站張貼的文章。由於本站是受到「實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查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內容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力。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