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教育若只剩滿足 ,孩子將永遠長不大!理性的父母 ,懂得對孩子說「不」

曾經在Twitter 上看到這樣一個熱帖:

一個媽媽帶孩子去公園玩, 當孩子擺弄自己的新玩具時, 一群小孩圍了上來, 並且有幾個孩子伸手想要去拿他的玩具。

她的兒子嚇壞了, 不知所措地看向媽媽。

這時, 媽媽說了一句話:「你如果不願意, 就對大家說不!你不想, 就要學會拒絕。 」

之所以支持兒子把玩具搶回來, 是因為她看到很多人小時候說「不」沒得到大人的認同, 長大後變得只會委屈自己, 不會拒絕他人。

媽媽的做法, 在 Twitter 上獲得了 20 多萬的點贊。

許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現象, 害羞膽小, 在面對別人的請求或直接上手的行為時, 不敢拒絕, 但是自己心裡是非常不高興的。

不僅僅是孩子, 我常常聽很多成年人訴說自己「不懂拒絕別人, 內心又很痛苦」的煩惱, 過著糾結的人生。

學會拒絕, 其實就是守住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 尊重自己的內心。

懂得拒絕的孩子, 人際關係會更加健康,

未來幸福感也會更強。

01

帶孩子出去吃飯, 隔壁桌坐著一對父女。

小姑娘四、五歲的樣子, 很可愛。

他們也是剛到, 正在點餐。

爸爸問:「你吃什麼?」

小姑娘翻著五顏六色, 做工精美的餐單, 指著:「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這個。 再來一杯橙汁。 」

雖然我看不見小姑娘點了什麼, 根據幾個「這個」來判斷, 點的肯定不少, 一個大人帶一個孩子吃不完。

果然, 我聽到爸爸說:「你點的太多了, 吃不完。 而且, 已經點了玉米汁, 就不能點橙汁了。 」

小姑娘撅著嘴說:「就要點這麼多。 我要喝玉米汁, 也要喝橙汁。 」

爸爸繼續耐心地勸說:「吃不完, 會浪費, 而且, 現在天冷, 橙汁又涼, 就不要了吧。 」

話音落地, 他招呼服務生, 指著功能表說:「請上這兩個菜, 加一杯玉米汁。 」

小姑娘生氣地提高了音量:「我就要喝橙汁, 就要喝橙汁!」

爸爸依然用平靜的聲音說:「如果你決定在這裡與我一起吃飯, 就只有這兩個菜, 加一杯玉米汁;如果你不想在這裡吃飯, 我們現在就走。 」說完, 爸爸作出起座離身的姿勢。

小姑娘嘟囔著:「好吧。 」

整個吃飯過程中,

小姑娘不停地對爸爸說一些有趣無趣的事, 爸爸時而說說, 時而笑笑, 似乎根本沒有發生過點餐時的不快。

我對這位爸爸油然生出一絲敬佩, 既給了孩子選擇的權利, 尊重了孩子的喜好, 又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拒絕得如此理性、乾脆而不乏溫情。

讓孩子懂得, 花爸爸媽媽的錢不能太任性;即使是自己家的錢, 也不能浪費用。

02

教育若只剩滿足

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讓孩子體驗失敗、被拒絕的感覺, 也是一種教育。

人們常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會有很多不如意, 父母要做的, 是幫助孩子建立克服不如意的信心, 而不是擋在孩子前面, 把「不如意」變成「如意」。

如果孩子小時候在家裡事事如意, 長大後可能承受不了任何拒絕和挫折。

曾聽過這樣一件故事, 有個20出頭的男孩和女朋友鬧分手, 求複合被拒之後, 買了把刀拍照發給女友, 說要自殺。

他用威脅父母的方式來威脅女友, 因為這招曾經對父母很有用:請答應我的要求, 否則我就傷害我自己。

從小生活在「世界圍著我轉」的幻覺裡, 面對成年後的各種挫折, 往往變得脆弱不堪。

這樣的人, 從來沒有真正地長大過。

中國兒童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張雅蓮說:

一個孩子在品格或者性格塑造的關鍵期,如果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生氣,什麼叫得不到,什麼叫傷心,什麼叫無助,這是一個不健全的人格發展。

我們無法滿足孩子一輩子,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必須經歷欲望的克制、被拒絕後的憤怒、求而不得的失望.....這些情緒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和延遲滿足的能力。

03

理性的父母

懂得對孩子說「不」

健康的愛應該是帶著理性拒絕的。拒絕主要包括兩點:

第一,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說「不」。

美國有這樣一條給父母的備忘錄: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我的無理要求只是在試探你。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這樣反倒讓我有安全感。別讓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時候,我得依靠你來判斷對錯。

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各種各樣的要求太多了,父母需要去辨別孩子的合理與不合理、需要和想要。

打個比方來說,帶孩子去逛商城,最好在出發前請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告訴孩子這次只買需要的,而不是想要什麼就買什麼。

當然孩子偶爾的一些願望,適當滿足孩子也無妨,只要把握好頻率和度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總體的原則就是: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滿足,堅定自己的立場。

第二,對孩子不好的行為習慣說「不」

去年暑假期間,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任由孩子在館內奔跑打鬧、飲食,甚至讓其觸碰易碎的恐龍化石。

館內工作人員上前制止,不料卻激怒了這位家長,他在留言本上質問:

「為何不讓孩子解放天性,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難道不也是嗎?」

一位清華教授曾經這樣憤慨道:「中國最大的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論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

父母口中的釋放天性,在別人看來是沒有教養表現。

在孩子成長路上,壞的行為習慣要趁早糾正過來,不要把孩子小當成藉口,越小的孩子,反而制止起來越有效果。

對孩子說不,一開始可能會很難,但從未嘗試說「不」,才是最不負責的教育。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小時,分不清需要和欲望的區別,父母在滿足他需要的同時,要學會拒絕他的欲望。

要讓孩子懂得,父母愛你,但不是你的超市和提款機。

你想要的一切,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中國兒童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張雅蓮說:

一個孩子在品格或者性格塑造的關鍵期,如果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生氣,什麼叫得不到,什麼叫傷心,什麼叫無助,這是一個不健全的人格發展。

我們無法滿足孩子一輩子,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必須經歷欲望的克制、被拒絕後的憤怒、求而不得的失望.....這些情緒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和延遲滿足的能力。

03

理性的父母

懂得對孩子說「不」

健康的愛應該是帶著理性拒絕的。拒絕主要包括兩點:

第一,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說「不」。

美國有這樣一條給父母的備忘錄: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我的無理要求只是在試探你。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這樣反倒讓我有安全感。別讓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時候,我得依靠你來判斷對錯。

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各種各樣的要求太多了,父母需要去辨別孩子的合理與不合理、需要和想要。

打個比方來說,帶孩子去逛商城,最好在出發前請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告訴孩子這次只買需要的,而不是想要什麼就買什麼。

當然孩子偶爾的一些願望,適當滿足孩子也無妨,只要把握好頻率和度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總體的原則就是: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滿足,堅定自己的立場。

第二,對孩子不好的行為習慣說「不」

去年暑假期間,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任由孩子在館內奔跑打鬧、飲食,甚至讓其觸碰易碎的恐龍化石。

館內工作人員上前制止,不料卻激怒了這位家長,他在留言本上質問:

「為何不讓孩子解放天性,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難道不也是嗎?」

一位清華教授曾經這樣憤慨道:「中國最大的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論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

父母口中的釋放天性,在別人看來是沒有教養表現。

在孩子成長路上,壞的行為習慣要趁早糾正過來,不要把孩子小當成藉口,越小的孩子,反而制止起來越有效果。

對孩子說不,一開始可能會很難,但從未嘗試說「不」,才是最不負責的教育。

Wendy媽有話說:

孩子小時,分不清需要和欲望的區別,父母在滿足他需要的同時,要學會拒絕他的欲望。

要讓孩子懂得,父母愛你,但不是你的超市和提款機。

你想要的一切,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