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遇單親5口家「存款剩1170元」挺身當2兒監護人「奉獻心力」養10非親生童「希望給他們正常長大的機會」村民感動捐款:最暖村長!

(本文一共2167個字, 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 )

奉獻, 什麼是奉獻?奉獻就是一種不求回報的給予, 奉獻既是一種高尚的情操, 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既包含著崇高的境界, 也蘊含著不同的層次。 在奉獻的同時, 你照亮了別人, 也體現了自己。 奉獻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品格和精神, 奉獻是一種不求回報的給予。 奉獻, 不動聲色地滋潤著這個世界。

相信大多數人進入公家機關都只是渴望能得到安穩的生活, 但在花蓮縣吉安鄉這位「村長媽媽」卻是奉獻心力, 只求能幫助更多人, 她在奉獻的日子裡, 用溫情點燃生命的愛心。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 「村長媽媽」鄧桂英在民國56年出來選村長時, 認識了一家五口的家庭, 進而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

這個家庭的爸爸患重癥, 媽媽與2個兒子都有精神問題, 至於女兒則已經離開家裡, 一家人生活相當困苦, 幾乎每天都只能花2、30元買早餐分著吃。 後來爸爸因病離開, 鄧桂英發現對方的存款簿裡只有1170元, 這樣微薄的積蓄要留下來的家人怎麼過活?於是鄧桂英除了替這位爸爸處理身後事, 還自願成為2個孩子的監護人, 就這樣過了20年。

這麼多年以來, 鄧桂英將2個兒子拉拔長大, 還替他們安排村裡的清潔工作, 希望未來他們能靠自己的力量養活。 不僅如此, 鄧桂英還陸陸續續養了10個需要幫助的小孩, 只希望能給他們正常長大的機會。 鄧桂英坦言:「大家都笑我, 我幹嘛這麼累, 我要說, 不累是騙人的。 」但有一份信念卻一直支撐著她繼續走下去。

這位偉大的村長媽媽認為:「如果每一個代表性人物, 有那種進入公門好行善的理想, 應該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因此她希望自己是其中一個, 即使自己並不是富有之, 也依舊能用自己的方式賦予社會更多溫暖, 有許多民眾深受村長媽媽的感動,

紛紛主動捐贈物資給需要的弱勢族群, 這就是一種善的循環, 而這並不需要多有錢。

但願世界上還能有更多像是鄧桂英這樣勇敢又善良的人,讓更多小孩能有機會平安長大,也謝謝這位村長媽媽的付出,有她在真好!

但願世界上還能有更多像是鄧桂英這樣勇敢又善良的人,讓更多小孩能有機會平安長大,也謝謝這位村長媽媽的付出,有她在真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