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揭秘古代人砍頭為什麼選在午時三刻?背後原因,驚出一身冷汗

在古裝劇裡, 我們常常看到, 皇帝斬罪犯要在午時三刻進行。 午時三刻是什麼時候呢?我國古代的計時器主要是日晷、滴漏等。 其中, 滴漏一般是用銅壺盛水, 標上刻度, 將一晝夜分為100刻。 唐代以後, 又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個部分。 所以按照計算, 古代的午時三刻其實就是正午時分。 也就是現在正午12點。

那為什麼要在這個點殺人呢?正午, 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 古人比較迷信, 認為犯人被斬後, 陰魂容易纏住監斬官、劊子手和圍觀的百姓, 而選在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問斬, 陰不勝陽, 邪不壓正, 罪犯的陰魂也不敢作祟。

鬼魂怕見到太陽光。

當然, 並不是每一天都能執行死刑的, 隨便拉出去砍頭。 在唐朝的法律規定了什麼時候不能執行死刑, 主要有:每個月的朔望(也就是初一、十五), 二十四節氣, 大的祭祀日、齋戒日等等, 所以並不像我們現在罪犯一經核實, 就執行槍決。

然而, 這個是正午殺人的時刻, 還有季節的選擇, 一般皇帝和大臣們都會選秋後問斬, 電視劇經常會看到這句臺詞, 這又為什麼呢?其一, 秋後莊稼都收穫了, 人們閑下來了, 喜歡湊個熱鬧, 這時候會有很多人去看殺人的, 監斬官會當場宣佈犯人身犯什麼王法, 不但殺一儆百, 還會警示作用。

因此, 古人選擇在午時三刻砍頭也是有說法的, 主要還是跟迷信有關,

當然, 現在的法律核實死刑就跟古代天差地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