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育兒專家:吼孩子會傷害大腦,3種話90%家長還在說,嚴重影響智力

大膽假設一下, 如果「為人父母」需要考試, 那這張考卷裡最難得分的題目應該是......

生病?哄睡?穿衣?喂飯?斷奶?……

不, 都不是!是不吼孩子啊!

前兩天就媽媽留言向木棉求救, 怎麼才能不吼孩子:

木棉深知當媽後的生活, 沒有最難的事, 只有更難的事。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不信咱先來個調查:

你因爲什麼事情吼過孩子? A.起床 B.睡覺 C.刷牙 D.寫作業 E.其他 F.重來沒吼過

不管是因為什麼, 相信半數以上的家長一定是, 前一秒吼完下一秒後悔。

因為我們比誰都清楚, 吼罵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後果。

斯坦福一項關於未成年人的調查顯示: 對1000多名未成年人的調查中發現,
經常被父母吼駡、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 不良性格特點最明顯。

如果父母都用極端方式和孩子溝通, 自卑、冷酷、暴躁這三種特質就會集中表現在孩子身上。

甚至, 會影響智力:

吼孩子, 遠比你想像中「可怕」 01影響大腦發育

哈佛醫學院附屬美國頂尖的精神病專科醫院精神病學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認為, 父母對孩子長期吼叫, 的確會改變孩子的大腦, 影響他們的智力。

Teicher 的團隊分析了曾經遭受過父母言語暴力(吼叫、謾駡等)的成年人的大腦, 發現他們的韋尼克區(主要負責理解口語)和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減少。

而這兩個區域之間的連接越少, 一個人的言語理解能力越差。

Teicher 說:「我認為這些人沒有發揮出他們的語言潛能。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做過一個名為《語言能造成多大的傷害》的教育短片, 值得每位父母一看。

02缺乏安全感

雖然我們吼孩子的理由千千萬, 但對孩子來說, 他常常會覺得被吼的莫名其妙。

總是「不明所以」地被吼, 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甚至可能產生應激反應:做事前總擔心這次會不會被吼, 變得畏首畏尾、戰戰兢兢。

03影響性格

長遠來看, 經常被吼的孩子, 容易性格孤僻、懦弱、不自信, 不善交際或處理人際關係。

或者孩子為了不被吼, 努力順應家長的想法, 形成「討好型人格」, 小時候討好父母, 長大後討好身邊人, 唯獨沒有「討好」過自己。

尤其3歲之前, 屬於孩子行為教育階段, TA會下意識地模仿你的行為。 當你遇事大吼大叫,

孩子會傳承這項「技能」, 遇到問題也會通過暴躁和激烈的方法表達情緒。

我們的一言一行, 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記。 只是這種不好的印記, 我們可以儘量減少, 不是嗎?

02這3類話, 別再對孩子說了!

1、你怎麼這麼笨, 什麼都幹不好:

這樣的話語, 相信在很多家庭都出現過。 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 你大聲吼他:「能不能快點, 怎麼這麼笨, 這麼簡單都不會做」。 其實爸爸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 千萬不要用這樣難聽的話語傷害孩子的心。

2、你看看別人, 再看看你:

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最傷孩子的心。 有時候, 父母經常會犯這樣的錯, 把別人家孩子的長處誇大, 跟自己家孩子的短處相比, 而不是拿自己家孩子的長處去比別人家孩子的短處。

3、不許哭!再哭就......

孩子哭是她的情緒宣洩和心理需求, 父母強勢制止, 會造成孩子「有火發不出」, 繼而引發其他事件, 比如幼小的孩子會隱忍不發, 而後忘掉了, 只會記住父母很兇。 偶爾一兩次也許沒什麼影響, 但是總是不讓孩子哭, 會造成孩子內向, 沉默寡言, 羞怯……一些性格缺陷。

天使寶寶, 我也能擁有

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中表達過:

「當我們消除那些責備、羞辱、批評和渴求的語言, 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時, 愛和尊重才真正的融入在生活裡。 」

第1步:不帶情緒的描述, 你觀察到的孩子的行為

我們先客觀陳述, 看到的行為, 然後和孩子核對這個行為,

就嘟嘟的例子來看,

我們可以說:

「我看到你把弟弟裝在了箱子裡, 是這樣嗎?」

然後等待孩子回應, 是或者不是。

第2步: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接著問:

「為什麼把弟弟裝在箱子裡呢?在玩捉迷藏嗎?還是不想讓媽媽看到弟弟?或者有其他原因?」

這一步要控制好情緒, 很多父母發火, 是默認代入了孩子故意為之的劇情假設。 情緒一旦被引爆, 最容易失去理智。

然後等待孩子說出實情。

第3步:說出孩子行為帶來的真實感受

假設嘟嘟回答得「不想讓媽媽看到弟弟」, 此時我們要說出感受和需求。

「看不到弟弟, 媽媽很擔心, 就像看不到嘟嘟也一樣會擔心。 」

第4步:和孩子提出明確的請求

「媽媽希望你可以把弟弟從箱子裡‘解救’出來, 看到你們互相幫助, 一起玩耍我會特別開心。 」

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3個少,3個多」:

少否定、少評論、少命令;多說現象、多說感受、多說請求。

看到這裡,木棉知道你一定想說:媽媽太難了!

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你打開這篇文章時,說明你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更說明:

你在進步,你在努力讓自己在育兒這件事上少踩坑,你在尋找改善情緒的方法,又或是合適的情緒宣洩法。

值得慶倖,事情已經在往好的方法發展了。

當你下次想吼喊孩子時,請記住最傷孩子的不僅僅有拳頭,還有舌頭。

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3個少,3個多」:

少否定、少評論、少命令;多說現象、多說感受、多說請求。

看到這裡,木棉知道你一定想說:媽媽太難了!

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你打開這篇文章時,說明你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更說明:

你在進步,你在努力讓自己在育兒這件事上少踩坑,你在尋找改善情緒的方法,又或是合適的情緒宣洩法。

值得慶倖,事情已經在往好的方法發展了。

當你下次想吼喊孩子時,請記住最傷孩子的不僅僅有拳頭,還有舌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