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真的累了!62歲老人傾訴「在兒子家做了5年帶薪保姆,還越來越被他們嫌棄」:我終於明白了養老靠誰

提到「啃老」, 我們就會想到「巨嬰」, 很多年輕人步入社會了, 卻依然不能經濟獨立, 更別提孝敬父母。

這些人習慣了向父母索取, 對於父母的付出習以為常,

絲毫沒有感恩之心。 如果這種情況延續到子女做了父母, 那麼「啃老」勢必也會延續下去。

為人父母, 本該懂得做父母的不易和辛苦, 身上也多了一份責任感, 但是總有些人, 還是習慣性地向父母求助。

01、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喊著自己的壓力大,

生活成本大, 每月的房貸車貸還有信用卡的壓力, 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他們太需要老人的資助和幫忙。

很多時候, 人到老年, 內心就會變得柔軟起來, 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點委屈, 寧願自己委屈受點罪, 也要滿足孩子的要求。

現實生活裡, 往往越是心疼孩子, 捨不得他們吃苦受罪的老人, 到最後卻是被嫌棄的, 讓老人越老越感覺自己的養老沒了指望。

都說「養兒防老」, 可現如今卻流行「養老防兒」, 都怕自己有個啃老的兒子, 積蓄都給他們花了, 唯一的退休金還要被他們惦記。

院區裡的62歲將阿姨前段時間, 剛從兒子家回來, 每次見到我們年歲小些的人, 就跟我們說:別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了孩子, 我在兒子家做了5年的帶薪保姆,

讓我明白了養老靠誰?

02、傾訴人:62歲的將阿姨

我今年62歲了, 老伴去世了8年, 獨生兒子也結婚有了孩子。 我前段時間剛從兒子家回來, 在他那裡做了5年的帶薪保姆, 讓我明白了養老靠誰?

老伴是突發疾病走的, 那時我還沒有退休, 兒子也剛參加工作,

突然失去了最親近的人, 內心的失落悲傷真的無法言說。

我退休的第二年, 兒子在外地結婚, 我把我自己的一套商住房賣了, 加上我半輩子的積蓄, 給兒子買了婚房。

後來, 兒媳懷孕了, 我就過去幫忙做飯收拾家務, 接著伺候月子, 帶娃。

我是高工退休, 每月有6000多的退休金。 兒媳坐月子的時候, 我一次性獎勵了她1萬塊, 兒媳也就在收到轉帳時露出笑臉, 多叫了幾聲「媽」。

以後的日子裡, 兒子兒媳以各種藉口不拿生活費, 家裡的一切開銷都是我在支付, 他們卻是一個快遞一個快遞的買。

去年, 我身體不適, 去醫院檢查, 我想做無痛檢查, 可兒媳卻說無痛的要多花幾百塊錢, 還不好查出病原。 兒子在身邊, 一句替我說的話都沒有, 似乎也默認了兒媳的話是對的。

檢查回來了, 沒有什麼大的毛病, 可能是我那幾天累著了, 再加上天氣的變化, 所以感覺不舒服。 沒想到兒子兒媳不僅沒有安慰我, 還說我整天的瞎琢磨, 亂花錢。

經過這件事情後, 我反思自己在兒子家這5年的經歷, 我覺得我不僅成了兒子家的免費帶薪保姆, 還越來越被他們嫌棄。

我找了個時間,把兒子兒媳叫到了一起,跟他們說我決定回自己家了,讓他們自己過好生活。對於他們,我已經盡力了,付出了自己能夠付出的,往後餘生,我要為自己活一回。

兒子兒媳說了很多的話,大意就是我走了,孩子誰來接送,他們還要工作,沒有時間。我說,你們的工資都不低,該怎麼做,不用我來教你們。

兒子兒媳看我去意已決,也就沒有挽留,兒媳只是說自己命不好,她的姐妹命好,找了父母都在的人家,不僅幫忙帶孩子,還每月給多少的生活費。

我也沒有搭理她,只問了句,他們的房子都是全款買的嗎?人要學會知足,才能夠把日子過好。

兒媳不再言語了,只是嘟囔,那你以後的養老也別指望我,你現在不幫我,老了我可不管你。

真的是讓人寒心,我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了他們,只給自己留了套單位裡的小房子,他們現在什麼壓力都沒有,只需要帶好孩子,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怎麼就不知足的呢?

後來,不管兒媳再怎麼說,我還是一去不回頭。我回到自己原來的小房子裡單獨居住,雖然一個人的日子清淨,也想念孫子和兒子,可我也要適應,不能總想著依靠兒子,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回來後,我就把房子重新粉刷了,也換了簡單傢俱,讓房間顯得空曠些,一個人住著舒服些。

早晨我會去廣場跟大家一起打會拳,然後轉轉彎,閒聊一會,去超市買些菜,回家做點飯。一個人的日子也要精緻,把各自營養搭配好。

午睡後,我會起來收拾一下房間,放上佛曲音樂,靜靜地坐在陽臺的籐椅上,曬著太陽,品茶,看書,或者是聽雨,想心事。

平時也會跟要好的姐妹相約一起坐坐,彼此在家裡相聚,吃吃飯,喝喝茶,閒聊心事,偶爾也會相約出去旅遊,日子過得很愜意。

兒子會不定時地給我打個電話,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日,我還是會給他們發紅包慶賀。兒子兒媳也會記得給我發生日祝福,我們的關係似乎比以前在一起好多了。

也許,這就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遠香近臭」吧。自從我回來了,兒子兒媳對我說話反而比以前在一起的時候好多了,兒媳也會在微信裡囑咐我好好保養身體,該吃吃,該喝喝,偶爾還會給我寄些好茶和化妝品。

也許,隨著歲月的流逝,人的內心都是會變的。我覺得兒子兒媳都是善良之人,也許是年輕不經事,不懂得單身老人的困苦吧,經歷了歲月,也許會慢慢體諒老人的。

往後餘生的路還長,自己未來的日子,還是需要靠自己好好地走。我覺得人到老年,還是要多為自己著想點的好,尤其是對待未來的養老問題,我認為需要做好這幾點:

首先是心態要好。不論錢多錢少,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退休金的多少跟幸福感無關,只有把自己的心態放平和,才能夠把日子過得開心快樂。兒女來與不來,都一樣的過日子,他們沒有時間搭理咱們,咱們可以偶爾的問候一下孩子,這樣彼此之間的感情就不會淡,也就不會胡思亂想了。

其次就是要學會愛自己。不是那種自私的愛自己,只管自己不管孩子,而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可以適度地資助孩子,不要把自己完全奉獻了,要為自己的養老多考慮,畢竟誰有不如自己有,靠誰不如靠自己。

最後就是要有邊界感,不去摻和孩子們的生活。人到老年,要學會及時退出兒女們的生活,去過屬於自己的老年日子,不要過多地摻和他們的事情,有諮詢,給些建議就好,不要事事都管,那樣不僅自己累,也會讓子女反感,不如安心地過自己的老年生活好。您說是這樣的嗎?

想要避免自己的孩子「啃老」,家長都要注意哪些?

1.切忌過分溺愛孩子

很多家長其實心裡也明白不能溺愛孩子,但是真的做起來,就難免把握不好尺度和分寸。

尤其是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幫忙帶娃,更容易出現溺愛孩子的現象。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往往會變得很自私,既不懂得為別人付出,而且還會覺得別人對自己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的孩子成年後對父母也沒有感恩之心,反而會習慣性地向父母索取,變成「啃老族」。

2.鍛煉孩子的自立性

一些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習慣了對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卻忽略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也應該及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想要在這個社會上靠自己的能力生存得很好,就要具備獨立性,否則習慣了事事都依賴父母,即使成年了也不能完成成長的蛻變。

所以家長應該學會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讓孩子嘗試自己去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3.教會孩子具有責任感

做父母的在晚年會收穫什麼樣的子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如何教育子女,因為教育就如同修剪樹木的剪刀,想要收穫參天大樹,自然少不了一把好剪刀。

家長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孩子具有責任感,讓孩子懂得擔當,這樣孩子才會明白孝敬父母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4.家長以身作則

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想要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父母首先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孝順老人,是一個家庭的良好家風,只有一代一代正確地傳承,才會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孝順子女。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是愛也要講究方式,不要讓錯誤的愛最終害了孩子,那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還越來越被他們嫌棄。

我找了個時間,把兒子兒媳叫到了一起,跟他們說我決定回自己家了,讓他們自己過好生活。對於他們,我已經盡力了,付出了自己能夠付出的,往後餘生,我要為自己活一回。

兒子兒媳說了很多的話,大意就是我走了,孩子誰來接送,他們還要工作,沒有時間。我說,你們的工資都不低,該怎麼做,不用我來教你們。

兒子兒媳看我去意已決,也就沒有挽留,兒媳只是說自己命不好,她的姐妹命好,找了父母都在的人家,不僅幫忙帶孩子,還每月給多少的生活費。

我也沒有搭理她,只問了句,他們的房子都是全款買的嗎?人要學會知足,才能夠把日子過好。

兒媳不再言語了,只是嘟囔,那你以後的養老也別指望我,你現在不幫我,老了我可不管你。

真的是讓人寒心,我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了他們,只給自己留了套單位裡的小房子,他們現在什麼壓力都沒有,只需要帶好孩子,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怎麼就不知足的呢?

後來,不管兒媳再怎麼說,我還是一去不回頭。我回到自己原來的小房子裡單獨居住,雖然一個人的日子清淨,也想念孫子和兒子,可我也要適應,不能總想著依靠兒子,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回來後,我就把房子重新粉刷了,也換了簡單傢俱,讓房間顯得空曠些,一個人住著舒服些。

早晨我會去廣場跟大家一起打會拳,然後轉轉彎,閒聊一會,去超市買些菜,回家做點飯。一個人的日子也要精緻,把各自營養搭配好。

午睡後,我會起來收拾一下房間,放上佛曲音樂,靜靜地坐在陽臺的籐椅上,曬著太陽,品茶,看書,或者是聽雨,想心事。

平時也會跟要好的姐妹相約一起坐坐,彼此在家裡相聚,吃吃飯,喝喝茶,閒聊心事,偶爾也會相約出去旅遊,日子過得很愜意。

兒子會不定時地給我打個電話,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日,我還是會給他們發紅包慶賀。兒子兒媳也會記得給我發生日祝福,我們的關係似乎比以前在一起好多了。

也許,這就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遠香近臭」吧。自從我回來了,兒子兒媳對我說話反而比以前在一起的時候好多了,兒媳也會在微信裡囑咐我好好保養身體,該吃吃,該喝喝,偶爾還會給我寄些好茶和化妝品。

也許,隨著歲月的流逝,人的內心都是會變的。我覺得兒子兒媳都是善良之人,也許是年輕不經事,不懂得單身老人的困苦吧,經歷了歲月,也許會慢慢體諒老人的。

往後餘生的路還長,自己未來的日子,還是需要靠自己好好地走。我覺得人到老年,還是要多為自己著想點的好,尤其是對待未來的養老問題,我認為需要做好這幾點:

首先是心態要好。不論錢多錢少,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退休金的多少跟幸福感無關,只有把自己的心態放平和,才能夠把日子過得開心快樂。兒女來與不來,都一樣的過日子,他們沒有時間搭理咱們,咱們可以偶爾的問候一下孩子,這樣彼此之間的感情就不會淡,也就不會胡思亂想了。

其次就是要學會愛自己。不是那種自私的愛自己,只管自己不管孩子,而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可以適度地資助孩子,不要把自己完全奉獻了,要為自己的養老多考慮,畢竟誰有不如自己有,靠誰不如靠自己。

最後就是要有邊界感,不去摻和孩子們的生活。人到老年,要學會及時退出兒女們的生活,去過屬於自己的老年日子,不要過多地摻和他們的事情,有諮詢,給些建議就好,不要事事都管,那樣不僅自己累,也會讓子女反感,不如安心地過自己的老年生活好。您說是這樣的嗎?

想要避免自己的孩子「啃老」,家長都要注意哪些?

1.切忌過分溺愛孩子

很多家長其實心裡也明白不能溺愛孩子,但是真的做起來,就難免把握不好尺度和分寸。

尤其是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幫忙帶娃,更容易出現溺愛孩子的現象。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往往會變得很自私,既不懂得為別人付出,而且還會覺得別人對自己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這樣的孩子成年後對父母也沒有感恩之心,反而會習慣性地向父母索取,變成「啃老族」。

2.鍛煉孩子的自立性

一些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習慣了對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卻忽略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也應該及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想要在這個社會上靠自己的能力生存得很好,就要具備獨立性,否則習慣了事事都依賴父母,即使成年了也不能完成成長的蛻變。

所以家長應該學會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讓孩子嘗試自己去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3.教會孩子具有責任感

做父母的在晚年會收穫什麼樣的子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如何教育子女,因為教育就如同修剪樹木的剪刀,想要收穫參天大樹,自然少不了一把好剪刀。

家長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孩子具有責任感,讓孩子懂得擔當,這樣孩子才會明白孝敬父母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4.家長以身作則

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想要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父母首先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孝順老人,是一個家庭的良好家風,只有一代一代正確地傳承,才會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孝順子女。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是愛也要講究方式,不要讓錯誤的愛最終害了孩子,那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