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爆喘昏迷「兒堅持插管救」 60歲婦顫抖寫17字求死

面對親人重病, 相信很多人會希望能夠急救, 但要是當事人失去求生意志, 你會怎麼抉擇呢?胸腔重癥醫師蘇一峰近日分享, 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呼吸衰竭昏迷, 兒子希望能讓媽媽活下去, 醫師也替婦人插管急救, 然而婦人恢復意識後用顫抖的手寫下16個字, 希望醫師能讓她去死, 讓醫師看了相當難過。

蘇一峰在臉書上分享一道「生命的難題」, 他透露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本身有嚴重的肺阻塞和氣喘, 過去也曾插管過一次, 後來有成功拔管。 不過當婦人再次求診時, 卻因為肺炎的緣故, 連呼吸都相當喘,

但卻拒絕插管, 而照顧的兒子不願放手, 希望媽媽能積極的治療並活下去。

婦人不願插管, 求生意志薄弱。

某天晚上婦人因呼吸衰竭昏迷, 兒子向值班醫師收回不急救的要求, 醫師就立刻替婦人插管, 並進入加護病房治療, 經過急救後婦人清醒過來,

在呼吸器輔助下暫時沒有生命危險。 不過就在婦人完成氣切轉出加護病房見到蘇醫師時, 她顫顫巍巍、吃力的用手寫下, 「我喉口很痛, 吞水也痛, 我要打嗎啡安樂死」, 讓醫生看了相當難過。

婦人顫抖寫下扭曲的17字求死。

蘇一峰坦言, 有5種病人一旦決定插管,

很有可能就會一直插管到過世為止, 其中第一種就是末期肺病患者, 嚴重的肺纖維化、肺阻塞、末期肺癌等, 因為肺功能極差, 所以插管後幾乎沒有成功拔管的可能, 只能終生使用呼吸器。 另外則是心臟功能差的患者, 常常是脫離呼吸器沒多久, 就會馬上失敗並重新插管。

第三種則是年紀大的患者, 因心肺功能和身體機能衰退, 也無法拔管, 第四種則是反覆中風、嚴重失智及肌肉退化者, 最後則是癌末患者。 蘇一峰坦言, 這幾種患者若選擇插管, 就要有接受氣切手術的準備, 因為若患者病情穩定也有一定的剩餘壽命, 為了減少插管的痛苦, 通常會建議氣切, 若不進行手術的話很可能導致併發癥, 讓家屬陷入兩難,

但在生命的最後要如何活下來, 並活得有尊嚴, 仍是一個無法逃避的課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