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古代大刀上為何要裝鐵環?倘若遇到有9個環的大刀,儘量躲遠點

冷兵器時代, 大刀算是比較常見的兵器之一, 也是近戰之時極為實用的一種武器。 在很多的史籍中, 描述某些武藝高強的人之時, 大都會介紹其武器, 其中, 攜帶大刀者也是常見的——關羽的「青龍湖偃月刀」、楊業的「金刀 」、「大刀魏勝」以及手持一百三十斤大刀的盧象升等等。

歷朝歷代, 擅長於用大刀之人並不少, 但是, 不知大家是否有印象, 很多人所使用的大刀, 上面都掛著「鐵環」, 少的兩三個 , 多的有八九個。 那麼, 這些「鐵環」掛在刀上有何作用呢?

「鐵環 」最早出現在大刀上是在宋朝。

眾所周知, 大刀基本上都鐵質的, 整個的體積看起來還是有些龐大的, 其重量也是不低的。 整把大刀一出, 未戰, 卻自帶著一股凜冽之氣, 令人觀之則膽懼。

作戰之時, 因為大刀本身的重量, 對持刀之人也是一種挑戰, 沒有些力氣, 怕是難以擔此重任。 只是, 如此一把大刀, 在戰場上的運用也是有著某些缺陷的。 因為大刀本身的重量較大, 所以, 在很多的時候, 使用起來是比較吃力的。

為了方便使用, 於是在大刀上加上了「鐵環」, 因為, 這些「鐵環」可以「借力 」, 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慣性」, 因為在整個的過程當中, 大刀的重心往前面移動了, 在使用的大刀時會在原本的基礎上更好用力,

這樣, 在作戰的時候也就更加順手了。

不得不說, 古人的智慧實在是令人欽佩, 雖說當時並沒有「慣性」這類物理名詞, 但是 , 古代的勞動人民 依舊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將「慣性」運用得極好。

不過, 與此同時, 「鐵環」的出現,

也讓大刀改善了其他的「缺陷」:首先, 在在作戰之時, 因為大刀比較重, 所以刺進相關的物體後, 一時之間 想要拔出來 也是比較費時費力的, 戰場上一分一秒都是極為寶貴的。 在大刀上加上「鐵環」, 就可以控制好大刀刺入物體的深度, 不至於出現大刀拔不出來的情況, 也可以防止在這時候被敵人鑽了空子。

其次, 在大刀上加上了「鐵環 」, 會在撞擊的時候發出聲音, 作戰 越是激烈, 「鐵環」撞擊的聲音越大, 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震懾到敵人, 影響到敵人的心理, 這對自己一方的作戰也是極有幫助的。

當然, 這大刀上的「鐵環」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裝上去的, 在這其中, 也是有著一定講究的。 在古代人的講究當中, 武藝更高強的人, 大刀上的「鐵環」也就越多, 其中, 大刀上有九環的人, 是武藝最為高強的!所以, 如果是在古代的時候, 一旦是遇到了這種帶有九環大刀的人, 是要躲開些才好, 畢竟, 這惹不起還是 躲得起的。

當然,這也只是笑談罷了,這武藝高強者 ,又不會把你給吃了,還是可以淡定一些的。再者,面對此等強者,怕是內心早就敬佩得不得了了!

當然,這也只是笑談罷了,這武藝高強者 ,又不會把你給吃了,還是可以淡定一些的。再者,面對此等強者,怕是內心早就敬佩得不得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