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作3年,那些原本屬於我的「糖」,被會哭的同事搶走了

春節期間, 看到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員工大年三十沒搶紅包, 被批沒責任心, 還要罰款200, 甚至要被辭退。

若不是看到新聞, 我真以為這是個段子。

大年三十, 是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也是國家法定假日。 在這個期間, 公司還在以「員工不關注大群消息, 缺乏責任心」為由, 要求員工道歉並檢討, 如若執行不到位, 還會被辭退。

更何況員工不是機器, 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都會遇到特殊情況, 都想多陪陪家人, 手機更不是生活的全部。

身為管理者, 只會用理性來一刀切, 硬生生把公司內部事件, 捅成了社會新聞。

這種低情商舉動, 確實很敗人品。

不過話說回來, 這事能發生在別人身上, 就證明這種問題, 距離我們真的不遠。

1

過於理性, 會讓你吃虧

前陣, 朋友Z在爭奪晉升機會時, 輸給了工齡只有一年的同事C。

不是Z不夠優秀。

相反, 她在公司奮鬥3年, 跟著領導一路披荊斬棘,

立下汗馬功勞。

因為過於理性、「不爭不鬧」的性格, Z從不在公司眾人面前展示自己脆弱一面, 寧可把負面情緒咽在肚子裡, 她也要故作鎮定, 假裝堅強。

總是注重結果, 總是悶頭做事, 她認為這就是好員工的典范。

可等到同事C出現後, 原本屬於朋友的「糖」立刻被搶走了。

同事C平時會撒嬌, 會賣萌, 以此來獲得周圍人的好感;

C很會表現自己, 做一點成績弄得「震天響」, 必須讓領導知道。

遇到困難時, C更是「梨花帶雨」, 直言太難了, 得給夠資源才行。

會哭的同事有糖吃, 實錘了。

雖然領導事後, 曾主動安慰過Z, 可這種鼓勵, 多少帶點敷衍的意思。

先不論這種「會哭」的表達方式是否可取, 但你不得正視, 做出這樣選擇的領導, 職場中可真是不少。

2

領導為啥偏愛「會哭」的人?

舉個例子:

在我剛參加銷售工作時, 公司曾安排一次談判培訓。 那次培訓最重要的內容, 就是給我們看PPT。

但這個PPT可不一般。

上面寫滿了各種談判話術, 就是從理性角度, 按照邏輯推理出客戶在不同場景下, 可能會說的話。

我當時偷懶了, 沒怎麼用心看。

而有些同事, 則把PPT內容, 背得滾瓜爛熟。

之後在面對客戶時, 無論對方如何冷靜分析, 在邏輯這一塊, 客戶能想到的, 同事都能預判到。

這就等於通過前期準備, 扼住了關鍵「咽喉」。

當然, 也有些客戶不是很理性, 他們不按常理出牌, 反而會把我們這群銷售「打回原形」。

這也就能解釋, 為何之前西安某弛車主, 要靠不理性的舉動, 坐在汽車引擎蓋上來維權。

就是因為工作人員算準了, 某弛客戶, 都很有錢、也高端、又講理。

他們知道理性的人, 不會做出格的事, 所以自己有充裕時間來周旋處理。

但未曾料到, 車主來了一招腳踏引擎蓋, 穩坐釣魚臺, 不按常理出牌, 就震住了對方。

而朋友Z的故事也是一樣。

公司領導肯定清楚她的貢獻,

可就因為Z平時表現得太理性, 領導就會推測, 讓Z吃點虧沒事。

而同事C的反應, 則讓領導很難預測, 再加上她的各種表現, 反而讓領導印象深刻。

人是感性動物, 往往感性決定第一印象, 理性只能排在第二。

3

「理性邏輯」, 為啥不可控?

需要承認, 我們堅持理性講邏輯, 這很有必要。 而且這要比沒有邏輯, 不理性強了許多倍。

可它只是我們的一種工具。

就拿我來說。

做運營時, 我特別熱衷於經驗總結, 就是每做一個項目, 就立刻拉著團隊複盤汲取經驗教訓, 最後通過理性分析, 量化成具體材料。

我原本想依靠這種方式, 留存一些方法論。

可後來才發現, 大多數時候做這個事, 並沒有發揮太大作用。

首先是因為經驗總結的滯後。

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曾提出過名為「10倍速變化」概念。

這是指,外界環境的變化,永遠比我們預料到的,快10倍。

在這種前提下,通過專案所積累的經驗,有效週期其實很短,隨著時間推移,它更會迅速貶值。

其次,就是窄語境與寬語境的問題。

想必各位平時都會玩遊戲。

在遊戲世界,因為規則的存在,很多內容都是可控的。正是這種窄語境,能讓我們把理性發揮到極致。

可在現實中,我們遇到更多的則是寬語境。

就像週末我們起床下樓吃早餐,看似這個目標很簡單。

但我們首先要克服賴床不願意起來的問題、然後再糾結穿什麼衣服。

洗漱完畢下了樓,還可能面臨早餐店人多排隊的情況、甚至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猶豫不知道該吃啥。

無論是吃早餐的例子,還是我們的日常工作,這種寬語境都不存在什麼規則,很多事也並不可控。

在諸多變數面前,理性邏輯顯得勢單力薄。

若想解決問題,我們就需要掌握另外一項工具。

就是「心理邏輯」。

寫在最後

智威湯遜廣告公司(JWT),曾對一些候選人進行測試,有一個問題是這樣說的:

「這有兩個完全一樣的25美分硬幣,請你把右邊那個賣給我。」

有位年輕人的回答,就特別溜:

「我會把右邊的硬幣,放在瑪麗蓮·夢露的口袋,然後,我就可以把她擁有的硬幣賣給你。」

這就是通過心理邏輯,為事物賦予意義,最終促成了奢侈品的成功。

若用理性邏輯來分析,奢侈品當然不值那麼多錢。

可從奢侈品的暢銷結果來看,遵從心理邏輯的人,占了生活中的絕大多數。

大家並不關心物品的實際成本是多少,只在意這件物品,能否給自己帶來額外價值。

所以,心理邏輯更像是一塊充滿機遇的寶藏。

而我們,就是那群即將要出發的尋寶人。

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曾提出過名為「10倍速變化」概念。

這是指,外界環境的變化,永遠比我們預料到的,快10倍。

在這種前提下,通過專案所積累的經驗,有效週期其實很短,隨著時間推移,它更會迅速貶值。

其次,就是窄語境與寬語境的問題。

想必各位平時都會玩遊戲。

在遊戲世界,因為規則的存在,很多內容都是可控的。正是這種窄語境,能讓我們把理性發揮到極致。

可在現實中,我們遇到更多的則是寬語境。

就像週末我們起床下樓吃早餐,看似這個目標很簡單。

但我們首先要克服賴床不願意起來的問題、然後再糾結穿什麼衣服。

洗漱完畢下了樓,還可能面臨早餐店人多排隊的情況、甚至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猶豫不知道該吃啥。

無論是吃早餐的例子,還是我們的日常工作,這種寬語境都不存在什麼規則,很多事也並不可控。

在諸多變數面前,理性邏輯顯得勢單力薄。

若想解決問題,我們就需要掌握另外一項工具。

就是「心理邏輯」。

寫在最後

智威湯遜廣告公司(JWT),曾對一些候選人進行測試,有一個問題是這樣說的:

「這有兩個完全一樣的25美分硬幣,請你把右邊那個賣給我。」

有位年輕人的回答,就特別溜:

「我會把右邊的硬幣,放在瑪麗蓮·夢露的口袋,然後,我就可以把她擁有的硬幣賣給你。」

這就是通過心理邏輯,為事物賦予意義,最終促成了奢侈品的成功。

若用理性邏輯來分析,奢侈品當然不值那麼多錢。

可從奢侈品的暢銷結果來看,遵從心理邏輯的人,占了生活中的絕大多數。

大家並不關心物品的實際成本是多少,只在意這件物品,能否給自己帶來額外價值。

所以,心理邏輯更像是一塊充滿機遇的寶藏。

而我們,就是那群即將要出發的尋寶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