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常常會伴有5種表現,家長一定不要忽視

@小春哥的忠告 專注于分享陳小春一家新聞趣事和育兒知識, 與你探討最實用的育兒技巧, 讓你從此帶娃變輕鬆。 今天, 小醬將為您提供, 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乾貨。

-------分割線-------

經常會有一些評論說孩子承受能力太差等等……

但實際上, 每一個走上絕路的孩子, 都曾有過痛苦的心理歷程, 甚至發出過求助的信號, 但很多時候, 家長們都疏忽了。

畢竟現代社會節奏快, 競爭激烈, 不少家長忙於自己的事業對孩子缺乏應有的耐心和細心。 另一方面是家長不太瞭解孩子, 不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 常常以自己強大的內心去審視孩子所做的一切, 沒有想到在自己眼中甚小的事情, 也可以壓垮一個孩子。

有的孩子在外受欺淩, 能幫到自己的就是養育自己的父母, 若父母都不以為然, 他們可能會從一絲絲希望走向失望然後再走向絕望。 孩子很多事情都不大願意跟父母講了。

其實換句話說, 孩子在向家長發出求救信號時, 家長如果沒予以處理, 孩子失望了, 什麼也不說, 最後自己無法解決, 跨不過心理那個坎, 最終放棄了自己, 放棄了生命。

有些孩子會發出呼救, 如:我被人打了;我想好好讀書, 但成績總是不好等。

如果家長這時候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回應孩子, 如:這有什麼?今後你別去招惹人家就行了;成績不好, 還不是你學習不夠認真.……

孩子的無助和痛苦就是這樣被疏忽的。

現實中, 還有一些孩子, 沒有任何語言表達, 只是行動上出現了一些異常, 家長更不容易察覺。

前段時間, 一個心理醫生朋友跟我講過他接診的一個病例, 是一個初中生, 女孩。

考入一所封閉式管理學校, 僅一個月的時間, 就哭著不肯住校, 也沒跟媽媽說什麼原因。

她媽媽很生氣, 認為女兒太嬌氣, 她偏要鍛煉女兒, 不管女兒怎麼哭, 她就是不答應女兒轉校, 也沒去學校詳細瞭解情況。

在與女孩交談的過程中才知道, 這個女孩在學習跟不上其他同學,

覺得自卑, 所以在學校獨來獨往, 沒有朋友, 還經常晚上睡不著, 偷偷哭。

這是輕度抑鬱的表現, 但是由於媽媽不在乎, 導致這個女孩後期多次自殺, 好在每次都被及時發現, 沒有造成生命危險。

她母親這才在老師的勸導下帶著女兒去看了心理醫生。

當時快要元旦了, 因為接下來的治療還需要多次去往醫院, 但這位母親卻問了一句:「能不能元旦假期再帶孩子來?這兩天還有幾個考試。 」

我聽完朋友講述的我都要急得跳腳了, 朋友說他也是如此, 對這位母親吼道:「你女兒都這樣了, 你還想著那幾個考試?這種情況下你覺得考試對她還重要嗎?」

孩子的成長過程, 有陽光也有風雨, 有快樂也有痛苦。

對於孩子而言, 不少痛苦是稍縱即逝, 但也有一些痛苦, 可以慢慢推毀孩子。

不要以為「少年不知愁滋味」

身為家長,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工作忙,生活壓力大,而孩子年齡小,只要吃飽、穿好,就沒有什麼需求;

更不要眼睛只盯著孩子的學習,對於孩子其他生活問題,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問題一概無視,疏忽了孩子發出的痛苦訊號,導致悲劇出現,讓自己抱憾終生。

家長要善於觀察和分析,對孩子的消極言語和行為,要引以重視並主動去尋找原因。

有這麼一個場景,母親拉著年幼的孩子匆匆行走,孩子緊跟著,一臉痛苦。

母親斥責孩子:「你能不能走快點?」

孩子說:「我已經很快了。」

母親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孩子又責怪道:「這麼美的街景不會欣賞!」

孩子說:「我更多看到大腿和屁股。」

如此母親,只會從自己的高度和體力、精力去看待孩子,對孩子的難受,她壓根體會不到。

別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事小」或單純地認為孩子年齡小轉身即忘,於是就想當然地處理問題,這只會讓孩子獨自處於不堪和無助之中。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情景,反映出家長陪伴、教育中的問題,但生活中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類似的情況很多,影響更大。

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而言,親情是孩子最大的依靠,是孩子絕望時可以抓住的繩子,家長可以從以下幾種方面去觀察孩子。

通常來講,心理出現問題的孩子,有5種表現:

1、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約束能力差,比如沉迷遊戲,不願意上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如果督促會抗拒;情緒波動比較大,考不好的時候會暴躁或者行為出格;

2、焦慮:不自信,害怕考試,害怕和陌生人接觸;敏感,怕被嘲笑,一點小事都會擔心;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甚至會沒有原因的哭泣,整日鬱鬱寡歡,笑容少或沒有笑容;

3、恐怖、失眠:一般來說這種表現就比較嚴重了,會因為過度緊張的情緒而抱頭亂竄躲進角落,會在某些自己不想面對的事情上裝病,或者慢慢形成條件反射變成真的不舒服,還會經常失眠,夜裡突然驚醒、尖叫,嚴重時甚至影響正常生活;

4、攻擊性強:打架,遇到不順心的事兒就摔東西,不相信別人的善意等等;

5、人際關係惡劣:沒有朋友,在集體裡總是格格不入;沒有同情心,待人冷漠等等。

一旦出現這些問題,我想家長們也會很頭疼,總覺得用強硬手段就能把孩子糾正,實則只會讓孩子的心理問題加重。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你又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可以找心理醫生求助。

但如果想要預防,那就是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回應,而不是敷衍、不以為然。

-------分割線-------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那小醬的「小春哥的忠告」粉轉大家不要錯過了哦~~喜歡小春哥的快來吧!

不要以為「少年不知愁滋味」

身為家長,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工作忙,生活壓力大,而孩子年齡小,只要吃飽、穿好,就沒有什麼需求;

更不要眼睛只盯著孩子的學習,對於孩子其他生活問題,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問題一概無視,疏忽了孩子發出的痛苦訊號,導致悲劇出現,讓自己抱憾終生。

家長要善於觀察和分析,對孩子的消極言語和行為,要引以重視並主動去尋找原因。

有這麼一個場景,母親拉著年幼的孩子匆匆行走,孩子緊跟著,一臉痛苦。

母親斥責孩子:「你能不能走快點?」

孩子說:「我已經很快了。」

母親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孩子又責怪道:「這麼美的街景不會欣賞!」

孩子說:「我更多看到大腿和屁股。」

如此母親,只會從自己的高度和體力、精力去看待孩子,對孩子的難受,她壓根體會不到。

別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事小」或單純地認為孩子年齡小轉身即忘,於是就想當然地處理問題,這只會讓孩子獨自處於不堪和無助之中。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情景,反映出家長陪伴、教育中的問題,但生活中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類似的情況很多,影響更大。

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而言,親情是孩子最大的依靠,是孩子絕望時可以抓住的繩子,家長可以從以下幾種方面去觀察孩子。

通常來講,心理出現問題的孩子,有5種表現:

1、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約束能力差,比如沉迷遊戲,不願意上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如果督促會抗拒;情緒波動比較大,考不好的時候會暴躁或者行為出格;

2、焦慮:不自信,害怕考試,害怕和陌生人接觸;敏感,怕被嘲笑,一點小事都會擔心;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甚至會沒有原因的哭泣,整日鬱鬱寡歡,笑容少或沒有笑容;

3、恐怖、失眠:一般來說這種表現就比較嚴重了,會因為過度緊張的情緒而抱頭亂竄躲進角落,會在某些自己不想面對的事情上裝病,或者慢慢形成條件反射變成真的不舒服,還會經常失眠,夜裡突然驚醒、尖叫,嚴重時甚至影響正常生活;

4、攻擊性強:打架,遇到不順心的事兒就摔東西,不相信別人的善意等等;

5、人際關係惡劣:沒有朋友,在集體裡總是格格不入;沒有同情心,待人冷漠等等。

一旦出現這些問題,我想家長們也會很頭疼,總覺得用強硬手段就能把孩子糾正,實則只會讓孩子的心理問題加重。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你又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可以找心理醫生求助。

但如果想要預防,那就是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回應,而不是敷衍、不以為然。

-------分割線-------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那小醬的「小春哥的忠告」粉轉大家不要錯過了哦~~喜歡小春哥的快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