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中國電影該不該迎合海外觀眾?

中美貿易戰方興, 文化領域是重要戰場。

去年中國電影票房約合89億美元, 48%來自好萊塢大片, 而同期國產片的海外票房只有6.7億美元, 僅相當於國內票房規模的7%。

放眼全球, 北美111.2億美元的票房規模仍然高居榜首, 但12.39億的觀影人次是25年來新低, 中國僅院線觀眾就有16.2億, 而且市場遠沒有觸及天花板, 中國上規模的電影院在9400多家左右, 美國1930年就有1.7萬家;每百萬人擁有的銀幕數量, 中國不到40塊, 美國接近130塊。

上世紀30年代, 美國家庭的年度觀影消費達到25美元, 當時票價15美分(兒童僅5美分);5000萬人口的韓國, 每年觀影人數是2.17億次,

如果14億人口的中國達到這個水準, 票房簡直大到可怕。

中國電影的成長軌跡神似BAT, 天然擁有一個相對獨立而又龐大的本土市場, 如果不考慮軟實力傳播, 確實可以自成一體、唯我獨尊, 畢竟呂克貝松也說過,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文化不可能是全球化的, 也沒必要全球化”。

現在的情況是, 中美《分賬影片進口發行合作協定》面臨複雜搏奕, 單純糾結配額數量、分賬比例以及Box Office Mojo與國內的資料差異, 都只是單純的防禦。

完全由國內票房承托的這一波中國電影復興之路, 想要叫板韓國、印度電影甚至好萊塢, 終究還是需要國際口碑和普世認同。

對於這件事, 大多數中國人其實有兩個糾結。

早年的國產片曾在世界上獨樹一幟,

改革開放後每個十年裡都有驚世之作, 90年代的《霸王別姬》、《戲夢人生》不必說, 00年代和10年代也有《天註定》、《青紅》、《孔雀》、《白鹿原》、《郊遊》等等。 只是最近幾年, 國際大獎不再是賣點, 新一輩的觀眾反倒很欣賞導演們不再向西方價值觀臣服, 也贊許他們想明白了文藝為誰服務的問題。

另一方面, 國人又迫切希望世界人民領略《戰狼2》和《紅海行動》這樣的大製作, 所以海外票房的象徵意義不可或缺。 張藝謀的《長城》全球票房3.3億美元, 國內1.7億, 差不多持平, 似乎很爭氣, 但國人對於兩個老外包辦一切, 中國黑科技只是背景的設定並不滿意, 以致于張藝謀不得不婉轉敘功, 表示自己堅決“沒有讓西方英雄與中國美女滾床單”,

可惜大家並不買帳。

中國電影能否魚與熊掌兼得?

通常娛樂業的盛衰都與經濟景氣密切相關, 當大宗支出被抑制時, 電影作為最便宜的自我麻醉方式, 需求就會有效釋放, 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就是如此, 但目前中印韓電影產業的發展還看不出相似軌跡。

中國電影的主要問題在於票房與口碑的不平衡性。 BBC評選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部美國電影, 有9部屬於上世紀30年代, 當時美國年產500多部影片, 多是粗製濫造之作, 甚至有《百老匯旋律》這種拿了奧斯卡的爛片, 但畢竟也產生了《關山飛渡》、《飄》、《摩登時代》、《憤怒的葡萄》等影史佳作。


《百老匯旋律》號稱最水奧斯卡

也是在這個時期, 美國電影全面壓倒歐洲電影, 鞏固了一戰以來的霸主地位,

並開始奠定世界口碑。

2014年好萊塢電影的中國票房是21.39億美元, 同期國產片的海外票房是2.96億美元, 去年這組數字分別是33.9億和6.7億, 後者主要得益于《長城》和《英倫對決》的貢獻, 兩片並不是純粹的國產片, 尤其《長城》的劇本和終剪權都在好萊塢手裡。

從單片表現來看, 去年北美票房前十位的外語片中, 印度獨佔5席, 《巴霍巴厘王2》、《猛虎英雄傳奇2》、《梟雄》、《越獄者》、《開心一組4》赫然在列, 中國只有一部《戰狼2》, 而且由於發行不利, 北美首周開畫只有53家影院, 票房主要靠500萬美國華人捧場。

相比之下, 印度電影的口碑爆棚, 如果你覺得IMDb有刷分嫌疑, 不妨參考豆瓣, 有人專門對比過中印兩國賣座片的豆瓣評分:

中國的《美人魚》6.8分, 《捉妖記》6.8分, 《尋龍訣》7.6分,

《西遊伏妖篇》5.7分, 《港囧》5.7分, 《夏洛特煩惱》7.4分, 《湄公河行動》8.0分;

印度的《摔跤吧!爸爸》9.3分, 《巴霍巴厘王》8.2分,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8.7分, 《幻影車神3》 7.0分, 《蘇丹》7.9分, 《三傻》9.1分, 《寶萊塢舞林爭霸》8.1分。

中國不缺好電影, 但有兩個傾向:

一是個別導演將商業和藝術對立, 喜歡虐人或自虐, 敘事方式刻意與主流審美保持距離, 甚至以票房失敗+豆瓣高分為榮;

另一類是過於市井化、喜劇化或癡迷於感官衝擊, 無形中加劇了平民審美與學院派電影評判體系的碰撞。

爛片高發緣於沒有分流機制。

票房大熱必然爛片輩出, 這一點中美韓印概不例外, 不要以為只有中國生產爛片, 美國The Asylum就是著名的電影A貨公司, 專門搶在好萊塢六大之前推出雷同的低成本山寨片。 比如《環大西洋》、《美國戰艦》等等, 僅僅在斯皮爾伯格的《世界大戰》公映前,The Asylum的山寨版就已經賣出了10萬套DVD。究竟是先有垃圾電影還是垃圾觀眾,在任何國家都是扯不清的口水官司。


The Asylum的“知名”作品

市場總是驅動投資人本能向時髦的類型片集中,從而導致同質化和審美疲勞。上世紀30年代,嚴酷的經濟形勢迫使美國電影公司“廉價販賣15美分的色情和幻想”,於是B級片應運而生,這種電影也叫CULT片或邪典電影,它不完全是個審美標準,也代表著製作水準。美國製片人、發行人與影院結盟,採用打包方式在正片之外加映一部成本控制在7萬美元的B級片,既沒有加重觀眾負擔,又疏解了過剩產能。

當時美國還沒有嚴格的電影分級制度,雖然MPAA(美國電影製片人和發行人協會)1922年就成立了,但代行職權的是海斯法典,實操標準由天主教道德同盟的艾爾·勞德草擬,經 MPAA主席威爾·海斯發佈,因而得名。《海斯法典》有一個約瑟夫·布林負責的檢查處(PCA),確保公映版本與審批劇本相吻合,否則處以2.5萬美元的罰款。


導演希區柯克在《美人計》中安排以2秒為間隔連吻兩分半鐘,既滿足了觀眾,又突破《海斯法典》的規定

這原本會摧毀電影業,幸而美國電影圈找到了應對辦法-分級制度。

高曉松之所以說“沒有分級制度的市場是雙輸”,意在暗示爛片沒有明確界定標準,就沒有正常的消納管道,既毒化大眾審美,也拖累市場。有些人以為B級片只是類型定義,無關品質,這是沒有理解電影分級的真正用意。

印度每年生產1000部電影,絕大部分都是爛片,但因為印度CBFC(中央電影審查委員會)有嚴格分級,所以《功夫小蠅》這種腦洞極大、各種開掛的CULT片有自己的市場,並不衝擊《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精良之作,也不影響印度電影的口碑。

相反良莠不分的中國電影擁擠在大眾市場,不僅浪費資源,也容易引發普世審美與專業評分的群體衝突。嚴格來說很多抗日神片屬於CULT片範疇,引入分級機制,麻煩會少很多。

這些年來,中國電影成功克服了迷信國際大獎的文化自卑,但熱錢洶湧導致爛片激增也削弱了中國電影的國際競爭力。

票房缺乏跨文化IP的支持。

這在中國是普遍現象,資本風控使得新晉導演迷戀《盜墓》、《鬼吹燈》、《熊出沒》、《小時代》、《開心麻花》等潮流IP,通過系列化強行構建生態;老一輩導演則癡迷莫言、余華、李碧華、嚴歌苓和郭小川的作品,甚至高曉松《同桌的你》也被拉來毀童年。

這使得電影的粉絲化、泡沫化以及綜藝化特徵越發明顯,原創性和敘事能力退化。《摔跤吧,爸爸》這種以真實人物為背景的電影,故事內核無非是簡單煽情的勵志,只不過很符合普羅大眾的欣賞品味和價值觀,從技法上說,中國導演拍不出來毫無道理,只能說喧囂的市場不允許你靜下心來沉澱和思考。

IP狂歡的背後是投資方對持續變現能力的過度重視,時任樂視影業CEO的張昭就認為“系列片是產業構建的基石,能夠獲得持續的增長和收益,才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他當時還特意埋了個梗,“《小時代》系列、《開心麻花》系列是低投入高產出,讓企業有能力承受大投入、高風險的實驗性電影作品”,但樂視真的拍過這種電影嗎?

中國不是沒有普世IP,劉慈欣的《三體》就有這種潛力,15分鐘短片《水滴》獲其盛讚讓很多人看到希望,但遊族影業的大電影一再跳票,素材作廢,特效團隊更換、董事長離職等流言四起,按目前的節奏即使公映,豆瓣評分也可能是災難。

從近年來北美票房最高的50部中國電影來看,擁有跨文化影響力的仍然是老IP,其中還包括《3D肉蒲團》這樣不可描述的作品,新IP如《小時代》、《奔跑吧兄弟》等大都缺乏跨文化影響力,比較特殊的是《滾蛋吧,腫瘤君》,首周國內票房2.8億,僅為《捉妖記》的十分之一,北美18家影院上映,票房卻勝過45家影院的《捉妖記》十倍。

曾經的中國電影是“拿獎的不賺錢,賺錢的不拿獎”,如今又陷入另一個怪圈,國內火爆的海外大概率撲街。

互聯網+電影≠成功。

互聯網+改變一切,雖然樂視、小米影業半死不活,騰訊和阿裡都玩得風生水起,但並不能反證互聯網思維就適合電影產業。

比如互聯網膜拜的大資料,確實可以快速精准的鎖定受眾,根據他們的品味拍攝電影,但你拍出的會是什麼?不就是粉絲電影嗎?這種電影有穩定票房,賣得不好也可以玩玩鎖場戲法,但根本就是個惡性循環。

互聯網擅長的個性定制意義也不大,因為中國電影不分級,電影又是工業化流水線製作,在高票房時代,闔家歡永遠比特立獨行更有效。

真正充分實踐的互聯網思維是唯快不破。

由於熱點和檔期原因,留給主創團隊的製作時間大大縮短,慢工出細活兒的導演正被市場淘汰,勉強留下來的都面臨背鍋。樂視影業的《盜墓筆記》就被吐槽是五毛特效,導演李仁港也承認:“全片兩千多個特效鏡頭,只給了三個月時間。三個月就是三個月的結果,五個月就是五個月的效果”。

互聯網思維只是驗證了B級片之王Roger Corman的名言,“電影只有一種拍法,飛快的拍!”在商業模式成熟的好萊塢,製片人也允許林克萊特這樣的導演用12年時間追蹤一位少年從6到18歲的成長歷程,結果影片《少年時代》拿到了上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雖然最後敗給了《鳥人》。


影片《鳥人》劇照

互聯網與電影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是產品至上,後者是內容為王。

走向全球的中國電影必然與好萊塢正面交鋒,海外觀眾舉足輕重。張藝謀的《長城》模式固不可取,《戰狼2》也是反面教材,從紐約到華盛頓,從紐西蘭到澳大利亞,觀眾清一色的都是華人面孔,這當然不是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恰當方式。

當年的登月計畫能成為美蘇爭霸的主戰場,不是因為那個遙遠星球的科學價值(2000億美元把12個人送到38.4萬公里外的不毛之地),而在於究竟是俄國的伊凡還是美國的約翰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

僅僅在斯皮爾伯格的《世界大戰》公映前,The Asylum的山寨版就已經賣出了10萬套DVD。究竟是先有垃圾電影還是垃圾觀眾,在任何國家都是扯不清的口水官司。


The Asylum的“知名”作品

市場總是驅動投資人本能向時髦的類型片集中,從而導致同質化和審美疲勞。上世紀30年代,嚴酷的經濟形勢迫使美國電影公司“廉價販賣15美分的色情和幻想”,於是B級片應運而生,這種電影也叫CULT片或邪典電影,它不完全是個審美標準,也代表著製作水準。美國製片人、發行人與影院結盟,採用打包方式在正片之外加映一部成本控制在7萬美元的B級片,既沒有加重觀眾負擔,又疏解了過剩產能。

當時美國還沒有嚴格的電影分級制度,雖然MPAA(美國電影製片人和發行人協會)1922年就成立了,但代行職權的是海斯法典,實操標準由天主教道德同盟的艾爾·勞德草擬,經 MPAA主席威爾·海斯發佈,因而得名。《海斯法典》有一個約瑟夫·布林負責的檢查處(PCA),確保公映版本與審批劇本相吻合,否則處以2.5萬美元的罰款。


導演希區柯克在《美人計》中安排以2秒為間隔連吻兩分半鐘,既滿足了觀眾,又突破《海斯法典》的規定

這原本會摧毀電影業,幸而美國電影圈找到了應對辦法-分級制度。

高曉松之所以說“沒有分級制度的市場是雙輸”,意在暗示爛片沒有明確界定標準,就沒有正常的消納管道,既毒化大眾審美,也拖累市場。有些人以為B級片只是類型定義,無關品質,這是沒有理解電影分級的真正用意。

印度每年生產1000部電影,絕大部分都是爛片,但因為印度CBFC(中央電影審查委員會)有嚴格分級,所以《功夫小蠅》這種腦洞極大、各種開掛的CULT片有自己的市場,並不衝擊《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精良之作,也不影響印度電影的口碑。

相反良莠不分的中國電影擁擠在大眾市場,不僅浪費資源,也容易引發普世審美與專業評分的群體衝突。嚴格來說很多抗日神片屬於CULT片範疇,引入分級機制,麻煩會少很多。

這些年來,中國電影成功克服了迷信國際大獎的文化自卑,但熱錢洶湧導致爛片激增也削弱了中國電影的國際競爭力。

票房缺乏跨文化IP的支持。

這在中國是普遍現象,資本風控使得新晉導演迷戀《盜墓》、《鬼吹燈》、《熊出沒》、《小時代》、《開心麻花》等潮流IP,通過系列化強行構建生態;老一輩導演則癡迷莫言、余華、李碧華、嚴歌苓和郭小川的作品,甚至高曉松《同桌的你》也被拉來毀童年。

這使得電影的粉絲化、泡沫化以及綜藝化特徵越發明顯,原創性和敘事能力退化。《摔跤吧,爸爸》這種以真實人物為背景的電影,故事內核無非是簡單煽情的勵志,只不過很符合普羅大眾的欣賞品味和價值觀,從技法上說,中國導演拍不出來毫無道理,只能說喧囂的市場不允許你靜下心來沉澱和思考。

IP狂歡的背後是投資方對持續變現能力的過度重視,時任樂視影業CEO的張昭就認為“系列片是產業構建的基石,能夠獲得持續的增長和收益,才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他當時還特意埋了個梗,“《小時代》系列、《開心麻花》系列是低投入高產出,讓企業有能力承受大投入、高風險的實驗性電影作品”,但樂視真的拍過這種電影嗎?

中國不是沒有普世IP,劉慈欣的《三體》就有這種潛力,15分鐘短片《水滴》獲其盛讚讓很多人看到希望,但遊族影業的大電影一再跳票,素材作廢,特效團隊更換、董事長離職等流言四起,按目前的節奏即使公映,豆瓣評分也可能是災難。

從近年來北美票房最高的50部中國電影來看,擁有跨文化影響力的仍然是老IP,其中還包括《3D肉蒲團》這樣不可描述的作品,新IP如《小時代》、《奔跑吧兄弟》等大都缺乏跨文化影響力,比較特殊的是《滾蛋吧,腫瘤君》,首周國內票房2.8億,僅為《捉妖記》的十分之一,北美18家影院上映,票房卻勝過45家影院的《捉妖記》十倍。

曾經的中國電影是“拿獎的不賺錢,賺錢的不拿獎”,如今又陷入另一個怪圈,國內火爆的海外大概率撲街。

互聯網+電影≠成功。

互聯網+改變一切,雖然樂視、小米影業半死不活,騰訊和阿裡都玩得風生水起,但並不能反證互聯網思維就適合電影產業。

比如互聯網膜拜的大資料,確實可以快速精准的鎖定受眾,根據他們的品味拍攝電影,但你拍出的會是什麼?不就是粉絲電影嗎?這種電影有穩定票房,賣得不好也可以玩玩鎖場戲法,但根本就是個惡性循環。

互聯網擅長的個性定制意義也不大,因為中國電影不分級,電影又是工業化流水線製作,在高票房時代,闔家歡永遠比特立獨行更有效。

真正充分實踐的互聯網思維是唯快不破。

由於熱點和檔期原因,留給主創團隊的製作時間大大縮短,慢工出細活兒的導演正被市場淘汰,勉強留下來的都面臨背鍋。樂視影業的《盜墓筆記》就被吐槽是五毛特效,導演李仁港也承認:“全片兩千多個特效鏡頭,只給了三個月時間。三個月就是三個月的結果,五個月就是五個月的效果”。

互聯網思維只是驗證了B級片之王Roger Corman的名言,“電影只有一種拍法,飛快的拍!”在商業模式成熟的好萊塢,製片人也允許林克萊特這樣的導演用12年時間追蹤一位少年從6到18歲的成長歷程,結果影片《少年時代》拿到了上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雖然最後敗給了《鳥人》。


影片《鳥人》劇照

互聯網與電影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是產品至上,後者是內容為王。

走向全球的中國電影必然與好萊塢正面交鋒,海外觀眾舉足輕重。張藝謀的《長城》模式固不可取,《戰狼2》也是反面教材,從紐約到華盛頓,從紐西蘭到澳大利亞,觀眾清一色的都是華人面孔,這當然不是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恰當方式。

當年的登月計畫能成為美蘇爭霸的主戰場,不是因為那個遙遠星球的科學價值(2000億美元把12個人送到38.4萬公里外的不毛之地),而在於究竟是俄國的伊凡還是美國的約翰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