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風流才子李白當真文武雙全嗎?

李白,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又號「謫仙人」。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被後人譽為「詩仙」, 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其人更是爽朗大方, 平素愛飲酒作詩, 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思想影響, 有《李太白集》傳世。

李白的文學造詣我就不多說了, 眾人皆知。 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李白的武藝?

大家是不是也很好奇啊, 李白一介詩人真的會武藝嗎?他是不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一句出自李白的《俠客行》一詩, 這首詩不單在寫他所景仰的俠客, 其實也在暗寫他的經歷。

我們先不說李白武藝如何, 詩中所表達的俠客精神李白是擁有的, 並且李白還非常嚮往, 此類詩歌李白寫過很多。

那李白武藝到底如何呢?請看以下內容。

李白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師傅, 但此師傅並不是文人而是一個將軍, 唐代的著名劍客裴旻, 裴旻的劍術在當時號稱大唐第一劍客,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的武藝定然不凡。

李白從小就喜愛騎馬射箭, 常外出打獵, 常擊劍和蹴球。

到了青年時代, 他體力充沛地四處奔走, 漫遊名山大川, 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壯士。

一次, 在幽州打獵, 他竟然「一射兩虎穿, 轉背落雙鳶。 」

李白對劍術尤為喜愛, 技藝精湛。

早在幼年時就常去看人舞劍, 心中羨慕, 並天真地開始模仿練習。

十五歲便正式拜師學劍。 二十歲時常騎馬挎劍出入於通都大邑。

在《結客少年場行》詩中寫到「少年學劍術, 淩轢白猿公。 珠袍曳錦帶, 匕首掐吳鴻。 由來萬夫勇, 挾此英雄風」。

二十五歲時, 他便「仗劍去國, 辭親遠遊」了。 在十餘年遊俠生活中, 劍不離身, 勤學苦練。

他在很多詩中, 都曾提到過他的寶劍。 如「高冠佩雄劍, 長揖戟荊州。 腰間延陵劍, 玉帶明珠袍。 」等等。

唐代流行鬥雞活動, 年輕時李白脾氣火爆, 在一次鬥雞活動中遇到一堆流氓, 大發神威一聯手刃了好幾個潑皮。 「托身白刃裡, 殺人紅塵中。 」

在鬧市拿刀砍人, 用現在的話說, 就是不折不扣的古惑仔。 唐代文人裴敬寫過一篇文章《翰林學士李公墓碑》,

裡面講李白「常心許劍舞, 裴將軍, 予曾叔祖也。 嘗投書曰:‘如白願出將軍門下’。 」

大唐有三絕, 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

張旭和李白都是飲中八仙;裴將軍是李白的師父, 是大唐第一劍客。 李白作為裴旻的徒弟,

其劍客身份確定無疑。

李白除了有一個著名的劍客師父外, 還有一個殺手徒弟, 有詩為證——《贈武十七諤》, 他的徒弟叫武諤, 排行十七。

從這首詩的序裡面, 我們就可以看出兩人的關係:門人武諤, 深於義者也。

質本沉悍, 慕要離之風, 潛釣川海, 不數數於世間事。 聞中原作難, 西來訪餘。 余愛子伯禽在魯, 許將冒胡兵以致之。

酒酣感激, 援筆而贈李白說:我徒弟武諤不善於說話, 卻是個講義氣的人, 而且沉穩、兇悍。

他聽說安史之亂爆發了, 就來拜我為師, 準備為國效力。 我的兒子伯禽在山東, 我沒有辦法去看他。 可是武諤說他有本事把少主人救出來。

我在感激之餘, 就寫下了這首詩送給武諤。 武諤是個殺手, 不是詩人。 他拜李白為師, 是要學武藝, 而不是學詩文。

千古文人俠客夢,在唐代,作俠客、為大將是當時年輕人的普遍追求,是一種時髦的人生觀,是太平盛世的時代精神。

楊炯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從軍行》;李頎說:「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古意》;高適說:「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燕歌行》等等,

概莫如是,實風尚所致。所以,李白擁有高明的劍術,一點也不奇怪。

而不是學詩文。

千古文人俠客夢,在唐代,作俠客、為大將是當時年輕人的普遍追求,是一種時髦的人生觀,是太平盛世的時代精神。

楊炯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從軍行》;李頎說:「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古意》;高適說:「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燕歌行》等等,

概莫如是,實風尚所致。所以,李白擁有高明的劍術,一點也不奇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