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不嫁豪門「為愛隱居山林」~ 與丈夫親手造房「裡面美到不可思議」人人羨慕:一家三口過神仙日子

作家林語堂曾說, 人生中有一大快事:「宅中有園, 園中有屋, 屋中有院, 院中有樹, 樹上見天, 天中有月。 」這大概是每個人心目中最美好的田園夢吧!

當大家總是汲汲營營地想擠到大都市生活打拚時, 卻有人已經釐清自己嚮往的生活輪廓, 並且實踐。 因為她深深知道, 大多數人的生活目標, 不等於自己的!

▼91年的妹子茹萍, 是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 更是那個讓所有女孩都羨慕的人。

二十歲剛出頭就創建了自己的品牌工作室, 且運做得有聲有色, 25歲嫁了一個格外寵她的老公, 26歲又生了一個可愛的寶寶, 婚後半隱居山林, 親手建造300㎡的田園風住宅(100㎡的房子和200㎡的院子)依山傍水、花香鳥語, 不僅經濟獨立, 還靈魂自由, 過著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這個91年的小女生, 不是富二代, 也沒有嫁入豪門, 卻把自己的人生過得無比豐盈、有愛, 很是羨煞旁人, 她究竟是如何「偷偷」把我們的夢想實現的?茹萍, 畢業於中國中央美院藝術史專業, 外表看起來柔柔弱弱, 但骨子裡卻是一個愛折騰的姑娘!

2015年, 茹萍遇到人生中最重要人, 黑土先生, 兩人因為工作結識, 踏實溫和的性格, 給了茹萍無限的包容與愛, 兩個年輕人很快走在了一起, 僅僅3個月, 茹萍和黑土就閃婚了, 2016年2月, 他們結了婚, 組成了一個小家庭。

▼之後茹萍跟隨黑土先生回到他的故鄉, 福建閩南詔安, 定居在一個小山村龜山。

龜山距離詔安縣城四五公里, 是一處被河流衝擊出來的三角洲, 只有一座橋可以抵達小島, 從縣城望去, 遺世獨立, 草木旺盛。

最主要的是, 這裡民風淳樸, 人情熱絡, 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和匆忙, 不管是晨跑還是日常的出行, 都能在橋上遇到和藹的老爺爺老奶奶。

暮歸時,水面上白鷺一片,河邊還有悠然吃草的黃牛,畫面看著就讓人心生美好。

▲小牛靠得特別近,幾乎就要親上鏡頭,好幾次還試圖繞過鏡頭嗅嗅鏡頭後面是什麼。

茹萍第一次來到這裡,就挪不開腳步了,她對黑土先生說:咱們在這裡安家吧!

對植物手作人茹萍來說,森林裡有豐富的植物素材,對從事軟體編輯的黑土先生來說,在家遠程辦公就有收入來源,二人當下敲定,即刻開工!房間的設計圖,是兩個人自己設計的,每一部分,按照他們喜歡的樣子來打造。

為了節約成本,茹萍和黑土化身泥瓦匠和木匠,打地基、搬磚砌牆,做傢具,親自上手,兩個人和建築師傅一樣,在大太陽下、在塵土飛揚裡,為自己的小家忙得樂此不疲。

▲有基礎的黑土先生正在教茹萍砌牆:別看茹萍出生在城市裡,但工作起來一點都不嬌弱。

兩人先打好房子地基

再用鋼板搭出小屋結構

經過2個月的辛勤建造,在蔥蔥鬱郁的森林裡,一座白色的玻璃房就此誕生

小院和森林之間用一道籬笆牆隔開,籬笆牆也是就地取材的竹子紮成的

院子周圍還種了各種果樹,紅的楊梅

紫的桑葚

院內是錯落有致的綠色植物,鋪滿了白色的石頭和臺階,清新的田園風,令人心曠神怡。

最讓人喜歡的是,房間有大大的落地玻璃窗,好天氣的時候,整個房間都灑滿了陽光,可以扔一個坐墊,坐在窗邊喝茶看書曬太陽,雨天還能聽雨打芭蕉,蛙鳴蟲叫。

廚房留出的面積相對較小,卻乾淨整潔,小而溫馨

各種瓶瓶罐罐,雜而不亂,充滿了煙火氣息

夫妻倆每天都會烹飪各種美食,時而是精緻的西餐,時而只是一碗粗茶淡飯。

茹萍也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工作室

還有一間夢寐以求的玻璃花房,用來製作和儲存各種乾燥花

屋內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樹林裡的竹子、碎石、枯枝等,這些看似平凡的廢棄物搖身一變,就成了文藝氣息滿滿的寶貝

屋內的這面多功能裝飾牆,是茹萍從國外網站上看到設計圖,依樣畫葫蘆創作出來的。

黑土先生負責當木匠

茹萍負責做打孔工

沙發、茶幾都是用廢舊的木材改造的,環保、復古、樸拙,充滿了原生態氣息

村民砍下的荔枝樹枝,背回家,再纏上燈泡,變廢為寶,一盞孤品吊燈誕生

他們的家雖然稱不上奢華但茹萍喜歡家裡的一切,歲月在傢具上留下的痕跡,有一種斑駁感、滄桑感,令她安心。

親自動手加上就地取材,整個房子硬裝部分只花了6萬元(人民幣),相當於在北京四環只夠買1㎡的錢,而茹萍和黑土卻變出一個100㎡的房子和200㎡的庭院。

▼在親手打造的家裡,茹萍和黑土,半隱居式的小森林生活開始了。每天早晨,他們一起[做☆愛]心早餐,到田野間晨跑,呼吸新鮮空氣,之後便各自投入工作,黑土先生去電腦前寫代碼,茹萍也開始了植物手作。

每過幾天,茹萍就會背起竹筐,去森林裡尋找植物素材

遠離複雜的人際關係,安靜優雅的環境以及漫山遍野的綠,激發了茹萍的腦洞小宇宙,總能讓她誕生出無窮無盡的靈感。

簡單清新的植物裝飾畫框

保鮮花相框

松果君的聖誕花環

用一根玉米做出一籃子花

植物永生盒

還有女孩們毫無抵抗力的植物髮飾,沒有模特兒,就親自手繪效果圖

十二節氣主題之植物黃銅盤

當然,小森林生活遠沒有看起來那麼詩意,茹萍開玩笑說,自己一個人要身兼數職,產品設計、文案編輯、攝影師、美工,UI設計、採購員、客服、打包發貨員,同時擔任黑土的生活質量保障員。

▲茹萍的信手塗鴉

把興趣變成職業,其實茹萍也經歷過麻木期,失去原本對這一興趣的喜愛,後來她學會了,掌握兩者之間的一個度,不以工作的態度去做手作,哪怕少接單,也要保證留出一些時間來做新的東西,這樣對植物手作的熱情就不會減退。

在與植物手作相處的過程中,不僅讓茹萍急躁的性格變得慢下來,也讓她越來越明白,一個人擁有好的狀態,遠比一份高的收入,來得賞心悅目。

茹萍希望,能把植物最美的細節分享給大家,也想傳播更多與植物美有關的生活方式,因此她特意設計了「森林盒子」。

一套「森林盒子」包括,植物材料包、相框和畫芯,茹萍詳細寫好了教程讓零基礎的人也能體驗植物手作的樂趣。

現在的茹萍在圈裡頗有名氣,不但上了電視節目,還在上海、杭州、廈門等多地,受邀開辦植物藝術主題展覽,被多家出版社邀請以植物手作和植物美學出書,她的堅持,讓自己喜歡的事變得有了價值。

▼隨著事業的一路走高,2017年,茹萍和黑土先生,迎來了自己的愛情結晶,土豆。

土豆長得肉嘟嘟的非常可愛,寶寶的到來,讓這個小家變得更加熱鬧,如今土豆17個月了,茹萍一邊帶孩子一邊忙事業,紅紅紅火火,什麼都沒落下,她去哪裡就把土豆帶到哪裡,與城市裡成長的孩子不同,小土豆的眼裡,是鬱鬱蔥蔥充滿生命力的綠植,是民風淳樸的村裡鄉間,更是充滿煙火氣的人間天堂。

雖然很辛苦,但孩子的成長她一刻也沒有缺席,自己的愛好也沒有中斷

她和黑土先生的感情更是與日俱增,雖然當了媽媽,結婚3年多了,黑土先生依然把茹萍寵成少女,茹萍說,她脾氣很急偶爾還小暴躁,但這些事在黑土先生看來都不算什麼,黑土先生總是能用聰明和機智,以及一顆有愛包容的心,化解了每一次小矛盾,而茹萍也不忘記,常常讚美和感謝老公的付出。

他們兩個人,像武俠小說結尾的神仙眷侶,在21世紀過著清風朗月的生活,山裡有花,家裡有飯,屋裡有人,心上有你,從央美畢業幾年後,茹萍可以很瀟灑地說:我不是同學中最成功的一個,但我在努力做幸福感比較高的一個。她的生活讓我們看到:原來幸福和金錢,真的沒有那麼大關係。

在艾姐眼裡他們兩個人的生活,像武俠小說結尾的神仙眷侶,在21世紀過著清風朗月的生活:山裡有花,家裡有飯,屋裡有人,心上有你!

都能在橋上遇到和藹的老爺爺老奶奶。

暮歸時,水面上白鷺一片,河邊還有悠然吃草的黃牛,畫面看著就讓人心生美好。

▲小牛靠得特別近,幾乎就要親上鏡頭,好幾次還試圖繞過鏡頭嗅嗅鏡頭後面是什麼。

茹萍第一次來到這裡,就挪不開腳步了,她對黑土先生說:咱們在這裡安家吧!

對植物手作人茹萍來說,森林裡有豐富的植物素材,對從事軟體編輯的黑土先生來說,在家遠程辦公就有收入來源,二人當下敲定,即刻開工!房間的設計圖,是兩個人自己設計的,每一部分,按照他們喜歡的樣子來打造。

為了節約成本,茹萍和黑土化身泥瓦匠和木匠,打地基、搬磚砌牆,做傢具,親自上手,兩個人和建築師傅一樣,在大太陽下、在塵土飛揚裡,為自己的小家忙得樂此不疲。

▲有基礎的黑土先生正在教茹萍砌牆:別看茹萍出生在城市裡,但工作起來一點都不嬌弱。

兩人先打好房子地基

再用鋼板搭出小屋結構

經過2個月的辛勤建造,在蔥蔥鬱郁的森林裡,一座白色的玻璃房就此誕生

小院和森林之間用一道籬笆牆隔開,籬笆牆也是就地取材的竹子紮成的

院子周圍還種了各種果樹,紅的楊梅

紫的桑葚

院內是錯落有致的綠色植物,鋪滿了白色的石頭和臺階,清新的田園風,令人心曠神怡。

最讓人喜歡的是,房間有大大的落地玻璃窗,好天氣的時候,整個房間都灑滿了陽光,可以扔一個坐墊,坐在窗邊喝茶看書曬太陽,雨天還能聽雨打芭蕉,蛙鳴蟲叫。

廚房留出的面積相對較小,卻乾淨整潔,小而溫馨

各種瓶瓶罐罐,雜而不亂,充滿了煙火氣息

夫妻倆每天都會烹飪各種美食,時而是精緻的西餐,時而只是一碗粗茶淡飯。

茹萍也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工作室

還有一間夢寐以求的玻璃花房,用來製作和儲存各種乾燥花

屋內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樹林裡的竹子、碎石、枯枝等,這些看似平凡的廢棄物搖身一變,就成了文藝氣息滿滿的寶貝

屋內的這面多功能裝飾牆,是茹萍從國外網站上看到設計圖,依樣畫葫蘆創作出來的。

黑土先生負責當木匠

茹萍負責做打孔工

沙發、茶幾都是用廢舊的木材改造的,環保、復古、樸拙,充滿了原生態氣息

村民砍下的荔枝樹枝,背回家,再纏上燈泡,變廢為寶,一盞孤品吊燈誕生

他們的家雖然稱不上奢華但茹萍喜歡家裡的一切,歲月在傢具上留下的痕跡,有一種斑駁感、滄桑感,令她安心。

親自動手加上就地取材,整個房子硬裝部分只花了6萬元(人民幣),相當於在北京四環只夠買1㎡的錢,而茹萍和黑土卻變出一個100㎡的房子和200㎡的庭院。

▼在親手打造的家裡,茹萍和黑土,半隱居式的小森林生活開始了。每天早晨,他們一起[做☆愛]心早餐,到田野間晨跑,呼吸新鮮空氣,之後便各自投入工作,黑土先生去電腦前寫代碼,茹萍也開始了植物手作。

每過幾天,茹萍就會背起竹筐,去森林裡尋找植物素材

遠離複雜的人際關係,安靜優雅的環境以及漫山遍野的綠,激發了茹萍的腦洞小宇宙,總能讓她誕生出無窮無盡的靈感。

簡單清新的植物裝飾畫框

保鮮花相框

松果君的聖誕花環

用一根玉米做出一籃子花

植物永生盒

還有女孩們毫無抵抗力的植物髮飾,沒有模特兒,就親自手繪效果圖

十二節氣主題之植物黃銅盤

當然,小森林生活遠沒有看起來那麼詩意,茹萍開玩笑說,自己一個人要身兼數職,產品設計、文案編輯、攝影師、美工,UI設計、採購員、客服、打包發貨員,同時擔任黑土的生活質量保障員。

▲茹萍的信手塗鴉

把興趣變成職業,其實茹萍也經歷過麻木期,失去原本對這一興趣的喜愛,後來她學會了,掌握兩者之間的一個度,不以工作的態度去做手作,哪怕少接單,也要保證留出一些時間來做新的東西,這樣對植物手作的熱情就不會減退。

在與植物手作相處的過程中,不僅讓茹萍急躁的性格變得慢下來,也讓她越來越明白,一個人擁有好的狀態,遠比一份高的收入,來得賞心悅目。

茹萍希望,能把植物最美的細節分享給大家,也想傳播更多與植物美有關的生活方式,因此她特意設計了「森林盒子」。

一套「森林盒子」包括,植物材料包、相框和畫芯,茹萍詳細寫好了教程讓零基礎的人也能體驗植物手作的樂趣。

現在的茹萍在圈裡頗有名氣,不但上了電視節目,還在上海、杭州、廈門等多地,受邀開辦植物藝術主題展覽,被多家出版社邀請以植物手作和植物美學出書,她的堅持,讓自己喜歡的事變得有了價值。

▼隨著事業的一路走高,2017年,茹萍和黑土先生,迎來了自己的愛情結晶,土豆。

土豆長得肉嘟嘟的非常可愛,寶寶的到來,讓這個小家變得更加熱鬧,如今土豆17個月了,茹萍一邊帶孩子一邊忙事業,紅紅紅火火,什麼都沒落下,她去哪裡就把土豆帶到哪裡,與城市裡成長的孩子不同,小土豆的眼裡,是鬱鬱蔥蔥充滿生命力的綠植,是民風淳樸的村裡鄉間,更是充滿煙火氣的人間天堂。

雖然很辛苦,但孩子的成長她一刻也沒有缺席,自己的愛好也沒有中斷

她和黑土先生的感情更是與日俱增,雖然當了媽媽,結婚3年多了,黑土先生依然把茹萍寵成少女,茹萍說,她脾氣很急偶爾還小暴躁,但這些事在黑土先生看來都不算什麼,黑土先生總是能用聰明和機智,以及一顆有愛包容的心,化解了每一次小矛盾,而茹萍也不忘記,常常讚美和感謝老公的付出。

他們兩個人,像武俠小說結尾的神仙眷侶,在21世紀過著清風朗月的生活,山裡有花,家裡有飯,屋裡有人,心上有你,從央美畢業幾年後,茹萍可以很瀟灑地說:我不是同學中最成功的一個,但我在努力做幸福感比較高的一個。她的生活讓我們看到:原來幸福和金錢,真的沒有那麼大關係。

在艾姐眼裡他們兩個人的生活,像武俠小說結尾的神仙眷侶,在21世紀過著清風朗月的生活:山裡有花,家裡有飯,屋裡有人,心上有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