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李自成和明朝打的時候,能屢敗屢戰,但為何一被清朝打敗就滅亡呢

眾所周知, 李自成在和明朝對抗的過程中, 幾乎是屢敗屢戰, 到最危險的時候李自成身邊甚至不剩一兵一卒, 幾乎被活捉。 但李自成就像打不死的蟑螂, 一息尚存就組織流竄作戰, 最終將大明王朝拖垮打敗, 逼得明朝皇帝崇禎上吊自盡。 但奇怪的是, 李自成的好運似乎在攻陷北京之後就用光了, 之後的李自成, 被更為鴻運當頭的清兵在“一片石”戰場一戰打敗, 從此便一蹶不振, 一瀉千里, 直至滅亡。 那麼問題來了, 為何在明朝時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的李自成, 會在後來被入關的清朝一打敗就滅亡了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要站在大順政權興起的歷程來看。

李自成和明朝的較量, 其實要以崇禎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河南複出為分水嶺。 在這之前, 起義軍被明軍鎮壓陷入低谷。 在這之後, 嚴重的災害, 深化的壓迫, 讓起義運動迅速進入高潮。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 李自成大軍抵達洛陽, 佔據洛陽的福王不得人心, 守城總部倒戈義軍, 城破, 福王被殺, 九月, 在孟家莊, 起義軍佯退引誘陝西總督傅宗龍, 大破明軍。 在孟家莊之戰後的一年半中, 李自成先後在襄城、朱仙鎮、郟縣和汝寧與明軍4次大戰, 李自成每戰必勝, 酣暢淋漓, 全盤消滅了明軍在河洛地區的軍力。 這時候明軍的潰敗, 一方面在於農民軍戰術和兵力的增長;也在於明軍的離心離德,

大廈將傾, 明廷已然難有賣命之徒守護疆土。 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 李自成在潼關大敗孫傳庭。 這時整個北方幾乎沒有阻力。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 李自成在西安稱王, 二月拿下太原, 三月抵達昌平。 三月十九日清晨, 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 迎大順軍。 從西安稱王到進京, 只有三個月, 幾乎沒有硬仗。

而和滿清較量, 一切都不是這個風格。

李自成北伐清兵的時候, 佔領的地盤根本不是民殷國富。 饑荒連年, 關中根據地因此也不鞏固。 如果不能迅速統一全國恐怕很難維持。 這種情況下攻陷了北京, 滅亡了明王朝, 應當做的首先是安撫人心。 畢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策略, 不能死守追贓路線。 要知道, 如果當年日寇侵華的時候,

中共還走以前紅軍時期的反地主路線的話, 無異於也是給日寇助攻, 那就根本沒有後來的抗戰勝利。

另外, 在初期和明軍較量, 起義軍流動作戰是極其有效正確的戰術。 李自成在消滅北方明軍主力之前, 攻下一城後, 往往平城, 毀壞城牆等防禦工事, 因為這時候明軍力量仍然占上風, 城池易手十分常見。 當年蒙古軍南下滅宋, 亦是攻一城, 隳一城。 大順軍採用平城的方式是正確合理的。 襄陽政權以後, 大順軍都有意識在管轄區建立起當地政府進行管理。 這也是值得肯定的。

但後來的一片石戰敗後, 李自成卻接連棄守北京, 西安等, 讓漢族將領看不到可依靠的希望, 自己實力又不足以抗衡滿清,

不投降才怪。 不過李自成棄守城池的原因我們也不難猜測, 在李自成思維裡, 十餘年的戰鬥中, 從來不會在一座城上吊死, 這城不克就下另一城。 不過這種流動作戰的思維, 只適合破壞, 對付明朝, 猶且有效, 但是建立政權後, 急需穩定經營, 若還借此對付滿清, 就是極大的決策失誤。

所以李自成北京一失, 畿輔、山西、山東、河南等地官紳紛紛斬殺大順文官, 原先受降的明降將唐通等立刻投降清軍, 留在北京的大部分文官, 都極其情願地歸附了大清。

而反觀滿清, 在這個時期對時局的謀劃是極其準確的。 在大順軍進京之後, 多爾袞立刻傾全國之力, 上至70, 下至10歲的男子, 無不上陣。 多爾袞極其清楚, 這是他唯一的契機, 一旦大順軍穩定陣腳,

緩和階級關係, 開始調動全國的資源, 那麼他一個滿族政權根本無法和漢族政權較量。 這時候的多爾袞唯有一搏!幸運的是, 他遇上了吳三桂偶然中夾雜必然的反叛。 極富政治頭腦的他, 堅決不借兵, 除非吳三桂降清, 吳三桂走投無路, 只能剃髮歸順。 多爾袞在吳三桂和大順軍激戰第二天, 才出兵, 坐收了漁翁之利。 為了降低人民的抵抗情緒, 他打出了替明復仇的口號, 只要官僚階級歸順, 一律加官一級。 如上種種, 大清軍的軍事政治都是極富謀略極其精妙。

另外, 李自成的能力還有一點欠缺。 劉邦所用的人大部分都是豐沛舊人, 朱元璋手下也多是濠州舊部, 這些人有殺豬的, 有當小吏的, 有耕田的, 但跟著劉邦和朱元璋之後, 這些人都在成長,並逐漸成長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所以一個傑出領導者的標誌是讓他的團隊成長。而反觀李自成的部下,不能說沒有成長,但是從李自成死後他們的表現來看,卻實在是不敢恭維。

此外,大順軍的文臣集團牛金星、宋獻策等人,和同代的清軍智囊範文程,以及之前明朝開國謀臣劉伯溫相比,也是完全沒有可比性,其軍師宋獻策,更是個精通占撲術數和奇淫技巧之人。在大順軍進京之前,大順軍的戰略和政策,就差強人意。進京之後,失誤頻現,其中的文官謀臣,難辭其咎。誠然,這些決策都是需要李自成拍板,但如果牛金星能盡全力扭轉李自成農民階層過強的革命意識,對官紳階級採取更為緩和的政策,那麼北京局勢將大不一樣。從這個角度,牛金星之流,可以幫助大順政權興起,但他無法承擔一個開國謀臣的重任。需要指出的是,同時代的張獻忠,他的四個義子,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尤其是李定國,卻都要強過李自成的麾下很多。所以在個人能力上,連張獻忠都比李自成強些。

不過關於李自成的最終失敗,更主要的是沒有完成轉型。

所謂“欲速則不達”,得天下就不能太速。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用了大概四年,朱元璋光種田就花了不止六年,李自成雖然創業早,但他在逃往商洛山時只有十八人,沖出商洛山進入河南,所部不過幾千人,從他稱順王到進北京,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他東征最初目標也只是攻略山西,結果形勢發展太快,明軍大批的投降。他自己都沒想到會這麼容易打到北京,以至於在北京城下,還只是想跟皇帝討個王位。

所以得天下太速會造成兩個結果。一是團隊跟不上。李自成從幾千人發展到十幾萬大軍,他不得不大量用明朝的降將降臣,這些人投降得快,日後背叛得也快;二是根本來不及建設根據地。劉邦有關中,朱元璋有江左,他們都是有基本盤的,劉邦被項羽打敗不止一次,每次戰敗都能迅速拉起幾十萬人。李自成沒有,李自成一直在做流寇,他還來不及建設根據地就得天下了,所以他一敗就不可收拾了。

這些人都在成長,並逐漸成長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所以一個傑出領導者的標誌是讓他的團隊成長。而反觀李自成的部下,不能說沒有成長,但是從李自成死後他們的表現來看,卻實在是不敢恭維。

此外,大順軍的文臣集團牛金星、宋獻策等人,和同代的清軍智囊範文程,以及之前明朝開國謀臣劉伯溫相比,也是完全沒有可比性,其軍師宋獻策,更是個精通占撲術數和奇淫技巧之人。在大順軍進京之前,大順軍的戰略和政策,就差強人意。進京之後,失誤頻現,其中的文官謀臣,難辭其咎。誠然,這些決策都是需要李自成拍板,但如果牛金星能盡全力扭轉李自成農民階層過強的革命意識,對官紳階級採取更為緩和的政策,那麼北京局勢將大不一樣。從這個角度,牛金星之流,可以幫助大順政權興起,但他無法承擔一個開國謀臣的重任。需要指出的是,同時代的張獻忠,他的四個義子,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尤其是李定國,卻都要強過李自成的麾下很多。所以在個人能力上,連張獻忠都比李自成強些。

不過關於李自成的最終失敗,更主要的是沒有完成轉型。

所謂“欲速則不達”,得天下就不能太速。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用了大概四年,朱元璋光種田就花了不止六年,李自成雖然創業早,但他在逃往商洛山時只有十八人,沖出商洛山進入河南,所部不過幾千人,從他稱順王到進北京,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他東征最初目標也只是攻略山西,結果形勢發展太快,明軍大批的投降。他自己都沒想到會這麼容易打到北京,以至於在北京城下,還只是想跟皇帝討個王位。

所以得天下太速會造成兩個結果。一是團隊跟不上。李自成從幾千人發展到十幾萬大軍,他不得不大量用明朝的降將降臣,這些人投降得快,日後背叛得也快;二是根本來不及建設根據地。劉邦有關中,朱元璋有江左,他們都是有基本盤的,劉邦被項羽打敗不止一次,每次戰敗都能迅速拉起幾十萬人。李自成沒有,李自成一直在做流寇,他還來不及建設根據地就得天下了,所以他一敗就不可收拾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