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有一種生活叫重慶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四川人, 一個地地道道的四川人。 然而來了重慶以後, 我覺得自己已然是一個外地人, 一個連原汁原味兒的四川話都講得生疏的異鄉人。 但是這裡又的的確確是生養了父母的故鄉, 讓他們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不改鬢毛衰魂牽夢縈的故里。 這裡是我從小聽著父母的呢喃無限次憶想過的那個遙遠的地方。

我一直覺得重慶是個極為遙遠的地方, 那是媽媽念了十幾年才好不容易在三年前才得以回過一次的地方, 是爺爺心心念念不惜與父母無限次爭吵也想要回來的地方。

是啊, 對於父母來說, 這的確是一個遙遠的地方。 父母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背井離鄉去新疆兵團的時候要坐幾天幾夜的火車, 還要換十幾個小時的汽車才能最終到達我家所在的團場。 而現在坐飛機只要三個多小時就夠了。 便捷的交通讓父母的思念也更近了。

在重慶讀了四年書的弟弟再過一個月就要畢業了。 趕在弟弟畢業前來參觀一下弟弟生活了四年的點點滴滴。 弟弟胖了, 比在新疆念書的時候胖了很多。 來了重慶後我終於理解了弟弟的無可奈何。 每天都要面對各種美食的誘惑, 要與自己抑制食欲的思想作鬥爭著實是一種煎熬, 更何況弟弟從來不在吃的問題上苛刻自己, 這個在新疆吃拌面加七次面的新疆娃已然被這裡的各種美味完全打敗。

重慶仿佛就是一座火鍋城, 走到哪裡都能聞到一股讓人聞了還想聞的香濃火鍋料的味道, 奇妙的是從沙坪壩到北碚都是一樣的味道, 仿佛所有的火鍋店師傅都出自同一名師似的。 漂著厚厚一層油的紅油火鍋吃起來卻油而不膩。 火鍋仿佛與所有菜品都是最佳搭檔, 滿足著來自天南海北的不同味蕾。 而這是能吃會品的重慶人創造的奇跡。 來重慶吃的第一頓飯自然是地道而又正宗的火鍋。 由於逛街耽誤了一些時間, 又碰巧趕上節日的飯點, 頓時被排號等待吃火鍋的人群驚呆了。 弟弟很快被包裹進了擁擠的人流中。 等到弟弟順利取到號排上桌子我早已經饑餓難耐。

足有四五百平米的兩個大廳已然座無虛席, 男女老幼用地道濃重的四川方言說說笑笑洋溢著濃濃的生活味道。 我多想拍下這場面用微信發給思鄉心切的父親, 然而又怕勾起父親的鄉愁, 最終也只能以一句淡淡地這裡的天氣挺好的回了父親。

重慶是一座休閒的城市。 也許提倡慢生活的理念最不適合的城市就是重慶。 懂得生活, 很會休閒的重慶人隨時隨地都能找到飯松自己的方式。 陽光慵懶的午後, 等待攬活兒間歇的棒棒們席地而坐打著雙扣, 鬥著地主, 還有的乾脆就靠著古樹打起了盹。 忙活了一上午的早餐店的老闆們, 三五成群地擺著龍門陣搓起了麻將。 皮膚很好的姑娘們一邊走一邊吃著蘸了很多辣椒的魷魚燒烤。

為了等到一份美味的酸辣粉, 人們不惜排起了好幾百米的隊, 等到終於輪到自己便非常自然地站在路邊就飽享起這仿佛人間極品的美味來。

重慶是一座不知道何謂忙碌的城市。 北京的步履匆匆仿佛永遠也不會與這座從城東到城西要十餘小時, 從城南穿城北也要五六小時的超級大城有關。 碩大的西南大學坐觀光車也要半個多小時才能從一個門到另一個門, 走路走到小腿酸痛也還是有很多弟弟說一定要去看的地方都沒能看成。 從我身邊走過的大學生、研究生, 老師、教授們沒有一個是步履匆匆的, 仿佛所有事都已經安排好了, 只要按部就班就好。 這裡出了解決了中國人吃飯問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類的諸多學術牛人。

能靜下心來按部就班做一些事也許是他們最終能有所成就的關鍵。 想起以前總是責備弟弟的慵懶也許是真的錯了。 懂得休息, 才能夠更好地工作。

這就是重慶, 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

寫于西南大學

2015年5月2日

文:定慧

圖:樓德發

編輯:定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