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香港»正文

山城合羅面:“一大分兩小”

山城合羅面:“一大分兩小”

文/草根螞蟻

除了本地的民俗小吃大燴菜、麵筋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品牌外, 建市以後能保留下來的所謂“山城名吃”恐怕就只有當年的高門台灌湯包子、小莊市場的砂鍋, 再就是山城合羅面。

說起合羅面, 老鶴壁人都十分熟悉。 很早以前(大約30年), 鶴壁是沒有餄餎面的。 我記事時家屬院有一台大機器, 叫“壓餄餎面機”, 鄰居們你家壓完, 我家壓, 當時, 壓出來的是紅薯面, 叫紅薯面餄餎。 我爸愛擺弄吃, 所以, 我們家的餄餎面調料與眾不同, 有醋、蒜、辣椒、芝麻醬、香油什麼的, 好吃,

但不宜多吃, 燒心。

八十年代初的時候, 當時, 市中心還在大胡, 鶴壁有了燴面, 曾經風靡一時, 發展到大街小巷比比皆是。 同樣的大碗, 哧溜哧溜的吃, 那時候食品沒有假, 挺好吃的。 後來才有了餄餎面, 開始是在朝霞街, 礦務局院附近, 我記得最早是路北, 一棚子裡面做餄餎面, 老闆是平頂山人, 很隨和的。 再就是路南的餄餎麵館, 現在還開, 但物是人非。 再後來就多了, 特別是湯河橋餄餎面開張後, 餄餎麵館就雨後春筍般的每條街都有。

鶴壁人喜歡餄餎面是一件奇怪的事兒, 婦孺老幼, 青年少年, 陽春白雪, 下里巴人一股腦的喜歡。 常常在街邊的餄餎麵館或地攤上發現類似的情景, 幾張桌子上, 一桌是民工, 一桌是幹部, 一桌是學生,

另一桌是工人, 再一桌是幾位時髦的年輕女士, 一人面前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餄餎面, “哎, 一大分兩小”“多加香菜”“來碗兒麵湯吧咋介”“羊油辣椒”“我嚷——撐死了”“來——結帳”, 這是本地話。 當然也有祖國四面八方的口音, 發聲不同, 但意思相近, 到了鶴壁合羅麵館才發現“生活真的像首歌”, 那叫人聲鼎沸, 熱鬧非凡, 濃厚的人間煙火, 堪稱鶴壁一景。 鶴壁人愛餄餎面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這個移民城市的人們“眾口難調”, “嘴刁”, “愛挑刺”等毛病是名聲在外, 難伺候, 是鶴壁餐飲界的同感。 但在餄餎面面前大家異口同聲, 好吃, 幾十年初衷不改, 而且發展性的將餄餎面改良成為符合鶴壁地域特色的一種麵食, 而且以訛傳訛的將餄餎面誤解為“合羅面”,
生生的把“發源地”挪到鶴壁。 表面看有點像韓國人把孔子說成是他們老家的, 無厘頭, 其實不然, 他們的是餄餎面, 我們的是合羅面, 不一樣哈。

在鶴壁開餄餎麵館的大都是平頂山人, 我考究了一下, 平頂山的郟縣是餄餎面是發祥地之一, 我到過郟縣, 那地方羊肉挺多, 是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發祥地, 也是著名的農民畫的發祥地, 當地的餄餎面我真沒吃過。 不過有一次在寶豐縣吃過一次餄餎面, 一大鍋的牛肉在煮, 板子上是一大堆的牛肉片, 他們叫鮮湯牛肉餄餎面, 的確好吃, 首先是感官上好, 看得見, 聞得到, 如果是一盲人, 恰巧有鼻炎, 估計就稀裡糊塗了。

鶴壁的餄餎面傳統上用骨湯, 所以, 後來餄餎面都有一道菜叫“大骨頭”,

湯下麵, 骨頭買錢, 餄餎面陪大骨頭, 吃了啃, 啃了吃, 鶴壁人樂此不疲。

現在的合羅麵館有了很大的改良, 餐飲環境和規模都在擴大, 餐飲品種也在增多。 但山城人對合羅面的初衷未改。

轉眼幾十年, 鶴壁餄餎面儘管長興不衰, 但餄餎麵館卻是“你方唱罷我上場”, 換來換去, 經過了更新換代, 大浪淘沙, 形成了湯河橋合羅面、紅旗街合羅面異軍突起的局面。 我們常說“鶴壁, 美食的根在老區”, 此話不假, 和七九四砂鍋同樣, 湯河橋合羅面等也同樣是一個在鶴壁老區發展起來的餐飲老字型大小。 經過30多年的發展, 目前老區的合羅麵館已經在新區、老區及浚縣、淇縣開設了多家連鎖店, 成為了山城的獨特美食。

如今, 走在新區的大街上, 抬頭就能看到許多耳熟能詳的老字型大小, 這些老字型大小餐飲知名品牌都是從老區一路發展到新區的。 因為新區的人們都是從老區過去的, 新區是新, 但美食的味道還是老的好。 常常有這樣的感覺, 在新區吃合羅面, 吃的是回憶和感歎, 回到老區吃合羅面吃的才是滋味和歡喜。 就像遊子回家, 吃媽媽的手藝, 吃合羅面亦如此, 原滋原味在原地, 這樣, 咱們鶴壁的合羅面才能從記憶中脫穎而出, 成為文化。

作者簡介

簡介:饒箭聲, 河南省鶴壁市人, 原籍河北唐山。 長期從事文學創作, 有詩歌1000餘首, 散文、小說等近百萬字。 作品散見於報刊和網路。 有詩集《小巷先知》等。

編輯/玉樹瓊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