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建造在沼泽地上的城市,彼得和列宁之城

原著 :[美] 戴維·M. 格蘭茨

譯者:小小冰人

圣彼得堡 斯莫爾尼大教堂

這座以列寧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原名彼得格勒、圣彼得堡, 因其歷史知名度, 阿道夫·希特勒在1940年夏季開始策劃入侵蘇聯的計劃時, 將其看作深具吸引力的目標。 鑒于這座城市悠久而又輝煌的歷史, 不可能有別的結果。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 既是俄國的西北門戶, 亦是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還是革命的永久象征, 這段歷史足以反映出其戰略重要性。 因此, 希特勒對蘇俄布爾什維克發動“圣戰”時, 列寧格勒這個革命的搖籃, 與莫斯科(過去的莫斯科大公國和新布爾什維克國家的首都)和基輔(基輔羅斯和現代烏克蘭的古都)一同在他賦予德國軍隊的初期戰略目標中占據了重要一席。

建造

1703年, 近代俄羅斯帝國之父——彼得一世(彼得大帝)在與瑞典國王查理十二進行大北方戰爭期間修建起圣彼得堡, 即列寧格勒的帝國時期前身。 彼得在原始的俄羅斯土地上建造起這座新城, 與瓦蘭吉亞人通往拜占庭的古老貿易路線相毗鄰, 這片土地在9世紀和10世紀屬于諾夫哥羅德封建公國, 在13世紀屬于伊若爾斯克。 彼得建造這座城市的土地, 連同諾夫哥羅德剩下的地盤, 在1478年成為俄國(原莫斯科大公國)的組成部分, 當時, 沙皇伊凡三世(伊凡大帝)打敗了強大的鄰國立陶宛,

將諾夫哥羅德強行納入俄國統治下。 不久后的1494年, 伊凡大帝消除了德國對該地區的影響力, 把漢薩同盟的商人(原條頓騎士的后裔)驅逐出這片地區。

經過200年持續不斷的戰爭, 彼得一世完成了對俄國的鞏固, 這是他那些杰出祖先早已開始的工作。 竭力在波羅的海地區獲得優勢的同時, 1702年10月11日, 彼得的軍隊在涅瓦河與拉多加湖交匯處, 俄國舊鎮奧列舍克附近奪得瑞典設在內特堡的堡壘, 并將其更名為什利謝利堡(意為“關鍵城市”)。 次年5月, 彼得的軍隊又在涅瓦河與奧赫塔河交匯處奪得瑞典設在尼恩尚茨的一座小型堡壘, 并將其更名為圣彼得堡。 在舊堡壘城墻南面的兔子島上, 他建造起圣彼得堡要塞(后更名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要塞)。

同年, 彼得還建造了一座港口、一個貿易所和數個商棧, 并在別爾佐維湖修建了一座宮殿, 該湖后來更名為彼得羅格勒斯基湖。 1703年年底至1704年年初的冬季, 彼得在科特林島建起喀瑯施洛特要塞(1723年后更名為喀瑯施塔得), 后來又在涅瓦河左岸建造海軍要塞, 就此完成了新軍事設施的建設。

彼得一世

彼得在涅瓦河河口一片具有戰略重要性意義的地帶和涅瓦河三角洲的42 座島嶼上建造起這些軍事設施和大批新港口、商棧和宮殿。 得到徹底發展后, 這座城市的面積達到570平方公里, 北鄰帕爾戈洛沃高地, 南倚普爾科瓦、杜杰爾霍夫和利戈沃高地, 東面則是科爾圖希高地。 冬季溫和的氣候和頻繁的解凍構成了這座城市海岸氣候的特點,

與俄國其他地區形成鮮明對比。 該城的平均溫度, 1月份為7.9攝氏度, 7月份為17.7攝氏度。 那時候和現在一樣, 毗鄰的涅瓦河每年通常有4個月封凍期。

這座城市的建立, 標志著俄國諸侯和沙皇為爭奪進入波羅的海的永久入海口, 與德國(條頓人)、立陶宛、瑞典、波蘭對手進行的長達1個世紀的斗爭落下帷幕。 彼得艱辛的修建工作強調了他獲得并維持波羅的海入海口, 以此作為俄國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西部門戶”之意圖。 但與此同時, 要在沼澤地上建造這座城市, 要求在幾個月內將數千根木樁打入泥土中, 從而構成該城堅實的地基。 這項工程非常艱苦, 也很危險, 大多由從俄國各地的大地主處強行征募來的農民完成。

倉促建造這座城市期間, 數萬人死于傳染病。 受苦受難的傳統就此形成, 而城內的居民還將在20世紀再次重復。

發展

建立起這座城市后, 彼得與之后的多位沙皇都清醒地做出決定, 意圖將該城打造成俄羅斯帝國權力的寶座, 使之擁有現代西方城市的外貌, 并彰顯圣彼得堡的聲譽、戰略價值和威望。 彼得大帝在位期間, 這座城市還是個較原始的落后地區, 但在伊麗莎白女皇(1741—1762年)和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 1762—1796年)的統治經營下, 逐漸成為一座光華四射的美麗城市, 無愧為“俄羅斯帝國之都”。 兩位女皇的統治期正是俄國貴族階級的黃金時代、俄羅斯富庶且光彩奪目的傳奇年代, 以及圣彼得堡引人注目的一段時期。在這半個世紀里,圣彼得堡按照一項明確的計劃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俄國民眾非凡成就和整個俄羅斯帝國勢力擴展的象征。

1712年起,彼得格勒成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彼得大帝大膽地把他的宮廷遷至這座部分完工的城市,以此彰顯俄國保留其“西部門戶”的決心。但1728年,彼得的孫子彼得二世因不喜歡該城艱苦、粗野的邊境性質,又將皇宮遷回莫斯科。彼得二世15歲因病夭亡后,安娜女皇繼位。這位女皇是彼得大帝的哥哥伊凡五世的女兒,而伊凡五世在彼得大帝之前執政。安娜女皇繼位后, 迅速迎合她那著名的叔叔的意愿,于1732年再度將帝國首都遷至圣彼得堡,直至1918年。

到18世紀中葉,彼得和他的皇室繼承人們已經將圣彼得堡打造成俄國最重要的政治、行政、文化和軍事中心,也是該國西北邊陲的重要前哨。以輝煌的宮殿、龐大的軍事設施和政府機構、壯觀的造船工業和軍事工業為特點,圣彼得堡成為俄國最重要的政治、行政、文化和軍事中心。作為圣彼得堡軍事重要性的象征,著名的普季洛夫軍工廠于1801年在該城建立,由此圣彼得堡又獲得了武器生產工業中心的赫赫威名。其人口從1825年的42.5萬人增加到1905年的153.4萬人,以此也可窺見該城與日俱增的重要性。

滴血救世主大教堂

溯其歷史,圣彼得堡一直蘊含著一種獨特的象征意義和自身的神秘性, 即便在沙皇時代后,這種情況仍在持續。200多年來,該城就是一座代表專制、貴族和俄國19世紀后期興起的資產階級(中產階級)的堡壘。同時,她也是俄國科學活動和先進文化的中心,是進步思想、社會和革命運動的焦點,這部分得益于該城靠近西方國家,其居民接觸到了西方思想。彼得、伊麗莎白和葉卡捷琳娜的新興城市,與莫斯科大公國的舊都莫斯科(那里一直是恐怖伊凡權力寶座所在地)之間,存在某種超出常規的緊張,這一點可以理解。圣彼得堡顯然代表著歐洲化的俄羅斯,是個“西部門戶”,而莫斯科代表的是“俄國老母親”和俄國龐大的斯拉夫腹地,在地理、教育和文化方面依然遠離近代歐洲其他地區。因此,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圣彼得堡“象征著西方庇護之光對抗莫斯科的拜占庭黑暗”。1830年,莫斯科的人口為30.6萬人,1905年也只有109.2萬人,無論從人口還是從聲望方面看,圣彼得堡都使莫斯科黯然失色。雖然存在諸多弊病,但整個19世紀期間,莫斯科逐漸又恢復了影響力和權威, 成為重要的制造業和商業中心,尤以紡織工業最為發達;另外,莫斯科大學也使這座城市成為充滿活力的教育中心。

鑒于其大幅度提高的地位和聲望,圣彼得堡不可避免地成為俄國國內和國際斗爭的焦點。作為俄國在波羅的海沿岸唯一的軍事前哨,圣彼得堡在俄國與瑞典進行的大北方戰爭(1700—1721年)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俄國地面部隊和剛剛誕生的波羅的海艦隊的作戰基地。兩個世紀后的克里米亞戰爭期間(1853—1856年),喀瑯施塔得要塞以其相關防御設施和波羅的海艦隊阻止了一支英法艦隊進抵圣彼得堡(1855年)并進攻喀瑯施塔得。該要塞和俄國艦隊限制了英法軍隊封鎖海岸并沿芬蘭灣炮擊俄國沿海城市的行動。然而,這場戰爭自然而然地催生了微妙的變化,導致圣彼得堡在情緒和氣質方面更貼近于俄國。

冬宮

希特勒雖然承認列寧格勒作為一個聲望卓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性,但他也將列寧格勒視為一座革命堡壘和與他不共戴天之敵(布爾什維主義)的誕生地。在遙遠的過去和近期,特別是1820年、1825年、1905年至1907年、1918年2月、1918年8月、1918年10月和1921年,這座城市向來是激烈的、充滿暴力的革命之爆發地。在此期間,圣彼得堡的貴族、資產階級和后來的無產階級成為俄國社會運動、政治革命運動的先鋒。

1917年10月10日(10月23日),彼得格勒召開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在這次歷史性會議上,列寧關于發動武裝起義的決議獲得通過。10月12 日(10月25日),彼得格勒蘇維埃建立起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以此作為列寧策劃的革命起義的指揮部。10月25日(11月7日),赤衛隊、工人革命力量、士兵和水兵們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按照列寧的計劃占領了至關重要的政府建筑和城內各戰略要地。10月26日(11月8日),赤衛隊隊員沖入冬宮, 逮捕了亞歷山大·克倫斯基臨時政府的成員。

列寧去世后,應彼得格勒工人們的要求,1924年1月26日召開的全蘇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將彼得格勒更名為列寧格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列寧格勒仍與戰爭存在密切聯系。1939年,斯大林同希特勒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后,蘇聯挑起與芬蘭的紛爭,表面上是為改善西北邊陲的防御。隨之而來的蘇芬戰爭(1939 —1940年,通常稱之為冬季戰爭) 期間,列寧格勒軍區成為紅軍對芬蘭作戰的指揮部、作戰/后勤基地。紅軍在這場戰爭中,特別是第一階段的戰事中表現拙劣,使希特勒得以放心大膽地發起“巴巴羅薩”行動。從1940年夏季著手策劃入侵伊始,列寧格勒這座擁有254.4 萬人口的城市便成為希特勒的首要軍事目標之一。

希特勒認為,欲消滅蘇聯、粉碎國際布爾什維克主義勢力,就必須攻占列寧格勒,必要時將之從地球上徹底抹去。基于這種邪惡的觀點,希特勒的軍隊力圖對這座彼得和列寧之城施以膺懲。

本文摘自《列寧格勒會戰1941-1944》

以及圣彼得堡引人注目的一段時期。在這半個世紀里,圣彼得堡按照一項明確的計劃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俄國民眾非凡成就和整個俄羅斯帝國勢力擴展的象征。

1712年起,彼得格勒成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彼得大帝大膽地把他的宮廷遷至這座部分完工的城市,以此彰顯俄國保留其“西部門戶”的決心。但1728年,彼得的孫子彼得二世因不喜歡該城艱苦、粗野的邊境性質,又將皇宮遷回莫斯科。彼得二世15歲因病夭亡后,安娜女皇繼位。這位女皇是彼得大帝的哥哥伊凡五世的女兒,而伊凡五世在彼得大帝之前執政。安娜女皇繼位后, 迅速迎合她那著名的叔叔的意愿,于1732年再度將帝國首都遷至圣彼得堡,直至1918年。

到18世紀中葉,彼得和他的皇室繼承人們已經將圣彼得堡打造成俄國最重要的政治、行政、文化和軍事中心,也是該國西北邊陲的重要前哨。以輝煌的宮殿、龐大的軍事設施和政府機構、壯觀的造船工業和軍事工業為特點,圣彼得堡成為俄國最重要的政治、行政、文化和軍事中心。作為圣彼得堡軍事重要性的象征,著名的普季洛夫軍工廠于1801年在該城建立,由此圣彼得堡又獲得了武器生產工業中心的赫赫威名。其人口從1825年的42.5萬人增加到1905年的153.4萬人,以此也可窺見該城與日俱增的重要性。

滴血救世主大教堂

溯其歷史,圣彼得堡一直蘊含著一種獨特的象征意義和自身的神秘性, 即便在沙皇時代后,這種情況仍在持續。200多年來,該城就是一座代表專制、貴族和俄國19世紀后期興起的資產階級(中產階級)的堡壘。同時,她也是俄國科學活動和先進文化的中心,是進步思想、社會和革命運動的焦點,這部分得益于該城靠近西方國家,其居民接觸到了西方思想。彼得、伊麗莎白和葉卡捷琳娜的新興城市,與莫斯科大公國的舊都莫斯科(那里一直是恐怖伊凡權力寶座所在地)之間,存在某種超出常規的緊張,這一點可以理解。圣彼得堡顯然代表著歐洲化的俄羅斯,是個“西部門戶”,而莫斯科代表的是“俄國老母親”和俄國龐大的斯拉夫腹地,在地理、教育和文化方面依然遠離近代歐洲其他地區。因此,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圣彼得堡“象征著西方庇護之光對抗莫斯科的拜占庭黑暗”。1830年,莫斯科的人口為30.6萬人,1905年也只有109.2萬人,無論從人口還是從聲望方面看,圣彼得堡都使莫斯科黯然失色。雖然存在諸多弊病,但整個19世紀期間,莫斯科逐漸又恢復了影響力和權威, 成為重要的制造業和商業中心,尤以紡織工業最為發達;另外,莫斯科大學也使這座城市成為充滿活力的教育中心。

鑒于其大幅度提高的地位和聲望,圣彼得堡不可避免地成為俄國國內和國際斗爭的焦點。作為俄國在波羅的海沿岸唯一的軍事前哨,圣彼得堡在俄國與瑞典進行的大北方戰爭(1700—1721年)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俄國地面部隊和剛剛誕生的波羅的海艦隊的作戰基地。兩個世紀后的克里米亞戰爭期間(1853—1856年),喀瑯施塔得要塞以其相關防御設施和波羅的海艦隊阻止了一支英法艦隊進抵圣彼得堡(1855年)并進攻喀瑯施塔得。該要塞和俄國艦隊限制了英法軍隊封鎖海岸并沿芬蘭灣炮擊俄國沿海城市的行動。然而,這場戰爭自然而然地催生了微妙的變化,導致圣彼得堡在情緒和氣質方面更貼近于俄國。

冬宮

希特勒雖然承認列寧格勒作為一個聲望卓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性,但他也將列寧格勒視為一座革命堡壘和與他不共戴天之敵(布爾什維主義)的誕生地。在遙遠的過去和近期,特別是1820年、1825年、1905年至1907年、1918年2月、1918年8月、1918年10月和1921年,這座城市向來是激烈的、充滿暴力的革命之爆發地。在此期間,圣彼得堡的貴族、資產階級和后來的無產階級成為俄國社會運動、政治革命運動的先鋒。

1917年10月10日(10月23日),彼得格勒召開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在這次歷史性會議上,列寧關于發動武裝起義的決議獲得通過。10月12 日(10月25日),彼得格勒蘇維埃建立起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以此作為列寧策劃的革命起義的指揮部。10月25日(11月7日),赤衛隊、工人革命力量、士兵和水兵們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按照列寧的計劃占領了至關重要的政府建筑和城內各戰略要地。10月26日(11月8日),赤衛隊隊員沖入冬宮, 逮捕了亞歷山大·克倫斯基臨時政府的成員。

列寧去世后,應彼得格勒工人們的要求,1924年1月26日召開的全蘇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將彼得格勒更名為列寧格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列寧格勒仍與戰爭存在密切聯系。1939年,斯大林同希特勒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后,蘇聯挑起與芬蘭的紛爭,表面上是為改善西北邊陲的防御。隨之而來的蘇芬戰爭(1939 —1940年,通常稱之為冬季戰爭) 期間,列寧格勒軍區成為紅軍對芬蘭作戰的指揮部、作戰/后勤基地。紅軍在這場戰爭中,特別是第一階段的戰事中表現拙劣,使希特勒得以放心大膽地發起“巴巴羅薩”行動。從1940年夏季著手策劃入侵伊始,列寧格勒這座擁有254.4 萬人口的城市便成為希特勒的首要軍事目標之一。

希特勒認為,欲消滅蘇聯、粉碎國際布爾什維克主義勢力,就必須攻占列寧格勒,必要時將之從地球上徹底抹去。基于這種邪惡的觀點,希特勒的軍隊力圖對這座彼得和列寧之城施以膺懲。

本文摘自《列寧格勒會戰1941-194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