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国古代也有地道战吗?

【本文為騰訊獨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陳三不

“地道戰, 嘿!地道戰, 埋伏著雄兵千百萬~”這首旋律激昂的歌曲曾在上個世紀伴隨電影《地道戰》火遍大江南北, 片中的抗日軍民利用精心修建的地道, 與來犯的日本侵略者斗爭。 地道中有陷阱, 有相互聯絡的通道, 有隱蔽的出入口, 戰士們在地道中來回轉換,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將敵軍耍弄的團團轉, 可謂是振奮人心。 這地道戰起源于何時呢?古代中國有地道戰嗎?

地道戰在我國的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 早在戰國時期, 地道戰就已經出現在實戰中, 并且發展出一整套的地道攻防理論。

墨翟在《墨子·備穴》中寫道, 若敵軍開鑿地道攻城, 守軍也應徑直迎敵, 針對敵穴方向開鑿地道, 以穴攻穴, 把敵軍消滅在地下。 除此之外, 為了及時了解敵穴情況, 每個井穴口派狗執勤, 以“審之穴之所在, 鑿穴以迎之”。 墨子還充分運用了動物的作用, 將狗放于地道中進行巡邏, 還在各個“穴壘之中備一狗, 狗吠即有人也”。

地道在發展初期主要運用于攻守城池, 至三國時期, 地道戰有了新的運用方向。 三國時期, 群雄割據, 逐鹿中原, 地道戰也在戰火中被頻繁運用, 從公元198年到公元258年的60年間, 使用地道作戰有文字記載的就達9次之多。

三國時期的地道戰, 仍主要以攻城戰為主。 《資治通鑒》記載, 公元204年曹操大軍圍攻鄴城,

首次綜合使用了地道戰攻城。 曹軍“上筑土山, 下挖地道”, 城周“開鑿壕溝, 圍圈達四十里”, 壕溝深二丈、寬二丈, 又引入漳河水, 完全斷絕了鄴城內外的聯系, 城中人餓死大半。

隨著地道戰的廣泛使用, 由此發展出更為綜合的用途, 如撤退、聯絡等。 據《三國志》記載, 公元198年, 曹操被張繡和劉表聯軍圍于安眾(現河南省鄧縣東北), 曹軍“乃夜鑿險為地道, 悉為輜重”。 這是曹軍將地道用于撤退方面。 219年, 關羽將曹仁圍在樊城, 前來援救曹仁的徐晃, 則挖地道穿過關羽的營寨同曹仁取得聯系, 這是將地道用于通信聯絡方面。 258年, 鄧艾在祁峪口挖好地道, 待姜維率領的蜀軍在此宿營后, 突然向其發起攻擊, 結果蜀軍大敗, 這是將地道用在伏擊作戰方面。

反地道戰也在這種戰爭新形勢下應運而生。 《資治通鑒》中記載, 官渡之戰中, 袁紹“為地道攻操, 操輒于內為長塹以拒之”。

228年, 諸葛亮與郝昭在陳倉也進行了一場地道戰與反地道戰;12月諸葛亮率大軍包圍陳倉, 但攻城無果。 最后諸葛亮由城墻下挖地道, 企圖從地道攻入城里, 郝昭卻在城內挖橫向地道進行攔截。 雙方利用地道晝夜攻守, 相持20多天。 縱是智多近妖的孔明也為此手忙腳亂了一番。

至隋末, 十八路反王同現。 其中一路反王劉武周于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南侵并州,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 劉武周因軍糧用盡, 不得不退軍, 李世民遂抓住戰機, 率軍追至呂州(今山西霍縣)、高壁嶺(今山西靈石南)、雀鼠谷(今山西介休縣與霍縣之間),

一日之內連八戰, 每戰皆捷。

屯兵于介休張壁村的尉遲敬德見大勢已去, 只得率軍投唐。 張壁村留下的攻守完備的上中下三層地道體系也未曾動用, 塵封于地下。

至宋代, 宋與遼金征伐不休。 天水趙宋自立國起, 便欲收回幽云十六州, 宋太宗多次征遼, 最終慘敗于高粱河。 在這一戰中, 遼軍同樣運用了地道戰術, 將一支援兵由地道送至幽州城中。 此戰之后, 宋軍由攻轉守, 以“堅守勿逐”為原則, 固守邊關。 正是在這一戰略思想的部署下, 宋軍在河北雄縣至永清縣段, 建設了一道東西長65公里, 南北寬25公里, 總面積達1600余平方公里的防御性地下工程, 并遺留至今。

在電影《地道戰》中, 我們見到家家戶戶都有通往地道的入口,

或者用于躲藏的地窖, 或者在灶臺口, 或者在火炕下, 或者在自家的菜窖中, 非常隱蔽。 實際上, 歷史中也有這種地窖類型的防御性地道。 宋代莊季裕《雞肋編》記載道:陜西民眾“就田中作窖, 開地如井口, 深三四尺, 下里蓄谷多寡, 周圍展之……, 盛谷多至數千石”。 這時地窖主要用以儲藏糧食, 以防盜匪兵患。

至明代, 地窖發展為用途更為全面的藏兵洞。 王士性在《廣志繹》中記載, 北方游牧民族掠奪邊民時, 當地百姓常藏于窖中。 他們互相協作, 使各家地窖相連, 地道縱橫交錯, 連綿數里。 最具代表性的, 便是寧夏紅山堡藏兵洞。 這所藏兵洞是紅山堡守軍由地上轉入地下, 隱蔽軍隊, 保護自己, 待機出擊, 或在空曠處設伏兵的地道。 地上地下相互聯絡,轉換自如,這是古代地道戰發展到極致的標志。

地上地下相互聯絡,轉換自如,這是古代地道戰發展到極致的標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