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为什么孩子“敢”拖延?

為什麼孩子“敢”拖延?

→適時提醒拖延的代價

倩文媽不希望婆媳間容易出現的衝突問題發生在這個家裡,所以總是視婆婆為親生母親,這讓她們婆媳倆維持了一段相安無事的時間。

然而,為了倩文的教育問題,婆媳倆的關係逐漸產生了裂痕。

“倩文根本不吃她媽媽那一套。 說歸說,最後還不是她媽媽把事情攬起來做?管不動呀!”婆婆在電話裡和大姐的對話,讓倩文媽聽了很不是滋味。 “這孩子的個性也是很糟糕,我看還是要等她爸出差回來才治得了她。 ”婆婆像看熱鬧似的,越說越起勁。

“倩文才小學四年級就每天東摸摸、西摸摸,常常搞到半夜十二點還沒睡。

這就算了,該做的事情也沒做。 從小就這副德行,以後還得了?

“看我以前把你們教得多好,哪個人敢不聽話!現在的小孩一個比一個淘氣,都是爸媽不會教育的關係!”

婆婆的一番話讓倩文媽著實委屈,忍不住開口打斷。 婆婆一邊斜眼看著倩文媽,一邊往房間走去,這讓倩文媽更加認定婆婆是在故意氣她、嫌她,甚至在背地裡說自己閒話。

“這是我的家務事,為什麼婆婆要像廣播電臺一樣到處放送、讓我難堪?”倩文媽覺得婆婆把自家裡的教育問題當成八卦內容談論,感到羞愧不已。

“我兒媳婦明明沒工作,只是照顧我那唯一的寶貝孫女都做不來……”

“唉呦,倩文這孩子吃定她媽媽啦!”

“以前我可是帶了三個孩子,哪個敢像倩文這樣拖拖拉拉的?”

“可別讓我這奶奶出馬!”

類似的話語傳到倩文媽耳裡,讓倩文媽對婆婆產生一股怨念但是基於道德與倫理輩分,她這個為人兒媳的也無法跳出來指責婆婆的不是。

“為什麼倩文老是拖延?為什麼她總是不把我的話當作一回事?”儘管對婆婆的說詞有所不滿,倩文媽的心中也有著滿滿疑惑。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拖延,消極反抗的展現?

有一種拖延,是孩子為了抗拒大人交代的事情,而以敷衍的方式來延遲被指派的任務。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孩子在被交代一件事情時,是否表現出消極反抗的態度,來理清孩子是不是屬於這類型的拖延。

所謂消極反抗,指的是在我們交代孩子做某件事之後,他就開始東摸西摸;沒有特別交代什麼事時,他卻能表現得非常專注。

如果有這樣的情形,可以思考一下,孩子反抗的理由是什麼?

·我叛逆,所以我拖延?

許多父母可能會發現,越叫孩子做某件事情,他就越反其道而行。 對於交代的事,我們越提醒,他就越不做。

孩子總會說“想要做自己”“想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就該思考,如何避免孩子有這種理所當然、“想幹嗎就幹嗎”的心態。

孩子的拖延有時是在試探大人的底線,這和社會性掌控有關;有時則是因為處在叛逆階段,只想做自己的事,而這多少也是他宣示自己想要長大的方式。

孩子有天可能會對我們提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像是:“為什麼不能做我感興趣的事情?”“為什麼我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為什麼一定要聽你的話去做事?”“我對那些事沒興趣,也覺得那很沒意義、很無聊,有錯嗎?”這時,不妨讓他瞭解一個觀念:每個人活在世界上,處處與他人有關聯,不可能獨立生存,當然也就不能“想幹嗎就幹嗎”。

當他對周圍人們有所求,就等於需要別人的支援與協助;同樣道理,面對他人的請求,也應有同等的回應。

父母可以體諒、理解孩子想要獨立、長大的心情。 每個人都想做自己,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還是處在這個社會脈絡裡。 很多事情都需要有所取捨,而不能任由我們恣意妄為。

·為什麼孩子“敢”拖延?

其實,“敢”這個字隱含了親子關係被定位在“上對下”的模式。

有些人可能會對這般階級性的關係感到不以為然,然而,“上對下”的關係有時是適用於某些特定情形的,例如孩子不去完成他應該做的事情時。

有時,管教孩子的最大挑戰之一,來自孩子的社會性掌控、對立與反抗。 當然還包括我們要孩子承擔的責任沒有產生效果,才使他總是對我們的要求無動於衷,將事情一再拖延。

那麼,孩子不想做、但又非做不可時,到底該怎麼辦?

在孩子無法強迫自己去面對某件事的情況下,由父母、老師給予適度的強迫,也可以構成一種驅動力。

這裡強調的“上對下”關係,倒不是要孩子怕我們。 而是,當孩子還在“他律”階段,仍需要透過大人的監督、陪伴,慢慢修正行為模式,進而養成習慣。 孩子是需要被管、被教的,他要遵從指令,並為自己負責。

·進行疑問式分析

如果孩子總是對父母的話不為所動,建議好好針對孩子處理事情的態度與做法,進行徹底的研究與分析,一步步找出核心問題與癥結所在。觀察看看:

同一個指令,換成不同的人來說,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

同樣一句話,由爸爸、媽媽或老師來說,有什麼差別?

若是在不同的時間點提出,或是要他做別的事情,他會不會有不同的反應?

同時,也可以觀察看看,如果孩子對我們的話不為所動,那當下他在做什麼?為什麼我們允許他去做那件不是正事的事?為什麼孩子不去做那些真正應該做的事?

·拖延的代價

如果在過去的經驗裡,拖延並未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孩子當然就會放任自己一再拖延下去。因此,孩子需要知道“不去做某件事情背後的代價”,讓這個代價在他腦海裡不斷放大再放大,最好大到能對他產生驚嚇的作用。

不過,要留意的是,孩子可以拿沒有完成某件事會引來的後果來嚇嚇自己,但別拿眼前的事情來嚇自己。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孩子們明知某件事情如果沒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困難,卻還是一再放任自己拖延下去?難道是他們真的天不怕、地不怕?或者,其實是他們對眼前的事情過度懼怕了因而產生畏縮退卻的心,遲遲不敢動身?因此我要再次強調,我們要讓孩子引以為戒的是拖延的後果,而非眼前這件待辦的事務。

·坦然修正教養模式

你是否總以“要求”的方式在跟孩子對話呢?請留意,這樣的互動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要和對方分出勝負的感覺。

我常說:“孩子瞭解我們,勝過我們熟悉他。”因此,在拖延這件事上,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模式沒有改變(不管是輕易對孩子妥協,還是不瞭解孩子在乎什麼、討厭什麼),就很難讓他知道拖延可能帶來的後果,孩子也會更加覺得“遲一點也沒關係”。

有時孩子的某些反應可能會讓我們既尷尬又難堪,特別是當孩子只聽A的話而不聽B的話,而自己卻老是那個B時。例如孩子只聽爸爸的話,而不理媽媽;或是老師說的話立刻就去做,媽媽說的話則慢慢拖、甚至不做……

若有此情形,與其抱怨孩子不給面子,不如反過來思考:我還可以如何修正教育方式?沒錯,這句話不太中聽,但是,必要時請先修正自己的教育模式。

·建立良好互動

父母都想“管”、“教”孩子,會認為在面對孩子時,得具備一定的“高度”。於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要孩子聽我們的話、依我們的想法行事(最後卻總是事與願違)。

當父母放大音量、板起臉孔、拉高姿態時,孩子可能會有兩種反應。

一是雖然聽從了父母的要求,卻也同時產生畏懼。如此一來,想要有“親密”的親子關係就會有困難,因為孩子平時總是很怕父母,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另一種則剛好相反。孩子完全不吃父母那一套,甚至以更強烈的方式唱反調,反抗父母的指令。而父母為了維持自己的基本尊嚴只能堅持下去,不計成本地持續加碼—音量加倍、臉更僵硬、動作更劇烈、姿態調高到幾近天邊……

無論是哪一種親子互動,都會讓彼此疲憊。夜深人靜時,心中總有著無限的沮喪,不知道為什麼關係會“搞”成這樣。

我常說,叫不動孩子時,就陪他玩吧!在現實中,我經常有感于“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對多數孩子而言,“玩”是一種強效的關係建立黏著劑。所以我總笑說:“如果你願意陪孩子玩,請說些好玩的事,帶他去好玩的地方,或帶好玩的東西給他,對於促進親子關係都會很有説明。或者,你本身長得很好玩也可以!”

這不是要家長們去討好孩子,而是透過“玩”,讓關係得到潤滑的效果。很神奇的是,當孩子覺得好玩,你所說的話、交代的事情,他都聽得進去,也不會出現拖延的情形。

·從拖延中覺察自我

探究拖延,可以說是對一個人的內在予以分析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可以借由觀察孩子的拖延,來瞭解他都是以什麼樣的標準來看待別人與自己的。

同時,也讓孩子練習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和周遭事物的關係,並觀察自己信守承諾、自我要求、自律的能力。在這過程中,孩子也將慢慢學會瞭解自己。

孩子是需要被管、被教的,他要遵從指令,並為自己負責。

·進行疑問式分析

如果孩子總是對父母的話不為所動,建議好好針對孩子處理事情的態度與做法,進行徹底的研究與分析,一步步找出核心問題與癥結所在。觀察看看:

同一個指令,換成不同的人來說,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

同樣一句話,由爸爸、媽媽或老師來說,有什麼差別?

若是在不同的時間點提出,或是要他做別的事情,他會不會有不同的反應?

同時,也可以觀察看看,如果孩子對我們的話不為所動,那當下他在做什麼?為什麼我們允許他去做那件不是正事的事?為什麼孩子不去做那些真正應該做的事?

·拖延的代價

如果在過去的經驗裡,拖延並未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孩子當然就會放任自己一再拖延下去。因此,孩子需要知道“不去做某件事情背後的代價”,讓這個代價在他腦海裡不斷放大再放大,最好大到能對他產生驚嚇的作用。

不過,要留意的是,孩子可以拿沒有完成某件事會引來的後果來嚇嚇自己,但別拿眼前的事情來嚇自己。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孩子們明知某件事情如果沒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困難,卻還是一再放任自己拖延下去?難道是他們真的天不怕、地不怕?或者,其實是他們對眼前的事情過度懼怕了因而產生畏縮退卻的心,遲遲不敢動身?因此我要再次強調,我們要讓孩子引以為戒的是拖延的後果,而非眼前這件待辦的事務。

·坦然修正教養模式

你是否總以“要求”的方式在跟孩子對話呢?請留意,這樣的互動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要和對方分出勝負的感覺。

我常說:“孩子瞭解我們,勝過我們熟悉他。”因此,在拖延這件事上,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模式沒有改變(不管是輕易對孩子妥協,還是不瞭解孩子在乎什麼、討厭什麼),就很難讓他知道拖延可能帶來的後果,孩子也會更加覺得“遲一點也沒關係”。

有時孩子的某些反應可能會讓我們既尷尬又難堪,特別是當孩子只聽A的話而不聽B的話,而自己卻老是那個B時。例如孩子只聽爸爸的話,而不理媽媽;或是老師說的話立刻就去做,媽媽說的話則慢慢拖、甚至不做……

若有此情形,與其抱怨孩子不給面子,不如反過來思考:我還可以如何修正教育方式?沒錯,這句話不太中聽,但是,必要時請先修正自己的教育模式。

·建立良好互動

父母都想“管”、“教”孩子,會認為在面對孩子時,得具備一定的“高度”。於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要孩子聽我們的話、依我們的想法行事(最後卻總是事與願違)。

當父母放大音量、板起臉孔、拉高姿態時,孩子可能會有兩種反應。

一是雖然聽從了父母的要求,卻也同時產生畏懼。如此一來,想要有“親密”的親子關係就會有困難,因為孩子平時總是很怕父母,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另一種則剛好相反。孩子完全不吃父母那一套,甚至以更強烈的方式唱反調,反抗父母的指令。而父母為了維持自己的基本尊嚴只能堅持下去,不計成本地持續加碼—音量加倍、臉更僵硬、動作更劇烈、姿態調高到幾近天邊……

無論是哪一種親子互動,都會讓彼此疲憊。夜深人靜時,心中總有著無限的沮喪,不知道為什麼關係會“搞”成這樣。

我常說,叫不動孩子時,就陪他玩吧!在現實中,我經常有感于“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對多數孩子而言,“玩”是一種強效的關係建立黏著劑。所以我總笑說:“如果你願意陪孩子玩,請說些好玩的事,帶他去好玩的地方,或帶好玩的東西給他,對於促進親子關係都會很有説明。或者,你本身長得很好玩也可以!”

這不是要家長們去討好孩子,而是透過“玩”,讓關係得到潤滑的效果。很神奇的是,當孩子覺得好玩,你所說的話、交代的事情,他都聽得進去,也不會出現拖延的情形。

·從拖延中覺察自我

探究拖延,可以說是對一個人的內在予以分析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可以借由觀察孩子的拖延,來瞭解他都是以什麼樣的標準來看待別人與自己的。

同時,也讓孩子練習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和周遭事物的關係,並觀察自己信守承諾、自我要求、自律的能力。在這過程中,孩子也將慢慢學會瞭解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