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别当滥好人!谈孩子的“老好人式”拖延

別當濫好人!談孩子的“老好人式”拖延

→合理拒絕的必要性

良叡這孩子對自己太有信心了,總以為能把其他人交代的事情一一解決。 然而,他包山包海,就是不包品質。 對於班上任何活動、同學的所有請求,他都像個村長般一概承攬下來。

良叡很清楚,因為自己不善於拒絕的個性,總是將許多事情攬在身上,才把自己搞得分身乏術。 雖然也想拒絕,卻不知該從何拒絕起,更擔心朋友會因此覺得他小氣。

對所有事情無不承接的結果,就是筆記本上記了密密麻麻的待辦事項。 原本應該屬於自己的時間,卻被大量的別人的事給嚴重壓縮了。

曾有同學形容,良叡的狀況,就像一家倉促開業的餐館,大張旗鼓讓客人免費試吃。 身兼大廚和招待的老闆,因為擔心客人來不及用餐而倉促上菜,結果不是菜沒洗乾淨,就是飯沒煮熟,使得顧客們對這家店的印象大打折扣。

翻開良叡過去的記事本,十之八九都是在時間緊迫下草率了事這點讓同學們頗有微詞。 但畢竟是“免費服務”,同學們也不再多所苛求。

“你一定要讓自己忙成這樣嗎?”看著良叡每天處理著過量的事情,媽媽終於忍不住了。

“唉呦,這也是人家看得起我啊!能者多勞,能者多勞啦!”

“盡忙別人的事,老把自己的事放一邊,這是哪門子的能者多勞?先把自己的本分做好。 哪天被你爸罵了,就別怪我沒提醒你!”

其實,媽媽也不想一味苛責良叡,熱心助人多少能為他的人際關係加分,也是好事一樁。 但媽媽心裡滿是疑惑:“良叡真的有這麼熱心嗎?還是單純因為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或者,有其他難言之隱?”

媽媽既擔心孩子被佔便宜,也煩惱孩子對自己的事盡是拖延。 此刻,良叡傻乎乎地又在幫同學組裝變形金剛,她只能搖頭歎息。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瞭解時間總額的概念

做一件事情,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做很多事情,當然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而我們都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限的事。

像良叡這樣的孩子,他必須先搞清楚“時間總額”的概念,並仔細問問自己:“我有多少時間?”

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當我們預支了現金,高額的利息將會讓我們吃不消,所以得把錢花在刀口上。

對於時間,也是同樣的道理,拖延同樣會讓人“利滾利”。 而事實上,時間也不會讓我們預支。

讓孩子自己判斷:現在有多少時間?能做多少事?再學著謹慎承接任務,才能每件事情中遊刃有餘,不至於耽擱了該做的事。

每個人的可支配時間不盡相同,但能使用的總額時間都是一樣的。 所以要去蕪存菁,去除不必要的、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儘量讓事情少一點,讓時間多一些。

·別讓孩子成了過江泥菩薩

有時,孩子很容易高估了自己運用時間的能力。 當他承攬了太多事情而無法維持一定的品質時,不僅有損信用,周遭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會大打折扣。

別讓孩子承接太多他人的事,莫名其妙陷入泥菩薩過江的窘境。 他必須學著說“No”,別像我,到了四十歲耳根子才硬起來。

我常笑說:“臉皮厚一點,心臟就會強一些。 ”適度提出拒絕,雖然會感到不好意思,卻能讓自己多出一點時間,而不至於總是忙得團團轉。 說“No”的藝術,讓孩子從小開始練習吧!

·就事論事,勇敢說No

孩子要向周遭朋友說“No”,其實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這也是許多人的顧慮,擔心說了“No”,就會破壞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印象。

孩子的這份擔心是很真切的,我們當然得先去理解孩子的心情。 然而,從理性角度來看,還是得試著讓他就事論事,讓他理解:“拒絕委託”和“友誼的維繫”是兩回事。 如果朋友因為被拒絕而否定彼此的關係,那麼是否真有必要維持這段友誼也令人存疑。

孩子在面對拒絕邀約這件事上,總是容易陷入兩難—要違背自己的意願答應對方,會感到為難且不好受;要拒絕,又擔心對方不諒解,傷了彼此的感情……這時,不妨告訴孩子:“你的顧慮很自然,但請給自己‘拒絕的勇氣’。 ”

提醒孩子,他拒絕的是“這件事”,而不是“這個人”。 也許那位被拒絕的朋友心中會有些許失望與抱怨,但是,相信真正的朋友都能瞭解他的立場和感受,選擇釋懷並接受。

·勇敢說No三部曲

關於“拒絕”這門藝術,讓孩子練習採取三段式回應:

1. 感謝對方的請求。 例如:“我很高興你這麼看重我的能力,讓我感覺很驕傲。 ”

2. 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例如:“但是很抱歉,你知道的,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我需要一些時間把該做的事情完成。 這樣我比較沒有壓力,也不會被爸媽催促。”

3. 最後,理解對方的心情。例如:“沒能幫得上這次的忙,可能讓你失望了。希望你能找到下一個幫助你的人。”

當對方提出的請求總是被拒絕,他再主動上前尋求幫忙的頻率就會下降。

另外,也可以換個方式婉轉拒絕,例如:“關於你的問題,我們可以一起想想如何解決。”只要給予善意的回應,我想,貼心的朋友還是會覺得我們是個“夠意思的朋友”。

這樣我比較沒有壓力,也不會被爸媽催促。”

3. 最後,理解對方的心情。例如:“沒能幫得上這次的忙,可能讓你失望了。希望你能找到下一個幫助你的人。”

當對方提出的請求總是被拒絕,他再主動上前尋求幫忙的頻率就會下降。

另外,也可以換個方式婉轉拒絕,例如:“關於你的問題,我們可以一起想想如何解決。”只要給予善意的回應,我想,貼心的朋友還是會覺得我們是個“夠意思的朋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