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专注力惹的祸?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專注力惹的禍?

→營造適當學習氛圍

媽媽常聽人說,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如果老師不要故意折騰,作業通常大約半小時就可以完成。 但這樣的情況在志銘身上卻不管用。

志銘總是得花好幾倍的時間寫作業,還不一定能做完。 這點讓媽媽非常頭痛,時間幾乎把志銘綁死,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讀幼稚園時,還沒有明顯感覺到志銘的拖延性格。 直到進入小學,各科作業、評量、測驗卷紛紛而來,志銘馬上“原形畢露”。

志銘每天都會從學校帶回不同的作業,這讓媽媽每天一到放學時間就莫名焦慮。

甚至考慮要不要讓志銘去上託管班,花錢請人來解決他那拖延的毛病。

這天,志銘在書桌前那副懶散模樣又讓媽媽受不了了。

“志銘,你在發什麼呆!一下看窗外,一下又摳腳,到底在幹嗎?”

“隔壁的姐姐寫功課只要半小時,你卻花了三四個小時,還沒寫完!”

“你到底要寫到幾點?”

“你動作能不能快一點?”

“你看起來沒那麼笨啊!到底是哪根筋不對?”

“別再拖了,行不行?”

媽媽使盡全力地罵,嘴巴沒有停下來過,多希望哪句話能改變志銘的拖延惰性。 然而,不管媽媽怎麼說、怎麼罵,志銘那張清秀的臉總是露出一副無奈的模樣。 媽媽看在眼裡,這孩子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沒把自己的話當一回事。

“好啦,好啦!媽媽,你別再說了!我認真寫就是了嘛!”

“認真寫、認真寫!這句話你講了多少遍?”

“不然該怎麼辦?我都說我要認真了啊!”

媽媽每念一句,志銘就反駁三句,不是急著澄清,就是搬出各種理由搪塞。 這一來一往,反而讓志銘寫作業的時間愈拖愈久。 不僅媽媽的脾氣來了,志銘也顯得浮躁而不耐煩。 “不然怎麼辦?”志銘這句話打中媽媽心裡的脆弱點。 說真的,她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母子倆都很清楚,這寫作業拖拖拉拉的狀況,到了明天、後天,甚至下個月,可能都不會改變。

當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掌提孩子的分心狀況

當我們明確知道孩子的專注力品質不好時,第一個關鍵是讓他自我覺察,瞭解自己的專注力狀態。

孩子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當下應該要做什麼、是否已經被不相關事物吸引、能否馬上掉頭回來等。

專注力如果回不去了,該做的事情就會一直被擱置在原地,所以父母必須充分瞭解孩子的專注力品質與他受干擾的分心情況。 其中,可能造成孩子分心的原因,分別是來自視覺與聽覺的干擾:

視覺干擾

有些孩子的弱點在於容易受到視覺刺激的干擾,眼前太多非相關事物,往往會將孩子的專注力拉走。 這時,請把不相關的事物移除,讓桌面與學習空間保持簡單、清爽,除了必要物品外,沒有多餘的東西。

至於淩亂不堪的桌面是否會誘發孩子的創造力,這樣的想法請先暫時擱置在一邊。 除非孩子平時有所產出,並且準時完成他該做的任務(例如聽說讀寫算等作業或日常事務)。

否則,桌面淩亂只會對孩子引來更多分心與拖延的災難。

聽覺干擾

另外還有些孩子對聽覺刺激的控制力相對薄弱,只要有些微不相干的聲音干擾,就很容易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該完成的事也就愈拖愈久。

對於這類孩子,可以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盡可能處在適度的安靜氛圍內。 此外,將不相干刺激排除,也將有助於他們把專注力持續在該做的事情上。

營造適當情境

與其不斷抱怨孩子不專心,不如花點時間,好好為他們營造一個適合專注學習的情境。

所謂適當情境因人而異,也會因事情不同而有差異。 關於情境的營造,如果一時沒有頭緒,也可以先從父母自己的經驗開始剖析,觀察自己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可以維持較佳品質的專注力,再從中萃取出關鍵元素,套用在孩子身上。

能讓人專注的情境也許是:好的隔音效果、乾淨的桌面、有限的文具用品、角落學習等。 不妨把這些元素放入小孩的學習情境中,再觀察其專注力表現。 當專注力的品質獲得提升,拖延的毛病也將會有所改善。

採取“非語言”提醒

我們可能常常抱怨:“孩子的心又飛走了。 ”“他的注意力又渙散了。 ”

這時,到底該不該在一旁提醒孩子?

當我們決定提醒他時,建議採取“非語言”的提醒。 減少用說的方式,特別是太模糊的說詞,例如:“你專心一點!”“你在幹嗎!”“發什麼呆!”這些對話無助于提升孩子專注力,只會產生反效果。

當孩子分心時,可以試著在桌面上輕輕敲一下示意,頂多發出一聲“嗯”作為提示。

留意注意力持續狀況

觀察孩子在每一項活動上所花的時間,瞭解他的注意力持續狀況—專注力差的小孩,停留在一項活動上的時間總是相當短暫。

孩子三分鐘熱度,往往東碰一下、西摸一下,半途跑去做其他事情,而使得許多事情中途停擺、沒有具體的成果。

請特別留意,這往往是注意力出了問題的初步症狀。

這時,不妨讓孩子試著專心做一件事情,並且持續一段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孩子的注意力持續狀況,一開始可以先設定為十五分鐘,之後再視孩子的表現與狀況,以十五分鐘為一單位慢慢延長。

留意轉換性注意力

所謂轉換性注意力( Alternating attention),是指將專注力從一項活動順利轉移至另一項活動的能力。例如,孩子做功課到一個段落後要求玩線上遊戲,十分鐘後其注意力是否能夠順利回到功課上。

孩子有時很容易從眼前的事物跳開,就像我們事情做到一半,又會打開微博留個言、按個贊,再回回微信。像這樣的中途切換很自然,但要順利切換回來卻不容易。

只要多一件事,就得面臨在不同工作之間轉換所帶來的心理耗損,往往容易看似忙碌,實際上卻毫無生產力。

其實即便是大人,遇到困難時也會很自然地暫停一下。偶爾從某個情境跳脫出來無傷大雅,也有其必要,重點是,孩子的專注力是否能夠順利回來?每次轉換需要花多久時間?而這些問題都關係到“轉換性注意力”。

請留意孩子在事情與事情之間的轉換是否流暢、乾淨俐落。

每一次轉換,對專注力都是一種多餘的耗損。當孩子轉換過去的事物太具吸引力,例如打遊戲,若要把孩子拉回到原先進行的活動上(例如寫作業),難度就會相對增加,拖延的習性又將惡化。

轉換的次數多了,心就容易疲憊。要再回到下一個活動,往往得花更多的時間來調適。因此,當我們發現孩子轉換性注意力不佳時,請給予必要的限制,告訴孩子一次只能進行一項活動。

判斷能力範圍

面對孩子在作業上的拖拖拉拉,我們可以判斷一下,眼前的作業難度是否已超出他的能力範圍?

如果孩子對幾個特定單元比較熟悉,例如七年級的數學有理數單元,不妨拿該單元的測驗給他,觀察他完成的能力,及花費的時間是否合理。

追蹤孩子是否在每一科作業上都出現拖拖拉拉的現象。如果只發生在單一科目上,例如語文、英語的完成度比較高,數學則需花費較多時間,我們就必須進一步衡量他在數學基礎或概念上是否有狀況。

爸爸媽媽也要提醒自己,並非每個孩子對所有領域或單元都擅長。比較困難的內容,當然也會耗費較久的時間。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是因專注力問題而導致拖延,一般來說,注意力有缺陷或困難的孩子,在課業上的表現通常會受到影響,這點可以作為日常的觀察指標。

勉強他,不如教會他

孩子寫作業時,往往容易遇到阻礙便卡在那裡,虛耗了許多時間。

當孩子拖延的核心原因是本身能力不足時,與其讓他不斷浪費時間,不如試著教會他。

舉例來說,做一份數學測驗時,孩子若卡在第七題無法繼續下去,不妨引導他先跳到下一題,等題目全都做完了再回到第七題。

如果還是不會,這時,就是要一對一教會他的時候了。

在教導的過程中,可以慢慢去瞭解孩子的能力範圍,找出他的底線在哪裡。如果是因為在學習上有些限制,不管怎麼提升能力都只能停在某個地方,我們也必須坦然接受。因為每個人都必然有自己不擅長之處。

當孩子分心時,可以試著在桌面上輕輕敲一下示意,頂多發出一聲“嗯”作為提示。

留意注意力持續狀況

觀察孩子在每一項活動上所花的時間,瞭解他的注意力持續狀況—專注力差的小孩,停留在一項活動上的時間總是相當短暫。

孩子三分鐘熱度,往往東碰一下、西摸一下,半途跑去做其他事情,而使得許多事情中途停擺、沒有具體的成果。

請特別留意,這往往是注意力出了問題的初步症狀。

這時,不妨讓孩子試著專心做一件事情,並且持續一段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孩子的注意力持續狀況,一開始可以先設定為十五分鐘,之後再視孩子的表現與狀況,以十五分鐘為一單位慢慢延長。

留意轉換性注意力

所謂轉換性注意力( Alternating attention),是指將專注力從一項活動順利轉移至另一項活動的能力。例如,孩子做功課到一個段落後要求玩線上遊戲,十分鐘後其注意力是否能夠順利回到功課上。

孩子有時很容易從眼前的事物跳開,就像我們事情做到一半,又會打開微博留個言、按個贊,再回回微信。像這樣的中途切換很自然,但要順利切換回來卻不容易。

只要多一件事,就得面臨在不同工作之間轉換所帶來的心理耗損,往往容易看似忙碌,實際上卻毫無生產力。

其實即便是大人,遇到困難時也會很自然地暫停一下。偶爾從某個情境跳脫出來無傷大雅,也有其必要,重點是,孩子的專注力是否能夠順利回來?每次轉換需要花多久時間?而這些問題都關係到“轉換性注意力”。

請留意孩子在事情與事情之間的轉換是否流暢、乾淨俐落。

每一次轉換,對專注力都是一種多餘的耗損。當孩子轉換過去的事物太具吸引力,例如打遊戲,若要把孩子拉回到原先進行的活動上(例如寫作業),難度就會相對增加,拖延的習性又將惡化。

轉換的次數多了,心就容易疲憊。要再回到下一個活動,往往得花更多的時間來調適。因此,當我們發現孩子轉換性注意力不佳時,請給予必要的限制,告訴孩子一次只能進行一項活動。

判斷能力範圍

面對孩子在作業上的拖拖拉拉,我們可以判斷一下,眼前的作業難度是否已超出他的能力範圍?

如果孩子對幾個特定單元比較熟悉,例如七年級的數學有理數單元,不妨拿該單元的測驗給他,觀察他完成的能力,及花費的時間是否合理。

追蹤孩子是否在每一科作業上都出現拖拖拉拉的現象。如果只發生在單一科目上,例如語文、英語的完成度比較高,數學則需花費較多時間,我們就必須進一步衡量他在數學基礎或概念上是否有狀況。

爸爸媽媽也要提醒自己,並非每個孩子對所有領域或單元都擅長。比較困難的內容,當然也會耗費較久的時間。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是因專注力問題而導致拖延,一般來說,注意力有缺陷或困難的孩子,在課業上的表現通常會受到影響,這點可以作為日常的觀察指標。

勉強他,不如教會他

孩子寫作業時,往往容易遇到阻礙便卡在那裡,虛耗了許多時間。

當孩子拖延的核心原因是本身能力不足時,與其讓他不斷浪費時間,不如試著教會他。

舉例來說,做一份數學測驗時,孩子若卡在第七題無法繼續下去,不妨引導他先跳到下一題,等題目全都做完了再回到第七題。

如果還是不會,這時,就是要一對一教會他的時候了。

在教導的過程中,可以慢慢去瞭解孩子的能力範圍,找出他的底線在哪裡。如果是因為在學習上有些限制,不管怎麼提升能力都只能停在某個地方,我們也必須坦然接受。因為每個人都必然有自己不擅長之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