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患纠结症的许小美.jpg

患糾結症的許小美

說許小美患有糾結症是溫和的說法,真實情況是她得了糾結癌。 原本善良、對人毫無惡意的她,在不經意間把周圍的關係搞得一團糟。

許小美自身條件不錯,原本握著一手好牌:年輕、漂亮、高學歷,職業也不錯——記者。 從碩士畢業到報社,她已工作近5年。 領導說按常規她早該提拔了。 而現實是她在工作中失誤不斷,以至於讓她停職反省,甚至讓她去送報紙。 領導也認為:讓一個研究生送報紙也不是個事,只希望提醒她做事認真。

許小美是怎麼看這件事的呢?

小美的態度是:這下我有時間可以好好看書了,準備博士考試。

小美對工作失誤沒有反省的態度,讓主管再一次心涼,而小美也在背後稱主管領導為“小頭目”。 她認為自己有更高遠的志向,沖出三四線城市,去考中國人民大學或復旦大學的博士。 小美是有夢想的。

然而,夢想很高遠,現實很殘酷。

父母堅決反對28歲的小美再考博士。 一是她現在的崗位得來不易。 二是她是家裡的獨生女,不希望她離家太遠。 三是她確實該考慮戀愛婚姻問題了,而她現在連個戀愛對象都沒有。 當父母的哪有不關心兒女婚姻大事的。

小美與父母發生了激烈衝突,即使同住本城也不回家,稱新聞採訪任務重,選擇住單位宿舍。

小美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理論學了一大堆,就是沒在她身上起到任何作用。

在她眼裡,父母成了撕毀她的藍圖、阻撓她夢想的人。 看著她精神萎靡不振,整日以淚洗面,父母的心先軟了:天下沒有哪個當爹媽的不愛自己孩子的,如果女兒不快樂,自己也不快樂。 你想考就考吧,只要你過得好就行。

平時人們看到小美都在埋頭學習。 她一次次地請假出去考試,在北京、上海,遇到一群住青年旅店,都是專心要考博士的人,有的還是年輕的媽媽,頂著兩個家庭的壓力出來考試。 小美一次次被鼓舞:原來世上還有這樣一群堅持夢想的人,我跟她們才是同路人。 家鄉三四線城市的同事和家人,不知道外面還有那麼多人在為了夢想而奮鬥。

夢想一次次被點燃,卻在一次次回到家鄉後被潑冷水。

要命的是,她考了兩次,英語都沒過關。 可她天天都在學英語啊!

她每天都很忙,時間不夠用。 她不回家,父母就去宿舍看她。 不看則已,一看心疼不已,原來小美以吃速食麵度日,女孩子整天吃速食麵怎麼行呢?

小美想如果一直考不上,可以花錢去讀一位自己最喜愛的國內某著名經濟學家的進修生課程。 她上過這位老師的課,覺得她比身邊所有的人都懂自己,被看到、被理解、被欣賞、被鼓勵,在老師身邊感到自己的心回家了。

她發表了不少關於這位經濟學家的文章,並得到好評,這更增強了她要跟這位經濟學家學習的決心。 可要成為這位元經濟學家的進修生需要四五萬元學費,她如何拿出這筆學費?事實上她為了學習與考博,幾乎沒有積蓄。

於是她想到眾籌。 她寫了文案,大概內容是為什麼想學習,學習能為大家帶來什麼,需要支援眾籌學費的數目。 她表示,如果眾籌成功,她有機會跟隨著名的經濟學家學習,將提供課程筆記、為大家撰寫文章等。 朋友回復:不現實,有錢都不借給你。 同事與上司也覺得她的行為不合適。

如果只是出於個人愛好,不影響本職工作也好。 事實上,拎不清的小美在職場表現的成績單確實乏善可陳。

作為記者,她被認為不專業也不敬業。 主要是她在採訪前準備工作不足,採訪時的提間讓對方感覺很不舒服。 這倒沒什麼大錯,只是讓人感覺與她交流如同白開水,太無趣、太寡淡。 人家認真準備,可她是應付工作。

對方感覺浪費彼此的時間,總覺得這個姑娘做事不踏實。 在同事眼裡,她的專業度和敬業度都遠遠不夠。

職場內不擅溝通表達,常遭誤解。 小美從一個部門調到另一個部門。 她把第一個部門的習慣帶到第二個部門,還說:“我們以前都是這麼幹的。 ”誰知這觸犯了現任部門領導。 請記得你現在的崗位要求!

有時,小美都不知道她怎麼把別人得罪了。

小美愛學習,經常請假外出。 因為新聞採訪有一定的靈活性,有時報社領導對她的考勤比較松,想著她學習了也可提升業務水準。 可時間久了,報社同事卻感覺不爽。 她所謂的學習好像沒帶來業務上實質的提高。 而她外出時,同事們頂起了她的工作,她卻跟沒事人一樣。 關鍵是小美很淡然,她說:“外出學習那幾天沒工作,你們可以扣我獎金。”她是真心誠意地這麼想,而同事則覺得她是一個不懂感恩的人。活兒我們幹了,獎金你卻沒少。大家連一句“謝謝”“辛苦了”都沒聽到。

有人這樣評價小美:見過情商低的,但沒見過這麼低的。

小美自己並不清楚大家為什麼這樣看她,她認為自己是真實的。

小美有夢想,想離開三四線城市,朋友好意介紹她去國內外其他城市。小美是真心想去的,可她糾結,想先把父母安撫了,再把駕照考試過了再去。可時間不等人,對方覺得她這人特不靠譜。朋友也覺得給她幫忙太耗神。

年輕、貌美、高學歷的小美在職場與人際關係上接連受挫。她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從沒想傷害誰,卻搞得親人和朋友都不愉快。我做錯了什麼?我只是想達成自己的夢想而已,這過分嗎?

★為什麼握著一手好牌,小美卻把它打砸了

首先小美的生涯定位不準確。小美研究生畢業、28歲,這是生涯的發展階段,而小美在生涯的發展期沒有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發展期沒有顯著業績就急於轉型,讓自己處於奔忙中。把與父母、同事的關係都搞得一團糟,於是她少了社會支援系統。

最有力的社會支援系統是原生家庭。在小美想離開三四線城市、執意要考博士這件事上要弄明白幾點事情。

第一,要想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考博士,這件事給自己的生活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小美完全可以和父母好好溝通,也可靜心聽聽父母的意見,看看是否能達成共識。與其自己憔悴痛苦,讓父母因心疼而妥協,倒不如與家人一起做一個深度的交流。

28歲的年紀,是成家立業還是繼續深造,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的答案。前提是你得面對它,你得清楚地知道自己現階段的核心目標是什麼。

在開花的時節開花,該結果的時候結果。就像種糧食一樣,如果有違農時,將付出代價。

第二,小美需正視職場的各種關係。對領導,要做一個讓領導放心的員工;對同事,不可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同事的感受。要及時表達感謝,不能心裡明白,一定要用語言表達,最好有行動上的表示。

小美認為她自己是真誠的,別人是應該懂她的。事實上,沒有任何人應該懂你,況且你的行為總會讓人誤會。

小美確實沒有害人之心,可她的行為細節會讓同事感覺不舒服,比如,沒有及時說感謝,或說了感謝,卻只有自己聽到了,大家反而覺得你沒誠意。

第三,小美不是沒有行動力,而是沒有想清楚就行動了。貿然行動,夢想或將變瞎想。

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關鍵是如何讓夢想落地。如果小美能處理好家庭與職場的關係,讓家庭和職場成為自己的資源,就會幫助自己離夢想越來越近,而如果做不到,這一切甚至可能成為阻力。父母反對,領導和同事不支持,朋友也持懷疑態度,小美就會勢單力薄,在實現夢想的路上走得更艱難。

★小美如何逆襲?

小美當然可以反轉人生劇本,最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1) 改變。父母、領導、同事、朋友們對你持這樣的態度,是有原因的。感到委屈也沒用,你是一切問題的源頭,別人對你的態度是由你決定的。如果你能與父母有效溝通,職場做事腳踏實地,讓朋友看到你的改變,這比你在外面上多少大師的課都有用。

(2) 戰略。想清楚28歲的自己現階段真正要什麼?這是首要問題,給事業、家庭、夢想排一個順序。想明白自己真正要的,再問自己我有什麼,列出順序……最後一個問題:我憑什麼?

如果你的目標是建立家庭,該怎麼做?

如果你的目標還是考取博士,又該怎麼做?這一路可能遇到什麼困難?遇到這些困難你有什麼樣的措施?

或許在問自己“有什麼”“要什麼”“憑什麼”的過程中,會發現全新的目標,那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如果這樣,你又有什麼戰略部署?

(3) 戰術。想明白了戰略問題,戰術問題自然就浮出水面。我該選什麼?考博?出國?換一個城市?調崗或者辭職?

總之,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正視現實,探索自我,小美的人生仍然有無限可能。

小美需要先從“小我”中走出來,看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她的身後還有家庭、機構、朋友。如果與人的聯結這門這個功課不做好,小美即使考上博士也沒多大意義,只是文憑更高而已。她遇到的問題還會反復出現。

有時候,不是你被人誤解了,而是你誤解了人生。

或許你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你只是需要一面鏡子。

關鍵是小美很淡然,她說:“外出學習那幾天沒工作,你們可以扣我獎金。”她是真心誠意地這麼想,而同事則覺得她是一個不懂感恩的人。活兒我們幹了,獎金你卻沒少。大家連一句“謝謝”“辛苦了”都沒聽到。

有人這樣評價小美:見過情商低的,但沒見過這麼低的。

小美自己並不清楚大家為什麼這樣看她,她認為自己是真實的。

小美有夢想,想離開三四線城市,朋友好意介紹她去國內外其他城市。小美是真心想去的,可她糾結,想先把父母安撫了,再把駕照考試過了再去。可時間不等人,對方覺得她這人特不靠譜。朋友也覺得給她幫忙太耗神。

年輕、貌美、高學歷的小美在職場與人際關係上接連受挫。她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從沒想傷害誰,卻搞得親人和朋友都不愉快。我做錯了什麼?我只是想達成自己的夢想而已,這過分嗎?

★為什麼握著一手好牌,小美卻把它打砸了

首先小美的生涯定位不準確。小美研究生畢業、28歲,這是生涯的發展階段,而小美在生涯的發展期沒有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發展期沒有顯著業績就急於轉型,讓自己處於奔忙中。把與父母、同事的關係都搞得一團糟,於是她少了社會支援系統。

最有力的社會支援系統是原生家庭。在小美想離開三四線城市、執意要考博士這件事上要弄明白幾點事情。

第一,要想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考博士,這件事給自己的生活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小美完全可以和父母好好溝通,也可靜心聽聽父母的意見,看看是否能達成共識。與其自己憔悴痛苦,讓父母因心疼而妥協,倒不如與家人一起做一個深度的交流。

28歲的年紀,是成家立業還是繼續深造,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的答案。前提是你得面對它,你得清楚地知道自己現階段的核心目標是什麼。

在開花的時節開花,該結果的時候結果。就像種糧食一樣,如果有違農時,將付出代價。

第二,小美需正視職場的各種關係。對領導,要做一個讓領導放心的員工;對同事,不可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同事的感受。要及時表達感謝,不能心裡明白,一定要用語言表達,最好有行動上的表示。

小美認為她自己是真誠的,別人是應該懂她的。事實上,沒有任何人應該懂你,況且你的行為總會讓人誤會。

小美確實沒有害人之心,可她的行為細節會讓同事感覺不舒服,比如,沒有及時說感謝,或說了感謝,卻只有自己聽到了,大家反而覺得你沒誠意。

第三,小美不是沒有行動力,而是沒有想清楚就行動了。貿然行動,夢想或將變瞎想。

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關鍵是如何讓夢想落地。如果小美能處理好家庭與職場的關係,讓家庭和職場成為自己的資源,就會幫助自己離夢想越來越近,而如果做不到,這一切甚至可能成為阻力。父母反對,領導和同事不支持,朋友也持懷疑態度,小美就會勢單力薄,在實現夢想的路上走得更艱難。

★小美如何逆襲?

小美當然可以反轉人生劇本,最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1) 改變。父母、領導、同事、朋友們對你持這樣的態度,是有原因的。感到委屈也沒用,你是一切問題的源頭,別人對你的態度是由你決定的。如果你能與父母有效溝通,職場做事腳踏實地,讓朋友看到你的改變,這比你在外面上多少大師的課都有用。

(2) 戰略。想清楚28歲的自己現階段真正要什麼?這是首要問題,給事業、家庭、夢想排一個順序。想明白自己真正要的,再問自己我有什麼,列出順序……最後一個問題:我憑什麼?

如果你的目標是建立家庭,該怎麼做?

如果你的目標還是考取博士,又該怎麼做?這一路可能遇到什麼困難?遇到這些困難你有什麼樣的措施?

或許在問自己“有什麼”“要什麼”“憑什麼”的過程中,會發現全新的目標,那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如果這樣,你又有什麼戰略部署?

(3) 戰術。想明白了戰略問題,戰術問題自然就浮出水面。我該選什麼?考博?出國?換一個城市?調崗或者辭職?

總之,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正視現實,探索自我,小美的人生仍然有無限可能。

小美需要先從“小我”中走出來,看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她的身後還有家庭、機構、朋友。如果與人的聯結這門這個功課不做好,小美即使考上博士也沒多大意義,只是文憑更高而已。她遇到的問題還會反復出現。

有時候,不是你被人誤解了,而是你誤解了人生。

或許你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你只是需要一面鏡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