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只有足够努力,才能离开不喜欢的圈子.jpg

只有足夠努力,才能離開不喜歡的圈子

據說,能被稱為女神的,都是努力謀生的女子。 而談到謀生,便繞不開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混圈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論在職場裡,還是在生活中,圈子無處不在。 律師的朋友大多是律師,老師的朋友大多是老師,老闆的朋友大多是老闆,明星的朋友大多是明星,富豪的朋友大多也還是富豪,正是這些形形色色的圈子,構成了現代社會的江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人說,你喜歡怎樣的生活,就該加入怎樣的圈子。 這話不假,如果我們想要跑步,最好加入到跑步的小圈子;如果你想成為老師,最好考到師範學校,加入“預備教師”的小圈子。

在圈子裡,我們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同類的影響,從而有助於我們完成目標,正如猶太經典《塔木德》中的那句話:“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嚎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成為名優秀的人。

但《塔木德》沒有告訴我們,究竟要怎樣做才可以離開不喜歡的圈子。

混圈子,講究的是能力上的對等。 圈子的存在,可以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拓展人脈,結交到想要認識的人。 可混圈子這件事情,也足夠讓我們憋屈—每一個圈子裡,似乎都存在著一些讓我們不痛快的事情,姑且不提娛樂圈三天兩頭的出軌事件,就是我們所在的職場圈子,也不乏三五成群、背後嘰嘰喳喳搞小動作的人。

這些蠅營狗苟的事情,讓我們在依賴圈子的同時,也無比討厭著圈子。 我們無數次想要脫身,卻又沮喪地發現,離開圈子,便是親手推翻自己這些年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人脈關係,甚至可能連喝下午茶這種事情,都要自己一個人去做……這些假設讓我們只能繼續置身在不喜歡的圈子裡,無可奈何地歎息。

但也有一些人,已經遠離了圈子,並且生活得自得其樂。

韓紅在一次採訪中明確表態,說她最不願意把時間花費在所謂的“混圈子”上面:“人際交往、關係應酬,很討厭。 我最願意花時間在喝茶、看書、寫書法或者跟朋友聊天上面。 ”

我們可以選擇融入到某個圈子去拓展人脈,也可以選擇離開某個不喜歡的圈子,離開的前提是我們要足夠努力,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

百度收錄的“韓紅”詞條中,對她的身份做了如下概括:全國政協委員,華錄百納娛樂公司董事長兼CEO、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慈善家、導演、主持人、“有寵集團”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先後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 看了她的這些身份標籤,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坦然離開圈子的途徑—當我們變得無比強大之後,才有機會選擇離開不喜歡的圈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那時,就算我們不去混圈子,也一樣可以擁有喜歡誰就和誰在一起的生活想要的未來。

我們都曾羡慕過別人簡單而精緻的生活,也曾羡慕別人的朋友。

為什麼別人的生活,沒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事情?為什麼他的朋友都是熱情開朗、不會在背後嚼舌根的人?

可是,除了羡慕,你有沒有為離開不喜歡的圈子而努力過?你要知道,任何關係的存在,都是存在交換與成本的,你不努力,何談離開?何來歎息?或許,足夠強大是一段未知而遙遠的路,但生而為人,無分貴賤,當我們的能力不足以脫離某個圈子而在社會中單打獨鬥的時候,要麼望洋興嘆,要麼就付出足夠多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可以,再結交幾個志同道合能夠一起拼搏的朋友—是朋友,不是圈友。 在我們無法脫離圈子裡形形色色的人之前,我們依然有與喜歡的人做朋友的權利,聊得來的圈友也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

哪怕每天努力一點點,總有一天我們會不費力地離開每一個我們不喜歡的地方,然後與朋友一起奮力為明天拼搏。

朋友圈有一句很時尚的話:“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與眾不同;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朋友決定不了圈子的廣度,圈子也決定不了人生的寬度。 離開不喜歡的圈子,才能獲得更多的樂趣與自由。 說起來,其實我們什麼都不缺,我們缺少的,只是足夠多的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