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目标.jpg

給自己一個幸福的目標

一切夢想的實現,都是達成一個又一個目標的結果。 目標達成的成就感,帶來高品質的幸福體驗。

“成功就等於目標,其他一切都是這句話的注解。 ”這是美國潛能大師伯恩·崔西的名言。

我們需要目標嗎?或許人生隨遇而安更好?

我也有這樣的疑問。 我在自己身上做過這樣的實驗:第一年設目標,第二年不設目標,看看生活有什麼不同。 設定明確的目標時,就必須採取行動。 行動的過程中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當然必須面對和解決,這一年我完成了90%的目標,某些部分遠遠超越年初計畫,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那是一種幸福。 目標總會帶來壓力,有時候會很累。 我試著不要目標,放鬆一下過一年,看看結果又是怎樣,最終發現自己這一年的能量完全沒有發揮出來,雖然輕鬆了,卻並不快樂,反而更加惆悵與糾結。

明知可能是這樣的結果,但親身經歷讓我更加確信:人生就像海洋,有目標是航行,沒有目標是漂泊。 每個人身上都有惰性,也都有潛力,沒有目標時更願意放縱自己的惰性,潛力自然被埋沒。 年輕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標和方向,越具體越好。

哈佛大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 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讓他們穿越一片玉米地。

他們的差別在於一些人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一些人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調査結果發現:27%不清楚目標的人沒成功,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結果顯示,他們的生活狀況十分有意思:3%有清晰且長期目標的人,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者,成為社會的中上層。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短期目標不斷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 60%目標模糊者,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能安穩地工作和生活,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 而27%沒有目標者,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過得很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常常抱怨他人、社會和世界。

我身邊一位朋友看到晚報刊登對我個人的宣傳報導,他立下一個目標:晚報對他的宣傳報導。 結果三個月就實現了!因為他確實很優秀。

他本身就很有才華,確立了目標就努力為達成目標而行動,於是成全此事的人就紛紛出現。 最終他達成了小小願望。 這真是個奇妙的過程。 後來他堅持明晰目標,所有的人都在見證他不斷達成一個又一個目標。 每次他都會與我分享達成目標的感受,也讓我得到更多的正能量滋養。

目標對生活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

今天的生活狀態是過去目標的結果,明天的生活狀態是由今天的目標決定的。 目標是行動的導航燈。

沒有目標就會隨波逐流。 幾乎失去機遇、運氣和別人的支持。 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岸的碼頭,就不知道什麼風對它來講是順風。

我們大腦裡的資訊不是積極的就是消極的,如果沒有一個幸福快樂的計畫,痛苦和恐懼就會乘虛而入。 這正是伯恩·崔西的“替換定律”,即:你必須用一種想法替代另一種想法,用渴望代替恐懼。 當你專注於你所期待的事情上,你的恐懼和絕望就消失了。

我每年都會約好朋友一起寫目標,然後做彼此的見證人,隨時分享目標的進展情況。

“千萬不要高估自己一年所能做的,也不要低估自己10年所能完成的。 ”世界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的話對有目標、有夢想的人是最好的激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