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多建1艘都不行!美军“高大上”舰艇被封杀,部长检讨说了4个字

8月20日, 美國《防務新聞》報道, 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麥克·馬瓦尼稱, 白宮將不會批準參議員軍委會提議額外增加投資建造第二艘瀕海戰斗艦。 在總共計劃建造30艘瀕海戰斗艦后, 該項目被迅速叫停, 就連當初40艘的指標也沒法保得住。 但是在10多年前瀕海戰斗艦項目出現的時候, 它可是被夸的像花兒一樣

前任美國海軍軍事學院院長亞瑟·希伯維斯基將軍最早提出了瀕海戰斗艦的構想。 他認為, 美國海軍以“宙斯盾”導彈驅逐艦和航母作為中心的部隊架構存在很明顯的弱點, 當危險分散在各處發生或者需要控制存在爭端的瀕海區域時,

由大型水面戰艦組成的美國海軍就不能保持一種“持續性機動反應網絡”, 而且效果也不會很明顯。 希伯維斯基將軍認為, 解決這種進退兩難局面的方法就是建造一種新型戰艦, 該艦的排水量將僅僅為400噸左右。 瀕海戰斗艦的最終設計為排水量在3000噸左右, 與希伯維斯基將軍最初的“400噸”概念存在著巨大的差別。

早在2006年, 美國《武裝力量》雜志就刊登了克里斯托弗·格里芬和丹·布盧姆薩爾撰寫的文章, 文章“盛贊”瀕海戰斗艦在未來的亞洲和太平洋上, 無論是在打擊恐怖分子和日益猖獗的海盜方面, 還是在有效地聯結美國亞洲盟友國家海軍, 形成網絡化作戰部隊問題上,

都將是最有效的武器、最佳的選擇

美國海軍專家鮑勃·沃克則認為瀕海戰斗的特色就是能適應各種環境。 該艦的“模塊化任務”能力由其艦上結構決定。 瀕海戰斗艦艦由集裝箱式的指揮模塊組成, 即插即用, 可以根據任務需要的不同而進行模塊的裝載或卸載。 在不遠的將來, 這些任務包括:反潛作戰、反水雷戰和水面反艦戰。 此后將有可能執行特殊作戰行動和其他任務。 鮑勃·沃克認為瀕海戰斗艦作戰平臺是非常容易實現升級的。

此外, 當時瀕海戰斗艦已經成為當時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克·馬倫所說的“千艦海軍”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麥克·馬倫將軍的雄心是通過瀕海戰斗艦開放式網絡結構, 在太平洋上創建一個能夠共享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偵察和監視(C4ISR)系統的基礎結構,

允許各個成員實現遠距離的基本同步, 使美國海軍和其亞洲盟友能夠第一時間進入最佳作戰位置。

然而2012年開始, 瀕海戰斗艦開始顯露出一系列問題和缺陷。 2012-2013年美國海軍自由號瀕海戰斗艦多次發生漏水事故, 后來還有艦艇發現導彈發射器不達標。 但最致命的問題, 在于該艦被認為無法滿足美軍的需要。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瀕海戰斗艦卻只是“看上去很美”。 用來警戒巡邏, 卻太大太貴;用來反艦, 可火力不夠猛;用來防空, 又無法有效防御導彈。 在這種情況下, 美國海軍在2017年左右, 開始希望用一種航速有所降低, 但火力、生存能力、可靠性都大大加強的FFG(X)護衛艦,

來代替瀕海戰斗艦。

本文開頭說的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麥克·馬瓦尼, 就是這一計劃的堅定支持者。 2017年美國海軍部長肖恩·史塔克利表示:海軍將于2018年開展新型護衛艦方案招標, 2019年確定方案, 2020年出合同, 預計2024年交付。 如果加快進度, 我們也會, 但我們不會冒著增加風險的情況加快進度, 我們不會再冒‘瀕海戰斗艦’所面臨的風險——制定“不切實際”的進度目標, 在設計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就開工建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