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老冤家談合作系列,Waymo不會再吃Uber的虧了吧

言 |你說什麼?合作?沒門

近日, Uber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 表示, Uber正和Waymo就如何在自己的打車服務中使用後者的無人駕駛技術進行洽談。

如果成功, Uber的乘客將能搭上Waymo的自動駕駛汽車。

這聽起來挺刺激的。 一個是覆蓋了70多個國家的400餘座城市超級叫車服務巨鱷, 一個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部門, 自動駕駛領域的王者。

這就好像鯨魚回到了海洋, 就這兩者合作能濺起多大的火花, 車聚君只能用“刺激”來形容。

1這個“刺激”, 還有另一個原因

為什麼說他們的合作是刺激的, 其實還有另一個層面的原因。

因為這兩家剛剛結束了一場賠償金額高達2.45億美元的無人駕駛技術竊取案。

因為故事太過經典, 涉及到的技術太過重要, 而且正處在自動駕駛風起時段, 這起自動駕駛專利案被無數人視為“新時代的起點之戰”。

但Waymo不是滅霸, 一個響指要不了Uber的命。 事實上從Waymo流出的14000份秘密資料, 包括三個雷射雷達技術專利(雷射雷達你懂的), 就足夠Uber偷笑了。

就在今年年初, Uber獲得了軟銀12.5億美元投資, 身價一躍登上720億美元的高點。 為此支付2.45億美元, 虧的是誰還不知道呢?

不過截止到現在, 這個合作方案貌似還只是Uber的一廂情願, 事實上Waymo一直都沒有正面回應過這個問題。 而且Waymo也計畫將在今年推出一款基於App的服務, 為乘客提供無人駕駛汽車乘坐服務。

2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考慮到網路建立和使用者群體的維護他們還不夠成熟, 他們還在去年五月與Lyft達成了合作, 而且合作的內容更加廣泛和......含糊?

用Lyft矯情的話來說, 那就是“Waymo擁有當今最好的自動駕駛技術, 與他們合作將加速我們雙方共同的願景——用最好的交通工具改善人類生活”。

隨後Waymo官方回復了這份甜蜜的隔空示愛, 稱“Lyft的理念以及對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的承諾有助於使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達到量產化水準, 並應用於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事實上到現在, 他們的合作機制到底包含哪些部分都還在探索中, 但一定不僅限於Uber提到的這個(具體的後文將會提到)。

當然你要問了, 放著Uber不要, 非要和名不見經傳的Lyft聯姻這是為啥, 難道就是一口氣出不過來嗎?都是生意,

沒必要。

不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放在汽車界也是一樣。 而且小瞧了Lyft, 你就犯了大錯。

Lyft創辦於2012年, 是全球最大的移動出行平臺Uber的主要競爭對手, 也是美國第二大打車應用商, 去年他們就達成了在350座城市擁有70多萬名司機的目標。 所以, 這個分量夠大了吧。

3Uber和Lyft不一樣

其實不論是Uber還是Lyft, 他們手上都有一張一般自動駕駛企業夢寐以求的王牌——超強的叫車服務網路。 但就自動駕駛, 這二者走的路可不一樣。

在這條路上, Lyft一直都是小心謹慎步步盤算, 比如他們一開始明確提出不研發自動駕駛, 專注于叫車服務;後來轉而提出將會與企業合作研發, 比如他們與自己的大股東通用就合作測試了無人駕駛汽車。

而牽手Waymo更加堅定了他們研發自動駕駛的決心, 雙方將在開發和測試專案兩方面共同研究自動駕駛汽車。

不過與Lyft不同, Uber對獨立研發自動駕駛更加堅定, 早在2015年Uber在匹茲堡成立了一個技術研發中心, 而Lyft直到去年七月才設立了自動駕駛研發部門。

因為Uber的敏銳嗅覺, 使得他們有機會擠入各種自動駕駛排行榜, 要知道其中都是像特斯拉、通用這些巨頭。

雖然在過去的一段時間, Uber很不幸的完成了“自動駕駛第一撞(死人)”的里程悲。 但就硬實力來說, Lyft還是不夠看。 這就好比大馬拉小車和雙車並駕齊驅, 明眼人一看便知。

事實上即便Uber不與Waymo合作, 也有大批的商家想要與其牽手, 其中就包含了一眾汽車廠商, 比如福特、富豪等。

有趣的是, 穀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商業化上顯得十分困難, 這與他們選擇了Uber不無關係。

那Uber到底有何魔力呢?這可能與兩家的運作模式有關。 我們知道, Uber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打車公司, 有著超乎想像的出行資料, 而Waymo更像是學院派, 雖然尖端技術更出色, 但測試車輛基數是完全不及前者的。

因為意識到這個問題, 在去年Waymo也明確提出了他們將放棄半自動駕駛的研究, 全力研究全自動駕駛。 這聽起來很雄心壯志, 但對於汽車廠家來說這並不是好消息, 因為他們不能等市場成熟了再入駐。 歷史規律告訴我們, 市場霸主往往就是當初播下第一顆種子並將它養育成熟的人。

Uber擁有不錯的自動駕駛技術基礎, 再加上強大的叫車服務網路, 廠家們很快就能做出選擇。

這方面通用算是最懂得變化(合作共贏)的企業了。一方面和Lyft合作自動駕駛,另一方面將與Uber達成合作協定,允許司機通過通用的Maven共用服務在三藩市租車。看准了自身實力(自動駕駛+量產車),並合理地選擇了長短期合作方(Lyft合作自動駕駛,並善用Uber的叫車服務網路),原來它才是最大贏家。

不過在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專利案(從正式立案開始算起。事實上,時長超過了兩年),從起初的18.59億美元賠償金額到現在的2.45億美元,車聚君認為Waymo是不太想再和Uber有什麼深入接觸了。所以即便帳面選擇看來不夠明智,起碼不會再次受騙那也是值得的。

車聚小結

Uber想和Waymo合作是真,畢竟前者肯定是覬覦後者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按Dara Khosrowshahi的原話說,那就是“Waymo公司是一家非常不錯的技術提供商”。

但吃一塹長一智,再算上有著Lyft這樣一個合格的Plan B,為什麼一定要選擇Uber呢?至少現在看來Uber要給出更多的誠意,而不是嘴巴上的幾句好話,雙方的合作才有戲。

最後,站在未來用戶的角度來說,車聚君其實挺期待像他們這樣的巨頭能夠達成合作。雖然可能會給一方埋下不可逆轉的隱患,但如果雙方都多一些真誠(真誠?我都說了什麼?ORZ),這何嘗不是足以載入史冊的里程碑事件呢?

廠家們很快就能做出選擇。

這方面通用算是最懂得變化(合作共贏)的企業了。一方面和Lyft合作自動駕駛,另一方面將與Uber達成合作協定,允許司機通過通用的Maven共用服務在三藩市租車。看准了自身實力(自動駕駛+量產車),並合理地選擇了長短期合作方(Lyft合作自動駕駛,並善用Uber的叫車服務網路),原來它才是最大贏家。

不過在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專利案(從正式立案開始算起。事實上,時長超過了兩年),從起初的18.59億美元賠償金額到現在的2.45億美元,車聚君認為Waymo是不太想再和Uber有什麼深入接觸了。所以即便帳面選擇看來不夠明智,起碼不會再次受騙那也是值得的。

車聚小結

Uber想和Waymo合作是真,畢竟前者肯定是覬覦後者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按Dara Khosrowshahi的原話說,那就是“Waymo公司是一家非常不錯的技術提供商”。

但吃一塹長一智,再算上有著Lyft這樣一個合格的Plan B,為什麼一定要選擇Uber呢?至少現在看來Uber要給出更多的誠意,而不是嘴巴上的幾句好話,雙方的合作才有戲。

最後,站在未來用戶的角度來說,車聚君其實挺期待像他們這樣的巨頭能夠達成合作。雖然可能會給一方埋下不可逆轉的隱患,但如果雙方都多一些真誠(真誠?我都說了什麼?ORZ),這何嘗不是足以載入史冊的里程碑事件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