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幾個武將,他們都堪比“長城”,其豪言壯語,一直砥礪後人前行

霍去病影視形象

第一, “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漢武帝時期將領, 著名軍事家, 其彪炳戰功可與衛青比肩。 驃騎將軍霍去病是天生的猛將, 第一次讓匈奴嘗到漢軍騎兵的厲害。 在河西之戰中, 霍去病大破匈奴, 奪取祁連山。 在漠北之戰中, 霍去病往北越過蒙古戈壁灘, 在狼居胥山(在今外蒙古)上築壇祭天, 以慶大功, 飲馬貝加爾湖而還。 “封狼居胥山”成為後世中國武將的夢想, 只有東漢的車騎將軍竇憲曾經“封燕然山, 勒石記功”略能比肩霍去病。

酒泉霍去病紀念碑

霍去病用兵靈活, 勇猛果斷,

善於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戰, 是匈奴騎兵的剋星。 因勇冠三軍, 漢武帝封他“冠軍侯”。 漢武帝為了獎勵霍去病, 要給他建個將軍府, 讓他娶妻成家, 沒想到霍去病說:“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意思是舍小家, 顧大家, 把匈奴滅了後再過自己的小日子。

馬援卡通形象

第二, “男兒應當死於戰場,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馬援(前14年-49年)。 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 東漢開國功臣之一。 馬援50歲以後才大展軍事之才, 東征西討, 西破羌人, 二平嶺南, 南征交趾(今越南), 被封伏波將軍, 後人尊稱為“馬伏波”。

《後漢書》記載馬援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 窮當益堅, 老當益壯。 ”在一次出征前, 馬援說:“男兒應當死於戰場,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果然,

馬援為國盡忠, 殞命疆場, 實現了老當益壯、馬革裹屍、不死床簀的志願。 後人在馬援的基礎上, 總結出不少成語, 如馬革裹屍、窮且益堅、老驥伏櫪等, 以曹操的《龜雖壽》為最出名。 後代也有人說男兒應該戰死沙場, 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須馬革裹屍還!

第三, “自壞汝萬里長城!”

檀道濟(?—436年4月9日)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初將領, 曾參與滅後秦及元嘉北伐等戰役。 檀道濟最偉大的成就莫過於他根據多年戰爭經驗, 寫了《三十六計》, 這套理論是寶貴的軍事理論著作, 雖然只有144字, 卻與《孫子兵法》齊名。 至於檀道濟為何名氣沒有孫子大,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他本為東晉大將, 卻與劉裕勾結, 助劉裕代晉。

東晉漢族政權偏安一隅,

然而有一次也曾收復長安, 這就是劉裕和檀道濟領導的北伐, 一度克復長安, 並滅了胡人十六國之一的後秦。 東晉元熙二年(420年), 劉裕取代東晉稱帝, 他就是宋武帝, 國號宋。 因為檀道濟很早就追隨劉裕, 所以劉裕當了皇帝後也很重用檀道濟。

宋元嘉十三年(436年), 劉裕的兒子宋文帝劉義隆病重, 彭城王劉義康執政, 擔心檀道濟會在文帝死後謀反, 矯詔召檀道濟入朝, 將檀道濟及其子等八人下獄, 在殺檀道濟前, 檀道濟嗔目曰:“自壞汝萬里長城!”不久, 劉宋滅亡。 “自毀長城”這個成語由此而來。 以檀道濟的軍事才能, 自比長城不過分, 如果朝廷支持, 我覺得他是南朝時期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人。 後來一般把能夠在危急關頭, 力挽狂瀾的武將比作長城。

比如陸遊有詩: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陸遊也自比長城。

第四, (看了新、舊唐書, 沒有找到合適的言語。 此時無聲勝有聲)

郭子儀(697年-781年), 唐朝名將、軍事家。 郭子儀是武狀元出身, 有扎實的軍事功底。 他的一生以兩次收復、保衛京城長安而最為出名。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 安史之亂爆發, 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 率軍勤王, 收復河北、河東, 757年, 郭子儀收復洛陽, 長安。 郭子儀入朝, 唐肅宗命人在灞上迎接, 並對郭子儀說道:“國家再造, 是你的功勞。 ”(“國家再造, 卿力也。 ”)

廣德元年(763年)冬天, 吐蕃趁長安缺乏防禦之時攻入長安, 吐蕃占長安10餘天, 聽說郭子儀的唐軍靠近, 吐蕃立即逃離了長安。 西元765年, 唐朝一個叫“僕固懷恩”的叛徒,

對吐蕃、回紇詐稱郭子儀已經死了, 吐蕃、回紇隨他入侵長安, 兵力是唐朝的數倍, 如果硬拼不一定打的過, 郭子儀只帶幾個騎兵, 基本算是單槍匹馬, 來到敵陣前, 回紇看到郭子儀沒死, 嚇的頓時投降, 並表示願意聽郭子儀指揮, 郭子儀聯合回紇, 大破吐蕃。 郭子儀真可謂是唐朝的長城。

第五, 直搗黃龍。

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字鵬舉, 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 抗金名將, 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 嶽飛的故事最為出名, 他收復建康, 收回襄陽等六郡, 四次北伐中原, 主張武力反擊金兵, 反對議和。 在大戰朱仙鎮後, 趙構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嶽飛班師。 後遭受秦檜陷害, 1142年1月, 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 與長子岳雲同被殺害。 岳飛是金兵的剋星, 金人中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說法。

岳飛《滿江紅》讀起來句句都令人心潮澎湃。除《滿江紅》外,我覺得還有兩句。岳飛在北伐時,曾對部屬說:“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這就是“直搗黃龍”的出處。岳飛還曾手書“還我河山”以表達抗金收復失地的決心。

第六,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戚繼光在軍事理論方面非常有研究,還發明了不少陣法和兵器。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東南沿海的倭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繼光負責管理登州屯田事務,當時山東沿海一帶遭受到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有心殺賊,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明神宗實錄》說戚繼光:血戰殲倭,勳垂閩浙,壯猷禦虜,望著幽燕。

衛青

這幾個著名武將都是“長城”級別的將領,得之則天下安。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其實他們不僅代表軍事上的成就,更代表一種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探索精神。

金人中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說法。

岳飛《滿江紅》讀起來句句都令人心潮澎湃。除《滿江紅》外,我覺得還有兩句。岳飛在北伐時,曾對部屬說:“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這就是“直搗黃龍”的出處。岳飛還曾手書“還我河山”以表達抗金收復失地的決心。

第六,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戚繼光在軍事理論方面非常有研究,還發明了不少陣法和兵器。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東南沿海的倭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繼光負責管理登州屯田事務,當時山東沿海一帶遭受到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有心殺賊,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明神宗實錄》說戚繼光:血戰殲倭,勳垂閩浙,壯猷禦虜,望著幽燕。

衛青

這幾個著名武將都是“長城”級別的將領,得之則天下安。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其實他們不僅代表軍事上的成就,更代表一種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探索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