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的战略决策得失

原著 :J.F.C.富勒

譯者 :胡毅秉

在遠東, 和在西方一樣, 戰爭的起因來源于經濟, 對日本來說尤其如此。 在1853年被佩里將軍(Admiral Perry)強行敲開國門之前, 日本一直是個自給自足的國家。 在這之后, 她快速地西方化—工業化了, 而且和德國一樣, 由于缺乏基本資源, 她開始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 從此日本便在帝國主義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明治維新后的日本

1875—1879年間, 日本占領了千島群島(Kurile Islands)、小笠原群島(Bonin Islands)和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1891年又吞并了火山列島(Volcano Islands)。 接著1894—1895年與中國的戰爭中, 日本侵占了臺灣島、澎湖列島和旅順港, 但是在俄、德、法三國的壓力下放棄了最后一個地方。

1905年, 在對俄戰爭中獲勝后, 日本重新占據了這個戰略要地, 還從俄國手中奪得了庫頁島的南半部, 并全面控制了朝鮮。 1910年, 日本最終吞并朝鮮; 1919年, 又掠奪了除關島之外的馬里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加羅林群島(Caroline Islands)和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作為委任統治地。

1929年的大蕭條使日本遭受了比大多數工業國更沉重的打擊, 2年后, 日本將入侵滿洲作為恢復繁榮的捷徑, 并把當地轉變為以“滿洲國”為名的總督轄地。 此舉導致日本與中國發生沖突, 最終于1937年7月7日, 日本派兵跨過北京附近的盧溝橋, 開始了對中國的全面入侵。 和德國一樣, 日本的目標是建立生存空間(一種新的經濟秩序), 而稱此為“大東亞共榮圈”。 共榮圈的目的是使日本在北起滿洲國、南至澳大利亞、東起斐濟群島、西至孟加拉灣的衛星國經濟系統中居于核心地位。

到了1941年, 日本發現自己已經在中國完全陷入泥潭, 此時出路只有2 條: 一是主動退出戰爭;二是切斷中國的補給線。 后者要求封鎖印度支那的各個港口, 并切斷從臘戍(Lashio)到重慶的滇緬公路。 這就意味著與英國開戰, 而且必然會同時與一直在資助中國的美國開戰。

法國自從被擊敗以后就無力保護印度支那, 1941 年7 月21 日, 她同意了日本臨時占領該地。 3 天后, 日本戰艦就出現在金蘭灣附近。 羅斯福總統為了阻止日本, 宣布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和信用(總值約3300 萬英鎊), 英國除了采取同樣措施之外, 還宣布廢除她在1911、1934 和1937 年與日本簽訂的商業條約。

不久以后, 荷蘭也加入了美英的行列。

這些接二連三在經濟領域掀起的爭端, 正是這場爭斗的開端。 10 月20 日, 以東條(GeneralTojo)為首的新一屆日本政府提議西方取消貿易禁令, 并要求美國為日本供應石油以及停止援助中國。 顯然, 日本提出這些不可能被接受的提議是因為她已經下定決心依靠武力打破封鎖。 當時美國雖在備戰但并未做好準備, 英國的全部精力都放在非洲和大西洋, 而德國向著莫斯科的快速挺進似乎預示著蘇聯將迅速敗北。 當時對日本了解甚深的伊恩·莫里森清晰地認識到:“日本選擇戰爭是因為如果她要維持工業強國地位就別無選擇。 ”日本患上的“西方病”已經深入骨髓, 無法在繼續工業化生活的同時擺脫這種疾病。

這是在兩個巨大的災害之間抉擇, 最終日本選擇了她認為比較輕的一個—戰爭, 而不是經濟崩潰。


赤城、加賀為首的日本海軍航母機動艦隊畫作

既然決定了開戰, 那么哪一種戰爭最符合日本的利益呢?

雖然擁有占領美英殖民地的有利條件, 但日本卻無力打擊美英兩國的本土。 因此, 日本充其量只能希求有限的勝利。

在1894年和1904 年的戰爭中, 日本也曾面臨類似的問題。 雖然在前一場戰爭中無法征服中國, 在后一場戰爭中也無法征服俄國, 但這兩場戰爭她都贏了。 那么這一次, 她還能繼續神話嗎?

在上述兩場戰爭中, 日本的成功都要歸功于巧妙地利用海權避免了無限制的沖突。 由于這兩場戰爭中她的海軍都占了上風,

她得以攫取有限的領土目標, 然后刺激對手來收復失地。 她很清楚無論是中國還是俄國都做不到這一點, 因為他們的海軍無法與之抗衡。 即使最終發生不太可能的結果, 即德國在擊敗蘇聯之后仍然輸掉戰爭, 英國也將因為參與又一場規模巨大的會戰而耗盡元氣, 屆時雖然日本依然不可能消滅美國, 但她也能為自己構筑起堅固的防御態勢, 那么美國還會拒絕議和, 繼續一場可能將持續許多年的戰爭嗎?

為了確保自身具備進行持久戰的能力, 日本不僅必須把荷屬東印度也納入征服范圍(為的是給自己提供足以支持戰爭的經濟保障), 還必須深入太平洋, 占領美國的海空基地。 那么, 如果日本做到了, 盟軍會面臨什么局面呢?在此以幾個數字作答:

舊金山(San Francisco)距檀香山(Honolulu)2400 英里,倫敦距科倫坡5600 英里。檀香山距馬尼拉5600 英里,而科倫坡距新加坡1580 英里。新加坡距橫濱(Yokohama)3020 英里,而馬尼拉經上海到橫濱是2160 英里。無論走哪條路,都有大約1 萬英里—美英的海上交通線將長達2 萬英里!

這些數字對后勤來說意味著:一艘船從美國東海岸的港口到英格蘭的往返航程需要65 天,從英格蘭或美國到緬甸或中國港口的往返航程需要5 ~ 6 個月。而且,為了滿足一支25 萬人的軍隊(進攻日本需要多支這樣規模的大軍)登陸和維持30 天的需求,需要大約200 萬噸的運輸船,而這支軍隊每多作戰30 天就需要再增加35 萬噸,相當于30~ 35 艘自由輪和15 艘油輪。因為遠東能夠裝卸這么多船只的港口并不多,所以必須另外建設港口,這就需要更多運輸船。


瑞鶴號航母作戰彩繪圖

日本知道,美國根本沒有如此龐大的運輸船隊,而英國的運輸船每天都會在大西洋和地中海被擊沉;她也知道,即使他們能夠建造出這樣的船隊,這數以千計的船只還需要數以千計的飛機來保護,而目前他們并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她還知道,如果沒有前進基地,無論船只還是飛機都無法運作。

因此,在參謀演習中,日本面臨的限制戰爭規模的問題似乎并不是無解的。如果她能夠阻止英國利用新加坡(即使不能同時阻止其利用科倫坡),美國利用馬尼拉(即使不能同時阻止其利用檀香山);而且他們又能將前線推進到太平洋深處,那么日本就能建立起在以往任何戰爭中都會被視作堅不可摧的縱深防線,或者至少是能夠阻擋敵人多年的防線。如此看來,日本大本營是根據過往戰爭的草圖來繪制戰爭畫卷的。他們的思路是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所以他們犯了假定戰爭史會重演的常見錯誤,以為1895 年和1905 年的有限勝利會再度光臨。

如果這真是她的想法,那么這簡直就是重大的失誤。在那兩場戰爭中的第一場,他們的對手只有不值一提的海軍;在第二場,對手殘破的海軍給她提供了各個擊破的條件。而這一次她打算挑戰的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海軍強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工業強國,其中一個(美國)即使在德國打贏了歐洲戰爭的情況下也是不可能被打垮的。這個強國的工業潛力巨大無比,只要假以時日,就能克服一切空間和距離造成的戰略障礙。日本應該明白,這個強國一定會選擇不惜任何代價克服障礙,而不是通過談判謀求有限的和平。在日本犯下的所有過錯中,這是最嚴重的一個:她相信美國愿意以“丟面子”來換取戰爭早日結束,而她自己卻甘冒在一場持久戰中被滅國的風險,也不愿“丟面子”, 從中國撤退。

除了這個心理誤判之外,日本對自己的戰略態勢倒是能夠準確預判,而且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從中獲得的優勢。因為她的目標是有限的,所以她無意進行一場無限制的海上戰爭—尋找敵軍的艦隊并在決戰中將其殲滅。事實上, 她發現可以通過空中力量把她在太平洋上的2500 個無足輕重的小島變為一支由“拋錨的航空母艦”組成的巨大艦隊,而且任意2 個小島之間隔著的海洋都不超過500 英里,因此她決定發動一場兩棲戰爭。我們將會看到,后來她在太平洋上的進攻幾乎每一次都是靠陸基飛機而不是艦載機來掩護,她戰略計劃的核心戰術思想是獲取航空基地,而不是與敵人正面對壘。因此,她的戰略本質上是一種消耗戰略,盡管她的戰術常常帶有消滅戰性質。

雖然后來她是以航母艦載機對珍珠港的美國艦隊發動強大空襲來揭開進攻序幕的,但這與上述論斷并不矛盾,因為這一行動可以和步兵戰斗中的炮火準備相比。這只是次要的作戰,其目的是為主要的作戰開辟道路。事實上,這只不過是一次壓制敵炮兵的火力打擊。

該計劃的核心部分是占領緬甸、馬來亞、蘇門答臘島(Sumatra)、爪哇島(Java)和婆羅洲(Borneo),因為占領這些地方將使日本作為一個工業強國能夠自給自足。另外,此舉也可以保證她在逼不得已撤出中國某些地區后,可以迅速得到補給。

為了占領這些地方,就必須先占領菲律賓、西里伯斯島(Celebes)和新幾內亞以保護它們的東部側翼,而且如果在與美國議和時必須放棄一些籌碼,那么這幾個地方也正合適。

本文摘自戰爭藝術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戰略與戰術》

盟軍會面臨什么局面呢?在此以幾個數字作答:

舊金山(San Francisco)距檀香山(Honolulu)2400 英里,倫敦距科倫坡5600 英里。檀香山距馬尼拉5600 英里,而科倫坡距新加坡1580 英里。新加坡距橫濱(Yokohama)3020 英里,而馬尼拉經上海到橫濱是2160 英里。無論走哪條路,都有大約1 萬英里—美英的海上交通線將長達2 萬英里!

這些數字對后勤來說意味著:一艘船從美國東海岸的港口到英格蘭的往返航程需要65 天,從英格蘭或美國到緬甸或中國港口的往返航程需要5 ~ 6 個月。而且,為了滿足一支25 萬人的軍隊(進攻日本需要多支這樣規模的大軍)登陸和維持30 天的需求,需要大約200 萬噸的運輸船,而這支軍隊每多作戰30 天就需要再增加35 萬噸,相當于30~ 35 艘自由輪和15 艘油輪。因為遠東能夠裝卸這么多船只的港口并不多,所以必須另外建設港口,這就需要更多運輸船。


瑞鶴號航母作戰彩繪圖

日本知道,美國根本沒有如此龐大的運輸船隊,而英國的運輸船每天都會在大西洋和地中海被擊沉;她也知道,即使他們能夠建造出這樣的船隊,這數以千計的船只還需要數以千計的飛機來保護,而目前他們并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她還知道,如果沒有前進基地,無論船只還是飛機都無法運作。

因此,在參謀演習中,日本面臨的限制戰爭規模的問題似乎并不是無解的。如果她能夠阻止英國利用新加坡(即使不能同時阻止其利用科倫坡),美國利用馬尼拉(即使不能同時阻止其利用檀香山);而且他們又能將前線推進到太平洋深處,那么日本就能建立起在以往任何戰爭中都會被視作堅不可摧的縱深防線,或者至少是能夠阻擋敵人多年的防線。如此看來,日本大本營是根據過往戰爭的草圖來繪制戰爭畫卷的。他們的思路是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所以他們犯了假定戰爭史會重演的常見錯誤,以為1895 年和1905 年的有限勝利會再度光臨。

如果這真是她的想法,那么這簡直就是重大的失誤。在那兩場戰爭中的第一場,他們的對手只有不值一提的海軍;在第二場,對手殘破的海軍給她提供了各個擊破的條件。而這一次她打算挑戰的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海軍強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工業強國,其中一個(美國)即使在德國打贏了歐洲戰爭的情況下也是不可能被打垮的。這個強國的工業潛力巨大無比,只要假以時日,就能克服一切空間和距離造成的戰略障礙。日本應該明白,這個強國一定會選擇不惜任何代價克服障礙,而不是通過談判謀求有限的和平。在日本犯下的所有過錯中,這是最嚴重的一個:她相信美國愿意以“丟面子”來換取戰爭早日結束,而她自己卻甘冒在一場持久戰中被滅國的風險,也不愿“丟面子”, 從中國撤退。

除了這個心理誤判之外,日本對自己的戰略態勢倒是能夠準確預判,而且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從中獲得的優勢。因為她的目標是有限的,所以她無意進行一場無限制的海上戰爭—尋找敵軍的艦隊并在決戰中將其殲滅。事實上, 她發現可以通過空中力量把她在太平洋上的2500 個無足輕重的小島變為一支由“拋錨的航空母艦”組成的巨大艦隊,而且任意2 個小島之間隔著的海洋都不超過500 英里,因此她決定發動一場兩棲戰爭。我們將會看到,后來她在太平洋上的進攻幾乎每一次都是靠陸基飛機而不是艦載機來掩護,她戰略計劃的核心戰術思想是獲取航空基地,而不是與敵人正面對壘。因此,她的戰略本質上是一種消耗戰略,盡管她的戰術常常帶有消滅戰性質。

雖然后來她是以航母艦載機對珍珠港的美國艦隊發動強大空襲來揭開進攻序幕的,但這與上述論斷并不矛盾,因為這一行動可以和步兵戰斗中的炮火準備相比。這只是次要的作戰,其目的是為主要的作戰開辟道路。事實上,這只不過是一次壓制敵炮兵的火力打擊。

該計劃的核心部分是占領緬甸、馬來亞、蘇門答臘島(Sumatra)、爪哇島(Java)和婆羅洲(Borneo),因為占領這些地方將使日本作為一個工業強國能夠自給自足。另外,此舉也可以保證她在逼不得已撤出中國某些地區后,可以迅速得到補給。

為了占領這些地方,就必須先占領菲律賓、西里伯斯島(Celebes)和新幾內亞以保護它們的東部側翼,而且如果在與美國議和時必須放棄一些籌碼,那么這幾個地方也正合適。

本文摘自戰爭藝術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戰略與戰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